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截骨矫形仿生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Kummell病并后凸畸形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6s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后路截骨矫形加仿生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椎Kummell病并后凸畸形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经由后路扩大式经椎弓根截骨(mPSO)加仿生骨cage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例胸腰椎Kummell病并后凸畸形患者资料,男3例,女8例;平均年龄61.2岁;术前及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分级进行评估。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获10~13个月(平均11.4个月)随访。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2.1±0.5)分、(1.1±0.2)分]、JOA评分[(23.6±3.8)分、(25.5±3.2)分]、cobb角(8.1°±1.5°、13.8°±2.1°)分别与术前[(8.1±0.6)分、(12.1±3.6)分、51.3°±9.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周和末次随访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SIA分级末次随访结果:1例由术前C级改善至术后D级,3例由术前D级改善至术后E级;末次随访时患者植骨区均可见骨性融合,融合率为100%。 

结论

对于进展至合并后凸畸形的胸腰椎Kummell病患者,后路截骨矫形加仿生骨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CD5阳性(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利妥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既往报道的1例及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例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骨髓及淋巴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评估利妥昔单抗联合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反应,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患者初诊明确诊断为原发CD5+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Ilizarov外固定支架踝关节牵张技术治疗距骨体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Ilizarov外固定支架踝关节牵张技术治疗的16例距骨体粉碎性骨折患者资料。男9例,女7例;年龄17~56岁,平均35.6岁;通过术前、术后踝关节X线片及CT三维重建进行影像学结果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
目的探讨硫酸葡聚糖/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壳聚糖纳米微球联合珊瑚羟基磷灰石(DS/rhBMP2/CS/CHA)在修复大段骨缺损中成骨化能力。 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DS/rhBMP2/CS缓释微球,并经冻干吸附到CHA中,将72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4组,行右桡骨骨缺损的造模,分别将CHA、rhBMP2/CHA、DS/rhBMP2/CS/CHA植入骨缺损区域中并依次命名为CHA组、rhBMP2/C
目的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第1掌骨基底骨折的流行病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63所医院诊治的第1掌骨基底骨折患者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别及骨折分型等。将东部地区35所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A组,西部地区28家医院的患者资料定义为B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各年龄段骨折例数及骨折分型等。 结果共收集890例第1掌骨基底骨折
目的探讨基于踝关节水平位CT不同类型下胫腓联合分离的临床特点、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3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资料。自行根据踝关节水平位CT上腓骨内侧壁和胫骨外侧面切迹前、中、后3处距离不同分为旋前外旋型、旋后外旋型和外展型3种下胫腓联合分离类型,其中旋前外旋型28例,旋后外旋型11例,外展型24例。根据不同下胫腓联合分离特点采用对应复位方法和固定方式,术
目的分析跟骨体楔形截骨结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跟骨骨折后反屈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例跟骨陈旧性骨折反屈畸形患者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31~49岁,平均40.5岁;行跟骨体楔形截骨结合距下关节融合术治疗。收集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资料,测量并记录距骨倾斜角、侧位距跟角、侧位距骨第1跖骨角及跟骨Böhler角,使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外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胫骨骨搬运后搬移间隙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应用LCP外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的9例胫骨骨搬运后搬移间隙骨折患者资料。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40.2岁(26~56岁)。1例患者因断肢再植后肢体短缩行肢体延长,其余均为创伤性骨髓炎行骨搬运。胫骨骨搬运距离平均9.2 cm(7~12 cm),外固定支架
目的探讨过度跖屈型踝关节骨折的损伤机制、特点、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25例踝关节骨折患者资料,其中18例患者为踝关节遭受过度跖屈暴力导致的过度跖屈型踝关节骨折,男6例,女12例;年龄15~67岁,平均47.6岁;影像学上表现为踝关节的矢状位不稳和踝关节后脱位或半脱位,骨折通常涉及内踝后丘,均有腓骨骨折。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后外侧切口和后外侧切口加后内侧切口
目的观察2种方式的后内侧入路治疗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采用后内侧入路治疗的19例Klammer Ⅲ型后pilon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男12例,女7例;年龄21~61岁,平均37.4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采用后内侧直切口11例,后内侧弧形切口8例。观察2组患者术后伤口并发症、术后感染、骨折愈合情况以及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盆骨折的治疗存在很多难题。目前在国内的临床实践中,很多老年骨盆骨折采用严格卧床的保守治疗。而国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数据和研究表明:对于老年骨盆骨折,保守治疗的长期卧床可能带来很多并发症,且远期死亡率较高。对于不稳定型老年骨盆骨折,尽早、尽可能采用微创技术进行固定,便于患者恢复早期活动。对部分相对稳定的骨盆骨折是否进行早期手术治疗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保守治疗时应特别注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