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每个老师都对课堂教学有了比较定势的思维方式。如注重课前预习,提倡学生能力培养,课后及时进行反思,等等。无疑这些都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重要理念,是正确的。但每位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有差别的、有个性的,由此才能体现出创造性的老师劳动,使课堂教学充满异彩,形成特色。其实每位教师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试验田”,试验成功与否,肯定会有所“悟”。为了形象地说明反应物分子碰撞时需要足够的能量和合适的取向,才能发生化学反应时,可以试着将教材中运动员投篮的比喻做改动:组建班级篮球队,结果是选出的队员中有健壮的、有健壮但近视的、有灵活但瘦小的,比赛中我们会发现健壮且眼神好的投中率高。成功了,因为班级里最不爱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都听课了,而且听懂了。在理解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平衡状态时,我举了这么一个例子:学生每天都是往返学校与家,达到平衡状态。如果以前你的家与学校隔着一座山,但是现在这座山底下开了一个隧道,这就会大大节省时间,但是还要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将一些较难的知识用浅显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一、对课前预习的“笨拙”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就兴趣而言,我认为学生课前不预习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就像一个谜语,当你知道谜底,根本就不会再费尽心思联系、猜想。课前预习使得学生了解了上课内容,那么上课的知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与新鲜感。这时学生上课情绪处于亚兴奋状态,看似课堂上对答如流,而实际上这是对知识的重复熟悉,这样的课能有生命力吗?一位北大的留美学者在美国求学最大的感受之一是:中国学生喜欢预习;美国学生不预习。在上课时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状况,老师提问时,中国学生按照书本内容对答如流,而美国学生的回答则多种多样,稀奇古怪,使得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笑声,也充满智慧交流。当然提倡学生课前不预习,老师上课前要有充分准备。
二、课堂教学应注重学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指导学生“学”?我以有机化学的教学为例。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有机化学,兴趣很浓厚。这时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教完甲烷、乙烯、乙炔,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方面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学生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要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三、重视课后反思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及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这也是我们学校特有的附写在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环节呢?即使是一名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被付诸教学实践后,也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即新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尤其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教学后记能及时地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本节课的及时效果和可持续性的教学效应及时补充在教案中。这样既有了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出的正确评价,又为下一节平行般的教学甚至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一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第一手资料,还防止了某些教学失误的重复出现。也就是说即使某节课的教学失败了,通过课后的分析和总结,今天的教训也会变成明天的经验。因此,教学后记既是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剖析、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捷径。
一、对课前预习的“笨拙”想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单就兴趣而言,我认为学生课前不预习是可以提高学习兴趣的。就像一个谜语,当你知道谜底,根本就不会再费尽心思联系、猜想。课前预习使得学生了解了上课内容,那么上课的知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与新鲜感。这时学生上课情绪处于亚兴奋状态,看似课堂上对答如流,而实际上这是对知识的重复熟悉,这样的课能有生命力吗?一位北大的留美学者在美国求学最大的感受之一是:中国学生喜欢预习;美国学生不预习。在上课时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状况,老师提问时,中国学生按照书本内容对答如流,而美国学生的回答则多种多样,稀奇古怪,使得课堂充满生机,充满笑声,也充满智慧交流。当然提倡学生课前不预习,老师上课前要有充分准备。
二、课堂教学应注重学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之一。教学过程中到底教会学生什么?是“鱼”还是“渔”?是“教”学生还是指导学生“学”?我以有机化学的教学为例。中学阶段,化学可分为有机与无机两大块,结束无机化学的学习,同学刚接触有机化学,兴趣很浓厚。这时是再一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也是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教完甲烷、乙烯、乙炔,我就总结出有机化学学习的一般规律与方法:结构—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制法(工业制法、实验室制法)。比如“乙烯”这一节的教学,我就打破书本上的顺序,先讲乙烯的分子结构。介绍乙烯分子的结构时,先由分子组成讲到化学键类型、分子的极性、空间构型;据碳原子结合的氢原子数少于烷烃分子中碳所结合的氢原子数引出不饱和烃的概念,得出乙烯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再由其结构看其物理、化学性质,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乙烯气体,让学生从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密度、毒性等方面思考;根据乙烯结构中化学键的特征——双键容易断裂讲乙烯的特征化学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根据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烧的性质讲乙烯的氧化反应(补充讲乙烯能跟强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再由乙烯的物理、化学性质讲其用途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事例,如作有机溶剂(物理性质)、制造塑料和纤维(化学性质)等。最后对这一类含有碳碳双键的烃,介绍其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以后几节的教学,我都反复强调这样的学习方法:结构、性质、用途、制法。到了讲烃的衍生物,我请学生自己站起来阐述这样的研究方法,我顺着这样的思路一点一点地讲下去,很清晰。学生自己掌握,复习时感觉到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用。有机化学其实很好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方法,时时提醒学生,以后就是进入高一级学校,有机化学的学习与研究也要采用同样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他们学习与探索的兴趣。
三、重视课后反思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它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及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这也是我们学校特有的附写在教案后面的文字记载。为什么要设置这样一个环节呢?即使是一名最高明的教师,写出了一份最好最完美的教案,在被付诸教学实践后,也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因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即新体验总是不断变化的,有些内容和问题在设计教案时很难准确预料,尤其是缺乏教学经验的青年教师更是如此。教学后记能及时地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学心得、本节课的及时效果和可持续性的教学效应及时补充在教案中。这样既有了对本节课的教学作出的正确评价,又为下一节平行般的教学甚至下一轮的教学提供了一份感性和理性相结合的第一手资料,还防止了某些教学失误的重复出现。也就是说即使某节课的教学失败了,通过课后的分析和总结,今天的教训也会变成明天的经验。因此,教学后记既是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的好手段,又是教师自我剖析、少走弯路、省时省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