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 茶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feng7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钟书先生曾在《围城》中说:“外国人常把整磅的茶叶放在一锅子里,倒水烧开,泼了水,加上胡椒和盐,专吃那叶子。”这段写洋人吃茶叶的笑话,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但这绝不是虚构,因为在钱钟书先生创作《围城》的同时,其夫人杨绛女士写有一篇散文《喝茶》,开头也说这种事:
  曾听人讲洋话,说西洋人喝茶,把茶叶加水煮沸,滤去茶汁,单吃茶叶,吃了咂舌道:“好是好,可惜苦些。”新近看到一本美国人做的《茶考》,原来这是事实。茶叶初到英国,英国人不知怎么吃法,的确吃茶叶渣子,还拌些黄油和盐,敷在面包上同吃。什么妙味,简直不敢尝试。
  夫唱妇随,这简直是给钱钟书作注。
  其实,不能完全说这种吃茶法就是外国人出洋相,中国人也有这种吃法。近人徐珂《清稗类钞》记载说:“湘人于茶,不唯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之。人家有客至,必烹茶,若就壶斟之奉客,为不敬。客去。启茶碗之盖,中无所有,盖茶叶已入腹矣。”看来真正吃茶叶的祖先还是在中国。
  茶叶原来是可以吃的,但不应是湘人那样的吃,也不该是洋人那样的吃,那样的吃尽管方法简洁实用,但未免荒蛮和作践。
  那么,茶叶应该怎样吃呢?
  曾有这样一个吃茶的故事。
  那一年清明时节,杭州西湖烟雨迷蒙,乾隆皇帝微服游湖,半途到一老太太家歇脚。老太太热情好客,忙让座烧水,并拿出刚采制的上好龙井茶冲泡。乾隆这位品茗手,饮了这上好龙井后喜出望外,便想要一点带回去品尝,可又不好开口,只好趁老太太不注意是抓了一把,藏在便服内的龙袍口袋里。晚上,他和同行人到湖边一家小酒馆吃饭,随便要了几个菜,其中一个是炒虾仁。点好菜后,口渴肚饥的乾隆忽然想起来刚才抓来的明前龙井茶,便要泡茶解渴。于是他一边叫店小二,一边撩起便服取茶。这位店小二在接茶时一眼看见了乾隆的龙袍,大惊,于是赶紧拿了茶跑进厨房告诉了掌勺的店主。店主此时正在炒虾仁,一听甚为紧张,慌乱之中,竟将店小二拿进来的龙井茶当作葱花撒在了刚炒好的虾仁之中,岂料这盘虾仁端到乾隆皇帝面前,清香扑鼻,鲜嫩可口,再看盘中,但见龙井茶芽翠绿欲滴,虾仁白嫩晶莹,不觉连声称赞:“好菜,好菜!”从此以后,这道歪打正着的龙井虾仁,就与杭州的另一道菜——西湖醋鱼一起,成了浙江的名菜。也有人说这道菜的灵感来源于苏东坡 《望江南》一词——“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我倒是未大看明白。
  像“龙井虾仁”这般吃茶是否享受和诗意多了?
  吃茶和喝茶有很大的区别,前者为果腹,后者为解渴,准确地说吃茶该是称作“茶膳”,是将茶叶作为菜肴和饭食进行烹制,是一种大众化茶叶消费的新方式。
  吃茶从何开始,这里不作考证,我只知道《诗经》中有“采茶”(古“茶”字)薪樗,食我农夫“之说。东汉人的《食忌》中也有“苦茶久食为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的记载,看起来,吃茶应该是早在饮茶之前的事。我还在《全唐诗》中读到储光羲的《吃茗粥作》:
  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
  念君高梧阴,复解山中衣。
  数片远云度,曾不蔽炎晖。
  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
  敝庐即不远,日暮徐徐归。
  这种“茗粥”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中特意被提到。那本书中引述刘琨《与兄子南兖州刺史》道:“傅咸司隶校尉曰:‘闻南方有蜀妪茶粥卖。’”是说西晋司隶校尉傅咸知道南方蜀地有老妪卖茶粥之事。其实,关于“茶粥”的记载早在东汉时已出现,如《桐君录》、《食论》、《尔雅注》等都有提及。“茗粥“如何做法,其说多种多样,明代陆树声《茶寮记》中说:“茗,古不闻食。晋宋以降,吴人采叶煮之,曰茗粥。”这种茗粥宋代的苏东坡也吃过,他在《东坡七集》续集卷二《绝句三首》中这样说:“偶与老僧煎茗粥,自携修绠汲清泉。”我没有吃过这种茗粥,但当代一些茶膳酒家有这种经营。作家汪曾祺先生曾用粗茶叶煎汁,然后用电饭锅加大米焖饭,焖出来的茶饭略呈粉红色,米香和茶香混合在一起,颇耐人品味,吃起来香甜而得意。
  茶膳中最主要的应该是“茶菜”。在“茶菜”中,我吃过龙井虾仁,还吃过春芽龙须、樟茶鸭、云雾石鸡、茶烧肉、冻顶茶豆腐等。但仍有许许多多,我连见也未见过,甚至没有听到过。我曾留意茶菜方面的知识,搜集到近百品茶菜谱,有些名称,听起来就诗香诱人,如茶香排骨、怡红快绿、白玉拥翠、茶鸡玉屑、碧螺腰果、旗枪琼脂、狮蜂野鸡、双龙抢珠、童子敬观音、香片蒸鱼等等。
  在茶菜的制作上,西南少数民族同胞最具创造性,如云南文山、德宏一带景颇族、哈尼族的竹筒茶,就是一道特殊风味的茶叶菜。其做法是选取粗大的竹子,锯成长约一尺、一端留有竹节的竹筒,将采摘来的茶叶用锅蒸煮,待茶芽柔软泛黄时起锅略凉,再用手搓揉,然后将茶叶倒入竹筒,用木棒分层捣实,装满后,用竹叶塞紧筒口,并用黄泥封住,插入土中。两三个月后,竹筒内的茶叶变成为金黄,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浓香,这时,即可取出茶叶晾干,装入瓦罐,同时加些作料浸腌,几天后即可食用,也可用大蒜等其他蔬菜同炒。还有崩龙族的腌菜、基诺族的打油茶、傣族的烤茶等,都是很让人向往一吃的茶菜。
  茶菜之外的吃茶,给我印象最深的当是茶饺。第一次吃茶饺是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对面的一个“饺子王餐厅”,里面装饰得典雅素洁,主食饺子有三十几个品种,其中的茶饺是由上好的绿茶与瘦猪肉和成的馅,吃起来香而不腻,味道独特。那一次三个人吃饺子,一斤半要了五样,最先被吃光的就是茶饺。后来,我每到专营饺子的饭店吃饭,总要点茶饺,但如意的时候却是很少。
其他文献
到慕尼黑,不能不品尝啤酒;德国以盛产啤酒和豪饮啤酒而享誉世界,其中当以慕尼黑为最。史载,从1158年慕尼黑建城伊始,啤酒酿造业便同时开始了,而且以生产优质啤酒著称于世。这里的啤酒大学,在世界上大概也是绝无仅有的。啤酒在德国,已形成一种特有文化现象,每年9至10月的啤酒节,是以啤酒为中心的全民性盛大狂欢节日,不少人更以大腹便便的“啤酒肚”自许。  走在慕尼黑大街上,进入眼里的是各色各样的啤酒广告,比
期刊
小雪轻轻地飞,大地沉沉地睡,2005年依然这样开始。一本散发着酒香的杂志翻开了第一页,一坛美酒在新年里启封,向着世界的远方遥遥举杯,与天下酒友共饮。  水的形态,火的灵魂,注定了酒要成为各种矛盾的统一体。作为人与自然的伟大创造,酒在现实与梦想间构筑出一个奇妙的世界,与历史紧密联系,与生活息息相关,上达庙堂之高,下至江湖之远。“无酒不成礼”,酒从一开始就具备了高贵的身份地位,与家国礼仪密切关联;由于
期刊
几个人团团围坐,吆五喝六,猜拳行令,一醉方休。这不能叫喝酒,更谈不上品酒,只能叫牛饮。  古人称酒为“天之美禄”,把酒视为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优美享受。因此,真正的喝酒必须有所讲究,有讲究才会有高雅,有讲究才能出境界。  独斟独酌是一种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仙李白当年就曾不止一次地进入这种难得的境界。一个人慢慢地喝,默默地饮,细细地吮,静静地品。失意时为自己斟一杯解闷的酒;忙碌时,为自己
期刊
父亲是“跨过鸭绿江”时的城市兵,回国后在部队又继续当了20年的文职军官。他爱喝酒,但不成癖,属于那种“小来来、常咪咪”的酒友。琼浆玉液一下肚,美妙文章笔下来。酒给他带来灵感、业绩,也给他带来错乱、盲从。  “文革”初期,刮起军队“支左”风,父亲作为宣传处干事,首当其冲站在舆论的前沿。千人大会上指定他作动员报告,把一介书生推上了“阶级斗争的风口浪尖”。天降大任,膀系千钧。父亲抓住时机表现自己。借助酒
期刊
于光远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他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有60年,其研究范围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哲学、社会科学、教育和文化等许多方面,出版专著、译著多部。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他还是一位对酒极有研究的专家,不久前,我专程去于宅拜访他,得以聆听他的一番高论。  “酒啦”  “酒啦”,是于先生对自己与酒的态度的自谓,“酒啦,就是酒的啦啦队队员的意思。1987年,我率先在中国提出使用‘酒文化’这个词,为的是发
期刊
酒文化在我国堪称历史悠久,从古到今,酒是情感的媒介,尤其逢年过节,亲朋相聚,以酒佐餐乃生活中的常事。大概由于传统礼仪的缘故吧。酒席筵前,主客之间或客与客之间,往往为表示热情和高兴,总是互相谦让一番,于是便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一、敬酒:酒桌上君子风。彬彬有礼,文明道德,细品慢饮,边喝边吃,气氛友好,杯杯进肚,以求尽饮。  二、劝酒:“酒逢知己千杯少”,数巡之后,盛情之衷,对方拒饮,劝言之,感情浅,
期刊
纯净的天空蓝,险峻的山峰,清透凉爽的大海,洁净细软的沙滩,丰富多彩的植物种娄,构成了马德拉群鸟自然、原始又极富浓郁色彩的迷人风光。这里是徒步爱好者的天堂,也是向住世外桃源者的栖息地,更是今年三欧洲杯冠军葡萄牙队的灵魂人物、著名球星C罗的故乡,这站就让我们一起去冠军的故乡开启一段热情的美好时光吧。  马德拉群岛位于北大西洋内,距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南800公里处,有“大西洋上的空中花园”的美誉。这里风
期刊
今年的欧洲杯和奥运会让年轻、运动、激情、梦想等成为这个夏天的关键词。而这些关键词,不仅属于体育赛事,也同样属于汽车,更属于年轻人。体育、汽车与年轻人,有着诸多天然的相似之处。  近年来,为满足年轻—代消费群体的喜好,东风本田在SUV品类依旧强势的基础上,推出了越来越多更贴合年轻—代的轿车车型,杰德、思铂睿、哥瑞、思域等以不同的个性及优势,助力东风本田在轿车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提升。数据显示,今年1-
期刊
陶先生平生爱酒。他在89岁那年撰写的一篇自述文稿中写道:“我从八九岁就开始喝绍兴酒。当时我父亲每天傍晚到玄妙观前街老万全酒店喝酒,我从私塾里放学出来常常跟着去。他喝12两,我喝4两,合起来是1斤。”可见圣陶先生的酒龄是很长的。  “1923年我家迁居上海,相识的朋友多了,其中善饮的不少,福州路有几家出名的绍兴酒店是我们常到的处所。每人的饮量1斤半或2斤,彼此超过2斤喝得酩酊大醉的晚上也间或有。” 
期刊
通常,人们总是能够为喝酒找到理由,那么人们选择什么酒难道就不需要理由吗?人们既然有各种各样的喝酒理由,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对酒的需求是个性化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喝酒需要满足的要求也可能是多样化的。既然存在需求的差异性,并不是什么样的酒都能够满足人们不同的消费需求的,否则也不会全国数以万计不同品牌和品种的酒都会找到消费者。同学聚会许多人选择了“雪花”“蓝带”,文化名人们钟爱“酒鬼”“小糊涂仙”,政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