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本家 兰靖

来源 :时代名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a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入刊理由
  从一个农村孩子到澳洲高等学府的博士获得者;从一个大学的普通教师,到数所知名高等学校的创办者;从云南民办教育的先行者,到民资进入公办教育领域的创新者;他是云南教育家中的企业家,企业家中的教育家。还是他,从一介贫寒书生,到温暖工程慈善基金的发起人。他在艰苦中奋进,他拥有无数耀眼的光环。他的经历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范本,他的故事是一页页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篇章。他,就是教育知本家,被称为云南民办教育第一人、教育企业家第一人的兰靖。
  古言“百无一用是书生”,然而世事总有例外。五百年前,明朝最著名的教育家、全能大儒王守仁就已将个中关键点透——知行合一!该理论曾促成了后来名噪一时的东林党,造就了一个风云变幻的书生时代;而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更是以此为名,一生奉行;如今,中国新一代的知本家兰靖,更是将知行合一发挥到了极致:以一介贫寒书生起步,如今坐拥亿万财富、身兼名头无数,以一人之举使云南成为全国独立学院创办的先行者,更开创了民间资本进入公办教育领域的新型模式!
  兰靖是书生、是学者、是教育家、是企业家、是知本家,如今,可以称他为教育知本家。知本家,简单地说就是利用其知识创造财富的成功者。其实,用教育知本家称呼兰靖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因为实在没有更贴切的词语来概括他。相比那些耀眼的光环,兰靖本人更看重的,是他对中国教育事业的贡献和思考,当然,这种贡献最终仍然是通过财富来承载,所以,他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教育知本家。
  是的,教育知本家,来自云南曲靖的中国教育知本家——他书写了一段令教育界震惊的历史,他开创了一个令学者们振奋的时代,他突破了教育的公益与资本的盈利之间的尖锐矛盾,他完成了书生的理想与商人的现实之间的完美结合,他就是传奇,他就是兰靖!
  商道可以济学,书生当如兰靖!
  似曾相识靖归来
  挥斥方遒立功勋
  初夏的昆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记者来到昆明新城高新产业基地,一幢地标式新建大楼巍然屹立在昆明大学城南端的高新产业基地,显得犹为耀眼夺目,这里就是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中华职业学院校区,建成后可容纳在校生8000人,正在紧张有序的建设中。我们看到的教学楼和住宿区是学校的一期工程,于2011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首届1734名学生已顺利入驻。全部建成后,这所创新型的高校公办二级学院,将拥有优秀的教学设施、舒适的校园环境、方便的师生住宿生活区。学校还将按“做中学,学中做”的指导思想建设丰富的实习基地,包括交由学生运营的实习酒店、实训购物中心、休闲体育活动中心等。把实习融入学习,从这里毕业的学生,迈入社会时就已具备实际的操作技能和工作经验。
  众所周知,高校负债问题困扰着各级政府,如何减少发展中的负债,考验着各类高校。正是看准了这一需求,兰靖创造性地代表具有统战性、教育性的全国性组织中华职业教育社,参与公办大学改革与发展,创办了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站上了民资参与教育改革创新的制高点。
  提到兰靖,在云南教育界知名度很高,甚至在中国教育界,他也是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身兼云南培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昆明文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校董会董事长、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董事长、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执行理事长、云南红河鸡蒙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昆明怡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董事长等职,同时还担任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工商联副主席、云南民营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等社会职务。自1996年至2011年15年的办学生涯,创造了业界的多个第一,堪称云南教育界、企业界的一朵奇葩。他创办了首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了数万名具备职业技能中专生的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创办了中国独立学院十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使得云南成为全国独立学院创办史上的先行者;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创办了云南文化产业学院,培训了上千名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十几年来,他创办的教育机构,培养并为社会输送了上十万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个人先后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卓越成就奖”“云南民办教育杰出成就奖”“云南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奖”“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等多项荣誉。
  相隔5年,记者再次见到兰靖,他依然是那样神采奕奕,风度翩翩。此刻,他正在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内挥斥方遒,书写着人生新的篇章。已然被无数光环笼罩的兰靖,从没有停下创新和进取的脚步,在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一段时间之后,再次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惊喜——兰靖特色的杰出作品——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这是他继创建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之后,再次创新,与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云南财经大学联合创立的、开创了民间资本进入公办教育领域先河的新型模式高等教育学府。这一创新,又一次震惊了教育界,这是云南民办教育界很多人奋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无法想象的荣誉,而对于屡次创造奇迹的兰靖来说,是机遇,也是必然。
  知识创造财富 智慧改变命运
  如今的兰靖,拥有通常意义上我们对成功人士所定义的基本特质——成就和财富。而他的成功之路,又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励志故事。兰靖1964年出生在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菱角乡,受父亲当过兵、当过工人、当过小学教师,但生不逢时最终回归农村的奋斗史激励,兰靖从小刻苦勤奋,通过努力学习,1981年以当地高考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云南师范大学。在大学时代他不负光阴,1985年以最高分被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研究生班录取,入学后担任研究生会主席。1987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以优异成绩留校任教。1987年7月至1989年7月,他随同云南省讲师团昭通分团大关支队支教,担任党支部书记,由于工作勤奋,业绩突出,被云南省讲师团评为总团先进成员。在近十年大学任教期间,他严谨治学、勤于钻研。作为云南师范大学电教系惟一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颇受院系领导器重,很快便成为教学骨干和优秀班主任,那时,他的学生有的才仅仅小他四岁。他还被选为出国进修和攻读博士的后备人选,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这一切并没让兰靖十分开心,经济上的困境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大学教师经济困难的记忆,最深刻的便是刚结婚时,她和新婚妻子就为结婚欠下的2000元钱而夜不能寐,他们算了一下,按照当时的收入,这笔钱需要用5年的时间才能还清。他暗下决心,要自己创业改变这一切。经过几年在培训领域的锻炼和资金积累,1996年3月,他以26万元资产,申请并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创立了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仅仅2年后,资产从创办之初的20万元达到了150万元,那时他有了自己的本田雅阁汽车,已彻底脱贫。1997年,他毅然辞去云南师范大学教师职务,全心投入民办教育事业。1998年,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在校生达到5000多人,成为云南省当时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民办高校,兰靖因此获云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全国上下空前重视民办教育发展。兰靖抓住机遇,创办了新体制民办二级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以下简称商学院)。当时,他带着150万元启动资金,自己规划、自己建校舍、自己招生,相当于用150万元的资金,撬动了3000万元的项目。2008年,商学院的资产总值达3亿元,10年时间,在兰靖的经营下,商学院资产翻了200倍。这是兰靖创下的奇迹。目前,商学院在校学生14000余人,为社会培养了17000余名毕业生。兰靖创办的商学院为自己立下了一块耀眼的人生里程碑。
  求知若渴学无涯
  知难而进创宏业
  从最初的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到如今的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历时16年,有一个忠诚而优秀的团队一直与他并肩作战。在谈到兰靖的时候,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对他赞不绝口,一桩桩具体的小事,无不表明他们并没有虚夸,而是发自内心的对兰靖的敬佩。团队成员在说起兰靖之时,像粉丝团在说自己的偶像,又像弟妹在说自己的兄长;像在说自己的至交好友,又像在说着一个尊敬的师长。但没人说他是一个领导,“平易近人、有感召力、有思想、目标明确、有激情、信念坚定、值得跟随”是他们提到最多的词汇。
  南方青年进修学院创建初期,由于当时中国教育处在一个转型期,人们对民办教育基本不了解,这是招生和招聘教职工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据一直跟随兰靖打拼的曹老师回忆,1996年,当时的南方青年进修学院第一次参加在昆明市拓东体育馆举行的招聘会,他们报出的工资收入高出同等公立学校教师三分之一,但最后竟只招到了一位老师,很多老师宁愿去公办的中专,也不愿来他们学院。同样基于对民办教育的不了解,考生家长和考生对学校也充满怀疑,可以说,这是最艰苦的岁月。但是,凭借着“让没有机会进入公立高校的学生有机会成就自己和得到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对学校的信心,团队在困境中艰难奋斗着。
  在此期间,兰靖对学校乃至整个云南省的民办教育做了很多的推动工作:积极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情况和问题,寻求政策的支持,两年时间,政府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社会大众开始逐步接纳民办教育。同时,兰靖带着团队成员亲自下乡,几乎走遍了云南省的每一个村镇、每一所中学,不懈地对考生和家长宣传民办教育观念和学院特色,招生宣传资料可以说覆盖了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至今,很多州市县学校提起南方青年进修学院还记得他们的口号:“就读南方,实现理想”,可见当时学校在州市县的宣传普及程度。
  苦心人,天不负,两年的辛劳换来了成功,1998年,学校走出困境,学校的总资产也大幅度增加。两年积累的不仅仅是资金,还有团队成员获得的宝贵经验,这要得益于他们有一个高瞻远瞩的领头人。兰靖带领大家吃苦的同时,更注重个人及团队的学习。创业初期,资金并不算宽裕,而那时的兰靖,就组织员工到国外的大学学习、交流办学和学校建设经验,不仅开拓了员工的视野,提升了团队整体的精神面貌和素质,还为后来的商学院国际交流奠定了基础。今天看到的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主楼的设计灵感,就来自泰国易三仓大学的建筑风格。
  兰靖个人一直保持着学习的习惯和务实严谨做学问的态度,经过四年的研究和学习,2010年10月,他获得了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是《中国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通过自己多年经营和管理独立学院的经验,他意识到,政策的局限性和资本进入独立学院的赢利要求是存在矛盾的,要求资本不赢利而将独立学院作为纯公益性事业来做有违资本的规律,同时也不吻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通过大量的访谈、问卷调查、文献梳理、个案剖析,他实事求是地对中国独立学院现状做出有理有据的学术总结,认为“理想化的解决之道在于教育和赢利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以达到某种平衡”“既要适度的赢利,又要不污没教育的天职”,并对独立学院的经营和管理提出了创新:一、旗帜鲜明地提出独立学院赢利的概念,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打破了中国传统大学不谈赢利的传统思维观念;二、以教育消费市场和人才消费市场需求的视角来审视人才培养。突破了中国传统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科为中心、以学校的目标为导向,但常常与市场脱节的弊病;三、以职业心态的视角来深入探究教师队伍的培养。以致力于统一价值观、提升职业素养等手段来推进独立学院的建设,实现企业化过程中“组织员工”对组织的高度认同;四、以利益博弈来研究独立学院的决策中心构建问题。
  这本十多万多字的论文,凝结了兰靖大量的心血,以及对民办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感,论文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赞赏。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论研究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纸文字,更成为他创办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这就是兰靖,从不读死书,总是把所学所见灵活运用,他具备一个知本家所应具有的一切特质——对于事物主动思考和质疑的能力;对信息综合比较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
  2009年,作为云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主任的兰靖,基于对教育的持续研究,他开始策划并提议成立一所以中华命名的高等职业学院。2009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中华职业教育社原理事长成思危到云南视察期间,肯定了提议,鼓励筹建中华职业学院;2010年10月23日,云南省副省长、云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高峰在昆明主持专题会议,确定中华职业学院建设选址昆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复同意,2011年6月初,云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云南财经大学达成共识,正式合作创办公办性质的“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   2011年6月8日,《云南省教育厅关于云南财经大学建设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有关问题的批复》明确,云南财经大学依托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承担启动高等职业教育本科试点。学院项目投资4亿元,占地300亩,规划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可容纳在校生8000人。学院自2011年开始招收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层次学生,目前拥有第一届在校生1735余人,2012年9月在校生将达到4000人左右。兰靖代表云南省中华职教社担任云南财经大学高职本科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副组长,并担任学院董事会董事长,参与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的领导和管理。
  情寄教育以人为本 以商济学践行初衷
  从教育家,到企业家,兰靖绝对担得起每一个称号。
  作为一个教育家,他不仅创办学校还不断研究教育。在从事民办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他同时也深刻研究了基础教育,看似有多管闲事之嫌!其实,这是因为在办高等教育的过程中,他发现所招生源的综合素质与录取分数并非成正比,许多录取时分数较低的学生,反而能够较好地适应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及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而许多录取时分数较高的学生,综合素质上往往有所欠缺,学校不得不用宝贵的高教资源去补基础教育的综合素质课程,如书写、普通话、口头语言表达、写作、礼貌礼仪等。这使得他越来越发现,要真正办好一所大学,仅仅靠大学自身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向前延伸,认真解决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9年,兰靖创作出版了关于基础教育的《异化与危机——隐性辍学论》一书,该书揭示了当今中小学基础教育的现实:“隐形辍学”——有的孩子被早早劝回了家,等待发毕业证;有的经常被赶出教室,不能上课;有的因为考试成绩不好,得到的是老师的遗忘和冷暴力,于是,他们厌学、畏学、混学、闹学、恨学、逃学、弃学。他们没有完成规定课程的学习,没有接受完整的、合格的义务教育,他们是没有辍学的辍学孩子!按照中国关于辍学的界定标准,他们不属于辍学生,因为他们学籍还保留在学校,但他们事实上已经停止了学习。
  兰靖深入研究发现“隐性辍学”对高等教育质量形成了本源的影响,同时认为,这是教育本质的异化现象,教育应以人为本,而造成“隐性辍学”的“惟升学教育”则是以升学为本,以升学率为惟一的教育目标,以标准答案为惟一的教学标准,以能够升学的学生为优先教育对象,以有利于升学的种种方法为主要教学模式。教育不再是提高人素质、使人全面发展的手段,隐性辍学的普遍存在和瘟疫般的蔓延是教育的危机。在对隐性辍学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兰靖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在教育事业领域任重道远,就目前来说,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他的理想越来越清晰,也由此,他想为孩子们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作为一个教育企业家,兰靖在教育领域创造的诸多第一已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具备一个成功人士应有的远见、智慧和胆识。师大商学院渐渐走上正轨后,他想为教师们修建住宅小区,解决教职工上班交通的问题,为此投资启动了昆明怡宁房地产公司“春城慧谷”项目,最后,在解决了一大批教职工住房的同时,兰靖也在无意中进入了房地产投资领域,而且收获颇丰。朋友投资收费公路,找到兰靖帮忙解燃眉之急,他没多想就决定投资,却获得了难得的收费公路投资机会,这项投资为兰靖带来了长远而可观的收益。目前,兰靖名下企业总资产已过10亿元人民币。这些投资的成功,也为兰靖将来做大教育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总结这些年投资的成功,兰靖认为是由于自己比较幸运,总是无心插柳之举,却又总是能柳树成荫。
  在民办高校的经营过程中,兰靖发现,由于体制所限,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很多局限性,使得投资人的各种权利得不到体现,后期投资无法追加,这是所有民办学校面临的困境。当然,这样的困境在公办高校以另一种状态存在,就是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跟不上。
  在经过一番思索和参悟后,兰靖又一次实现了人生的飞跃,开创了民间资金进入公共事业领域的新模式——,代表云南省中华职教育社注册项目公司,征地建设校园,与云南财经大学联合办学,成立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这一创举,以最快速度促成了云南财经大学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的建设,解决了公办高校硬件建设资金层面的问题;同时,继承和发扬了中华职教社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的宗旨,实现了中华职教社举办大学的计划。聚合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云南财经大学的优势,实现高起点、高标准办学,使中华职教社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促进职业教育发展,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回顾自己创办的三所学校的特点,兰靖概括为:南方青年进修学院,解决了初中生上高中的问题;云南师大商学院,解决了高中生上大学的问题;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则解决了高中生上好大学的问题。当然,兰靖自己也在他已获得无数光环的教育领域实现了华丽转身,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企业家。这一步看似简单,其中却凝聚了兰靖多少次午夜梦回时的惆怅与彷徨,以及多年来办学经历的心血和智慧。
  大家风范知行合一 随心功德方显真章
  随着对兰靖和他身边的人采访的深入,让记者越来越由衷地敬佩他的为人。正如他自己所说:“做事先做人,哪怕是小事。”对于教育事业的热爱,是他骨子里头就有的。否则,他不会要求商学院从高层管理人员(包括他自己)到教师的所有电话,全部向学生和家长公开,无论谁打电话,他都耐心解答、解决问题。对教职员工像朋友一样关心,经常主动与他们沟通交流。他不止对教职员工思想层面予以关心,还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坚持每周有三天组织大家打球;他自己也坚持体育运动。所以,尽管多年操劳,他仍然保持着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岁月的艰辛似乎没有在他脸上留下一点痕迹,他仍然是那么年轻、有朝气。
  走在自己一手建起的商学院校园,看着建校时种下的小树苗长成了郁郁葱葱的大树,看着林间学习和漫步的莘莘学子,他的眼里饱含深情。对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他是那么珍惜,时常,学生们都会看到董事长在校园漫步。走过那走了无数次的文渊楼台阶,他的脚步淡定而从容。谈起教育、谈起学生,他的眉间总是充满了神采。“让学生上好学校、找好工作、进好单位”,他的心愿朴实而坚定。   在《中华蓝氏总谱》里,兰靖的名字赫然在目,作为蓝氏后人,他同样有着祖先蓝氏采禾公的慈悲心。早在1996年,刚刚创业的他还没有多少钱,回到家乡,看到家乡需要修庙、修公路、修养老院,他也没多想,就捐款了。对于做企业家和做慈善,他有着理性的看法和随心功德的态度:“商人的本职是创造利润,创造利润的同时,再兼顾社会,做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社会价值最大化’”“做善事,我不愿被定位为慈善家,我更喜欢随心功德”。
  在工作中知道员工及家属或学生遭遇重大疾病有经济困难,兰靖总是慷慨解囊并设法帮助解决。商学院一位老员工的爱人被检查出白血病,还因合同到期失去原单位工作,这雪上加霜的打击,兰靖感同身受,主动为家属安排工作还补助了5万元治病,这一家人至今健康幸福地生活着。生活中偶遇有困难的人,他也是带头捐款资助。有一次,开车听广播时,听到有一户人家需要帮助,他顺路就送了2000元过去,本没有刻意留下名字,谁知装钱的信封恰好是学院的信封,人家找到学校来,还搞得兰靖很不好意思。他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随性而至地做着善事。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随意做慈善的人,因为刻意做慈善是件很难的事,他更愿意做不与商业目的挂钩的慈善,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虽然他不愿称自己为慈善家,也是随心地做着慈善,但他仍然在不经意间把慈善做得如同他的事业一样精彩:自1999年7月至今,兰靖个人及所代表的企业先后捐款900余万元,用于资助地方教育、养老院及新农村建设,为社会经济及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1年,兰靖和妻子出资400万元作为注册资金,与云南省中华职教社一起,发起成立公募型慈善基金“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致力于帮助提高城乡弱势群体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协助政府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资助和支持教育事业,并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进行救助,到目前为止,个人及企业捐资达1000余万元。成立不到一年,基金会募集了300多万人民币,向昆明一所中学捐赠了三辆校车,帮助改善了办学条件;捐赠100万元帮助少数民族孩子接受职业教育:捐赠100万元给一所大学改善办学条件;还多次组织向旱区送水活动。对兰靖而言,做慈善已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活法,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种习惯,已经体现在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善行,除了对人们物质的帮助,还有精神的帮助,这一点,正好印证了兰靖不余遗力地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改革的努力与付出。
  在兰靖办公桌后的墙壁上,是篆体刻制的《雍正帝庭训格言》,兰靖用他儒商的风度和气韵,为记者诠释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志于道,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志于道,则义理为之主,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据于德,而依于仁,而游于艺,自不失其先后之序。”兰靖本着自立而立人、自达而达人的信念,坚持义利兼顾、以商济学的精神,用学到的知识为知识背书。带着这份教育情结和慈善之心,兰靖在不断前行不断跨越。期待着教育知本家兰靖给我们更多的惊喜、创造更多的辉煌。
  军功章上有你一半 执子之手幸福点滴
  俗话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好妻子,此话一点不假。兰靖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贤惠的妻子,乖巧的女儿。夫妻相处21年,经营婚姻有道,妻子在家相夫教子,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有了这个贤妻,兰靖可以在事业上放手拼搏。妻子在兰靖面对事业困境时,总能弥补兰靖性格上的一些弱点,为他出谋划策,甚至出面解决。回到家中,兰靖享受着家庭带给她的温暖时光,每个傍晚,牵着妻子的手散步、海阔天空的聊天,是兰靖最幸福的时刻。陪妻子逛街、带她去她想去的地方,是他最快乐的事情。也许旁人对此不以为然,但幸福的点滴存乎于心,正如“爱情”这个词无法用语言描述一样,每个家庭成员人心中洋溢的幸福感,也是来自于岁月中的点点滴滴。
  兰 靖 简 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在云南师范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5年9月——1987年7月,在云南师范大学物理系“基础物理与实验”
  研究生班学习,期间担任研究生会主席;
  1987年7月——1989年9月,被派往云南省讲师团昭通分团大关支队支教,担任党支部书记;
  1989年9月——1997年12月,在云南师范大学担任教师;
  1996年3月创办云南南方青年进修学院,担任院长兼董事长职务;
  2000年6月创办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担任董事长职务至今;
  2006年依托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组建云南文化产业学院,任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2008年11月创办昆明文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职务;
  2010年创办云南培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职务;
  2007年3月——2010年8月,在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2011年代表云南中华职教社创办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担任董事长兼校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职务;
  2011年发起成立云南省温暖工程慈善基金会,担任执行理事长职务。
  兰靖担任的社会职务:
  云南省政协委员
  云南省工商联(商会)副主席
  云南中华职教社副主任
  云南民营企业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兰靖发表的部分作品与提案
  1、《在高校领域设立特区的可行性研究(论文)》:云南财贸学院院级课题,兰靖为课题组成员,2001年2月完成
  2、《云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调研报告》:云南省教育厅委托课题,兰靖为课题组成员,2001年4月完成
  3、《学习与成功》:26万字专著,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
  4、《好家长的十大习惯》:30万字专著,远方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5、《异化与危机——隐性辍学论》:专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6、《关于改革我省初中教育评价制度及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办法的提案》:云南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案
  7、《关于改革高等教育体制,大力发展高职本科教育的提案》:云南省政协十届五次全会提案
  8、《中国独立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博士论文
  兰靖所获部分奖项和荣誉
  1、2011年获“云南民办教育杰出成就奖”
  2、2009年获“云南省民办教育先进个人”称号
  3、2008年获“改革开放30年影响中国民办教育30名人”称号
  4、2007年获“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
  5、2007年获“云南省第二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6、2007年获“第二届云南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称号
  7、2006年获“中国高等教育卓越成就奖”
  8、1998年获“第三届云南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9、1990年获“云南师范大学优秀班主任奖”
  10、1989年获“云南省委讲师团总团先进成员奖”
  兰靖部分经典语录
  1、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体力智力品德的发展,可现实不是这样,大家都忘了为什么让孩子受教育。
  2、大学行政化,让大学变成了名利场,污没了大学的天职,这是教育史上的悲哀。
  3、天道酬善,善良宽厚慷慨的人,得道者多助,多助者天助。
  4、人来自于动物,所谓人品,就是指在多大程度上克服了自私、嫉妒、懒惰的原恶。
  5、财散人聚,人聚财来。小成靠勤奋,大成靠德行。
  6、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帮助别人的需求,顺着自己内心的需求去走,不用刻意,我们总会走向崇高的。因为我们内心最终希望获得尊重、成就、自我实现,那就是去帮助更多的人。
其他文献
风光杂志社《时代名流》杂志(以后出现均简称“《时代名流》杂志”)五周岁了,在媒体竞争已经白热化的今天,作为媒体这个时间实在不长,不过从《时代名流》横空出世时间不久就拥有的巨大社会影Ⅱ向力来看,这本杂志颇具传媒研究价值,她之所以能创造这样一个奇迹,说明一定有秘诀,在我看来,这个秘诀就是杂志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把“名政要、名老总、名企业、名产品、名事物”等等作为第一关注和报道、分析、研究的对象,因此而很
期刊
入刊理由  2011年,云南房地产市场遭遇严冬。若房地产的量价齐跌局面持续,将给昆明乃至云南房地产市场、金融和国民经济都带来许多消极影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高度关注昆明“城中村改造”蕴藏的金融风险,尽早为企业打开昆明商品住房销售市场,解决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融资问题,是2012年昆明市及云南省政府都必须认真研究的紧迫课题。  关于商品住宅房地产市场形势的基本判断  2011年云南商品住宅房地产市场景气
期刊
改革开放给各个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各行业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然而挑战必能全面映射一个行业的生命力。云南供销行业历经60年风雨兼程,走过了一段艰辛的历程。这其间,曾跌入全国供销行业的低谷,也曾在低谷中寻求新的突破,找寻新的起点。2004年以来,云南省供销合作社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供销人的共同努力,云南供销连续11年亏损的阴云终于散尽,黎明的曙光拉开了发展的序幕,云南供销昂首跨入全国供
期刊
公平正义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主要标识,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许多现代政党的政治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必须用历史的、具体的、相对的眼光来分析公平正义的内涵。  公平正义是现代民主国家的主要标识,是公民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许多现代政党的政治目标。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并
期刊
入刊理由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句话告诉大家一个道理:作为领导者,在作出某种决定或出台某个“政策”之前,不妨先听听不同人的声音,多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这样便有利于在某个方案上达成共识,在执行过程中提高执行力;反之,如果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作出某种决定,这样便会与大多数人的观点和意见产生冲突,在执行过程中很难形成凝聚力,这样便很难激发生产力。  “如果你想要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
期刊
2011年5月,中国国务院以文件形式出台支持桥头堡建设的意见,云南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发展机遇期。为认真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迎接云南省“两会”召开,积极配合省委、省政府全方位推进桥头堡建设战略的实施,帮助企业拓宽视野,把握机遇,抓住“桥头堡”战略商机。实现企业大发展、大跨越。云南省政府研究室风光杂志社特举办“桥头堡战略机遇与企业发展”小型茶话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会者畅所欲言,共同研
期刊
入刊理由  市场经济的本质即是自由经济和法治经济,由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天然缺陷,使得政府宏观调控成为必要和必需。如何把握好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经济发展永恒不变的主题:管得太严,则市场缺乏活力;放得太松,则市场又太任性。学者段绍译以政府补贴农民养猪为例谈政府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些多余管制和错误引导,并对市场经济作专业的个人思考,语言平实易懂,观点新颖,不失为清新之作。  2011
期刊
入刊理由  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亨德森 杨在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上提出了许多崭新而高端的观点。为了将他的教育理念在云南乃至全国广为传播,本刊将陆续刊出亨德森 杨博士的先进教学理念系列文章。  为走出英语学习误区提供  一种可能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掌握英语这一国际语言,已成为新一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就中国英语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来看,由于长期徘徊在理念与方法的误区之中,使得许多人虽然
期刊
入刊理由  作为“文化”酒,杨林肥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区域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而成的。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浓厚的地域特色的杨林肥酒,其文化具有纯实的风格,富有极强的凝聚力与亲和力。  云南龙润酒业有限公司是龙润集团的独资子公司,其前生是始建于1956年的云南杨林肥酒厂,于2004年10月被龙润集团收购,是云南省酒类生产著名企业、省诚信单位,连续不间断生产有131年历史。  酒文化作
期刊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又是一年一度的“两会”。云岭大地云飞扬,高原儿女把酒欢,精英名流齐聚首,共话国事竞风流。  这个特殊的新春,于4600万云岭儿女而言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云南向世界交上答卷的日子——在2013年春天那充满希望的“两会”上,云南省人大常委会、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政协领导班子集体在云南“两会”全体代表、委员的共同见证下,向世界发出了庄严的履职承诺,向祖国交上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答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