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i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学校师生获取新知识、新信息的重要渠道,对广大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思想观念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络的发展与应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文化世界,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者通过新渠道、采用新手段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在新形势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亟须解决的课题。
  一、网络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性
  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是一种在现代条件下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新武器和新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网络既带来了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又带来了教育观念和内容的现代化,并赋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特性: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象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形式不仅包括文字。而且包括声音、图片、动画甚至影视画面,这种多媒体技术不仅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手段、方式、方法、条件等全新的变化和拓展,而且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大大改变了沿袭多年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即时性
  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征。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在校师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可以在任何一个地方获取所需信息。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网络的交互性沟通,吸引了人们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在思想碰撞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引导。在这个不论地位、身份、年龄,人人一律平等的网络中,交流的形式也是各种各样,这就有可能使最内向的学生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发表见解。在网络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引导式的教育方式,可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跨时空性
  网络信息的传播内容非常丰富,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覆盖面很广,从而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和大学生视野。简而言之,网络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程度。网络的出现,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能了解现实生活世界,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和文化思潮。网络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和坚实。
  二、网络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一)网络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者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和调者,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互联网以其独特的方式为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快速、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以帮助他们及时准确地确定其工作重点和工作内容。互联网就像—个巨大的思想知识宝库,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素质的提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二)网络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综合素质的提高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难易和实效。青年对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追求,互联网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把青年带出了封闭的象牙塔,向他们展示了一个自由、开放的新世界。网络信息资源比图书馆多得多,且可以资源共享,学生不仅可以很方便地查找到自己专业方面的有关资料,还可以了解国际国内社会的最新动态及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三)网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和更具吸引力
  互联网大大缓解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遇到信息沟通渠道不畅这一难题,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丰富而“鲜活”的教育资源。其一,互联网使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性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其二,互联网的超大信息量和信息的固有本质,使教育内容变得丰富而全面,并且具有客观性和可选择性:其三,具有极高的文化与科技含量,可以使教育内容的政治性本质隐含在历史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
  (四)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具个性化色彩的“因材施教”的教育,互联网信息的高度个性化和互联网知识来源多元化的特点,则为网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它既可使教育者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又可以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形成协同互动的学习模式,教育者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平等、民主、自然地交流与讨论,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的作用。互联网使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更丰富,方法更多样。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当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手段,以图、文、声、像等表达教育内容,增加了教育信息的含量,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将大大增强。互联网给思想政治教育注入的活力体现在:一是形象,二是生动,三是逼真。计算机模拟现实,使人如身临其境,得到切身体验,使事与理、情与法、形与声、形与神等有机地交融在一起,它克服了单一的感官感知。
  (五)网络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空间和覆盖面
  互联网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网上的信息人人都可获得、拥有。与政府机关、家庭、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之间,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也既可通过互联网共享思想教育资源,又可以在网上展开讨论和交流。这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开放性的教育空间,进一步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与青年,以及与社会的交流渠道,大大缓解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经常遇到的信息沟通渠道不畅这一难题。互联网为思想政治教育打开额局面提供了新载体。互联网的跨时空特点,改变了过去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靠课堂、讲座、谈话、讨论、报告等方式开展教育的传统做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简而言之,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程度。网络的出现,把学生带入了一个更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能了解现实生活世界,了解不同国家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和文化思潮。
  三、网络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同时,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和自由性,也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冲击,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的挑战
  1.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者原有的知识结构和道德、心理素质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在知识结构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除了必须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之外,还必须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技能以及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法律知识。在思想道德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具有更高的心理和道德上的可靠性、自觉性。在人格榜样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有坚韧的意志品格,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以及勇于创新的精神。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全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和积极的进取精神,敢于破旧立新,不怕挫折和失败,勇于探索出一条网络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2.思想政治教育者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将受到冲击
  “教师主体”的观念受到冲击。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由于教师总比学生拥有更多的学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因而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处于主动地位,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则在教育活动中处于受动的地位,是教育过程的客体。然而,在网络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就可以获得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教师的信息优势在淡化,甚至有可能处于信息劣势的境地。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不仅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或放弃某一信息源,还可以向别人传播有关自己的思想政治观念。教师在进行传播的过程中,也通过网上知识传播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从而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角色出现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传统教育职能与教育方法受到冲击。以往的灌输式的教育方法的使用是以教师具有较高的威信和绝对的信息优势为前提的,然而随着网络的发展,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途径已经不再局限于任课教师,而当教师不再具有信息权威的时候,也就难以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其灌输的信息。受此影响,过去思想政治教育者主要承担的传道、授业,即传递信息的传统职能也受到了冲击。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为人们获取各方面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渠道,但是,“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它对人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取决于人们如何利用它。部分青年对互联网使用不当,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网络给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提供了新的途径,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造成一定冲击
  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式的教学,教育信息控制的主动权掌握在教育者手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信息的目的明确,性质健康。进入网络时代,学生对教育信息的控制具有主动权。网络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否定权威,提倡平等。学生对信息的接受有了极大的自由性和选择性。在网络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斗争已从武力斗争转变为信息交锋。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冲击,以及网络中不良信息的腐蚀,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特别是目前,由于各国网络技术发展的不平衡,互联网的使用仍然是发达的西方国家的用户占优势。西方某些国家利用其占优势的信息控制权,推行其“文化殖民主义”,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文化侵略”,这对我国青年的思想意识必然产生强烈的冲击,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文化压力,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出严峻的挑战,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客观事实。
  (四)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应该说,运用课堂教学、开会、个别谈心、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曾经取得过较好的效果,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仍在运用这些方式和手段,这些方式的针对性较强,反馈也及时,有一定的优越性。但我们也要看到在今天这样一个极其开放、信息极其丰富的社会中,开会、谈心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向青年所传达的教育信息及其作用的对象数量都受到很大影响,再加上部分教育者对这些方式形式主义的运用,使得这些方式在青年学生中己经没有多大市场,需要对之进行调整,需要运用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新的方式对青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现代化。
  (五)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提出的挑战
  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或国家来说,成功的意识形态不仅能够发挥让人们认同现行制度的功能,起到维护社会与国家稳定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作为一种准则帮助人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可以说,信息全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舆论导向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党和政府及思想政治教育者手中的局面。各种反社会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在互联网上粉墨登场,这无形中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控制力,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六)网络的不可控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更为复杂化
  传统的教育是在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的环境中进行的,社会上各种不健康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有限,因而正面教育就起着主导作用。而互联网打破了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它不仅是—个信息宝库,也是—个垃圾场,在无边无际的互联网上,各种思潮泥沙俱下,各种理念交织在一起,各种传闻畅通无阻,互联网极大地增加了信息的开放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信息的不可控制,学生接触各种不健康信息的机会无限增大,每一个人在接受互联网信息的同时,可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向社会中的不固定对象“播放”、“分散”自己的言论;同时,随着对互联网信息的获取量逐渐增大,学生对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接触频率也越来越大,使得学生面临的教育环境不再单纯,而是比以往更为复杂。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互联网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政治斗争阵地。事实正是这样,目前,“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淫秽色情”三大互联网公害日趋严重。
  综上,网络是一柄“双刃剑”,在其最大限度地为人类生存、学习、工作、生活及娱乐服务的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网络传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我们要正确把握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总结规律,开拓进取,在探索中去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李筑.网游就是一个考验[J].青年时代,2005,(2).
  [2]李新玲.网络是对家庭教育应试化的逆反[N].中国青年报,2005一Ol-28.
  [3]谢海光.互联网与思想政治教育概论[H].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高密度城市的土地日益紧张,人们对绿化环境的要求日益增高,用立体绿化等新技术新方法来建设、改造城市,提倡城市与自然融合,已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本文借鉴国内外城市立体绿化的优秀案例,分析了其优缺点和可被参照学习的特质,并根据城市立体绿化发展的要求与原则,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推动高密度城市的全方位的绿化发展。  关键词:高密度城市,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屋顶绿化  一、我国高密度城市的绿化现状和
期刊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自1939年至1945年所爆发的全球性军事冲突,整个战争涉及到全球绝大多数的国家以及所有的大国,对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和追求。  关键词:第二次世界大战 胜利 成果 综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次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战争,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危害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参战国最多、波及范围最广的一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几
格列佛于1699年开始第一次旅行,在海上遇到风暴,到了一个叫做利力浦特的国家,那儿的人只有15厘米高。他后来逃走了,回到家乡。可是不久又进行了下一次旅行,先是到布罗卜丁奈
摘要:本文依托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构建了“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支持网”,进行了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实践探索。通过对支持网的运行情况及成效分析,总结教师网络学习社区的生存条件,希望给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社区的研究带来实践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网络学习社区  网络学习社区是建立于网络社区分享基础之上的、为学习者学习所提供的一种自由、平等、协作的环境。网络学习社区
摘要:根据Fredrickson的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从认知、身心理健康、人际互动等方面总结和梳理积极情绪的功能,根据各方面功能提出与之对应的学校教育整体和各具体方面的启示,以期为学校教育的优化和发展提供新视角。  关键词:积极情绪 功能 学校教育  1、引言  积极情绪是积极心理学三大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积极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概念、分类、功能及其与消极情绪的关
摘要:利用相关量表对五年制高职生的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进行测量统计分析, 探讨研究了五年制高职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心理健康水平与自我概念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生 SCL-90 TSCS  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个体对自我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性的认知及态度体系。青年期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期,其心理发展表现出自主性、过渡性、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