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理念,其中探究学习是深化学习内容,丰富、提炼学习成果的有效途径。那么,思想政治课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学习呢?本文将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谈几点浅见。
一、正确认识、自觉接受探究教学新方法
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要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
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种指导和帮助的形式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主要是通过安排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这就是说:教师不直接把构成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新知。
根据师生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探究教学可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两种形式,定向探究是指学生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它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的概念和原理,由学生自己发现它与具体事例的联系起来探究。
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在自由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活动大多数属于定向探究,只有部分综合探究活动属于自由探究。
二、明确探究活动目的,选择探究活动内容
探究教学属方法范畴,方法要为目的服务。实施探究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锻炼哪方面能力,是要对学生产生哪些思想、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可以依据目标筛选材料,设计问题。
关于活动素材,我们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然,我们更可以把社会中热点问题变成探究教学的活动素材。新教材遴选了大量的可作探究活动的素材,这些素材绝大多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是我们组织探究活动的首选材料。就是这些材料,在我们具体教学时仍然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不能全部照搬。
有些探究活动必须使用,像规定类探究活动,如必修一P84中的“利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给生活提供实际支持,体现了贴近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计算活动中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收入越多,纳税越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是国家进行再分配,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像践行类活动,如必修二P42“公民向政府求助和投诉的途径”探究活动,该探究活动列举了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四种途径,这是践行类活动。通过对该践行活动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求助投诉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具体指导。另外,具有一箭多雕功能的探究活动和具有强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探究活动也应尽可能的使用。
三、作好活动的预设,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顺利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不仅要对探究活动进行精心选择,还对要进行的探究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到,把教学预设做好。
首先,要对探究教学的情景材料进行选择。没有课堂情境,思想政治的课堂将失去活力。情境是学生在学生时代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模拟情境在这里成为学生体验社会的平台,真实情境使学生能够走进现实的生活。通过设置情境,学以致用,有利于评价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态度。
课堂情境从内容角度可以划分为热点情境、人文情境、生活情境等类型。课堂情境设置的来源可多途径获得,可以利用教材资源,报刊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和即时资源。例
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第二课“政治参与”的学习时间,适逢两会召开,把两会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最新信息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关注新闻时事的热情,又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使用现成的材料作为问题情境外,有时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设计情境,促进理论与现实的衔接。
对探究活动的预设,不仅要考虑到情境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更要预设探究活动的实施时间,实施细节,可能出现的生成。这些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探究活动才具有可控性,为预定目标服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教师活动减少,丝毫不意味教师工作的减轻,相反在教学准备要花费更多的心血,投入更多的智慧,相应对教师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交往活动,学会理清思路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极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促使每个个体潜在的认识立场、观点、信念或认识模式,伴随着他的见解的发表而“显现”出来。在与别人即时即境的交流交谈中,往往会启发自己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火花。这种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实现政治教学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河北省大名县职业教育中心)
一、正确认识、自觉接受探究教学新方法
探究教学实质上是一种模拟性的科学研究活动。它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有一个以“学”为中心的探究学习环境。这种环境要使学生真正有独立探究的机会和愿望,而不是被教师直接引向问题的答案。
二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使学生在探究中能明确方向。这种指导和帮助的形式与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主要是通过安排有一定内在结构、能揭示各现象间联系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在关键时候给学生必要的提示等。这就是说:教师不直接把构成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种情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新知。
根据师生所起作用的程度不同,探究教学可分为定向探究与自由探究两种形式,定向探究是指学生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它既包括教师提供具体教学事例和程序,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的探究,也包括教师给定要学的概念和原理,由学生自己发现它与具体事例的联系起来探究。
自由探究是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时,极少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而是自己独立完成。在自由探究时,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给学生提供所需的资料,起着活动的辅助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探究活动大多数属于定向探究,只有部分综合探究活动属于自由探究。
二、明确探究活动目的,选择探究活动内容
探究教学属方法范畴,方法要为目的服务。实施探究教学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掌握哪些知识,锻炼哪方面能力,是要对学生产生哪些思想、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可以依据目标筛选材料,设计问题。
关于活动素材,我们既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也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的材料,当然,我们更可以把社会中热点问题变成探究教学的活动素材。新教材遴选了大量的可作探究活动的素材,这些素材绝大多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生活性和可操作性,是我们组织探究活动的首选材料。就是这些材料,在我们具体教学时仍然要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选择,不能全部照搬。
有些探究活动必须使用,像规定类探究活动,如必修一P84中的“利用‘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可以掌握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给生活提供实际支持,体现了贴近生活的理念;同时在计算活动中还可以深刻地体会到:收入越多,纳税越多,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是国家进行再分配,调节社会收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
像践行类活动,如必修二P42“公民向政府求助和投诉的途径”探究活动,该探究活动列举了开设热线电话,发展电子政务,设立信访部门,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制度四种途径,这是践行类活动。通过对该践行活动的探究,可以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求助投诉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具体指导。另外,具有一箭多雕功能的探究活动和具有强烈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的探究活动也应尽可能的使用。
三、作好活动的预设,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顺利达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不仅要对探究活动进行精心选择,还对要进行的探究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周到,把教学预设做好。
首先,要对探究教学的情景材料进行选择。没有课堂情境,思想政治的课堂将失去活力。情境是学生在学生时代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主要通道之一,模拟情境在这里成为学生体验社会的平台,真实情境使学生能够走进现实的生活。通过设置情境,学以致用,有利于评价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态度。
课堂情境从内容角度可以划分为热点情境、人文情境、生活情境等类型。课堂情境设置的来源可多途径获得,可以利用教材资源,报刊资源、社区资源,网络资源和即时资源。例
如在必修二《政治生活》的第二课“政治参与”的学习时间,适逢两会召开,把两会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最新信息引入课堂,激发了学生关注新闻时事的热情,又服务于教学内容的展开,教学目标的实现。除了使用现成的材料作为问题情境外,有时还要根据教材内容,创造性设计情境,促进理论与现实的衔接。
对探究活动的预设,不仅要考虑到情境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更要预设探究活动的实施时间,实施细节,可能出现的生成。这些做到心中有数,这样的探究活动才具有可控性,为预定目标服务,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教师活动减少,丝毫不意味教师工作的减轻,相反在教学准备要花费更多的心血,投入更多的智慧,相应对教师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在探究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时通过小组讨论、辩论、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交往活动,学会理清思路和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和理解别人的看法,促使他们不断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从而极大地活跃他们的思维、拓宽他们的思路,促使每个个体潜在的认识立场、观点、信念或认识模式,伴随着他的见解的发表而“显现”出来。在与别人即时即境的交流交谈中,往往会启发自己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火花。这种教学活动非常有利于实现政治教学的知、情、意、行的统一。
(河北省大名县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