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管是平时的测试,还是高考,文言翻译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才能翻译准确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对句子作个全面的分析,分清句中的实词、虚词,了解句式上的特点或使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实词、虚词、句式、修辞的不同情况,使用正确的翻译方法。一般说来,文言翻译主要有“留、对、换、拆、删、补、调、贯”八种方法,其中“留、对、换、拆、删”是针对词汇的,“补、调、贯”是针对句式和修辞的。具体解说如下:
(一)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例如:“启听淮北取籴。”(1999年高考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句中画线的词语都不需要翻译。
(二)对,就是对译。在实词的使用上,文言文多用单音节的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的词,所以翻译时应先考虑是否能够找到与之相应的、有共同构词语素的双音节词。比如“势”,在“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中,可对译的双音节词为“局势”;在“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中,可对译为“优势”;在“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中,可对译为“趋势”。
(三)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例如:“盗惧(害怕)吾闻(知道)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001年上海题)。再如:“岁征民间”中“岁”应换成“年”。“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公父母春秋高”中“春秋”一词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变化,所以用“年纪”来替换它,“高”也相应换成“大”。此外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固定结构等,也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相适应的说法。
(四)拆,就是拆解。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去解释。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中的“无聊”,“无”是“没有”的意思,“聊”是“依靠”的意思。而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五)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之”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作句中语气助词,二者均无实在意义,也应删去。
(六)补,就是增补。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常见的省略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等,翻译时应根据语义补出,并将其加上括号。例如:“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1999年高考题),应翻译为:(苏琼)亲自从(有粟人家)那里借来粟给饥饿的人。再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翻译时就要把“逝者”“盈虚者”的中心词和“斯”“彼”指代的内容补出来。此外,文言文中词语活用时,也应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内容。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1992年上海高考题)该句中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于意动用法,翻译时应增补为“以……为”(把……看作)。
(七)调,就是调整。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词序、特殊句式(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予以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1997年高考题),翻译为:我羞于在地下看到释之、辛毗。“于地下”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要调到前面去。
(八)贯,就是贯通。古人在文章中经常使用一些修辞,如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悲”,既指“物”,也指“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翻译,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再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至尊”与“敲扑”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至尊”代指帝位,“敲扑”代指刑罚,这两句可以翻译为:“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总之,文言翻译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抓住特点,分类剖析,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显现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以及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同时翻译出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真正做到文言文翻译的“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
(一)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例如:“启听淮北取籴。”(1999年高考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句中画线的词语都不需要翻译。
(二)对,就是对译。在实词的使用上,文言文多用单音节的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的词,所以翻译时应先考虑是否能够找到与之相应的、有共同构词语素的双音节词。比如“势”,在“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中,可对译的双音节词为“局势”;在“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中,可对译为“优势”;在“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中,可对译为“趋势”。
(三)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例如:“盗惧(害怕)吾闻(知道)其过,是有耻恶之心。”(2001年上海题)。再如:“岁征民间”中“岁”应换成“年”。“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中“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公父母春秋高”中“春秋”一词古今都常用,但词义产生了变化,所以用“年纪”来替换它,“高”也相应换成“大”。此外对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固定结构等,也都要换成与现代汉语相适应的说法。
(四)拆,就是拆解。文言文中有时连用的两个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对这类词语,需要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去解释。如:“穷饿无聊,追购又急”中的“无聊”,“无”是“没有”的意思,“聊”是“依靠”的意思。而不能翻译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的词义“由于清闲而烦闷”或“(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
(五)删,就是删除。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例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应删去。“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之”作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也”作句中语气助词,二者均无实在意义,也应删去。
(六)补,就是增补。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常见的省略有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以及介词等,翻译时应根据语义补出,并将其加上括号。例如:“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1999年高考题),应翻译为:(苏琼)亲自从(有粟人家)那里借来粟给饥饿的人。再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翻译时就要把“逝者”“盈虚者”的中心词和“斯”“彼”指代的内容补出来。此外,文言文中词语活用时,也应根据活用的类型增补有关活用后的内容。如:“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1992年上海高考题)该句中的“是”“非”是词类活用,属于意动用法,翻译时应增补为“以……为”(把……看作)。
(七)调,就是调整。对文言文中的那些特殊词序、特殊句式(如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等),翻译时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予以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蚓无爪牙之利”可调成“蚓无利爪牙”的形式。“羞见释之、辛毗于地下”(1997年高考题),翻译为:我羞于在地下看到释之、辛毗。“于地下”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要调到前面去。
(八)贯,就是贯通。古人在文章中经常使用一些修辞,如比喻、借代、互文、用典等,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意思是“不因外物环境和自己遭遇的好坏而高兴或悲伤”,这里的“喜”、“悲”,既指“物”,也指“己”。“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翻译,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优美。再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过秦论》)“至尊”与“敲扑”使用借代的修辞手法,“至尊”代指帝位,“敲扑”代指刑罚,这两句可以翻译为:“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
总之,文言翻译要坚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抓住特点,分类剖析,正确运用翻译方法,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显现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以及虚词的用法与意义,同时翻译出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真正做到文言文翻译的“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