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匐生长

来源 :莫愁·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ha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薯泼皮好管理
  我很喜欢吃烤红薯。热气腾腾的烤红薯,皮儿微微透着焦,稍一用力掰,就敞开一道缝,里面的红瓤探出来,露了笑脸,香味迫不及待地飘进鼻孔里。再一点点地剥开皮,红薯显了俏,尖尖的细脑袋,滚圆的身子,细瞧,不忍下口,总得端详一番,可肚子里的馋虫不依了,不断地发号施令,于是,一大口咬下去,嘴里心里都美滋滋的。
  吃着红薯,就会不知不觉地想起种红薯。
  红薯在农村,是寻常的农作物。每年,我家都会种几亩红薯。
  用父亲的话讲,红薯泼皮,好管理,产量高。播种时节,父亲扛着犁铧,把犁铧深深地扎进土地,新鲜的泥土湿湿的,从沉默中醒来,睡眼惺忪地接纳着耕耘。几趟来回,田地里出现了深深的沟渠,撒复合肥的任务就落在我的身上。我拐上篓子,把散发着刺鼻味道的复合肥均匀地投进沟渠里,犁铧再翻一次,复合肥就老老实实地躲进垄里,成为红薯苗的营养剂。
  红薯的地垄要高高地耸立着,将来好养育红薯宝宝。
  打好地垄,父亲抡起撅头捣窝,圆圆的小窝,再浇上一瓢水,汪满窝,随着水位下降,渗进去,窝里就成为红薯的欢乐家园。
  栽上红薯苗,盖上土,埋好窝,红薯苗就开始了在田地里的匍匐生涯。
  把一生的光华深埋进地垄里
  红薯蔓一节一节地拔出来,垄顶高高在上的空间,已容纳不了红薯蔓疯长的理想。没关系,红薯不挑地方,能上能下,蔓子继续生长,也一点点拓展自己的生长空间。红薯蔓拐过头去,向垄沟里生长,红薯梗匍匐在地,生出白白的根须,扎进垄沟里,心形的叶片高高地仰起脖子,向着阳光,展开笑脸,密密匝匝的,罩着土地。那一地娇翠欲滴的绿呀,是红薯蓬勃生长的姿态。
  七八月时,阳光充足,雨水也充沛,红薯撒着欢儿生长,蔓子环绕着蔓子,曲曲折折的,田地里被红薯蔓挤得密不透风。父亲说,得翻蔓子了,红薯蔓长得太欢实,就会影响地垄里红薯的生长,就如“此长彼短”的道理。
  于是,顶着大毒日头,我开始蹲在地垄里翻红薯蔓,红薯蔓白色的根须爪子,牢牢地扎进泥土里,得耐心地、力道适中地把匍匐在地的蔓子提起来,放下去。要是力道太大,红薯蔓就会被折断,它们的生命就会终止。
  偶尔,有红薯蔓被折断,也不会浪费,装进篓子里,帶回家就成为猪的美食。
  顽皮的我们在休息时,会掐起一根红薯梗,去掉叶片,剩下紫色的梗儿,“咔嚓”一下折断,梗皮连在一起,一直折下去,红薯梗时断时续,有点像“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味道。等折完了红薯梗,就成了一根纯天然的装饰品,有点像一串层次分明的项链。往耳廓上一搭,飘飘逸逸的红薯梗就有了艺术品的神采,圆了一个个乡下女孩对美的奢望。
  有一年夏天,下了一场冰雹,噼里啪啦的冰雹砸下来,损坏了很多庄稼。红薯蔓也遭受了打击,有的叶片硬生生地被打掉了,红薯梗蔫蔫的,失去了往日的生机。母亲非常担心,父亲说,没关系,这点打击,红薯扛得住。
  几天后,红薯蔓匍匐着,叶片缓过来,又一路绿下去。一地的红薯又活过来,抽出新的叶片。
  几场霜打下来,在红薯蔓上蒙了一层薄薄的白,渐渐地,红薯叶子泛黄了,叶片弯曲着,绿意渐渐褪去。有的叶片还长了黑色的斑点,往日的荣光悄悄褪去,有的叶片性子还急了点,卷曲成团,枯黄得彻底,脱离了红薯梗的庇护,落进泥土里。
  红薯蔓的衰败只是表面现象,它们把一生的光华深埋进地垄里。
  “啪嗒”一声,地垄裂出一道道缝儿,一个个红薯宝宝捎探出头来,好像在兴高采烈地说:“我是一个胖娃娃!我也是一个胖娃娃!”
  它们吵着,笑着,小心思按捺不住地热闹着。终于,父亲听到了红薯宝宝的呼唤。父亲用尖尖的月牙镰刀,割去红薯蔓,撅头一起一落,那些红薯宝宝成群结队地跑出来,一地的红薯结结实实地诠释着成长的厚重。
  匍匐着不屈的倔强
  几年以后,我离开家乡,忙忙碌碌的生活,让我忘记了红薯。
  一天,我心力交瘁,给父亲打电话,问父亲在干嘛。“我在地里收红薯呀!”父亲的喜悦隔着千万里传了过来,“红薯是好东西呀,不挑地方,有口水,有块地就能活,泼皮得很……”
  是啊,红薯从不喧哗,有苦难只是默默咽下,把苦难化作向上生长的动力。它一直以匍匐的姿态,接受命运的考验,风吹不倒它,冰雹打不毁它,匍匐在地,看似卑微,其实,那是不屈的倔强,是一股心劲,是向上生长的意志。
  我取出一个红薯,把它浸在水瓶里。几天后,红薯发芽了,嫩嫩的绿,又抽出了紫色的梗。我知道,红薯梗会一直生长,蔓延……
  宫佳: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
  编辑 舒芙蕾 mcxiaozuojia@163.com
其他文献
我生在北方的小城。  小城是老的,岁月的灼痕让她在高楼林立中,仍保持如之前一样低而矮的形象。她一直不紧不慢,风来的时候自由伸展,北方的杨树小声地随着风唱,歌声在远方分外悠长。放眼望时,青苔沾满的老石砖也有自己的故事——雨里的歌留给花来唱,合欢开在夏天,雨也留在夏天来下,风雨来得烈时,便也就知觉,夏天确实来了。  她就是这样一座城,即使你不会唱歌,也想为她歌唱。  我的房间为小城留一扇窗,而写作的桌
期刊
从南京去太原采访作家赵瑜,所有的对话都是开门见山,问:马俊仁和马家军,为何都对你推心置腹?  他笑:老马多聪明,能研究出中华鳖精,能一次次拿冠军,那就不止是勤奋,不止是刻苦,这样的人,是能哄、瞒、骗得过的?  我肯定了他的话。把单位新配的采访机掏出来,问:你不介意录音吧?  老赵笑笑,录吧。  停顿片刻,他说:我们习惯单方面地去审判一个人,《马家军调查》出来后,基本是全民损我,其实我就是写了一个真
期刊
2020年的寒假,因为疫情,不同寻常。我们举办了“以文聚力 执笔问安”征文活动,收到全国众多读者的热烈响应,稿件纷至沓来。其中,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二月文学社的学生们迅速行动起来,用手中的笔,表达着他们的思考、责任与家国情怀。  本期刊发的就是东营市第一中学二月文学社推荐的作品。十六年来,二月文学社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小树,枝叶繁茂,长势喜人。  破旧的教室,芬芳的文字  2004年初春,一批热爱写
期刊
因为疫情,有了长假,正好可以细细读书。翻开书架上宗璞的书,忽然忆起与宗璞的第一次见面。  大约在1989年四五月间,和江苏文艺出版社编辑张昌华一起出差北京。他说要去北京大学拜访宗璞,我心头一震:“是写《紫藤萝瀑布》的宗璞?”得到他的肯定答复,我马上推掉了其他事,跟他一起前去。  我已记不清怎么去的,只记得好像是下午三四点,进了燕南园,一直在一片片各种树木花草中行走,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宗璞的家。  
期刊
许多人不知道王向东是谁,但提及“金陵客”立马纷纷称赞。金陵客这个名字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频频出现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杂文随笔专栏。他的文章,古典情怀现代表达,独树一帜。  老王见人总是一脸笑容,说话也慢声细语。只有在江苏省杂文学会年会上,偶尔板起面孔。他做过江苏省杂文学会几届会长,一年一度的年会上,他多次重复过一句话:我们写杂文的,不要成为别人写杂文的素材。说这句话时,他一脸认真,义正词
期刊
上世纪70年代,我们村还没有通电,收音机也只有村长家有一部。对我们而言,最开心的事情就是看電影。  那时公社有个电影队,每隔一段时间,就到各村轮流放电影。  一听说电影队要来村里放电影,孩子们就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从村东到村西,欢呼着奔走相告;大人们也把看电影当件大事,早早打发孩子去请亲朋好友,放工后赶紧做晚餐,生怕耽误看电影。  远远地瞧见老黄牛拉着电影队的放映箱向村里迤逦而来,我们便飞快地跑回
期刊
都说一日三餐中,早餐最重要,可早餐又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在清晨的匆忙和周末的懒觉中变得微乎其微。这是当今城市生活的缩影。  其实,生活可以是匆匆赶路时一个鸡蛋灌饼的囫囵吞枣,也可以是坐在四方桌边一碗豆浆和一两锅贴的细嚼慢咽,亦或是等待一壶水从凉到沸的淡定从容。  在我看来,现在的早餐大多只能叫早点,是不能称为“早饭”的。而在我的老家苏北淮扬一带,请客吃饭最隆重的就是吃早饭——老家把早饭叫“早茶”
期刊
四  (接上期)第二回合开始。  打破冷场的不是“我”,是老赵。他“站起身,他说稍等”。他的行与言,把故事情节带动起来。  又“稍许,他找了胶布、剪刀过来,剪一小块反复缠住录音机右上角”。而“我”只是“奇怪地望着他做完这一系列动作”。  “我”从“沉默”到“奇怪”,是一段漫长的心路历程。只用“我”的细心观察去表达。没有语言,也没再心理表白,只有老赵的言行。往简单里说,就是老赵在“我”的录音机右上角
期刊
他把做出来的物件叫作品  我经常会想起卫木匠。  有次讲座结束,一名读者问我:“李老师,你小时候的理想是什么?”我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高中时的理想是做一个木匠,像卫师傅那样的木匠。”一群小朋友笑了,以为我故作幽默,很多双眼睛盯了我很久,见我没笑,一名学生问我为什么。我回答说:“如果考不上大学,像我这样弱不禁风的身体是干不了农活的,学一门手艺就是最好的选择。”孩子们又集体大笑。他们无法理解当时背
期刊
5月初的一天清晨,我抬头看见办公室的楼道口,站着我们班的唐顺顺,他手里拿着卡通玩具,正在窗台边自娱自乐。別的同学在教室里朗读古诗,他却拿着玩具在门口玩,我有些生气,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唐顺顺,你在这里干什么?为什么不和同学们一起读书?”突然听到我的声音,唐顺顺吓得玩具都掉在了地上,原来是一只“美羊羊”。  “老师,这是送给你的礼物。”唐顺顺赶紧从地上捡起了玩具,拍了拍灰,递给了我。“送礼物给我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