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教学设计与评析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w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9~50页。
  
  一、教材分析
  数与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知识与技能。本节课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以及整十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多位数加法最基础的知识。因此,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材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法的过程,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二、学习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与比较中优化出适合自己的算法。
  2.感悟计算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3.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4.在学习活动中养成动手操作、明确表达、认真倾听和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引入。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吗?谁来说说你喜欢看些什么书?
  2.引入情境。我们的好朋友“机灵狗”最近新开了图书馆,听说里边的书可多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主题图)瞧,这就是图书馆的一角。(出示课题:图书馆)
  [评析:通过说喜欢看哪些课外书,引出主题图,同时对学生进行勤奋好学良好习惯的培养教育。]
  (二)提出问题,初识进位加法。
  1.看图提问题。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你们能提几个数学问题吗?(学生独立思考。指名提出数学问题,教师板书问题。)
  2.根据问题列式。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一下子就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个问题:《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你会列式吗?请在练习本上列出算式。(生列式师巡视。)
  3.初探进位加法。
  (1)初探算法。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列式的?你们会计算吗?(自主探索。)
  (2)交流算法。算好的小朋友请把你算的方法与你的同桌小伙伴说一说。(一般有以下三种算法。)
  算法一: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先摆28根小棒,再摆4根,然后从4根中拿2根放到8根里就是10根,把它捆成一捆合在2捆里就得到3捆零2根,就得28+4=32。
  算法二:看算式直接口算。先算8+4=12,再算20+12=32。
  师:谁也是这样算的?(根据学生的表述,教师用彩色笔在横线下标出思考过程。)
  算法三:用竖式计算。(学生说竖式计算方法,教师写竖式。)
  师:8+4满十怎么办?怎样记不会忘了进一。(学生讲,教师板书“满十进一”。)
  (3)小结:小朋友真棒,能想出多种方法来计算28+4=32。像这样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
  [评析:在同桌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能让学生先倾听他人的计算方法,有利于在比较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汇报交流计算方法分三个层次进行,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便于理解,便于掌握。]
  4.理解进位加法。
  《海底世界》和《淘气历险记》一共有多少本?《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一共有多少本?这两个问题你们会计算吗?请你们选其中一个问题来做,做完后同桌小声交流你是怎样计算的。(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评析:类似的问题采用先独立完成再交流的形式,既能节省时间,又能保证人人参与,还能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规则。]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进位加法。
  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
  如果《汪汪乐园》每本9元,《海底世界》每本36元,《淘气历险记》每本13元,《咪咪学校》每本8元。请你算一算自己选购的两种书要多少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再指名说说算的过程并简单评价。)
  买《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各一本,一共多少元?9+36=45(元)
  买《汪汪乐园》和《淘气历险记》各一本,一共多少元?9+13=22(元)
  买《海底世界》和《咪咪学校》各一本,一共多少元?36+8=44(元)
  买《淘气历险记》和《咪咪学校》各一本,一共多少元?13+8=21(元)
  买《汪汪乐园》和《咪咪学校》各一本,一共多少元?9+8=17(元)
  买《海底世界》和《淘气历险记》各一本,一共多少元?36+13=49(元)
  [评析:在主题图上添上每本书的单价,让学生自由选购两种喜欢的书并算出一共要多少钱的活动,不但巩固了计算方法,而且使学生明白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看谁摘的苹果最多。
  (1)“摘苹果”游戏。(出示图)这儿有一棵苹果树,树上结满了苹果,看到这么多的苹果,你们想摘吗?请听清老师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在练习本上先算出“苹果”上算式的得数,谁算的题目又对又多,就到树上摘苹果;能算对“苹果”上算式的得数,还能说出是怎么算的,摘下的苹果就是你的了。
  (2)评价“摘苹果”游戏。(摘一个评价一个,最后评价9+18与9+28,26+6与24+8这两组题的秘密。)
  58+7=5+32=38+6=8+27= 9+18= 26+6=
  13+7= 46+5= 88+6= 5+49= 9+28= 24+8=
  [评析:先独立练习,保证人人参与,再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计算练习,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巩固新知,提高口算技能。]
  3.看谁是个最好的医生。
  (1)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啄木鸟图)它不高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里有3棵“大树”生病了。小朋友们来帮它确诊一下大树的病因好吗?(说明错因。)
  


  (2)小朋友帮助大树治好了病,谢谢你们。今后用豎式计算,一定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评析:这三道题反映了学生用竖式计算最容易出现的错误,通过帮助啄木鸟“医生”治病的活动,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又可以让学生通过说理,进一步掌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四)成功体验,回味进位加法。
  1.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谁来说说你学会了什么新本领?
  2.你想提醒大家在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评析:让学生自由评价,一方面进行情感评价,另一方面对知识进行小结,有利于概括能力的培养。]
  
  作者单位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坂面中心小学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李瑞龙◇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比多少)”。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认识一些“比较”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3、通过听童话故事,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相
期刊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窃读记》,是台湾女作家林海音回忆少年时独特读书经历的作品。因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她小时候不得不串着几家书店,饿着肚子在书店里“窃读”。对今天的孩子而言,作者描述的场景,显然有些陌生;作者叙述的感受,显然有些不解。然而,对好书的渴求和喜爱,读好书的经历和感受,是学生与作者的相通之处,可凭借这一连接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通过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
期刊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当然是“学语习文”。然而,语文课程是母语课程,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教师应准确把握文本蕴涵的民主精神和时代主流价值观,以此去滋润、涵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品位。《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名师在语文课堂中是如何进行情感熏陶的。    [案例一]丰碑晶
期刊
最近,有幸聆听了特级教师杨晓荣教学“小数除以小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一课,感受颇深。原本枯燥单调的内容,一般化的教法,被代之以充满活力,焕然一新的探究性学习。现选取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片段并作简单赏析,与大家一起分享。    片段一:在情境中激趣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了有关小数的计算,回想一下,小数乘小数,是怎样计算的?  生1:把小数乘小数当成整数乘整数计算,然后看因
期刊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年过四十,不是不惑,而是生命中的惑越来越多。在此,我抛给大家几十个困惑的问题,会不会有其中的一两个问题能引发您的思考呢?  当今之教育改革可谓又到了一个旁借西方教育思想与方法的鼎盛时期,那么,我们的课程改革是不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场洋务运动?我们在多大程
期刊
教学一篇课文如同写一篇文章,应当追求整体完美。好的课堂收尾同文章的结尾一样,往往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不仅能照应开头,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加深感受和理解,获得释疑后的快感,又可以让学生汲取文本中思想和艺术的精华,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前不久,在学校“同课互补”教研活动中,笔者两次听《父亲、树林和鸟》(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社版三年级上册)一课,深感教法不同,效果迥异。    [片段一]  开课:  教师
期刊
“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古今中外无数的事例证明,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往往闪烁着智慧的火花。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都源于质疑。我们小学教育要培养优秀的创造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质疑呢?我是这样做的:一是鼓励(敢问),二是引导(善问),三是创新(会问)。    一、鼓励学生敢问    我在教
期刊
一、为什么要构建阅读教学“大问题”    张西海先生在《如果让语文老师去放牛》一文中写道:如果让一位语文老师去放牛,他会拔起一根青草,向着牛群不停地发话:  “这是什么草?注意,不要乱说,举手回答。”  “你们以前吃过这种草吗?想不想吃?”  “好,快速地闻一闻,告诉我它的气味。”  “仔细观察它的样子,看看能分为几部分,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  “在这种感受的基础上,你决定将来怎么办?比
期刊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设计思路:《画家和牧童》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的是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批评的故事。文章寓优秀的思想品质于生动的故事中,既有绘声绘色的人物语言描写,又有惟妙惟肖的动作描写。因此,教学应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认识生字,在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画家戴嵩在牧童面前表现出的“一画之师
期刊
教材简介: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讲述“我”去西湖玉泉观鱼,发现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  设计理念: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