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催绽知识之花

来源 :教育研究学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l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在我们的社会教学课堂中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兴趣。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兴趣。三、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四、补充生动、新鲜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五、挖掘思想内涵,引发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关键词】兴趣;发展;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学得好、记得牢。《社会》课的教学也不例外。社会学科是一门包罗万象的杂科,它的内容涉及知识极为广泛,有以认识社会为主线的常识,以人与人的关系为纽带的知识,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内容,也有以民族精神为依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这么多生动活泼的知识,我们不去好好地教,让它变成枯燥乏味的内容,那是多大的遗憾。
  其实,社会学科也像其它学科反映的内容一样,客体不仅仅是复杂多样的客观世界,也蕴含着丰富的主观世界,可见它应该是一门“活”的学科。然而,很多情况下,我们发现在社会课上,教学缺乏生机,缺乏活力,课上很难看到学生思维的碰撞,言语的交锋,智慧的闪光,创新的火花。沉闷的课堂气氛,学生习惯当听众,如果我们再不重新审视一下社会教学,那又该有多大的悲哀呢!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在小学社会课堂教学中要实施“兴趣教育”,主要是突出一个“趣”字,具体有以下五点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堂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和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象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社会》课教学也应重视导入这一环节,导入的好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一课时,恰值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南联盟地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天天都在报道这一令世人瞩目的事件。利用这一事件为切入点,以谈论时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同学们注意的是什么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活跃了课堂气氛,创设了学习课文的氛围,待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我们的话题由此转到了新课上,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说明大家都很关心时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向南联盟地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轰炸,给这一地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每天都有房屋倒塌,每天都有人员伤亡,那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免受外族的侵略,不仅要国富民强,而且要有雄厚的国防实力做后盾。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展示我国雄厚实力的《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第一课。通过教师富于情感的导入,学生们的心灵也受到了牵动。
  
  二、利用电化教学,提高兴趣
  
  电化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和普及,优化了教学手段,加大了课堂教学的密度,唤起了儿童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取得了省时高效的教学效益。特别是在社会课教学中,由于小学生认识水平有限,生活经验不足,对有些陌生的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那么在教学的关键之处,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起到化难为易、水到渠成的良好效果。
  例如:利用录音,渲染气氛,激发情感。如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学生必须掌握的要点是: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徵、国歌。国旗、国徵可以出示实物,向学生讲解,而理解国歌就比较难了。对歌词的内容,特别是国歌创作的背景,学生都感到比较陌生。教师要结合中国的近代史,结合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满感情地讲解。然后播放国歌的录音磁带,雄壮的歌声渲染出庄严的场面,教室里安静极了!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眼前浮现出中国人民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的情景,庄严的气氛感染着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如教学《红军长征》一课。在组织教材第一部分教学时,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教材中《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使学生对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和行程有比较直观的了解,同时充分利用教材,使学生对红军长征中的英勇奋战和克服千险有较深的印象,教师可在这一关键时刻利用电教手段组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利用录像,声画并茂、突破难点。录像片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扣人心弦的声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在社会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仅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兴趣
  
  3.1 故事激趣。社会课中,不仅要学习一些社会常识,还要学习一些历史常识。这些教材的编写具有文字生动、内容具体、故事性强的特点。在教学中,可充分发挥这一优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历史人物的“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第四册中的课文:《林则徐虎门销烟》、《洪秀全和太平天国》、《抗日战争的爆发》等,就可以用此种方法来进行教学。另外还可以插入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意思,增强课文的趣味性,达到激趣的目的。在讲故事时,我注意用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作用于学生的听觉:用一颦一笑,激昂慷慨、悲伤忧戚的表情,作用于学生的视觉,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2 游戏激趣。社会课中,要求学生认识祖国的地理位置、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人口、民族、自然环境、文化、革命传统、国家性质、交通旅游等常识。学习这些知识,可利用游戏的形式来教学。如教学《首都北京》一课,课前先组织学生收集好北京文化、政治、国际交往、名胜古迹、改革新貌等方面的资料,组织好语言,做好准备。上课时,让学生自扮“导游”小姐,向全班同学一部分、一部分进行讲解。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有促进。
  3.3 实践激趣。《社会》学科的教学以学校小课堂为主阵地传授知识,但由于课本的局限性,它无法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因而《社会》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要把学校的“小课堂”与社会的“大课堂”结合起来。实践激趣就是指组织学生走出“小课堂”走向社会进行考察、参观、开展询访等,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社会》的兴趣。如第二册《社会》的第八单元中,有两篇这样的课文:《在邮电局工作的人们》、《寄信和打电话》。我便在授课前先组织学生去附近的邮局询访,看看在邮电局里有哪些辛勤工作的人们;一封信是怎样从投信人的手里到收信人手里的;信封应该怎样书写;信有哪些种类;能不能私拆别人的信件等等。通过询访,学生们对学习课文的兴趣高涨,变被动为主动学习了。
  3.4 评价激趣。评价激趣是指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正确的回答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效,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进行及时评价要注意方式方法,表扬、鼓励应多于批评在评价后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启发和引导,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使部分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受到刺激,集中学习的注意力。
  
  四、补充生动、新鲜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喜欢了解一些有关地理、历史以及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因为这些内容可开阔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知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不失时机的给学生提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如,氢弹的威力比原子弹大好几倍,为什么科学家不先研制氢弹呢?原因是氢弹的爆炸要在原子弹爆炸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又如,我国的核电站为什么会选择在深圳的大亚湾?为什么会选择在浙江海盐县?通过讲解,同学们了解了其中的原因。这两个地点地处我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工业集中,能源消耗极大,但这一地区供电问题,是在这两地建立核电站的主要原因。通过补充这些新鲜的学习内容,使学生们不但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而且还提高了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
  
  五、挖掘思想内涵,引发情感,激发学生兴趣
  
  在《社会》课教学中,我觉得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地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应挖掘每节课中的思想内涵,对学生进行情感渗透,通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来达到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目的。在讲《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领会爱国主义精神,我着重讲述了邓稼先为祖国的富强,放弃了国外优厚的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险阻,毅然从美国回到祖国怀抱的动人事迹。学生们听了以后,无不为“两弹之父”邓稼先的事迹所感动。他们兴奋地说:“老师,我们长大以后也要向邓爷爷学习。”告诉他们,只要你们从现在起好好学习,打好基础,长大后同样可以报效祖国,因为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同学们听了以后感到一种自豪感。从同学们热情的目光里看到了兴趣和兴奋,为自己也为学生们感到高兴。
  总之,教育不是压抑人,而是发展人;不是让学生死守着三尺讲台,而是走进丰富多彩的生活;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用感情生活产生自己的思考。在我们教学中要以兴趣为起点,为先导,设计一系列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兴趣中发展,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兴趣中不断提高。
其他文献
我从事初中历史教学只有短短的5年时间。五年的教学,让我感触最多的就是对差生的转化。  历史教学中的差生转化,一直就是令我头痛的问题,我认为转化差生是班级乃至学校大面积、大幅度地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关键问题。因此,一直以来,我都非常重视这项工作。  教师这一职业面对的总是千差万别的学生,有的聪明好学成绩优秀、有的贪玩好耍成绩落后、有的学得轻松愉快、有的则花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在学校不论学生的表现如
期刊
【摘要】作文“无话写”、“没兴趣”,更谈不上内容“具体生动”,这是小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了阐述。  【关键词】构建;作文;对话;平台    作文教学中,令学生头痛的是“无话写”、“没兴趣”,这一问题困扰着师生,严重地影响着小学生作文教学。针对这一现状,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我为解决这一问题作了积极探索,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应为学生构建作文“对话”的平台,使他们有均等的语言表
期刊
【摘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细心引导,恰当释疑,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    有人曾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文盲,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去学习的人。”面向未来文盲特别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现在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光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迫切需要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素质
期刊
自学能力是运用已学知识去单独地获取新知识的一种综合能力。自学语文必须有较好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阅读、记忆、思维、想象、归纳、运用的实践能力。我们应该在教学中给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学环境和机会,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并且掌握自学的方法,在自学中不断丰富知识,增强才干。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指导自学教材,掌握方法,增强自学效果    首先要抓住预习教材这个关
期刊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也是师生间的一种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是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提高师生交流活动的有效性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教学内容的设置方面来阐述关于提高师生交流有效性的两点思考。  【关键词】师生交流;有效性;教学内容;教学效率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从根本上说也是师生间的一种交流活动,这种交流活动是教师调整教学内容,改进
期刊
【摘要】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是信息社会人类生存、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条件和保障,而职业教育——作为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类型,尤应注重图书馆信息化的建设,有效地利用图书馆资源,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服务,为社会提供全面发展型的人才。  【关键词】职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信息素养;校园文化建设    图书馆作为图书文献的集
期刊
颤音是手风琴演奏艺术中的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正确的运用颤音会加强艺术演奏的表现效果。     一、颤音演奏的方法及特点喝规律    颤音具有华彩、秀美、明亮、舒展的表现色彩。并且,长的颤音还能避免音色的呆滞、无变化、没有生气、不灵活和单调等等。所谓颤音,就是邻近两音交替出现,速度很匀整、很规律,并且没有间断,而清晰明确的对声音的集中表达。颤音听起来很悦耳,在时值较少的音上使用颤音能产生特殊效果
期刊
【摘要】“语文味”三味之一的“读味”是语文课堂首先应该呈现出来的特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待于朗读能力的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高低。朗读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  【关键词】朗读; 指导;方法    大凡语文教师都有此感:课堂上忙于讲解、分析,学生读文往往只是一两遍,教师指导朗读少,学生读的机会少,导致学生朗读水平低,进而语文水平不高。古语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期刊
人们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每件事情有一个好的开头很重要。在教学中,一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头,学生将会积极的投入到课堂中,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配合老师的每一个环节,那么这节课将会是一堂成功的课。但是万事开头难,在教学中,一节新课如何开始呢?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我的一点认识。     一、课堂提问法引入新课     在物理教学中,有的小节与下一小节的知识是有联系的,两节的知识能看作一
期刊
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播放过这样一则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在安抚好自己的宝宝入睡后,端一盆水给年迈的婆婆洗脚。正在这时,小孩见自己的妈妈不见了,好奇的寻找。结果发现这样的情景。小孩转身走了,不一会儿,他踉踉跄跄地端着一满盆水说是给妈妈洗脚。我不由得被这则广告触动和感动。小小的手,大大的盆,满满的水,装载着的是浓浓的亲情和留给我无限的深思。我想以此为素材让学生写一篇习作,相信能让学生联想到很多记忆犹新的画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