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卫星的创举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xsnjz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纳型卫星在上个世纪也有所发展,但应用上大都停留在简单空间飞行实验,用处很有限,皮星更多是作为一种概念性存在,主要为教学与筒单元部件实验服务。随着“立方体”纳星的诞生,小卫星应用如同“井喷”迅猛发展。
  美国航宇局的立方体会战
  1999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汤姆肯尼教授对皮星提出新的设计概念:外形上看是一个边长为10厘米的立方体,输出功率相当于手机,质量不足1千克。从此皮星被称为“立方体”卫星(CubeSat)。
  后来“立方体”卫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成为美国大学影响最大的小卫星研究项目。当前全球已有60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参加到“立方体”卫星研究行列。第一批“立方体”卫星在2003年成功发射。至今全世界已发射80多颗“立方体”卫星。
  美国航宇局选择了33颗小卫星作为辅助有效载荷,这些来自全美大学、无线电爱好者卫星公司、该局下属各宇航中心和国防部的“立方体”小卫星将在2013年和2014年发射。
  目前,“立方体”小卫星正向下列几个方向发展:
  1)提高本身技术水平,例如采用三轴姿控、轨道机动等;
  2)由若干个“立方体”卫星组合成为一个实用的卫星;
  3)向标准化、模块化发展;
  4)质量扩大到纳星的水平。
  有些纳星是由几个“立方体”卫星组成,而“立方体”卫星也包含几个立方体单元,为此纳星和“立方体”卫星的界线慢慢模糊起来,所以经常把两者放在一起,即“纳星/立方体”。
  立方体纳星地球观测星座
  由“立方体/纳星”组成地球观测星座,是这种小卫星最大应用特点。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应用扩大,预计每年“纳星/立方体”发射量将是上百颗以上。例如:计划2012年~2013年同时间发射50颗双立星,组成星座,用来观测全球低热电离层状态。每颗卫星重2千克,由世界(大部分为高校)报名参加,轨道高度400千米左右。阿根廷计划发射64颗“立方体”星星座,每颗纳星质量12千克,实现全球实时数据通信。若与上世纪90年代Orbcomm数据通信星座相比较:卫量减轻4倍,经济成本降低3倍。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到:这种卫星成本低,研制周期短,实用性强。很多国家经济上都能承担,将来应用前景一定是很好的。例如美国安德鲁斯空间公司研制2种高分辨率系统的“立方体”纳型卫星,它们可以组成廉价的高分辨率地球观测星座:
  第一种:由2×3的6个“立方体”卫星(6U)组成纳型卫星,技术指标如下:
  卫星尺寸:20厘米×20厘米×30厘米;
  质量:8千克;
  光学孔径:9厘米
  光学焦距:1.2米;
  空间分辨率:3.5米(在450千米高的圆轨道);
  姿态指向精度:0.01°;
  下行数据传输率:≥0.5Mbit/s;
  寿命:3年。
  第二种:由4×6的24个立方体卫星(24U)组成的纳型卫星,技术指标如下:
  卫星尺寸:20厘米×20厘米×60厘米;
  质量:20千克;
  光学孔径:18厘米;
  光学焦距:2.1米;
  空间分辨率:2.5米(在450千米高的圆轨道);
  姿态指向精度:0.01°;
  下行数传率:>0.5Mbit/s
  寿命:3年。
  目前较普遍采用Walker星座:每颗纳型卫星的轨道高度和倾角完全相同。例如:轨道高度为450千米的圆轨道,轨道倾角55度,重访时间为60分钟,需要35颗卫星;45分钟,需要50颗卫星;30分钟,需要65颗卫星;15分钟,需要100颗卫星。
  以第一方案为例,每颗6U组成的纳型卫星,成本约为400万美元。现在的成本较高,批量生产以后成本将有较大下降。由50颗纳型卫星组成的对地观测卫星星座可以实现全球覆盖,重访时间约45分钟,空间分辨率为3.5米(属于高分辨率范围)。50颗纳型卫星成本约2亿美元,低于每颗大卫星的成本。若重访时间提升到15分钟,估计需要100颗纳型卫星,总成本为4亿美元,相当于目前1颗大卫星的成本。投资这么少,就能完成一个能实现全球覆盖、实时态势感知和敏感目标监测的任务,颇受军方青睐。
  立方体中的生命试验
  虽然人们知道外太空对生物并不友好,但是他们很难确定生命及与生命有关的化合物在太空停留多长时间会产生不利影响。科学家为了弄清这个问题,2010年11月19日,美国将一颗名叫“生物体/有机物暴露在轨道压力下”(O/OREOS)的纳星发射到高度为650千米的地球轨道,研究人员将利用这颗纳星,试验生命和生命成分会对太空复杂环境做出怎样的反应。
  美国以前曾进行过类似的太空生物学试验。但是那些实验的样本不是漂浮在一个回收舱里,例如BIOPAN试验,就是被放在国际空间站外面的平台上,例如EXPOSE设备。在进行这些实验时,样本在被太空放射物照射后,都被带回地球进行分析。这次试验与以往不同的是通过数据传输进行监控。
  5千克重的“生物体/有机物暴露在轨道压力下”纳星由3个边长都是10厘米的立方体组成。其中一个立方体相当于“大脑”,另外两个立方体负责携带科学实验物品。
  第一个立方体是比较两种类型的微生物在太空环境下会如何进行竞争。其中一种微生物是非常普通、生长很快的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它是生物在太空生存时间最长的记录保持者,在美国航宇局的一颗卫星上存活了6年。另一种是生长缓慢的微生物——红皮嗜盐菌(HaIorubrum),这种细菌能在各种各样的咸水环境下生存,它们也许能在火星或者木星的卫星——木卫二上的地下存活。在为期6个月的任务期间,随机仪器会及时检查它们发生的化学变化是否一致,或者它们的变化是否与太阳活动有关。除了要经受太空碎片的撞击,在地球大气层和磁场的保护范围以外,有无数粒子和高能射线正在等着这些勇敢的太空旅行者。它们包括重离子、质子、电子、伽马射线、X射线和紫外线。生命要想在这些地方幸存下来,它们还必须设法适应引力更小的环境(仅为地球引力的十万分之一)。这种情况会对微生物如何获得食物,以及它们如何清除废物产生影响。放射物的剂量将是每天大约30拉德,这大约是地球上的普通飞机承受的放射物辐射的30000倍。科学家将通过观察新陈代谢指示器颜色的变化和光吸收总量,追踪研究这些细菌的生长率和新陈代谢情况。了解微生物在太空中的进化潜能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我们避免利用地球上的生物污染其他世界。
  第二个立方体实施的一个实验,主要是用来测量太空对4种重要的生物化合物产生的影响。分子乘客的名单包括一个氨基酸(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和一个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太空中最普遍的一种有机物)。这些化合物将被放置在模拟星际太空、月球、火星和外太阳系的4个不同的微小环境里。科学家将通过测量它们吸收的紫外线和可见光的数量,研究每个分子样本。这些分子的存活率将帮助科学家确定是否地球上的一些生物化学物质曾在太空游荡,后来被陨石送上地球。
  跟“生物体/有机物暴露在轨道压力下”纳星设计类似,而且飞入轨道的还包括查看细菌对微重力环境的反应的“基因星(GeneSat)”卫星和在2010年5月7日发射升空,用来研究酵母在太空中行为表现的“PharmaSat”卫星。
其他文献
近日,美航宇局空间站计划经理萨弗雷蒂尼表示,航宇局正考虑利用国际空间站来演练载人飞往火星。空间站可作为研究人体对长期微重力反应的试验场,而这将是需耗时数月的载人火星飞行的特征之一。他说,该局正在探讨在国际空间站上模拟飞往火星的可能性,为此航天员们在站上停留的时间将超过通常的6个月,并将经受飞往火星时将遇到的其它条件。例如,随着飞船离火星越来越近,船上机组与地面之间收发信息所需的日寸间将越来越长。地
期刊
3月31日傍晚,中国成功用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把法国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制造的亚太七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  作为卫星的用户方,香港亚太通信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亚太卫星)自1992年正式运营以来,通过多次成功合作,推动了长征火箭以自信从容的姿态走上备受瞩目的国际商业发射舞台并崭露头角。而此次发射也是长征火箭第6次为亚太卫星实施卫星发射服务。  发射前夕,亚太卫星执行董事兼总裁程广仁在西昌卫星
期刊
俄联邦航天局已向政府提交《2030年前航天活动发展战略》草案,确定俄未来航天活动的主要方向,提出登月、建立火星研究站等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目标,并制定了整合火箭航天工业的分步计划。俄2030年前航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确保世界三大航天大国之一的地位。为此,新战略提出三项优先任务:第一,发展和利用航天设备、技术及服务;第二,研制载人、运货和飞往行星的航天工具,包括可重复使用火箭;第三,建造载人火星探测飞船和
期刊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4月9日宣布,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已通过出厂评审,于4月9日运抵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在发射场的各项测试准备工作。  这位发言人介绍,神舟九号飞船等飞行产品已按技术流程完成了研制、总装和出厂前测试工作,质量受控、功能性能满足要求。发射神舟九号的长征二号F遥九火箭正在按计划进行出厂前的各项测试工作。  此前,针对神舟九号载人飞行特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从
期刊
近日,俄卫星运营商俄罗斯卫星通信公司(RSCC)和欧洲阿斯特里姆公司宣布,作为涉及9颗卫星的扩展计划的一部分,俄卫通信公司已从阿斯特里姆卫星公司订购了两颗卫星,其中一颗将用于替换2011年年中因发射失败而报废的“快讯”AM4。阿斯特里姆已同意在26个月内交付这颗卫星。俄卫通信公司称,因同报废的“快讯”AM4完全相同,该公司希望阿斯特里姆能加快进度,争取在2013年发射。“快讯”AM4于2011年8
期刊
据外媒2月12日透露,美国航宇局正在加紧评估在月球背面的第二地球与月球的拉格朗日平衡点(地月L2点,距月球6万多千米,即距地球44万千米)建立一个有人照料的深空前哨站的价值。这项计划欢迎国际合作以及商业和学术方面的合作。地月L2点可以作为对多个目的地进行探索的出入口,最终可能包括火星。  以前只能看到月球正面  月球是地球唯一一颗天然卫星,它的绕地速度为3683千米/小时,其特点之一是月球绕地球一
期刊
雷锡恩公司获得美国海军价值7900万美元的合同,提供47部或更多海军多波段终端(NMT)系统。  该系统是雷锡恩公司3种先进极高频(AEHF)终端中的一种,目前已经在生产并成功与AEHF卫星实现交互。另外两种终端分别是美国陆军的安全移动抗干扰可靠战术终端和美国空军的民兵导弹最低必备紧急通信网络项目升级。雷锡恩公司是美军唯一的AEHF终端供应商。  NMT于2010年开始生产,雷锡恩公司希望在美国和
期刊
印度将在4月1日开始的2012财年至2013财年在政府航天活动上开支671.5亿卢比(13亿美元),比2011财年至2012财年的实际开支高出约50%。印度空间研究组织2011财年至2012财年预算为660亿卢比,但由于各类项目启动速度慢于预期,实际开支只有443.2亿卢比。在航天预算中,有231亿卢比将拨给运载火箭计划,占总额的将近1/3。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国家卫星系统”(INSAT)计划,预
期刊
“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不管现代小卫星有多少优点,同样也存在某些缺点。比如:单颗小卫星有效载荷质量和功率有限;对单点故障敏感;短期运行寿命和高风险;难以找到廉价可行的发射工具(相对大卫星而言,每千克发射费用高)。如何扬长避短呢?在应用上,通过采用分布式空间系统,就能克服小卫星的种种弱点,让小卫星应用焕发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分布式空间系统的定义是:由2个或2个以上航天器,按一定要求分布在1种或多种
期刊
欧空局的自动货运飞船是欧洲有史以来研发的最大、最重、最复杂航天运载器,也是欧洲为国际空间站常规运行做出的重大贡献,它的运行周期已延至2020年。  多功能自动货运飞船自带推进剂和导航系统,具有全自动控制能力,可满足载入飞船的安全性要求。发射升空后,一个高精度的导航系统为自动货运飞船与目标——国际空间站对接进行制导,自动对接精度达到约8厘米,此时飞船绕地运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8000千米。  每艘自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