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突入膀胱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32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前列腺突入膀胱与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切缘阳性及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8年4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1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70.4±7.8)岁,其中61例≥70岁,49例<70岁;穿刺前中位PSA 12.23(0.78~110)ng/ml,其中PSA<10、10~20、>20 ng/ml者分别为44、36、30例;穿刺Gleason评分6、7、≥8分者分别为27、35、48例;临床分期T1~2期73例,T3期37例;中位前列腺体积38.16(11.83~163.36)ml,其中前列腺体积<30、30~50、>50 ml者分别为31、47、32例。前列腺突入膀胱长度(IPPL)定义为MRI检查矢状位测量突入膀胱前列腺组织顶点至膀胱基底部的垂直距离;IPPL术前中位值3(0~27)mm,其中72例<5 mm,38例≥5 mm。所有患者均行腹膜外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记录患者切缘情况及阳性切缘位置等。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切缘阳性和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术后切缘阳性42例(38.1%),其中基底部切缘阳性25例(22.7%)。χ2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01)、IPPL(P=0.038)与术后切缘阳性有关,将临床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IPP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3期(P<0.001)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χ2检验结果显示临床分期(P<0.001)、IPPL(P=0.001)与术后基底部切缘阳性有关;将临床分期、穿刺Gleason评分、IPPL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3期(P<0.001)和IPPL≥5 mm(P =0.009)是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接受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前列腺癌患者,临床分期为T3期是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分期为T3期和IPPL≥5 mm是术后基底部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而前列腺初次活检阴性患者的漏诊风险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8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268例前列腺初次活检阴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PI-RADS评分分为观察组(PI-RADS>3分)和对照组(PI-RADS≤3分)。观察组124例,对照组144例,两组年龄[67.4(60.0,74.0)岁与65.6(6
输尿管支架管是泌尿外科常见的体内置入物,由于置入人体内时间较长,易形成生物膜并导致难以控制的输尿管支架管相关尿路感染。针对不同抗菌策略改良的输尿管支架管具有不同的抗菌特性,本文就抗菌药物类涂层或缓释的输尿管支架管、酶类改性的输尿管支架管、金属类输尿管支架管、聚合物刷输尿管支架管、生物可降解类输尿管支架管等的特点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尤因肉瘤是尤因肉瘤肿瘤家族(ESFT)中的一员,通常起源于骨和软组织,发生于阴茎者罕见。本文报道1例21岁的阴茎左侧尤因肉瘤患者。行阴茎肿物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尤因肉瘤,切缘阳性,再次行根治性阴茎全切术。术后经过14个周期化疗,未行放疗。随访8个月无局部复发及转移。
尿道支架是尿道狭窄患者行尿道重建手术之外的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式,可以相对安全地应用于某些尿道重建手术效果差或者无法行重建手术的患者。本文总结尿道支架在膀胱颈部尿道、前列腺部尿道、球膜部尿道、阴茎部尿道狭窄,以及尿道下裂术后的应用,大多数研究结果显示尿道支架的短期疗效明显,可以显著缓解症状,提高最大尿流率,降低残余尿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长期效果还需要更多随访和研究证据,因此尿道支架可作为尿道重建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管隐睾睾丸扭转的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9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5例腹股沟管隐睾睾丸扭转患儿的临床资料。年龄4个月至17岁,平均5.1岁。临床表现为腹股沟肿痛13例,腹痛1例,腹痛伴呕吐1例。症状持续时间(至手术时)平均为45.9(5~170)h。查体:患侧阴囊空虚,腹股沟肿胀伴触痛。病变位于左侧12例,右侧3例。腹股沟彩色多普勒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癌(NEPC)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具有特殊分子表型的前列腺癌亚型。NEPC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缺少足够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本文总结NEPC治疗的研究新进展,包括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基于分子分型的靶向药物治疗(AURKA抑制剂、EZH2抑制剂、抗DLL3抗体药物、VEGF抑制剂、mTOR通路抑制剂、PD-1/PD-L1抑制剂等)和其他非靶向药物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
目的构建一类肿瘤可视化的小鼠膀胱癌气囊(APBCa)模型,并评估药物灌注疗效。方法本研究于2019年6—12月构建人源性肿瘤APBCa(H-APBCa)模型和具有免疫功能的APBCa(I-APBCa)模型。在BALB/c裸鼠背部皮下注射无菌空气建立大小为2.5 cm×3.5 cm的气囊,24 h后在气囊内壁通过种植人膀胱癌细胞EJ建立H-APBCa模型。对比灌注吉西他滨与生理盐水20 d后H-AP
目的探讨输尿管脱细胞基质(UDM)涂层对脂肪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利用灌注法制备犬UDM,为UDM组,以正常犬输尿管为正常输尿管组。采用HE染色、DAPI染色和DNA定量检测评估UDM组和正常输尿管组中细胞成分的残留情况;Masson三色染色和胶原定量检测评估UDM组和正常输尿管组中胶原的保留情况;阿尔新蓝染色和糖胺聚糖定量检测评估UDM组和正常输尿管组中糖胺聚糖的
肾上腺肠源性囊肿罕见,本文报道1例。患者为体检发现肾上腺占位入院,术前诊断考虑肾上腺单纯性囊肿,行手术完整切除。术后病理回报为肾上腺肠源性囊肿。术后1年随访无复发,恢复良好。肾上腺肠源性囊肿临床表现不典型,确诊依靠病理检查,手术切除为最佳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构建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模型评估小儿输尿管镜使用不同规格钬激光光纤对工作区域温度的影响。WOLF F4.5/6.5小儿输尿管镜灌注压为100 mmHg(1 mmHg=0.133 kPa),分别置入不同规格钬激光光纤,采用不同功率和不同工作时长,结果表明工作区域温度与光纤直径、碎石功率和激光激发时间相关:小儿输尿管镜使用550 μm光纤、工作时间>3 s,或365 μm光纤、工作时间>6 s,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