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现场直播是既紧张又不允许出错的过程,尤其是高校电视台人员和设备有限,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那样配齐人员和备播设备,新闻事件与活动的即时性,决定了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重来,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本文论述了高校电视现场直播中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指出必须重视多机位拍摄的合理规划,以及现场直播通话系统的畅通等,认为这些因素乃是现场直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高校电视;现场直播;多机拍摄;团队合作;通话系统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事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高校电视台承担起大型活动直播等工作。现场直播“这种方式总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进展 ,掌握事态的发展。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也是检验传媒综合素質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①大多数高校电视台已经开始通过多机位直播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的进程通过闭路电视、大屏幕和网络传播到全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电视节目的制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团队合作工作。导演、摄像、导播等的默契配合,就成为确保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现场直播节目来说,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就现场直播的性质而言,一旦开始拍摄,就意味着不可能因现场节目制作中的失误而暂停下来。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就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配合、协同完成。多机拍摄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在现场直播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样的拍摄方式更需要协作精神,尤其是导播和摄像师之间的协调配合。高校电视台由于人员和设备条件有限,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那样配齐人员和设备,有时甚至需要学生加入直播工作,这就更需要加强整个直播队伍的团队协作。
一、现场直播之前的准备工作
高校电视台直播的内容一般为大型活动或重要会议,收视群体为全校教职员工,播出媒体为闭路电视、校园大屏幕和校园网络。
现场直播之前,需要进行周密布置和全面检查。这些检查包括所有的设备、通话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领导嘉宾座次、活动详细流程和细节是否掌握等。人员协调、构图选择、机位设置以及拍摄角度和节目风格的把握,都需要工作人员心中有数,以便在现场直播中根据事件的进程实时作出调整。例如,摄像师应预先规划拍摄位置,确定每台摄像机的机位,在设计机位时,应考虑到节目的镜头设计、主持人的位置、灯光以及其他摄像机机位等。设计完机位之后,现场调音师可以调试好音、视频系统,进入直播准备就绪状态。然后通过预演,了解直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切都得到解决和落实后,应将节目拍摄的相关改动及时做汇总下发,以便所有工作人员对此有所了解,进而保证直播过程顺利进行。
二、现场直播中的多机拍摄
现场直播中,镜头切换的目的是通过画面的衔接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这种效果需要采用多机拍摄来达到。“新闻报道多机位拍摄的运用,不仅实现了还原新闻事件真相,还展示了电视新闻报道全方位、全视角的独特魅力。”②多机位拍摄能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直播现场的人物、事件、时间进程和周围环境。我们不妨以具有代表意义的毕业典礼现场直播为例,讲述多机拍摄的作用。虽然每所学校的策划不同,但总体而言,毕业典礼有两个环节最能引起现场的高度共鸣,可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一个环节是相关人员宣读介绍各学院毕业生,另一个环节是为毕业生授予学位。这两个环节通常现场气氛比较热烈,能引起现场轰动。当介绍某学院时,那个学院的学生早已做好了准备,或拉条幅或起身高喊口号或有集体舞蹈动作。要及时准确地捕捉到这些镜头,现场需要至少三台机位全面配合,一台机位给台上宣读人近景或特写,一台机位给现场全景,另一台机位给学院近景或特写,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和细致地拍摄到活动现场的各个细节。如果长时间拍摄全景镜头,会忽略令人感动的特写,如毕业生眼含泪光的表情。反之,如果近景镜头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错过最具价值的关键性画面,如整个群体的标志性动作和语言等。单机拍摄只能通过不断地改变焦距和机位,来兼顾各种景别的拍摄。显然,在大型活动直播的时候,单机拍摄不能满足和达到传播需要。
毫无疑问,多机拍摄需要摄像师之间的协同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他们需要根据直播和导演的要求完成各种操作。多机拍摄的团队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摄像师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是最终决定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拍摄和直播之前,除了熟悉各种操作,还要注意观察其他人员的工作,并予以积极配合。因为现场直播的节目不存在“从头再来”的机会,所以要求所有多机拍摄的工作人员在直播时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以便在第一时间形成正确的判断,并且迅速完成相应的操作。对摄像机的精准操作,不仅需要精心准备和全神贯注,还需要摄像师适时作出准确的镜头预测。摄像师既要拍摄当前的镜头,同时还要迅速对下一镜头作出预测,形成超前思维。这样,导播才能及时准确地切换相关画面。在多机拍摄中,摄像师应当与导演对接保证各环节准确到位,对节目现场声或评论声、对摄像机寻像器屏幕以及拍摄现场的情况保持高度关注,决不能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寻像器上。充分细致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可以确保摄像师全面掌握拍摄细节,这是让整个直播现场得以淋漓尽致展现的有力保障。
三、现场直播中的通话系统
现场直播采用多机拍摄的方式,导演和导播就必须借助通话系统协调各个工种。如果没有通话系统,摄像师就会脱离整个直播团队。在多机拍摄中,每项工作都有可能涉及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拍摄进程中随时需要进行沟通,才可以流畅拍摄。“通话系统是保证联络畅通的关键,是整个指挥系统的神经枢纽。”③在现场直播的整个过程中,导演需利用通话系统告知各岗位节目的进程,进行组织和调度。例如,对演员进行调度、通知导播进行切换、要求摄像师调整景别等。尽管高校电视台人员没有专业电视台那样齐全,有时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职责,比如导演和导播是同一个人,一个人负责现场调度和镜头切换,但这并不影响对高校新闻事件的报道和直播。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直播时都会接收大量的指令和密集的信息。工作人员要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忽略与自己无关的内容。如果是初次通过通话系统协助进行多机拍摄,很可能会被大量的指令弄得不知所措,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可以从容应对导演或导播的各项指令。有时在直播活动中,为了抓住镜头,对不同机位发出了不同指令,但个别摄像师由于距离现场音响太近无法听清指令。比如毕业典礼直播时,一台机位刚好距离主席台侧边音响较近,现场直播时可能会听不清楚导播指令,或者确认指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就需要其他摄像师能够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画面与事件不同步现象。而导播也可以借助通话系统,接收各岗位反馈的信息。这同样是一个协调配合的过程,导演、导播、摄像之间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就可以十分默契地配合,即便遇到突发状况或反应滞后的情况,也能及时作出调整,准确捕捉现场的每一个经典瞬间,保证直播活动的顺畅进行。
四、现场直播的收尾工作
当现场直播结束后,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还要检查录像机磁带是否录制正常、机器存储卡是否完整、直播素材是否齐全,方能关闭和拆卸设备。现场直播是集体劳动,收尾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电视台要克服人员有限的困难,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参与人员,归纳整理、正确归位摄像机、线缆、转换器、屏幕等各种直播设备,方便下一次直播活动使用。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向在拍摄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致谢。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各方面的技能,所以协作对于现场直播来说必不可少。各岗位工作人员拆卸、打包现场设备、检查现场有无遗漏和隐患之后,才宣告直播告一段落。
现场直播是既紧张又不允许出错的过程,尤其是高校电视台人员和设备有限,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那样有备播素材,新闻事件与活动的即时性,决定了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重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直播过程遇到突发情况时,应灵活作出调整,保证直播画面正常进行。这个过程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团队的分工合作尤为重要,前期的现场测试、演练,现场的调度、导播和摄像之间的配合,体现在每一次成功的直播过程中。一个成功的节目或活动直播,往往只会让观众对一两个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节目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则忙于各种琐碎的工作,不为观众所熟知。但是,每个电视节目都是团队集体合作的結晶,新闻事件和活动的成功直播,是整个团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释:
① 邹德伟:《现场直播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科技传播》2011年第24期。
② 胡当、杨帆:《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中多机位拍摄手法初探》,《新闻传播》2015年第23期。
③ 程乔霞:《论基层电视台如何完成电视直播任务》,《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第20期。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电视台台长)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
【关键词】高校电视;现场直播;多机拍摄;团队合作;通话系统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事件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得到及时有效的传播。越来越多的高校电视台承担起大型活动直播等工作。现场直播“这种方式总能让人们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的进展 ,掌握事态的发展。以最快的速度报道新闻,也是检验传媒综合素質和应变能力的重要手段。”①大多数高校电视台已经开始通过多机位直播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将新闻事件的进程通过闭路电视、大屏幕和网络传播到全校,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电视节目的制作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团队合作工作。导演、摄像、导播等的默契配合,就成为确保节目质量的关键因素。对于现场直播节目来说,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就现场直播的性质而言,一旦开始拍摄,就意味着不可能因现场节目制作中的失误而暂停下来。这种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就需要全体工作人员高度配合、协同完成。多机拍摄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电视节目制作手段,在现场直播中占有主导地位。这样的拍摄方式更需要协作精神,尤其是导播和摄像师之间的协调配合。高校电视台由于人员和设备条件有限,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那样配齐人员和设备,有时甚至需要学生加入直播工作,这就更需要加强整个直播队伍的团队协作。
一、现场直播之前的准备工作
高校电视台直播的内容一般为大型活动或重要会议,收视群体为全校教职员工,播出媒体为闭路电视、校园大屏幕和校园网络。
现场直播之前,需要进行周密布置和全面检查。这些检查包括所有的设备、通话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领导嘉宾座次、活动详细流程和细节是否掌握等。人员协调、构图选择、机位设置以及拍摄角度和节目风格的把握,都需要工作人员心中有数,以便在现场直播中根据事件的进程实时作出调整。例如,摄像师应预先规划拍摄位置,确定每台摄像机的机位,在设计机位时,应考虑到节目的镜头设计、主持人的位置、灯光以及其他摄像机机位等。设计完机位之后,现场调音师可以调试好音、视频系统,进入直播准备就绪状态。然后通过预演,了解直播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一切都得到解决和落实后,应将节目拍摄的相关改动及时做汇总下发,以便所有工作人员对此有所了解,进而保证直播过程顺利进行。
二、现场直播中的多机拍摄
现场直播中,镜头切换的目的是通过画面的衔接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报道,这种效果需要采用多机拍摄来达到。“新闻报道多机位拍摄的运用,不仅实现了还原新闻事件真相,还展示了电视新闻报道全方位、全视角的独特魅力。”②多机位拍摄能比较真实和全面地反映直播现场的人物、事件、时间进程和周围环境。我们不妨以具有代表意义的毕业典礼现场直播为例,讲述多机拍摄的作用。虽然每所学校的策划不同,但总体而言,毕业典礼有两个环节最能引起现场的高度共鸣,可以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一个环节是相关人员宣读介绍各学院毕业生,另一个环节是为毕业生授予学位。这两个环节通常现场气氛比较热烈,能引起现场轰动。当介绍某学院时,那个学院的学生早已做好了准备,或拉条幅或起身高喊口号或有集体舞蹈动作。要及时准确地捕捉到这些镜头,现场需要至少三台机位全面配合,一台机位给台上宣读人近景或特写,一台机位给现场全景,另一台机位给学院近景或特写,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和细致地拍摄到活动现场的各个细节。如果长时间拍摄全景镜头,会忽略令人感动的特写,如毕业生眼含泪光的表情。反之,如果近景镜头持续时间过长,就有可能错过最具价值的关键性画面,如整个群体的标志性动作和语言等。单机拍摄只能通过不断地改变焦距和机位,来兼顾各种景别的拍摄。显然,在大型活动直播的时候,单机拍摄不能满足和达到传播需要。
毫无疑问,多机拍摄需要摄像师之间的协同工作。作为一个整体,他们需要根据直播和导演的要求完成各种操作。多机拍摄的团队性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摄像师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是最终决定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拍摄和直播之前,除了熟悉各种操作,还要注意观察其他人员的工作,并予以积极配合。因为现场直播的节目不存在“从头再来”的机会,所以要求所有多机拍摄的工作人员在直播时全神贯注、精力集中,以便在第一时间形成正确的判断,并且迅速完成相应的操作。对摄像机的精准操作,不仅需要精心准备和全神贯注,还需要摄像师适时作出准确的镜头预测。摄像师既要拍摄当前的镜头,同时还要迅速对下一镜头作出预测,形成超前思维。这样,导播才能及时准确地切换相关画面。在多机拍摄中,摄像师应当与导演对接保证各环节准确到位,对节目现场声或评论声、对摄像机寻像器屏幕以及拍摄现场的情况保持高度关注,决不能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寻像器上。充分细致的准备和配合工作,可以确保摄像师全面掌握拍摄细节,这是让整个直播现场得以淋漓尽致展现的有力保障。
三、现场直播中的通话系统
现场直播采用多机拍摄的方式,导演和导播就必须借助通话系统协调各个工种。如果没有通话系统,摄像师就会脱离整个直播团队。在多机拍摄中,每项工作都有可能涉及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拍摄进程中随时需要进行沟通,才可以流畅拍摄。“通话系统是保证联络畅通的关键,是整个指挥系统的神经枢纽。”③在现场直播的整个过程中,导演需利用通话系统告知各岗位节目的进程,进行组织和调度。例如,对演员进行调度、通知导播进行切换、要求摄像师调整景别等。尽管高校电视台人员没有专业电视台那样齐全,有时一个人要承担几个人的职责,比如导演和导播是同一个人,一个人负责现场调度和镜头切换,但这并不影响对高校新闻事件的报道和直播。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直播时都会接收大量的指令和密集的信息。工作人员要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与自己有关的内容,忽略与自己无关的内容。如果是初次通过通话系统协助进行多机拍摄,很可能会被大量的指令弄得不知所措,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可以从容应对导演或导播的各项指令。有时在直播活动中,为了抓住镜头,对不同机位发出了不同指令,但个别摄像师由于距离现场音响太近无法听清指令。比如毕业典礼直播时,一台机位刚好距离主席台侧边音响较近,现场直播时可能会听不清楚导播指令,或者确认指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就需要其他摄像师能够及时进行调整,避免出现画面与事件不同步现象。而导播也可以借助通话系统,接收各岗位反馈的信息。这同样是一个协调配合的过程,导演、导播、摄像之间经过一定时间的磨合,就可以十分默契地配合,即便遇到突发状况或反应滞后的情况,也能及时作出调整,准确捕捉现场的每一个经典瞬间,保证直播活动的顺畅进行。
四、现场直播的收尾工作
当现场直播结束后,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还要检查录像机磁带是否录制正常、机器存储卡是否完整、直播素材是否齐全,方能关闭和拆卸设备。现场直播是集体劳动,收尾工作也不例外,高校电视台要克服人员有限的困难,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参与人员,归纳整理、正确归位摄像机、线缆、转换器、屏幕等各种直播设备,方便下一次直播活动使用。利用这段时间,可以向在拍摄过程中给予帮助的人致谢。任何人都不可能精通各方面的技能,所以协作对于现场直播来说必不可少。各岗位工作人员拆卸、打包现场设备、检查现场有无遗漏和隐患之后,才宣告直播告一段落。
现场直播是既紧张又不允许出错的过程,尤其是高校电视台人员和设备有限,不可能像专业电视台那样有备播素材,新闻事件与活动的即时性,决定了哪一个环节都不可能重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直播过程遇到突发情况时,应灵活作出调整,保证直播画面正常进行。这个过程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团队的分工合作尤为重要,前期的现场测试、演练,现场的调度、导播和摄像之间的配合,体现在每一次成功的直播过程中。一个成功的节目或活动直播,往往只会让观众对一两个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节目组中的其他工作人员,则忙于各种琐碎的工作,不为观众所熟知。但是,每个电视节目都是团队集体合作的結晶,新闻事件和活动的成功直播,是整个团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的,每个人都在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注释:
① 邹德伟:《现场直播在电视新闻传播中的应用研究》,《科技传播》2011年第24期。
② 胡当、杨帆:《电视新闻专题报道中多机位拍摄手法初探》,《新闻传播》2015年第23期。
③ 程乔霞:《论基层电视台如何完成电视直播任务》,《西部广播电视》2015年第20期。
(作者系北京科技大学电视台台长)
【特约编辑:李艳华,责任编辑:王 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