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前补点维B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酬饮酒是免不了的事情,怎么饮酒才健康不伤身,并且避免宿醉的不适呢?美国《真简单》杂志近日刊文,介绍一些不醉酒的小窍门。
  饮酒前,可以吃些高脂肪食品,有助于减缓身体对酒精的吸收。高纤维食品也是很好选择,它有助于酒精的分解,避免酒精快速进入血液。洋葱富含糖分,可加快身体的新陈代谢,把酒精及时消耗掉。
  酒精有脱水的作用,因此为身体补充水分非常必要,饮酒的同时应适当多喝些水。如果知道有应酬,饮酒实在不可避免,为了不醉酒难受,可在饮酒前两个小时空腹服用B族维生素,它能加快产生热激蛋白,有助于增加人体抵抗力。
  为避免醉酒,应尽量选择颜色较浅、经过精细过滤的酒。饮酒时应避免喝汽酒,比方说香槟,当然也应避免喝碳酸饮料。碳酸会让胃部胀大,加快酒精的吸收。饮酒的话最好只饮一种酒,不要几种酒掺和着喝。当然最基本的,就是要清楚自己的酒量,避免贪杯。
  不少人酒醉后都头晕难受,起床后仍然昏昏沉沉。这时可以多吃些碳水化合物、鸡蛋和蜂蜜,有助于酒精分解,清除肝脏中的有害物质,减轻醉酒症状。
   (摘自《新民晚报》文/甄翔)
其他文献
大家都听过国外评选的超级食物,可有的东西不是国内买不到,就是价格太贵。近日台湾《康健》杂志邀请多位营养专家,综合多项研究,提出最便宜的超级食物。  一、糙米 糙米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以及镁、磷等矿物质。最新研究发现,只要用糙米替换白米,就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另外,糙米里的谷维素是一种强力抗氧化物,能降低胆固醇,其中的木酚素还能预防乳癌与其他激素相关的癌症。  用糙米做饭,要先用冷水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为痄腮、虾蛤病)由腮腺病毒引起,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一侧或两侧腮腺部位先后出现边缘不清的肿胀、疼痛。如无高热、咳嗽等症状,远期疗效一般较好。中医认
骨质疏松会引起骨骼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减退,严重时甚至导致骨折。对于本病,药物治疗自然十分重要,但如能同时配合饮食疗法,效果更佳,且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骨质疏松患者不妨试试下面4道汤品。    萝卜虾仁紫菜汤  原料:白萝卜250克,虾仁30克,紫菜9克,料酒、大葱、生姜、香油、食盐、味精各少许。  做法:白萝卜去皮切成细条;虾仁加料酒膨发(编者注:一种使食物蓬松的方法)。铁锅内加入香油,烧热后爆香
山东李女士:我今年28岁,丈夫30岁,我们备孕一年都没能怀孕,在医院做了检查,我丈夫各项检查都正常,而我是抗精子抗体阳性,抗精子抗体阳性是什么病,怎样治疗,治疗多久才可以要宝宝呢?
有人起得早,早餐吃得也早,其实这样并不好,早餐最好在起床半小时后吃。一旦吃早餐太早,势必会干扰胃肠的休息,使消化系统长期处于疲劳应战的状态,扰乱肠胃的蠕动节奏。
热水袋是女性、老年人等常用的冬日“手中宝”。热水袋虽然老少皆宜,使用简单,但是也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不要灌刚烧开的水,水温一般以50℃、手感觉到暖热而不烫为宜,否则容易被烫伤。如果想较长时间保暖,水温可以稍高,但一定要在外面加上棉套,或裹一层毛巾。其次,热水袋灌到2/3即可,灌好后应排尽空气,检查盖子是否拧紧。再次,取暖时,不要将热水袋固定放在一个部位,以避免烫伤。  除此之外,使用电暖宝时,也
通常,反对肾病患者吃大豆制品主要有以下2种观点——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又说,酒香也要会吆喝。后半句便是一种广告。  具体到医药上,其实我国古代的医药广告兴起颇早,其中以宋代最为突出,当时信息传播缓慢,商家不得不出奇招为自己扩大影响,现在来看他们的招数也是很有意思的。  立招牌  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治病兼售生熟药,其门前便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广告,突出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治病的神奇作用,信息传播甚广;南宋御医王继先,祖上传一
你知道药物来自哪里吗?也许你认为是来自矿物或植物,其实,有些药物还来自动物,更神奇的是,部分甚至直接来自人体本身。人体本身还能做药?或许你真的难以相信,但事实的确如此。  ◇ 头发  我们都知道,头发中含有多种成分,尤以角质蛋白居多。采集头发去其杂物,清水洗净晾干,经过加工后,可以成为黑亮质脆、如同海绵一样的炭化物,中医称之为血余炭。血余炭具有化淤止血的功效,可缩短鼻出血和收缩黏膜毛细血管作用,对
64岁的张先生患2型糖尿病有20余年了,刚开始时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佳后开始用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所幸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多学科配合下,张先生接受了一次“胃肠道短路”手术,不但成功减肥,血糖也降到了正常水平,再也不用服药打针。    尽管2型糖尿病传统治疗有“五驾马车”(即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运动、饮食疗法、药物疗法)保驾护航,但全世界每天都有约16000人成为糖尿病患者,有约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