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审美教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i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这是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我们语文教师正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美”的人。
  一、教师首先是美的载体
  “摒弃浮华,静心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师,它能让我们变美。倘若教师不读书,必然缺乏文化积淀和底蕴,穷其终生,也只能是一个教书匠。把有限的时间和生命用到真正有价值的阅读当中,拒绝肤浅、远离平庸,这才是一个教师,一个作为读书人的教师应该做到的。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育智慧的源头,而且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读书会让我们的教师更加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从而使我们的人格显得更加美丽。《老师的腰围》中,胖胖的数学老师,在有那么多的听课领导及老师的前提下,能够微笑着让学生用三角板去量她的腰围,还有小女孩用小手去量,最后居然有学生提出让老师解下腰带,量腰带,聪明的孩子们出乎我们的意料,老师越来越灿烂的笑容更出乎我们的意料。所以,作者感叹:胖胖的老师并不漂亮,但她的课却是我听过的最漂亮的课。“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当我们的学生不再以某某明星为粉丝,而是以老师为典范时,那是因为学生把我们当做了美的化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二、引导学生挖掘教材中的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是人们的共识。我们教材中的很多作品都是经典。例如《小巷深处》就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讲述一位瞎眼的母亲收养一个弃婴,含辛茹苦养大女儿的故事。歌颂了母亲对养女真挚、博大、隐忍的爱,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全文以“我”的感情变化发展为主线,从“我”对生活的满足,为母亲而骄傲,写到“我”长大后对贫穷的家产生厌恶进而离开家,最后以“我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深深悔悟结尾。当母亲洞悉了女儿的嫌弃和虚荣时,拒绝了女儿的扶持和安慰。但她无法拒绝自己对女儿深沉的爱,于是她依然选择了给女儿做好吃的饭。母亲内心却有千般委屈,以母亲的性格,是不能容忍别人轻视的,这从人家说我不美她便要骂上半天和老师夸我有出息时她居然哭了的情节看得出来,可是当不屑和轻视是来自女儿时,她选择的是无言的承受这一切。
  这样的爱因博大而让人感动,这样的母亲因隐忍而让人怜惜,让人崇敬。我们把学生带入情境,还用分析什么呢?一切语言都将是多余的。
  三、引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美
  南宋著名的文学家、目录学家和藏书家尤袤在《岁初堂书目》序中是这样比喻的:“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典范文章极具语言美、形式美、含义美等。教学中带领学生走进美文,展开丰富的联想,发现文中的诸多美的东西,尽享艺术之美的愉悦,享受美的熏陶。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向他们推荐合适的读物,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读书习惯,引导学生把语文课上学到的审美知识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并在课外阅读中去不断地发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在读《珍珠鸟》《藏羚羊跪拜》《种一片太阳花》(初中综合读本第三册)时,启发学生纵情去赏析文字组合的美,感受情感的美。去思考构思的奇特与用字的精妙,感悟文中的深刻含义,在美的享受中进行独特的解读。文学作品教学的本真意图就是从形象到精神的关照,从精神到人生的体察,从人生到自我的回归。
  四、在写作教学中点拨,让学生学会表达美
  写作是语文知识运用的重要实践活动,是对识字、阅读等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培养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的写作教学包括写日记、周记、写话、作文等。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都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春天第一抹新绿的破土而出,第一朵花蕾的绽放,以及阳光地带的暖被,阳光下背影里的父爱,还有厨房里的永不停息的唠叨等,孩子有待我们去耐心地点拨,因为这就是美,这就是生活中最亮丽的风景,我们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捕捉、有创意地去表达。这都要有正确的美学观和宜人的审美方式,因此,教师必须适时地、因人而异地加以点拨,让学生学会表达美。
  五、语文教学中美德教育还需在综合性学习中强化,在口语交际中锻炼
  没有模式,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有助于学生开展美育。生活处处是语文。因此,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教学课堂的外延。生活中的自然景物、社会现象、天文地理都是审美对象。我们领学生进入大自然、大社会,青山绿水间,厂矿都市里,或参与各类社会活动,或体察民情风俗,或感受世态炎凉,在这大量的与人、物、事的零距离接触中,提高学生融入社会与环境的能力,增长识别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我们一线的教师肩上的责任重大,因为美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让我们不断探索,寻求教育的真谛,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
  (责编 张晶晶)
其他文献
所谓纳米技术,是指在0.1—100纳米尽度范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内在规律和特征,并用于制造各种物质的一门崭新的综合性科学技术。随着纳米技术的悄然崛起,人类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也得到拓展。纳米技术为彻底改善环境和从源头上根本控制新的污染源产生,创造了条件。  纳米机械制造技术  据预测,进入纳米时代后,世界上将会出现1微米以下的机器设备。有关资料介绍,日本已用极微小的部件组装成一辆只有米粒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文言文教学成了语文改革的重点。当前的文言文教学囿于“精华”二字,强调知识接受,只注重把语法讲深讲透,却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形成文言文教学模式的单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师生的欢迎。本文分别就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劣势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
笔者从本镇一年级上学期386份语文统考试卷的评改结果中看到在写字这一项内容中,因错别字平均每人扣3分左右,这个问题如不从现在引起重视并加以纠正,长此以往实在令人担忧。
国家林业局发展计划与资金管理司有关官员透露,为配合西部大开发,国家林业局计划在西部地区实施三大重点防护工程,以全面推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从根本上扭这一地区恶劣的生态
公联公司作为政府投资代表,积极探索,规范运作,使四环路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建成通车,开创了城市道路建设新篇章。成绩面前的公联人如是说:持续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平稳过渡是发展
综观以往的课堂教学,过多的是让学生接受与理解现有的科学论断,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是教学最大的成功。学生的问题意识淡薄,只习惯于接受结论型知识,而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低下。这与现代教育理论相违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与教学成功的表现。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常有疑问,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新课程改革既关注学生问题的
河南旅游教育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协调因素,通过对二者发展的状态比较,指出要促进二者互动发展,必须走"产、学、研"一体化,校企合作之路。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析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