晋商精神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契合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晋商曾是明清时期我国最大的商帮。晋商之所以能兴盛五百年之久,源于其拥有的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勤俭奋斗、协力共济等精神,这种“晋商精神”是儒家诚信、忠爱、仁义、克己、和谐等伦理思想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反映。随着时代的前进,晋商在特定意义上讲已经成为一种历史。但是,“晋商精神”则不应成为过去,也不应成为历史。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晋商精神”这种宝贵的无形财富,让它在今天闪耀出新的光辉。
  关键词:晋商精神;儒家;伦理内涵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10-02
  
  晋商在历史上曾是我国明清时期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在国际贸易中也是实力雄厚的商业集团。可以说,晋商书写了中国商业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在晋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晋商之所以能取得卓越的成绩,就是把儒家伦理思想融会贯通于其商业活动之中,形成了独特的晋商精神和文化理念。
  一、“晋商精神”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
  纵观晋商的兴衰史,我们会发现有一条主线贯穿于晋商活动的始终,那就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积淀下来的儒家伦理思想的渗透。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流。孔子以“仁”为核心,把其思想基本上都纳入了“仁”的范畴;孟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仁、义、礼、智”之说;汉代董仲舒吸收先秦各家之长,把儒家基本道德规范归纳为“五常”,即“仁、义、礼、智、信”。经过漫长的历史选择,儒家文化取得了正统地位,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根基。晋商所有的活动无不被深深地打上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烙印。可以说,“晋商精神”就是在儒家伦理思想这种传统智慧的影响和感召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晋商就是凭借着这种精神而屹立于商海大潮之中,五百年不倒。晋商大部分商号的名字都带着诚、信、义、德、厚、公、和等字词,而一个商号的命名,往往能够反映出起名者的道德观、价值观,以下是部分山西票号的名字:志成信、世义信、徐成德、大德通、大德恒、存义公、大盛川、中兴和、日昇昌、协和信、合盛元、公合全、恒义隆、天德隆、其德昌、谦吉升等等,这些商号的名称,不仅反映出他们祈望生意兴隆,而且反映出晋商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所体现的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分别是:诚信观、忠爱观、仁义观、克己观以及和谐观。
  (一)诚信观
  儒家经典《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不诚无物”。“诚”的意思就是真心实意、真实不欺。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无信而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把诚信作了理学上的进一步提升。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提出“朋友有信”,并把“信”作为五种人伦关系之一。西汉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奠定了“信”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由此可见,诚信观念在儒家伦理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
  晋商受儒家伦理思想影响极深,他们将“诚实守信”的观念应用在买卖生意上,融入到商业活动中,以诚信为本,坚持质量第一,维护自己的信誉。先作人,后经商,宁愿赔钱也不做玷污招牌的买卖。晋商历史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如祁县乔家在包头的复盛油坊,一次运胡麻油回山西销售,经手员工为图厚利在油中掺假,掌柜发现后,立令倒掉重装,经济上虽然蒙受了损失,却招得近悦远来。梁启超曾就此事评论说:“晋商笃守信用”。中国最早的票号日昇昌认为:一日耍奸,可以欺世;二日耍奸,可以愚民。但没有哪一家商号,可以数年、数十年靠耍奸混迹于市。同样是祁县乔家的“复”字商号,买卖从不缺斤少两,所用的斗称比一般略大,多给客户让点利,争取回头客的光顾,所以顾客都愿意光顾“复”字商号,乔家的生意也就越做越好。可以说,诚信既为晋商赢得了声誉,更为晋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二)忠爱观
  忠,即忠君、忠人。爱,即孔子所说的“君子成人之美”。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忠爱,大而言之,就是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忠于事业。小而言之,就是忠于职守,协力共济,助人为乐。
  忠君爱人是晋商的一贯立场。晋商的忠爱观既表现在对待内部人事上,也表现在对待民族和国家的态度上。首先,对待掌柜、经理,晋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比如“富生峻”钱庄经理,经营不利,几年来把曹家的本钱全部赔光。但曹家问清原因,不仅不予责难,反而重新给他本钱,后来终于使“富生峻”起死回生;对待员工、仆人,晋商尊重其人格,不因他们的身份卑微而欺压。仆人工资较为丰厚,年老后还发退休金,平时即使偶有过失,也不打骂虐待,从而使得仆人、员工对主人忠心不二、尽心尽力,为晋商商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营环境。其次,晋商富裕之后不忘报国。明嘉庆三十三年日本海盗骚扰境内,山陕盐商为反抗日本海盗入侵,曾选用骁勇善射者五百名作为商兵,协助防守扬州。隆庆元年,江苏松江倭寇压境,山陕诸商曾“协力御之”。清朝后期腐败无能,导致山西盂县、潞安、泽州、平定、平阳五处煤铁采矿权落在英国人手中。光绪三十一年,山西商人积极参加了山西人民的争回矿权运动。特别是山西祁县富商渠本翘说“国难之时,正是我报国之时”,号召各票号捐资。各商号纷纷解囊,共集资150万两,从英商手中赎回山西煤矿开采权,保护了国家的宝贵资源,1919年山西掀起抵制洋货运动,山西商界先后成立了“山西商人自强会”、“太原商界抗日救国会”、“山西商界抗日救国会”,抵制日货,倡用国货。这些事例都体现了他们爱民族爱国家的崇高价值观。
  (三)仁义观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人一直把仁爱忠义视为美德。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孔子将其思想基本上都纳入了仁的范畴。孟子曰:“义,人之正路也。”义,是儒家思想中的一种道德规范,是体现仁的一种具体行为标准。
  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从事商业活动的人被称作儒商,而晋商就是儒商的典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晋商,在其经营活动中,将儒家的这种仁义观体现得淋漓尽致,集中表现为对关公的崇拜。关公一生身体力行一个“义”字,忠肝义胆,诚信磊落,在民间被视为战神,是山西人道德上的楷模。晋商在外,一旦赚了钱,首先想到的是修建关帝庙,以关公为诚、信、忠、义的化身,无论在何地,也无论是哪个行业,都供奉关公为“关圣帝君”。晋商将仁义观很好地运用于其对“义”和“利”关系的处理上。作为儒商,晋商在“义”和“利”的问题上,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行为规范,在经营过程中能够非常恰当地处理二者的关系,主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提出“利以义制、立信为本”的商业准则,认为:“平则易信,信则公道著,到处树根基,无往而不利”。晋商在经营活动中“重廉耻而惜体面”,这种经营原则是助其获得商业成功的秘诀之一。到清代,随着晋商经济势力的进一步发展,以义制利的义利观得到进一步弘扬,有的祖辈经商破产,若干年后子孙从商发迹,对原本无须承担的陈年旧债仍主动代祖辈偿还。有外国人曾评论此事说:“这种品德在世界其他地域从未见闻。”
  (四)克己观
  中国传统文化中,勤俭是最古老的训诫。晋商之克己,以勤劳、俭约为著。“商贾勤于贸易,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不少致富后的山西商人,如山西祁县的乔家,将创业之物视为传家之宝,供于神堂,教育后代,以示不忘创业艰难,保持艰苦耐劳之本色,遵循克勤克俭之节操。
  晋商各商号或票号都以严明的规章制度把伙友的行为框之以规、圈之以范,通过号规店章来防止腐败行为滋生蔓延,以期达到“事业历久无弊”。因此,严禁陋习、洁身自好是晋商修身克己的准则,关于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祁帮大德通票号规定:“凡事待人以德,必须诚心相交,凡事自能仰仗”;“我号谦慎相传,以高傲自满、奢华靡丽为深戒。”还明文规定要以不妨害别路利益作为对工作上成绩的衡量标准;“果尔本处多利,他方未受害者为功;倘有只顾自己结利,不虑别路受害者,则另当别论。”山西商人会馆大多有明文规定,要求入会商人重视商业信誉,买卖公平,取信于民,违背这些规则的人要受到商人会馆的或轻或重的处罚。更有规定“七不准”:“一不准接眷外出,二不准在外娶小纳妾,三不准宿娼、赌博,四不准在外自开商店,五不准染习不良嗜好,六不准蓄私放贷,七不准用号款借于亲友。”晋商正是由于始终克勤克俭,并以此作为自己立业、守业、兴业的根本,才创造了在我国明清时期牛耳商界五百余年的奇迹。
  (五)和谐观
  作为儒家哲学最高标准的“和谐”,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理想。和谐就是协调、和缓、谦和、和衷共济、团结合作之意。孔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些话都是强调人们要和睦相处,而儒家的这种传统的和谐观在晋商身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晋商笃信“和气生财”,特别强调“人和”,主张人与人应当和睦相处、友善团结、和衷共济。晋商十注重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主要体现在:首先,晋商对内通过制订一整套规章制度,如慎用重托和人身顶股等,正确处理了财东和伙计之间的关系,从而使上下齐心协力,形成关系协调的和谐局面。其次,晋商对外通过乡土亲情把众“相与”连接成一个整体,一商有难,众商相帮。对待“相与”,必竭力维持,即使明知无利可图,也不中途绝交。如榆次常家天亨玉掌柜王盛林,在东家将资本利润全部抽走,天亨玉毫无资本,全赖借款支撑,改组为天亨永,照常营业,未发生倒闭。可以说,正是这种和谐经营之道为晋商带来了滚滚财富,使其业务越做越大,数百年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而这点也最能体现晋商“和谐”的儒家气质。
  明清时期的晋商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精华及合理成分。他们将儒家伦理思想的诚信观、忠爱观、仁义观、克己观以及和谐观等观念融入到晋商的经营意识、组织管理、心智素养等商业实践之中,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随着时代的前进,晋商在特定意义上讲已经成为一种历史。但是,“晋商精神”则不应成为过去,也不应成为历史。在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我们有必要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从而建构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商业伦理,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与富强。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玉勤.山西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4]张正明.晋商与经营文化[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8.
  [5]张正明.晋商兴衰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定语从句是英语句法体系中比较重要的语法内容,本文通过图表的介绍方式解释了定语从句的语法概念和学习策略。因為图表学习法是一种非常简洁明了的直观学习方法,十分有利于学习定语从句和其他各种英语语法知识。  关键词:策略;图表;定语从句;先行词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45-02
期刊
摘要:从翻译的政治研究概况入手,通过对晚清翻译的分析,评价晚清翻译的贡献和不足,从而得出“翻译中的政治因素是影响晚清翻译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晚清翻译思想和实践的理解和阐释,也为“翻译的政治”理论提供了近代中国语境下的例证。  关键词:翻译的政治;晚清;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240-02    一、
期刊
摘要: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实施和深化阶段。一套全新的、以多媒体网络技术为支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已然形成。在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之下,有效实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培养高素质、懂专业、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模式;课程设置 
期刊
摘 要:虎门扼珠江口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道光时期,清政府相继增建了大角炮台、威远月台、永安炮台、巩固炮台、靖远炮台和两道拦江铁链。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陆续修建了这些在战争中受损的炮台,并添建了巩固(南)、水军寮、九宰、竹州山、蛇头湾、下横档等炮台,这些彼此呼应、互为犄角的炮台群是构成防御要塞的主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虎门炮台;海防;武备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内容不同,但都是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凝聚着共产党人的智慧,即使时隔多年,对当今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具有启示意义。本文将就其提出前提和内容,比较研究二者的共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二者对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新经济政策;论十大关系;共性;启示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不断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让党的理论成果为更广大的人民群众所掌握和理解,进而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期刊
摘 要: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党斗争和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我党取得革命胜利与经济建设成功的主要理论武器。然而,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伊始,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效用。在当前的环境下,如何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是保持这一理论体系长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古诗词翻译的最大难点,在于意象的传达。本文介绍了古诗词中的意象,以及意象英译在古诗词英译中的重要意义,然后通过剖析不同译家译作中对意象的翻译,探讨古诗词意象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意象英译;古诗词英译;方法和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24-01    一、引言  汉诗英译中再现中国古诗的神韵,意象的传递是关键也是难
期刊
摘 要:四堡坊刻为我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传播与保存等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我国印刷史和福建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堡坊刻的商业性极强,主观上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但是在客观方面却无形之中推动了古代通俗文学的发展演变及其某种文本形态的出现,传播和普及了大众文化。  关键词:刻书;四堡;历史;文化;影响  中图分类号:I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4-00
期刊
摘 要:邓小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的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关键在人”。他还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这些论述无不在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全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还是在全面推进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