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中,如何“微调”降压药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m520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般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所以降压药要服得 “恰到好处”,既能理想地控制血压,又不要服得过多。人的血压常会波动,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波动更大,这时,就需要适当调整降压药的剂量或服药时间,以尽可能维持24小时血压正常。而调整药物剂量不可能总跑医院看医生。当治疗方案确定以后,高血压病人可以在家中按照医生的建议,再根据自己的血压日间波动规律和血压水平,对所服用降压药的时间和剂量进行“微调”。
  
  高峰期前服药
  
   正常人的血压有“昼夜节律”,一般为“两峰一谷”,即上午6~10时、下午4~8时为血压高峰期,午夜睡眠时血压较低。高血压病人往往血压昼夜节律消失或血压峰值过高,一些心脑血管事件,如脑出血、心肌梗死等常发生在血压高峰期。如果在高峰期前服降压药,就可大大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每个高血压病人血压波动规律不完全一样,在服降压药前,应该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为此可以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也可以在家中自测血压。一般自测血压的时间宜选在上午8时、下午4时及晚间临睡前。如果血压昼夜节律存在,主要是白天血压过高,可在血压高峰前1~2 小时服降压药。因为大多数降压药最大降压作用出现在服药后30分钟至2 个小时左右,而且可以空腹时服用,但缓释异搏定宜餐中服用。如一天三次服药者,其服药时间为早晨6时、午后2时、晚8时;一天两次服药者,第一次服药时间多为早晨6时,另一次可根据血压或午后2时或睡前服;一天一次服药者,其服药时间宜放在早晨,以免白天事多,忘记服药。有些病人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以夜间血压升高为主,则应于晚间睡觉前(晚6~8时)服降压药,而不像有的人认为的那样,晚间一律不能服降压药。如果晨间血压显著升高,有两种办法,一是早晨起床后尽早服降压药,二是晚间睡觉前服中、长效降压药,以控制晨间血压高峰值。
  
  微调药物剂量
  
   治疗高血压的基本原则是将血压控制在理想状态,一般应将血压降到 130/85毫米汞柱以下,老年人宜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高血压伴蛋白尿或糖尿病病人血压应控制得更低一些。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最好采用小剂量联合用药,以增加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调整药物剂量应根据自测血压水平,采用小剂量、逐渐增减的原则。但血压水平是指数日或一两周的血压总体水平,而不是偶尔测得的一次血压值。
  降压药物的调整要缓慢,一般血压在安全范围内(160/100毫米汞柱以下)时,可2~4周调整一次,因为中、长效降压药达到最佳疗效往往需要数周时间。降压药每次增减的剂量要小,以平稳降压。调整剂量前,需要搞清楚自己能够增减哪一种药物,所要增减的药物的常规使用剂量、最大剂量,同时还要了解哪些药片不能掰开服用,当然更不能咀嚼(如非洛地平和拜心同)。
  当较长时间血压都控制在较低水平,如低于120/80毫米汞柱时,尤其天气炎热时,可试着减量。如果服用两种以上药物,最好选择副作用相对较大、费用较高、对血压影响较小的药物先减量,要小剂量、逐渐减,同时监测血压。如果减量后血压不再升高,一两周后还可继续减量;如果减量后血压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停止减量;如果减量后血压升高并超过正常范围,可恢复原剂量。有少数轻度高血压病人,即便不服降压药,血压也可能恢复正常,尤其夏天,则可试着按上述方法减量,直到完全停用,但停药后要经常监测血压,一旦发现血压再度升高,要及时恢复药物治疗。
  总之,高血压病人在家中可以适当调整服药时间,或“微调”降压药的剂量,但降压药所加的最大剂量或要加用新一类降压药应咨询专科医生并征得医生同意。另外,如果血压过高(如180/110毫米汞柱以上)或过低(如 100/60毫米汞柱以下)时,应及时去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其他文献
白内障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是老年性白内障,这种白内障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在医学上,至今尚无药物能有效阻止或逆转白内障的发展,通过手术可使病人复明,术后矫正视力可从原来0.3以下增至0.8或1.0。不过,有些病人在手术后却仍然视物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呢?根据目前临床观察,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1.眼睛本身的病变。我们常把人的眼睛比着一部照相机,晶状体就像照相机的镜头,眼底的视网膜相当于感光胶
期刊
随着全国“非典”新发病例数的大幅度减少,公共场所戴口罩的人明显少了。其实,抗击“非典”是一场持久战,在某些场合人们还得戴上口罩;况且口罩的作用并不仅限于防“非典”,在防治其他呼吸道疾病方面,它仍占一席之地。    一、选口罩    医用口罩根据材料不同分为普通、消毒、灭菌三个等级,分重复和一次性使用两种,产品外包装上都会标明。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卡通口罩、个性口罩、特色口罩,这些时尚口罩基本都属于非
期刊
故事一    53岁的李先生是公司的老总,生心肌病已有多年。平时由于工作忙没时间看医生,经常差妻子到住家附近的地段医院配点药,有一顿没一顿地吃点,发病了就去打打点滴。看到李先生的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差,妻子很着急,让他到正规大医院就医,但李先生总以工作忙一拖再拖。直到有一次,李先生为谈一项业务连续加班,半夜突然发病,比任何一次都严重,只见他坐在床上大口喘着粗气,吐了很多泡沫痰,大汗淋漓,妻子
期刊
洋槐是青岛的常见树种,属落叶乔木,每年四月发芽,五月开花。盛开时,白色的花串挂满枝头,散发微香,煞是喜人。刚开的槐花吃口鲜美,微带甜味,青岛人素有食用槐花的习惯。人们采摘槐花后,用水稍加冲洗,即用来蒸包子、煎馅饼、拌凉菜等。  然而,去年5月,青岛市发生了两起食用槐花中毒事件,前几年类似事件也时有发生。中毒者一般出现面部浮肿,手、脚、嘴唇等发麻,心跳、呼吸骤停等症状。槐花为什么会导致食用者中毒呢?
期刊
市场上,饼干品种五花八门,近 年又出现了加钙、加铁等新品种饼干。有人认为,这类饼干与普通饼干不同,是营养饼干,含营养素多,买饼干就应选营养饼干,而有的人则认为毫无必要。究竟孰是孰非?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营养强化的作用谈起。  我们知道,食品的最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营养素和热量。由于不同食品所含的营养素及含量差别很大,所以人们常要合理搭配、混合食用多种食品,才能达到营养互补的目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
期刊
你知道吗?13%~20%的人一生中曾有过一次抑郁的体验,其中一半人有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抑郁发作。目前,全世界有数千万人患有抑郁症,而在因身体不适就医的病人中,还有10%的人实际上是抑郁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所有数字当中,还不包括轻度抑郁(即心境恶劣)的情况。专家预测,在今后20年,抑郁症将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常见疾病!  如果你担心自己也受到了抑郁这个“黑洞”的吸引,如果你想了解一下自
期刊
我国有两类较典型的老年饮食类型:低收入家庭的高谷类型和高收入家庭的营养过剩型,由此引发老年性营养不良和老年现代文明病。  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每年正以5%左右的速度增加,到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20%,届时我国将成为典型的老年型国家。老年人的健康、疾病和衰老与其营养状况密切相关。    需要关注的特点     进入老年期后,人体会表现出一些特殊的生理特点。在日常生活中
期刊
据估算,中国平均每年自杀人数约28.7万,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死亡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中国第5位的死因;在15~34岁人当中,自杀是第1位的死亡原因。那么,怎么预防自杀呢?下面这些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可供参考。     留意反常行为    许多相关研究均显示,自杀者在行动之前或多或少有些异常,绝大多数均不同程度地产生过抑郁、焦虑、悲观、绝望、消极厌世等心理活动。有些自杀者在行动前明确向旁
期刊
无论是朋友间闲聊还是遇到病人或其家人,经常听到一些无可奈何的抱怨:“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病、手术,全家就乱了套。”因为不但要陪伴病人,而且还要买、汰、烧,准备些“营养汤”给病人补身体,更令人心烦的是不知该给病人吃什么。结果是家人费尽心思、想尽办法,花了大量时间,却收不到预期效果。亲朋好友们探望病人时,也常挑选价格高的、流行的补品或保健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关心、诚意和补品的价值。而病人呢,
期刊
从徐家汇地铁站出来,沿着天钥桥路往南丹路方向走,没多久就看见了“海上阿叔” 的大招牌。可惜高兴早了,众人找这家店可费了点心思。招牌是挂在二楼的,底楼街面连着几间餐饮店都不是“海上阿叔”,直到走过“真锅咖啡”,才算看到了“海上阿叔” 的真面目。   “海上阿叔”的门面设计非常精致,给人的第一感觉有点像画廊。沿着楼梯拾级而上,二楼的场面与精致的底楼门面相比可谓“恢宏”了。注重细节的设计风格使得这里有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