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作为中小学教师终身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的重要阵地,把握教育脉搏创建多元培训模式,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教师培训辐射面将更加广泛,培训层次逐步提升,培训方式日益灵活的发展趋势,淡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或许是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新选择。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课程;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41-02
一、把握教育脉搏创建多元培训模式
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使命的结束,应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已成为新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探索的核心命题,基于实验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满足教师群体的多元需求,我们经过多方探索,构建出了内涵日趋丰富、体系渐近完备的多元化培训模式。
(一)全员岗位年度培训:让每位教师得到成长
自1998年,我们开始采取全员参与的集中辅导举措,经过几年运作,已经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心目中形成定势,年年参加集中辅导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当然年度全员集中辅导也是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重头戏,每年初通过调研,确定培训课题和内容后,选聘或培养主讲教师我们都极为慎重,为追求培训成效,我们不仅不惜重金聘请高校或省市级专家,而且还选送有执教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在培训管理上充分发挥乡镇中心校作用,采取培训专干与组班教师双点名,中心校校长到场督导,严格考勤考核,不走过场,真正做到了集中辅导全员参与、素质提升名副其实。各中小学将教师的年度集中辅导工作纳入学校管理计划之中,为我们的集中辅导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新课程师资培训:多元组合贴近教师需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破了过去历次课程改革的局限,从课程理念、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所有教师都需要重新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和升华,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我们知道,现在生源在变,课程在变,教材在变,高考在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校先后开展了面向全县教师的新课程通识培训、信息技术、师德修养及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技能等项目的培训。这些培训贴近教师需求,注重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收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
(三)骨干教师培训:拓展研修引领专业发展
骨干教师是农村学校里的专业引领者,教师中的榜样和领头雁,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提出了分类分科、拓展研修“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大规模培训骨干教师工作。同时联合教研室,共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搞好集中培训后的跟踪实践,以”每人一堂课、相互听课、互动式评课“为主,并在教学一线收集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培训中心集中研讨,共同参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问题库,不能研究解决的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所在学校以多形式组织开展二级培训,帮助骨干教师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让骨干教师谈学习体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与分享,搭建平台让骨干教师展示自己,让骨干教师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其他教师,共同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四)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我们要求在职在岗的每位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是对五十岁以上的女教师和五十五岁以上的男教师不作具体考核,其它教师的培训情况直接纳入每学期考核中。主要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结合教师的实际把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分成了几大模块。在培训方法上我们贯彻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到了尤为突出的位置。我们以演示课件的制作过程和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基础,展示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五)学校干部培训:循序递进提升领导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校长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加强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在职提高培训显得日益重要。在完成我县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开展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提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综合素质,为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除选送相关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国家、省市培训外,还将举办分期各类分管副校长、幼儿园副团长及各校所有中层干部培训班。大规模教育干部培训必将极大提高我县教育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催生一批能引领我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干部。
(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让学校班级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农村学校班主任急需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收集与分析案例、问题研究等形式进行研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换与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解决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班主任全员校本培训,举办了优秀班主任研修班,举行了班主任工作专家报告会。组织小学班主任参加教育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组织中学班主任参加福建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班主任培训满足学校班主任的需求,让班主任切实找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实施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让学校班级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二、淡化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
从当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今后中小学教师培训辐射面将更加广泛,培训层次逐步提升,培训方式日益灵活,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主要的职能已经不是上课,而是研培工作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淡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新选择。 (一)建立片、乡、校三级教研网络,扩大研培工作覆盖面
当今,世界各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发展的总趋势是:重心下降、阵地前移、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最突出的是都很重视校本培训,并着力于探索、完善校本培训模式。按照“学校本位发展学说”和学校的功能,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方向。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片、乡、校三级研培网络,做到片片互动、乡乡互动、校校互动、人人互动,扩大教师参与研培活动范围,保证了研培部门及时准确地向教师传输课程改革动向及先进经验,也为教师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及困惑如实地反馈给研培部门提供了条件。
(二)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改传授模式为反思模式
我县有2/3多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地区任教,推进新课程改革,这部分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农村地区教师参训聘请专家难,集中培训往往存在工学矛盾大,经费投入大,学用脱节的困难。为使边远学校和非课程改革年级教师了解课程改革动态,教师进修学校要经常举办送教下乡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因集中培训带来的工学矛盾,通过“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高。该活动包括展示研究课、评课和答疑等内容。研究课既要有研培部门提供的课,也有基层学校自己推出的课和活动小组提供的课,评课既有教研员点评,也有授课教师的自评和全体参与者的他评。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可以就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向教研员质疑。送教下乡活动一改以往培训的旧模式,代之以“教师说课、讲课—与会人员分组评议—各组间讨论交流”的参与式,改变了以往单向说教传授模式,淡化研培人员的指导身份,采用了以研究为主,共同提高的反思模式。别开生面的教研培训一体化活动,在为广大教师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机会,教师不再是活动的观摩者,这种特殊的受训形式,使他们改变了以往“来看看”的心态,而以“我是课程改革一分子”的身份,以“我来谈谈我的看法”的思想来参加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以“远程培训”为教师开拓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能生成培训的良好互动,能真正实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开放境界。面对我县教师普遍面临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工学矛盾、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实际问题,我们努力为教师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2009年教育部“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项目和福建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的实施让我们再次感受远程教育的魅力。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和省远程教师培训平台,以校校通网络工程为手段,探索一种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继续教育新的网络体系和继续教育新模式。依托远程培训,将会让中小学教师采撷最丰富的信息、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实现最广泛的交流,表达最自由的思想,展示最个性的风采,畅想最理想的教育。
(四)在研训工作机制中打造学习型研训员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注重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素质精良、优势互补的新型培训者队伍。要按照少而精、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专职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训、教研活动,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专职教师的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促进教师在基础教育系统内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特级教师、各级优秀教师与骨干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校本化和社会化合理搭配的培训者队伍,将成为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助推器。
总之,当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淡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新选择。
作者简介:游学英(1971.5-),男,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研究。
关键词:培训模式;新课程;教师培训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41-02
一、把握教育脉搏创建多元培训模式
随着中小学教师学历达标使命的结束,应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已成为新时期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探索的核心命题,基于实验工作的需要,同时也为满足教师群体的多元需求,我们经过多方探索,构建出了内涵日趋丰富、体系渐近完备的多元化培训模式。
(一)全员岗位年度培训:让每位教师得到成长
自1998年,我们开始采取全员参与的集中辅导举措,经过几年运作,已经在全县中小学教师心目中形成定势,年年参加集中辅导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当然年度全员集中辅导也是进修学校培训工作的重头戏,每年初通过调研,确定培训课题和内容后,选聘或培养主讲教师我们都极为慎重,为追求培训成效,我们不仅不惜重金聘请高校或省市级专家,而且还选送有执教能力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在培训管理上充分发挥乡镇中心校作用,采取培训专干与组班教师双点名,中心校校长到场督导,严格考勤考核,不走过场,真正做到了集中辅导全员参与、素质提升名副其实。各中小学将教师的年度集中辅导工作纳入学校管理计划之中,为我们的集中辅导提供了有效支持。
(二)新课程师资培训:多元组合贴近教师需求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突破了过去历次课程改革的局限,从课程理念、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所有教师都需要重新认识新课程、接受新课程。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力军,中小学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对新课程的适应和升华,关系着新课程实施的成败。我们知道,现在生源在变,课程在变,教材在变,高考在变,在这种形势下,只有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学校先后开展了面向全县教师的新课程通识培训、信息技术、师德修养及新课程学科课堂教学技能等项目的培训。这些培训贴近教师需求,注重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而受到广大教师的普遍欢迎,收到了很好的组合效应。
(三)骨干教师培训:拓展研修引领专业发展
骨干教师是农村学校里的专业引领者,教师中的榜样和领头雁,作用十分重要。我们制定了《骨干教师培训制度》,提出了分类分科、拓展研修“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大规模培训骨干教师工作。同时联合教研室,共同组织骨干教师开展校本培训和教研活动,搞好集中培训后的跟踪实践,以”每人一堂课、相互听课、互动式评课“为主,并在教学一线收集在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最为困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到培训中心集中研讨,共同参与、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形成问题库,不能研究解决的聘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在此基础上,组织骨干教师所在学校以多形式组织开展二级培训,帮助骨干教师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让骨干教师谈学习体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对话、交流与分享,搭建平台让骨干教师展示自己,让骨干教师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带动全体教师提高驾驭新课程的能力。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传达给其他教师,共同实现新的专业成长。
(四)信息技术全员培训: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我们要求在职在岗的每位教师接受信息技术的培训,只是对五十岁以上的女教师和五十五岁以上的男教师不作具体考核,其它教师的培训情况直接纳入每学期考核中。主要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为主线,结合教师的实际把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分成了几大模块。在培训方法上我们贯彻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提到了尤为突出的位置。我们以演示课件的制作过程和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为基础,展示多媒体教学的魅力。
(五)学校干部培训:循序递进提升领导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和新课程方案的实施,校长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学校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加强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在职提高培训显得日益重要。在完成我县中小学校长、中层干部岗位培训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开展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提高培训,全面提升中小学校长、教育管理干部综合素质,为全面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除选送相关校长、幼儿园园长参加国家、省市培训外,还将举办分期各类分管副校长、幼儿园副团长及各校所有中层干部培训班。大规模教育干部培训必将极大提高我县教育干部的整体素质,同时催生一批能引领我县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教育干部。
(六)中小学班主任培训:让学校班级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农村学校班主任急需通过专题讲座、经验交流、收集与分析案例、问题研究等形式进行研训,探索新课改理念下班主任角色的转换与班主任工作的新方法,解决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的困惑与问题。为此,我们组织了班主任全员校本培训,举办了优秀班主任研修班,举行了班主任工作专家报告会。组织小学班主任参加教育部”知行中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组织中学班主任参加福建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班主任培训满足学校班主任的需求,让班主任切实找到解决班级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实施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让学校班级管理再上一个台阶。
二、淡化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
从当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看,今后中小学教师培训辐射面将更加广泛,培训层次逐步提升,培训方式日益灵活,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主要的职能已经不是上课,而是研培工作的管理者,活动的组织者。因此,淡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新选择。 (一)建立片、乡、校三级教研网络,扩大研培工作覆盖面
当今,世界各国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发展的总趋势是:重心下降、阵地前移、形式多样、满足不同需求,最突出的是都很重视校本培训,并着力于探索、完善校本培训模式。按照“学校本位发展学说”和学校的功能,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方向。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了片、乡、校三级研培网络,做到片片互动、乡乡互动、校校互动、人人互动,扩大教师参与研培活动范围,保证了研培部门及时准确地向教师传输课程改革动向及先进经验,也为教师将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及困惑如实地反馈给研培部门提供了条件。
(二)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改传授模式为反思模式
我县有2/3多的中小学教师在农村地区任教,推进新课程改革,这部分人的素质提高是关键。农村地区教师参训聘请专家难,集中培训往往存在工学矛盾大,经费投入大,学用脱节的困难。为使边远学校和非课程改革年级教师了解课程改革动态,教师进修学校要经常举办送教下乡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较好地解决了教师因集中培训带来的工学矛盾,通过“点”的突破、带动“面”的提高。该活动包括展示研究课、评课和答疑等内容。研究课既要有研培部门提供的课,也有基层学校自己推出的课和活动小组提供的课,评课既有教研员点评,也有授课教师的自评和全体参与者的他评。在活动中,每位教师都可以就课程改革中的问题向教研员质疑。送教下乡活动一改以往培训的旧模式,代之以“教师说课、讲课—与会人员分组评议—各组间讨论交流”的参与式,改变了以往单向说教传授模式,淡化研培人员的指导身份,采用了以研究为主,共同提高的反思模式。别开生面的教研培训一体化活动,在为广大教师开阔视野的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的机会,教师不再是活动的观摩者,这种特殊的受训形式,使他们改变了以往“来看看”的心态,而以“我是课程改革一分子”的身份,以“我来谈谈我的看法”的思想来参加活动,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达到了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以“远程培训”为教师开拓更广阔的学习空间
网络的开放性、兼容性、平等性,能生成培训的良好互动,能真正实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开放境界。面对我县教师普遍面临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工学矛盾、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等实际问题,我们努力为教师开拓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2009年教育部“知行中国”班主任培训项目和福建省万名中小学班主任远程培训的实施让我们再次感受远程教育的魅力。下一步我们将依托中国教师研修网和省远程教师培训平台,以校校通网络工程为手段,探索一种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现代继续教育新的网络体系和继续教育新模式。依托远程培训,将会让中小学教师采撷最丰富的信息、感受最前沿的理念,实现最广泛的交流,表达最自由的思想,展示最个性的风采,畅想最理想的教育。
(四)在研训工作机制中打造学习型研训员队伍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注重培训者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素质精良、优势互补的新型培训者队伍。要按照少而精、专兼结合、合理流动的原则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师资队伍建设。专职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备一定的学术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能够开展和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训、教研活动,参与和指导中小学教师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专职教师的管理纳入中小学教师管理体系,促进教师在基础教育系统内合理流动。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由特级教师、各级优秀教师与骨干教师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校本化和社会化合理搭配的培训者队伍,将成为我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的助推器。
总之,当前教师教育发展趋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淡化教师进修学校培训职能,积极探索研培工作新途径,是教师进修学校的新选择。
作者简介:游学英(1971.5-),男,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