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较中发现 在实践中提升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nt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是语言性,语文教学如果忽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意义。在教学实践中,我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比较中发现言语奥妙,在实践中提升言语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142-02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比较中重复朗诵训练,能够增加新字词的掌握,这对于朗诵技能的掌握、对于文本思想情感的体验等都会是一次历练。
  一、字字如珠玑 “才”字见真情
  有教师教学《刘胡兰》一课中“刘胡兰光荣地牺牲了,那年她才15岁”这一句话,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比较,在比较中发现第二句的“才”字强调了刘胡兰年纪小,这样更能表现刘胡兰的了不起,学生自然流露出对小英雄刘胡兰的敬佩,对杀害刘胡兰的敌人的憎恨。然后,教师让学生用“才”字造句。
  一个极简单的“才”字,却有着不简单的思想蕴含:刘胡兰有志不在年高。老师在文本解读中敏锐地注意到“才”这一关键词语,教学中通过反复朗读、比较,引导学生发现“才”字运用的秘妙,让学生在语言习得中受到思想教育。
  二、品味叠词 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泉水》中有这样一句: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像这样的句式在文中共有四处,写出了泉水的热情、慷慨,表现出了泉水的奉献精神以及奉献的快乐,读起来琅琅上口,韵味十足,非常优美。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个句子的音韵美、情意美呢?我想,首先应引导学生在朗读、比较中品味句子运用叠词的表达效果。然后,再通过创设“打水回家做饭、沏茶、洗衣服”等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反复诵读中习得语言。这样的语言形式,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就会潜在地发挥作用。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师:山里的姐姐来打水,泉水热情地跟山里的姐姐打招呼,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句子:来吧,我的水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请小朋友们认真读一读,看一看泉水怎么跟山里的姐姐打招呼。
  生:(迫不及待地):老师,这句话跟书上的句子不一样。
  师:(故作惊讶地):噢,哪里不一样?
  生:屏幕上的句子少了一个:“来吧”,也少了一个“很多”。
  师:请你们反复读一读书上的句子,仔细品味品味,看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来吧,来吧!”比“来吧”更能体现泉水热情地跟山里的姐姐打招呼。
  生2:我发现连用两个“很多”更能表现泉水的慷慨,山里的姐姐愿意打多少水她都乐于奉献。
  生3:我觉得书上的句子读起来更好听,琅琅上口。
  师:同学们体会得真好啊!看来,老师得赶紧把这两个词添上去。(师在课件上添上“来吧”、“很多”这两个词)
  师:现在,你们就是热情大方的泉水,我是山里的姐姐。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做饭吃。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沏茶喝。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师:泉水泉水,我要打些水回家洗衣服。
  生: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
  (学生一遍比一遍投入,一遍比一遍动情,读出了泉水的热情、慷慨,也读出了泉水奉献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大家夸一夸泉水吧!
  生:泉水真热情!泉水真慷慨!
  三、赏析优美句子 领略精妙所在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秋天的雨》一课中有这样一段话: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细读这个句子,不难发现它表达上的特点。教师如何独具匠心地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生动和有趣,进而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背诵、积累并进行句式的运用训练呢?请看如下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画面,并在画面上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子,扇啊扇啊,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叶子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师:请同学们看着画面,再读读这一句话,说一说你读后的感受。
  生:老师,我觉得这个句子写出了秋天的色彩美。
  师:是啊!这个句子写出了秋天的色彩美。可是,如果这个句子是这样写的:“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它把红色给了枫树。”你觉得它还像书上的句子那么美吗?请你们再细细读一读,看看有什么新发现。
  生1:老师,我发现去掉了“扇啊扇啊”、“飘啊飘啊”,就不能让人想象秋天各种颜色的落叶在空中飘舞的优美姿势。
  师:真是重大的发现!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请大家边读边想象秋天各种颜色的落叶在空中飘舞的优美姿势吧。
  (学生边读边想象)。
  师: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2:这个句子把银杏树的叶子比作小扇子,把枫树的叶子比作邮票,可以让没有见过银杏叶和枫叶的人想象出他们是什么样子的。
  师:真好!你发现这个句子写得很形象。
  生3:这个句子让人感觉落叶真可爱,它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真是人们的好朋友。
  师:真棒!你发现这个句子把落叶当作人,它们很有灵性,帮人们扇走了夏天的炎热,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落叶这么美丽,这么可爱,你们一定会喜欢可爱的落叶。想不想听老师读一读这个句子?
  生:想。(老师范读句子,声情并茂。)
  师:这么美的句子你们一定也很想读一读吧!
  生:想。(学生在老师的影响下,也读得声情并茂。)
  师:这样的句子实在太美了!我们来模仿这个句子,说一说、写一写秋天稻田丰收、菊花怒放的情景,好吗?先自个儿好好想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生思考、交流、练笔,师巡视指导)。
  师:老师发现有很多同学句子写得很好,来,把你写的句子读给同学们听,大家一起分享分享。
  生1:它把金色给了稻田,金色的稻谷像一层层波浪,唱啊唱啊,唱出了丰收的歌谣。
  生2:它把紫色给了菊花,紫色的菊花像一位位仙子,跳啊跳啊,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师: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
  综上所述,通过践行了“在比较中发现言语秘妙,在实践中提升言语能力”的教学理念,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是农学类本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目的是为培养学生进行试验设计、数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的能力,学习的内容是田间试验统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进行该课程思想政治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基于课程思政的定义和由来,分析“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课程进行思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思政元素,希望能为农科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其他课程的思政教
[摘 要] 在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工作中,将科研项目作为载体,不仅可以对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行提升,还可以夯实学生的机械基础知识,对学生整体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很有益处。论文以水生植物打捞机构设计为例,在依托科研项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高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希望可以提供借鉴。  [关键词] 科研项目;高职机械基础教学;水生植物打捞机构设计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
摘要:口语研究日渐成为学界关注焦点。文章汲取口语语法研究成果,剖析了口语语法区别于基于书面语的传统语法的特点,并以本科英语专业语法课为例,提出口语语法教学新设想,从口语与书面语语法的差异、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法课的目标三个方面,论证口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此教学设想的具体实施抛砖引玉。  关键词:口语语法;口语语法研究;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摘要:文章通过高校的“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结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的实际情况与做法。从健全选拔机制、建立考核奖励机制;创新“1 1 1”模式、“老带新、传帮带”模式;着重党支部书记的一个意识、两个引领以上三个方面积极探索符合高校实际、兼顾学科专业特点的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作用发挥的机制。  关键词:“双带头人”;支部书记;作用发挥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学业疲惫感这一现象在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中较为普遍,本论文基于对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个人访谈,探究学业疲惫感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计策,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师生之间良好沟通,变被动消极的接受为主动愉快的摄取。  关键词:英语专业;学业疲惫感;表因分析;应对计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03-0185-
摘要:针对目前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不足,结合国家工程师培养教育的总体战略方针,以产学研协作为核心,提出了“一体二地三层多式”实践教学模式,对此模式的构成及运作进行了解析,并着重强调了教师丰富工程经历和学生以灵活方式参与实践的必要性。“一体二地三层多式”实践教学模式在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了研究结果对实践教学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产学研;实践教学模式;
摘要:以2018年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获奖项目为例,重点讨论基于“知行合一”理念的建筑构造课程教学改革。对参赛获奖作品C-House(东南大学-布伦瑞克工业大学联队)的设计建造、信息化管理、可持续建造等进行总结,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有效地通过“知行合一”理念的竞赛促进建筑构造教学。  关键词:建筑构造;教学改革;知行合一;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摘要:本文以“地震预测基础”课程为例,探讨防灾减灾类特色课程建设。通过对课程的社会需求调研,以需求为导向,把握人才培养方向。通过对课程特点的分析,确立教学内容设置的基本原则,搭建地震预测的知识体系。依托地震预测实验室,构建产学研一体的实践教学,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地震预测的思路、方法和分析软件,增强深入学习防灾减灾专业的动力和行业就业能力,拓展就业渠道。  关键词:防灾减灾;地震预测;课
摘要:放射医学是特种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在当前我国医学本科教学中属于特殊的小众学科。在当前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本科教学中加强放射医学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以面向苏州大学全校本科生的通識课程“辐射与生活”的创新性教学实践为例,对放射医学通识课教学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具体举措及其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和探讨。  关键词:放射医学;通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 高等职业的公共英语教学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尝试将EOP即职业英语融入公共英语教学。该文就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行业英语教学背景,针对物流英语教程开发、应用和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EOP;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式学习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宁夏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项目“高职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