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回到自己身边,需要……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再孤独也会坚持的梦想
  小马是一名中文系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在一家图书公司做策划编辑。凭着勤奋和努力,一度做到了编辑室主任,月入八千元。
  然而到了30岁的节骨眼,小马开始恐慌,他觉得单凭这份薪水在他生活的城市里根本不能买房结婚,给女友和未来的小孩理想的生活,为了承担起他自我期许的男人责任,小马决定辞职创业。
  这下问题来了,除了中文小马没有什么一技之长,只有从编辑加工开始。本以为这是时间弹性、收入不差的选择,一跳进去才知道思虑欠周——原来需要编辑加工的,都是一些文字质量差、逻辑不严谨的烂稿子,虽然稿子不少,但是利润微薄,时间也被切割得零碎,薪水居然还不如以前。但事已至此,只能咬牙前进了。
  小马先是拓展业务种类,增加代初审、代复审及校对等业务,忙得晕头转向。我们一众老友始终记得去他家探望他时看到的铺天盖地的稿子和加工记录单,床上、沙发上、办公桌上,到处都是……为了节省电费,小马舍不得开空调,只得一边穿着大裤衩,一边汗流浃背用毛巾狂擦,那一番景象,竟有说不出的凄凉。偶有微风吹送,铺天盖地的稿子轻轻摇摆,发出沙沙声响,好个“风吹稿子现小马”。
  然而,他自己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的,眼神中甚至还有一种踌躇满志的光彩。小马突然觉得自己好像孤岛上的最后一个男人,有种一人撑起一个家的豪情。他认为自己不再是机器上的一颗小小螺丝钉,与我们这些经理、总监以及动辄千百万的大生意相比,小马觉得他就像是一个春耕秋收的老实人,每一份付出,都能看到回响。
  就这样,他像一只水下的虾米,做着“食物链”最底层的工作。
  把爱的人放在同样重视的地位
  小马在编辑加工稿件的业务中,发现了新的商机——利润丰厚的瓷砖生意。在看稿之余,他决定开发做瓷砖生意,因为毫无经验,就应聘到瓷砖公司做业务人员偷师。
  于是,每天小马就抱着样品到新开工的工地、大楼推销,这是毫无人脉和资源的肉搏战,他几乎是把男人最后的尊严丢到了地上。每个月领着1500元的销售底薪在尘土飞扬的工地求人,半夜还要一个人在灯下赶要看的稿子。为了节省成本,小马还说服自己的丈母娘,让大家住在一起,借一半房子给他。太太不上班,丈母娘也颇为难,这是每个男人看了都会倒吸一口凉气的惨境,然而小马却甘之如饴,乐在其中。
  我曾经非常好奇小马这番折腾的意义何在,最后却能在他的状态中嗅到一股自食其力者洒脱的满足。在他的身上,你看不到外界给他的镀金,名声也好,财富也罢,都无法再影响他的心情和判断。
  但最大的感动并非来自他的奋斗创业史。一个男人正在创业,并享受着创业带来的乐趣,他表现得比自己的哥们朋友都更强大。但我更愿意看到他对家庭的付出,除了自己的家人要捍卫,他已经没有别的脆弱,没有了别的负担。
  是不是要实现梦想、追求事业,就必须牺牲某种情感?不是。我常常在微博上看到他晒与太太一起去旅行的照片。每次旅行他都会精心做计划,精挑细选一处酒店、沙滩,虽然不是五星级酒店或豪华邮轮,但也有一种珍惜、投入的感人力量。他最大的幸福和成就感就在于作为一个男人,他独自给他的家人依靠,而他太太也为这样的老公感到骄傲。
  有一次他们俩来我家中做客,临走时,他太太非常从容地跟我说:“那我们先走了。”然后扭头叫丈夫,“你把车开过来吧。”那一刹那,竟让人恍惚觉得会有一辆名贵车缓缓弛来。当画面中小小的面包车温吞地蹭过来,她依然心满意足,贵妇一样的与我们挥别。那是一种安然和强大,是被对方放在心里呵护才有的底气。
  制造惊奇和不确定的刺激
  旅行是时下最流行的生活方式。旅行生活就是一场华丽的冒险,有趣的尝试。
  那些觉得成家立业后就必须降低生活品质、首先满足别人的需求的人,没办法体会旅行中的快乐。他们把自己关在“现在”和“眼前”的世界里,不去看外面和未来,害怕改变。
  我去英国,三次往返,分别乘坐了维珍、英航和国航的航班,别人可能根本不会在意这样的细节,我却一家家地体验他们的服務,分析飞行用时、中外客人的比例等,我甚至还专门从北京和上海各飞了一次。
  还有一次我去香港,对自己说“下飞机就只能说英语”,于是自娱自乐玩起了大冒险。
  还有一次,我用很短的时间走遍了欧洲而且是多个国家,实行“一日一城”策略。我请一个在英国定居了十年的发小来为我订机票,要求她只遵循两个原则:第一,晚上飞,落地到新的城市后住在机场附近。第二,一大早进城游览,傍晚回机场坐飞机去往下一站。这样做的结果是,我根本不知道第二天去的城市是哪里!而且还要一上飞机就做功课,根据知名度、地点、开放时间等信息决定参观的时间点和排序。真是太刺激了!
  于是,我在华沙入关被盘问了一 个半小时,在佛罗伦萨深夜暴走两个小时,在米兰捡到美女的毕业证书,在斯德哥尔摩睡了一晚船床……
  我看到很多为了实现看世界的梦想而放弃了事业、亲情甚至爱情的人,把爱好与爱人对立进行抉择,他们是有多瞧不起自己的能力啊。
  读书,不喜欢的也要读
  阅读的好处是你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去看世界。去思考“如果我是书中人,当面临他/她的抉择,会怎样做”。
  但读书说来简单,大多数人都读不好。很多人都把读书变成一种类似看电影、唱卡拉OK的娱乐,或者只是用读书来标榜一种品位,划分一种界限。
  喜欢不喜欢的都要读。尤其当努力读了些你不感兴趣的东西,久而久之,你也会变得有一点点广博,具备跨界优势,变成一位cross over。
  读书可以让生活充满寻找的乐趣,找到一个又一个知识点中的衔接处,鼓励自己思考,得到答案。这比等待别人施舍的答案更有意义。
  此外,我们生活所处的这个时代以及这个时代下生活的人,都是上佳的阅读对象。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变的人性。人性不变,人心却会变。综合出一份你自己的书单和人单,自我认识之路吧。
其他文献
71岁的老爷爷塞尔吉奥,是世界上最会摔跤的神父,也是最会唱弥撒的摔跤手。  故事得从他的出身说起。1945年,塞尔吉奥出生于墨西哥,家中有七个孩子,他排行老六。父亲把木炭捆上驴背,在城里溜达一圈做点小买卖,便是一家人仅有的微薄收入。家穷、孩子又多,疏于管教的塞尔吉奥9岁便学会了打架、酗酒和吸毒。        直到20岁,在一次街头斗殴中,塞尔吉奥亲睹要好的同伴被乱刀砍死,才意识到再这样混下去也可
期刊
香港铜锣湾“渣哥1996”鱼丸铺,人流如织。  大多数买家都是慕老板娘之名而来。不施脂粉,戴粗框眼镜,长发简单盘起,亲手串鱼蛋,熟练地问客人要不要辣椒,昔日港姐冠军谭小环做的事,任何一个港姐都没胆量复制。  港姐的前途似乎注定只有一条路:当得了明星,嫁得进豪门。以此标准衡量,谭小环是一个大写的“失败”。但从幸福角度看,“开心就好”,她是真的人生赢家。  想一口吃个大胖子  21岁时,谭小环风头无两
期刊
医院里生命与人性的真实远比剧本曲折离奇,而涉及的知识多如牛毛。张羽,用记录的方式将二者绝佳地糅合在一起,最终让读者在健康问题上少走弯路。  《只有医生知道3》又蹿上了各大书店和网站的热销榜。本书的作者、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张羽,被网友调侃成最会写故事的医生和最会看病的作家。    “我始终都是一名医者,无论写作或者看病。”她轻描淡写地笑。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的实习医生那天起,张羽就不停
期刊
兰的包容性屡屡震惊世人,王室的婚姻更是如此。当别国的王室还在磋磨平民出身的成员时,荷兰的前任和前前任女王早就身体力行地走在开明的最前端,把“彪悍”二字刻上王室的座右铭:独裁政府高官之女、纳粹党、黑帮毒枭情妇……这些外人眼中的“污点女婿”“污点儿媳”,全部都能变成荷兰的骄傲。  让整个皇室“蒙羞”的女人  荷兰国王访华,本应是新闻焦点的威廉国王却受到冷落,因为公众的目光全都汇聚到了王后身上。44岁的
期刊
学会一个人  前阵子或许因为我和姊姊不约而同地出书,走到哪儿都有人问:“你爸妈是怎么教的?”这倒不是说我们特别有出息,毕竟只是喜欢做菜、画画、弹弹唱唱和写文章自娱娱人,但回头想想,这几样让咱姊妹俩乐此不疲,欲罢不能的嗜好都不是爸妈教出来的,甚至凭良心说,爸妈从未刻意栽培我们做过任何一件事。  当年别说陪着写作业、上才艺班什麽的了,爸妈连我学校联络簿都没签过几回,几乎完全是放牛吃草的状态。  回想小
期刊
当谈到幸福时,我从不会鼓励女性去牺牲自己。我们的家庭、事业、爱情,为什么必须要献祭某人,才能获得圆满呢?  一个女人,首先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存在,然后才有其他属性,让你成为妻子或者母亲。如果你把自我的价值建立在男人和孩子身上,你自己既不幸福,也会使得男人、孩子因为要对你负责而让生命变得沉重。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人生之路要走,这条路也是不同于他人的,不管是面对孩子,还是面对伴侣,女性要学
期刊
这一定是大部分母亲的噩梦,只是有些母亲曾经提心吊胆恐惧过,另一些因一无所知更觉得是晴天霹雳。十七岁的高中生向同性告白遭拒,之后因为性取向泄露遭到了同学的霸凌,老师的漠视。目睹全情的母亲,心都碎了,她毫不犹豫站在孩子一边,接受孩子的一切,甚至不惜向微博上的大V求助:您能把您的同志朋友介绍给我儿子吗?我不想他去混圈。  你真确定你儿子是同性恋吗?他只有十七岁。隔着浩瀚的网络,我很难向这位母亲提问。  
期刊
日子是用来“熬”的  中国人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在2015年再次下降。在去年年末发布的《2015年中国白领满意度指数调查报告》显示:以满分为5分计算,都市人对工作的满意度平均得分只有2.28,以城市为单位,此项最高得分者杭州,也只有2.73分。  而对生活的满意度再创新低,低于2分的平均分,显示都市人在陪伴家人、性、心理健康、旅行休闲等生活方面“很不高兴”。  生活成了煎熬,不管是身体的还是心灵的。
期刊
22年后,刘小涛获得了59万元的赔偿金。但他依然强调:我只想要有人对我妻子的悲剧负责,站出来说一句“对不起”。  对这份执着,有人钦佩,有人感动,还有人讽刺。是鹣鲽情深还是想要更多的钱?每个人都只相信自己的判断。  无法阻止的死神名单  刘小濤爱妻黄萍的音容笑貌永远停留在28岁那年。  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口幸福之家。1993年的刘小涛,32岁,贵阳一家三星级酒店的副总,人们眼中的“年轻有为者”;妻子
期刊
张世婧火了,因为她的职业。  她在一家婚恋网站工作,头衔是“爱情猎头”。这个名词并不难解释,以爱之名,寻与被寻。猎物是谁?样貌、身材、学历、工作、家庭皆优的单身女性。为谁而猎?付过较高费用、自拥不菲身家的男性会员。  当“富豪”、“女人”、“金钱”、“私人定制”、“猎头”等字眼聚集在一起,张世婧被拱上了门户网站的头条,报道后面跟着成千上万条网友评论,“怎么骂的都有。”  对这突如其来的波澜,她只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