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苏式课堂 闪耀素养之光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州是我国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十分悠久,也因此孕育出了独树一帜的苏式文化,其中所蕴含的语文教育资源更是在中国文化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注重资源的整合,对于苏式文化,尽可能多地去挖掘其中的教学资源,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关键词:苏式课堂;学生素养;表达能力
  “苏式课堂”可理解为苏州地区教师所上的课。只是先前的课堂,是一种苏州教育人不自觉的实践和演绎,这种课堂,洋溢着一代代苏州人特有的性情和涵养。“苏式教育”和苏州人文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利用苏式课堂的特点,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在语文教学方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以从容之心引领学生回归本真
  苏式课堂,应该具备从容淡定的气质。古往今来,我们的教学理念也随着时代变迁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但我们应该始终不断实践、思考、辨析,用从容淡定的心态,引领学生掌握真知。在苏式语文课堂上,文章内容的理解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对文本的情感有个准确的体悟,进而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教师再精选一两处细细推敲,使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得到提高。此时,喧闹的课堂会逐渐沉静,感性的认知会慢慢走向理性的思考,教师便可在教学的闲庭信步中,静待花开。如在教学《大禹治水》这个古代传说时,课文讲了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造福百姓,吃尽了千辛万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制服了洪水的故事。在指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时,我紧扣第三自然段,让学生观察相关插图,想想大禹三次过家门为什么不进去看看。通过抓住“13年”“三次”“十多岁”等词语的对比,让学生体会大禹为了大家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指导朗读时,我强调“但他一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从中感悟大禹的崇高品质。这样一来,学生便在从容不迫中轻轻松松总结出了人物形象。
  二、 以大气之质开阔学生阅读空间
  苏式课堂,应该具备大气开阔的特质。近年来,“大语文”的概念被不断提及,即语文学习,要塑造多样化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尽可能接触奇妙有趣的语文“大世界”,从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要将教学重难点融会贯通,不能把几个知识点分割成独立的几部分,而应将整堂课视为一个整体的学习系统,知识点衔接得当、流畅自然,让学生在这个系统中尽情徜徉,增强语文学习的气氛。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乡下孩子》,课文描绘了儿童自由自在地在乡下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农村生活的无限乐趣。我重点抓住“欢唱的黄鹂”“盛开的野菊”“挖野菜”“逮小鱼”等词组,让孩子体会乡下生活的乐趣。生活在城市中的儿童可能未必见过田埂,但却通过这种富有美感的阅读和想象,体会到了乡村田野的清新自然。文本的这种熏陶,一时半会可能看不出成效,而日积月累之下,对学生生活经验的增加、生活情感的变化起到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整堂课我将朗读、品味、倾听、绘画融为一体,没有生硬地灌输,农村美好的生活场景、乡下孩子天真烂漫的笑容跃然纸上,学生对课文也有了整体的把握。
  三、 以简练之姿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苏式课堂,应该坚守清新简练的姿态。语文能力的培养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语文课上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并对文本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品读其中蕴含的情感要素。再抓住文本的表现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从而提升語文的学习能力。如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课文用简单的语言写了毛泽东心系人民,帮乡亲们挖井解渴的真实事迹。而其实,一年级学生对毛泽东这个名字都未必熟悉,却要体会毛主席的伟大,要“时刻想念毛主席”,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了。笔者认为,本文主题其实用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即“心系他人”,简单易懂,与同一单元的《他得的红圈圈最多》中认真学习的邓小平、《陈毅探母》中孝敬母亲的陈毅一样,对课文的教学要主题鲜明,符合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又能让孩子学到道理。
  四、 以厚实之境转变学生学习方法
  苏式课堂,应该具备厚实的境界。“语文素养”这一概念被新课标提出后,教师更加注重学生全方位的进步,不再只局限于单一的语文知识的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个性品格等都需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重难点,一改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和想象,体会文章所蕴涵的深层含义,从而形成独特的感悟与表达。教师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学生则在教师的引导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掌握语言文字潜在的规则。如在教授生字“银”时,我问学生:“如果把金字旁去掉,换成别的偏旁,你可以想到哪些字?”学生一下子就想到了很多,有“很”“眼”“根”“狠”“跟”……用换偏旁的方法,学生学会了举一反三,回忆出了很多生字。所以在后来学到生字“灯”时,他们会主动告诉我,把火字旁改成别的偏旁,就变成了另一个字,如“钉”“宁”“叮”“订”等,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这种记忆生字的方法。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苏式课堂教学”让教师能够发挥自我优势,利用自身优点去创造一个全新的课堂。这种教学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对学习更加主动和独立,让每一次课堂都成为孩子和老师非常有趣、非常特殊的生命体验。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张贵新,侯国范.新课程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贤志.核心素养研究综述[J].教育视界,2015(9):58.
  作者简介:
  周芳英,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城北中心小学校。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公众数据信息服务经销商、信源的市场机会与威胁分析,结合邮电开发能力,以“邮电企业抓住市场机会、避开威胁,扬长补短,灵活经营,加快发展,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确立主导地位
随着LETF着于制定提高INTERET速率、扩展性和服务的指配能力的标准多协议标记交 换应运而生。MPLS使用基于标记的送技术,使得送机制更加简单和性能更高,同时这项技术使得送和路
本文论述的是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观测网的学术价值.建立了观测网体系、研究体系、各项观测指标体系的研究、抽样、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数据库的建立等研究工作.通过这种严密的
摘 要: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学生的前提。本文结合我校实际,首先分析新常态下民族院校教师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出提高教师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新常态;民族院校;创新型  创新创业是国家发展之根,民族振兴之魂。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逐渐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虽然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呼声很高,然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收效较小,这其中的根
作者提出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是一个简单的方法和全球战略.文中指出,科普图书是一种被忽视了的教育工具,并谈及了如何将科普图书纳入到常规教学之中.
摘 要:当前中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问题,这也是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它的形成牵涉面较广,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者,应该弄清学生厌学的原因,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采取具体的应对措施,“厌学”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地扼止。  关键词:中小学生;厌学原因;矫正策略  当前中小学生中部分学生存在厌学的问题,这也是中小学生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作为教育者,要正确分析其形
该文阐述了全国信息产业及邮电企业信息服务业发展趋势,对省级公众信息网络进行了描述。作者根据我国信息市场活跃态势,深刻分析了建设省级公众信息网络对市场经济的重要意义。
摘 要:项目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契合在一起,能够实现专业课程的教学对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要求。文章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课程中的应用概况,总结了应用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仪器分析;应用研究  在提倡现代高校加强应用型教育的背景下,项目教学法正在广泛地被教师所采用。项目教学法萌芽于德国的工读教育和美国的合作教育,是欧洲劳动教育思想的社会实践,20世纪中后
摘 要:21世纪科技高速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人们对科学的认识和关注度随之提升,社会发展对STEM人才的需求面越来越宽,所谓STEM就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atics)。当前,我国具有STEM能力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为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科学综合发展,我国政府与教育部门对科学教学提供了大力支持,从小学抓起,以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