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fanie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叶圣陶先生说过:“老师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是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点燃火把,让他燃烧,教师不应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要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
  一、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让课堂充满乐趣
  传统的语文教学囿于学科的本位,淡薄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生长潜力,学生的自我意识常常处于抑制状态。其实,孩子是金子,本就闪烁着光芒。我们要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开掘他们自身的智慧,为课堂有限时空注入无限张力,为他们创设自主探究的氛围。让自由宽松的语文课堂激起学生智慧的波澜,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自己的嘴巴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这样,高涨的热情才会有力的支撑学习活动,激情泛起的才智和探索生成的快乐才会不断喷涌。
  在教学《菜园里》一课时,我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摆在桌子上,当时上课铃声已经响过了,孩子们并没有规规矩矩地坐好,而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自由组合,我没有过多的讲解,只提示孩子们从不同的方面去观察认识它们,如:颜色、形状、味道等,然后把你熟悉的蔬菜介绍给大家,话刚说完,孩子们就热闹开了,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闻,有的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这样使一节枯燥的识字课开头有了润色,让孩子们用生字卡往实物上贴,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机会,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民主、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乐趣,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
  二、找准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让学生学会提问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也应学生解决。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是非常正常的,教师不要过于急着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始,孩子们可能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没有实用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同时,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定格在某些词句上,让学生变无疑为有疑,并且教给孩子们提问的一些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懂的词句提问,对不明的现象提问……使学生提问的水平逐步提高,让孩子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思维的发展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让一个个“?”像一个个小钩子一样钩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提出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情趣就越浓,注意力就越集中,思维也就越活跃。学生也从一个接受者的角色转变为一个探究者,学生也会变得其乐无穷。如《潜水洼里的小鱼》中写到:“这条小鱼在乎!”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他不停地捡鱼扔鱼,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在这段话中,像“这一条”反复用了几次,针对这种形式,我引导学生提问,有的问:在乎生命的小鱼是指小男孩捡起的这几条鱼吗?有的问:为什么文中重复“这一条”,不说所有呢?有的问:省略号代表什么?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以看出,他们进行了思考,真正领悟到小男孩保护动物的坚定态度,然后我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这些问题,他们自己能提出来,自己也解决得很好。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的阅读、讨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并鼓励学生独立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主动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掌握新知。
  三、做好自主探究的拓展,让探究走进生活
  传统的语文教学,学生的世界禁锢于教材,定格在课堂,切断了与生活的渊源,语文本就生活的一部分,就是生活的积聚与抒发,绚烂多彩的生活有行、有情、有境,是语文学习的不竭之源。李吉林老师指出:儿童的悟性都是通过感觉实现的。儿童总是凭借他们的感官再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思维,语言的源泉。因而,我们要将学生的视线引向广阔的空间,为儿童打开更多认识世界的窗口,扩宽儿童施展各自才能的天地。
  实践告诉我们,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探求世界的奥秘,学生的潜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大胆实践,在实践中才能创造奇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其他文献
一本有鲜明的特色的好书──评《毛泽东诗词涵咏》王连仲路则逢同志编著的《毛泽东诗词涵咏》一书,近日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有鲜明特色的好书,在毛泽东诗词的研究领域,它无疑会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诗词涵咏》是一本有鲜明特色的好书,这首先体现在书的...
【摘 要】作文是语文中考的“半壁江山”,而立意是作文的灵魂与统帅。立意是否准确则关系到一篇作文的成败,关系到中考的成败。本文以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立意失误为例,指导学生正确立意。  【关键词】作文 立意 思想  “作文之道,立意为先。”什么叫立意呢?作文的立意,就是写作时确定中心思想。立意是文章的灵魂,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文章的选材、结构、语言表达都受中心的约束,一篇作文的质量,往往取決于立意。  在作
2019年5月10日,第十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双方没有达成最终协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谈判并没有破裂,出现暂时的问题不可避免,中方在原则问题
<正> 最近几年,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变化,民主社会主义成了最时髦的东西。我们有些人,由于对民主社会主义不了解,认为社会主义加民主有什么不好,我们不是早就提出要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吗?我们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因为社会民主党搞的民主社会主义不仅其整个理论体系同科学社会主义不同,就是它所讲的“民主”也同科学社会主义有着重大区别。下面就二者的民主观作一比较分析。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都把民主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离不开民主,民主也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二者在对民
<正>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在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方面,进行了长时间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现已在实现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战略的有机结合上逐渐取得共识,但究竟如何实施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有机结合的战略呢?本文认为主要可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一、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的有机结合 出口导向与进口替代战略的有机结合,首先要体现在具体实施这一战略的主体——国民经济的各产业
<正> 人们曾经记得,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帷幕刚刚落下,山东省牟平县宁海镇西关村就闻“风”而起,一马当先,冲在农村改革大潮的潮头,并于1981年在全省首创人均占有纯收入2000元、人均分配1000元的最高纪录,成为“胶东半岛的一颗明珠”。转眼间,十多年过去了。这些年来,西关村发展得怎么样?他们的改革路线是怎样走过来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最近对西关村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西关村作为牟平县农村改革的领头村,在深(?)村改革中又进行了大量新的富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
本文针对“小学阶段学习英语的困惑--为什么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们出现了两极分化,英语学习的兴趣随之下降”进行探讨。我们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让学生
论市场经济下的观念冲突林建华,周文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诸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观念上的碰撞与冲突作为最深层次的内容尤为引人注目。本文力图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观念冲突的考察,探求解决观念冲突的现实途径,...
<正> 一、外向型经济的涵义、类型及特征在发展经济学上,按照限制或发展对外贸易两个基本不同的方向,将经济发展模式分为内向的(inward-looking)和外向的(outward-looking)两大类型。每一类型又分为初级的(primary)和次级的(secondary)两种。初级内向指完全自给,以农为主,不与外国进行贸易。次级内向,指采取保护政策,发展国内制造业,以国内生产的制造品去代替进口的制造品,这种发展策略被称之为进口替代(import substitution)。我们以前属于内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