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报告111例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分析,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增生型无明确垂体瘤者主张肾上腺次全切除加垂体放疗;有明显垂体瘤者,不论有无压迫症状均主张先行垂体手术,3~6个月后皮质醇增多症症状未缓解者,再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肾上腺腺瘤手术疗效满意,腺癌应手术根治,晚期不能手术者可用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异位ACTH综合征根治原发病灶后皮质醇增多症可以缓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111例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分析,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进行了讨论。增生型无明确垂体瘤者主张肾上腺次全切除加垂体放疗;有明显垂体瘤者,不论有无压迫症状均主张先行垂体手术,3~6个月后皮质醇增多症症状未缓解者,再行肾上腺次全切除术。肾上腺腺瘤手术疗效满意,腺癌应手术根治,晚期不能手术者可用二氯苯二氯乙烷治疗,异位ACTH综合征根治原发病灶后皮质醇增多症可以缓解。
其他文献
自Jayle及Polonovsky等1938年发现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简称Hp)以来,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并发现Hp的含量与某些疾病有明显的关系,特别是与溶血关系密切。为了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Hp含量及其与溶血性疾病的差异,我们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测定32例再障的Hp,并测定5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也测定了部分其他血液病的Hp,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早在一千年以前,免疫象现已由人们所发现,他们观察到一次得过一种流行性疾病之后,在这病第二次流行时已恢复的病人不再得病,但对于另一种流行病,则同别人一样易感。这个概念实际上是抗感染免疫的开始,以后又经过人工免疫而得到证实。近一百年来,免疫学的应用,首先是预防传染病,到1978年,天花从全世界范围内消灭,已经为完成这个艰巨任务提出新的可能。
郑芝田医师(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由于生化、同位素及电子显微镜等检查的进步,对阻塞性黄疸的认识有所改变。特别电子显微镜检查可以发现某些阻塞性黄疸如毛细胆管性肝炎和药物黄疸,只有毛细胆管微绒毛形态的改变而无其他胆管的梗阻,因此有人这类黄疸为胆汁淤滞。在肝内者称为肝内性胆汁淤滞,在肝外者称为肝外性胆汁淤滞。后者发病率高且多须手术治疗,前者较少不须手术治疗且手术是禁忌。因此鉴别肝内、肝外性黄疸就成为
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患者的确诊,不能仅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脑脊液常规检查所见,而必须具备特异的实验诊断依据。北京市乙脑的流行季节是7、8、9月。在此期间内,有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血管疾病)或感染(如不典型的结核性脑膜炎、早期的或经过部分抗菌药物治疗的化脓性脑膜炎)可能被误诊为乙脑,但一般经过临床细致的观察及系统的检查可以鉴别。可是其他病毒(尤其是肠道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本文报告应用国产甲氰咪胍治疗观察溃疡病101例。被观察对象无论住院或门诊病人饮食均按平日习惯。门诊组病人病休问题仍如服药前,不作改变。每例病人服药前后均做肝肾功能及末梢血象检查。
本文就我院原第一内科1955~1977年住院的成人结核性脑膜炎445例作一分析。年龄以16~30岁为多,占73.3%;男女之比为1∶2.3;居住地点农村占77%;女性病人中妊娠分娩是发病的主要诱因,有此诱因者占全部已婚女患者的23.6%。
患者,女,54岁,因高热半个月于1979年11月8日第3次住院。
患者,女,48岁。病历号135090。二个月来低热、右侧腰痛;后又出现右下腹痛、粘液便及黄疸,于1977年3月4日入院。
病毒性肝炎的肝细胞损伤,与机体的免疫反应有密切关系。我们用红细胞抗体玫瑰花(EA-RF)试验重点检测了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及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发现EA-RF值与胆红素、GPT有较密切的关系,对观察病情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报告糖尿病患者918例。门诊817例中男384例,女433例,男女之比为1∶1.1。年龄大于50岁者60.4%,病程达5年以上者53.6%,40~50岁是发病高峰。600例检查血浆胆固醇,高于230mg%者37.5%,高于250mg%者11.2%。最多的并发症是高血压动脉硬化,其次是慢性感染。住院病例101例,部分病人来自门诊。治疗效果良好者50例,有效40例。30例因酮症酸中毒住院,死亡者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