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景观的审美交流空间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t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理性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外,审美交流空间的营造意识也是生态化、人性化思路在景观设计中的贯穿体现。一方面,景观设计所营造的空间状态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具有生态结构的、多元共生的生命系统;另一方面,人对景观的参与性决定了审美交流空间的存在意义;人丰富的感性因素也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展开提供了有效途径。景观中多元的生态现象有机地渗透在城市生活环境中,并通过自身所营造的审美交流空间增进了城市的精神活力和文化魅力,成为承载着特定人文内涵和审美情结的表征符号。
  关键词:景观空间 场所 审美交流 生态 相生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识码:A
  一 景观空间与一般室外空间的区别
  空间历来是一个多义的概念,从古至今以致未来,人类对空间的解释都在发展变化着。一般来说,我们的空间经验来自于特定物理空间的位置感、虚空感及其形态和界限感,正如海德格尔所说的“空间的本质是空而有边界”。在古今中外的建筑环境中,空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布鲁诺·赛维提出“建筑的目的就是生产空间”,从“生产空间”的概念可以看出工业化时代的深刻影响,实际上这种对于空间的关注是源自建筑设计在形态关注之后对于自身内部空间创造的反省。
  景观设计是适应城市发展的新兴设计艺术门类,它与自然风景、园林、公园、城市雕塑、建筑等因素都有所关联,而当我们以空间的视角去审视景观时,无论从理论中的基本概念还是实践当中的方法论,都会有所启示和帮助。毫无疑问景观必须占据空间,没有空间因素的景观不存在。而景观空间并不是带有“无限复制”意味的建筑空间生产模式,也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室外空间。景观空间可以包含大量的自然环境要素,自然环境空间可以组成景观空间;同时,建筑室内空间也可以包含景观空间而非建筑室外空间对景观空间的替代。因此,景观空间与建筑空间虽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对景观空间的认知还是要从其本质含义中获得。
  二 景观空间的本质含义
  意大利的建筑师布鲁诺·赛维在他的《建筑空间论》当中指出建筑师就是要“力求通过空间手段,使进入空间的人们能激起某种情绪。”挪威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兹在“实用空间”、“知觉空间”、“存在空间”、“认识空间”、“理论空间”之外,提出了“创造空间”的概念,他认为“创造空间”可称为“表现空间”或“艺术空间”,因此又称为“美学空间”。“创造空间”使空间打上人的意识烙印,无疑,建筑空间和人的关系进入了更深的心理层面,建筑空间也纳入了美学领域,产生了审美。至此,空间概念与审美概念的关联为景观空间的存在提供了前提和广阔的背景。
  从功能主义的角度讲,相对于城市当中具有特定用途和功能的实体建设,景观更多承担着精神空间的拓展功能,人对景观的参与性决定了审美交流的存在意义。因此,景观空间就是旨在提供某种特定审美交流的空间,景观空间的实质含义就是审美互动和审美交流。
  三 景观空间与人的审美交流
  格特曾提出:“……建筑首先应当——很少有人关注这点——为了人身体的运动感觉而努力。”这就道出了空间的一种新功能,即空间要能够给使用者提供心理、行为上的服务。人的心理、行为成为空间营造当中的一个重要元素,人在其中的活动状态和行为方式——或慢行、或观赏、或小坐、或聆听、或交谈、或集中、或分散……都势必激活空间的实体形态和虚体的价值,人与自身、与他人、与环境的互动使空间效果不断发生更新、调整,焕发出灵动的生机和惬意的情趣氛围,空间不再是纯粹的、固定的、冰冷的、一成不变的物化存在。这一特定空间的存在状态、色泽肌理,结构关系以及空间中人的行为、事件更会影响到人对空间的具体感受,并引发出相应的审美意象。所以,在人的生理和心理交互作用之下,人与物、人与景发生深层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悟,时而物我不分,時而物我分离,化出不同的境界,因此,空间的审美服务性质正是景观空间的最主要功能。景观中,无论是空间的形态还是虚体都要反映人的本质;景观空间中存在着审美的发生,也存在着审美的结果。
  景观空间的审美服务特性表现出极强的艺术性,但这种艺术空间的创造和其他空间艺术的手法还是存在差别,差别之处就是景观空间的尺度控制。在对建筑空间的论述中,布鲁诺·赛维指出尺度“意味着人们感受到的大小的效果,意味着与人体大小相比的大小的效果”,对尺度“效果”的强调在景观空间中实际上是对人主观感受的关注。空间尺度的可控性原则实际是注重景观空间的宜人性和情感性,既要满足人的适宜性活动又要开拓人的精神性认知,鉴于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景观设计的西文名了。
  四 景观设计中对审美交流空间的营造手法
  与纯艺术不同的是,景观设计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使用问题的挑战,景观设计师不能无视这些而沉浸在自己的艺术天地中。但是既然我们能够理解“美”不再是评判艺术的标准,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景观不再是意味着“如画”。景观可以成为某种艺术思想的载体,因此它可以表现出多样的形式,但无论多么丰富的形式,都有着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和设计规律作为依据。鉴于这一点,在景观设计中对审美交流空间的营造手法上笔者提供了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总结,以期抛砖引玉,供广大同仁批评指正。
  1 人文关怀与设计构思
  景观的合理化设计之“理”在于满足人的功能需要,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的需要都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无疑成为景观设计构思重要的切入点。没有人文因素,景观中任何要素(无论是空间的还是实体的形态)都会失去存在的意义。
  丰富的,甚至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人的感性因素为景观设计的多样化提供了丰富而有效的展开途径。对于景观空间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空间信息,更在于人的主动参与,包括对于空间的介入、对于空间中存在的各种元素的直接接触。小到局部的具体感受——例如,视觉感受(包括空间尺度感、空间虚实聚散的视觉感受,视线焦点所关注的造型、色彩和纹理,视线在空间当中的走向,以及周围环境和其他人群的活动、存在等)、听觉感受(包括背景音乐、自然环境的水流声、风声、鸟叫声以及人声等)、触觉感受(手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接触所感受到的石、玻璃、钢、木等材料的肌理变化,水、空气的温度变化、流动方向变化等),甚至结合味觉、嗅觉都可以感受到丰富的真实体验——大到一年四季的环境变化,小到一天之中的光影变换等都能够激发出全新的审美意象感受和相应的自我存在意识和满足感、愉悦感,从而完成多向度的审美体验。   2 场、场所的营造
  在景观设计当中经常涉及到“空间”、“场所”、“场”等概念。景观设计的实现不是其本身的局部或者整体面貌的最终呈现,而是旨在创造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场”,伴随着这一“场”的诞生和成长过程,由设计者、参与者和介入者共同作用下所激发实现的精神性沟通和对话成为审美交流空间的存在意义,而这种共同作用是形成景观相对稳定而又灵活多样、充满生气的空间审美特征的原动力。
  “混沌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纷繁复杂的世象在《易经》中被归结为阴阳两仪的对立统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达到“和谐”状态的气场之中的每个元素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相互作用之下呈现出动态的和谐,它们生存于整体的气场当中,任何微小的运动变化都直接影响到整体气场的强弱。“气”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是充斥于空间当中,无处不在而又无法看到、触摸到的一种真实存在,抛开受《易经》影响的中国古代堪舆理论和风水观念不谈,这种“气”与“场”的概念与景观设计中审美交流空间的营造意识在本质上无疑是吻合的,它既是具体事物的基本集合形态,又是具有整体价值的抽象形态。
  景观设计中的空间营造意识与建筑学“创造空间”的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它对空间的把握和运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建筑主要基于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所架构出的实体概念,涉及到“场所”这一更加宽阔的领域。诺伯格·舒尔兹在他的《场所精神》中明确指出,场所的意义就在于它“是由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色彩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合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征,也即场所的本质……因此,场所是定性的、整体的现象。”“场所精神”在中国的美学语汇中可以对应为“场所意境”,它超越了物理学意义上的容积含义,更强调存在基础之上的一种心理学意义上的抽象存在,与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气”和西方概念中的“场”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景观设计所营造的场和场所在形式上与“结构”是同义语。
  3 生态原则
  景观设计所营造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空间状态在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具有生态结构的、多元共生的生命系统,而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已经成为城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从这种意义上说,景观设计就是为了有效地利用每种元素——包括局部事物各自具体的材质、形状、质地、肌理、色彩等——来完成整体审美意向的引导,形成和谐的审美交流空间和氛围。这种营造的景观一旦完成,就呈现出一种具有生命体意义上的生存形态,其中任何元素的变化都会激发整体形态的变化。这种生态效应思路与西方学者所谓的“宇宙生物学的思维模式”和“宇宙生态学”的观念是一致的,它为景观设计搭构了最基本的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
  4 “相生”原则
  景观设计着意于多种元素的关联和互动,各个元素在整体的设计中有着独特的生态属性,任何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营造的生态微气候。而在各种元素当中,人的介入以及人与其他元素之间的互动性感知过程成为整体生态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因此,与生态原则相一致,景观设计中各种设计手法的运用归根结底就是“相生”原则,即多种景观要素的激发和顺应。无論是自然形态还是人工形态,点、线、面、体、明暗、光影等任何要素的设计都以满足特定审美空间的需要为前提,作为景观组成部分的多重元素都从属于具有同构性的整体氛围当中,并通过集中、疏散、避让、呼应等设计手法使它们相映生辉,形成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对立统一体。于是,建筑、园林、雕塑等都被纳入到构景的参与元素中,逐渐形成自身的美学逻辑,设计师积极借用并综合这些相关学科的美学原则和手法,在审美交流空间的营造意识之下,并最终实现既符合时代要求、适应于城市环境的景观设计。
  五 结语
  景观审美交流空间的营造意识贯穿在景观设计的整个过程当中,借鉴了“空间”、“场所”、“场”等概念,伴随着空间与时间的相互交错,融合了具体存在的集合形态和具有整体价值的抽象形态,于是丰富多样的景观作为多元的生态现象,有机地渗透在整体的城市生活环境当中。景观的设计并非呈现为存在于城市公共空间当中的独立模式,其特定空间所呈现出的围合形式以及所产生的隔离与边界效应只是相对的,景观通过开放性、包容性的设计与周围的空间紧密联系共同呼吸,通过自身所营造的审美交流空间增进城市的精神活力和文化魅力,并最终留在历史长河当中成为承载着特定人文内涵和审美情结的表征符号。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陈伯冲译:《建·居·思》,《建筑师》,1984年第47期。
  [2] 布鲁诺·赛维,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版。
  [3] 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4] 李凯生、彭努:《现代主义的空间神话与存在空间的现象学分析》,《时代建筑》,2003年第6期。
  [5] 诺伯格·舒尔兹,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 张月:《室内人体工程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简介:王晓雄,男,1973—,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城市环境与景观艺术设计,工作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其他文献
伴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拓展到城市规划领域刻不容缓。本文从近年来城市规划领域发生的社会稳定风险事件出发
艺术家创造美的形象,以之美化人的心灵,使之向善,此之谓美育。美育就是以美育人,以美立人为宗旨的审美教育,美学老人朱光潜在《谈美感教育》中指出:“物有真善美三面,心有知
为迎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我省策划出版了《试飞英雄》《放歌天地间——艺坛将星阎肃》《永远追随》《长征精神代代传》《新四军在安徽》等10种重点主题出版物,大力宣
有人说:当学习经过多次机械重复,学习技能达到了最高境界,就成了一种本能,如“九九乘法口诀表”,当熟读成诵并达到最高境界时,就变成了一种本能,大脑随时随地都能反应出来。
爱知大学的江口圭一教授是日本著名的近现代史专家。他近年主要致力于研究日本侵略中国的十五年战争史(1931年至1945年),著述颇丰。1988年岩波书店筹划出版“昭和史丛书”时
2003年7月28日,在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该领域专家组对国家重点星火计划项目“便携式微型节能保鲜冷库研究”和“粮食保鲜膜研制与大米保鲜技术研究”进行
前言一直以来,建筑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现了人类的意志力,这便是根本上建筑的美学。文化就如同时间轴,由远到近无限延伸,直指前方;美学
山东省栖霞市属胶东丘陵山区,水源缺乏,近几年由于用水量剧增,地下水位日趋下降。怎样利用现有水源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是目前水利灌溉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实际蔬菜生产中大部分
气膜钢筋混凝土穹顶结构是一种采用新型工艺的曲面薄壳穹顶结构,以聚氨酯加强后的充气膜为模板进行钢筋混凝土施工.介绍了采用该工艺建造的直径7.5m,高6m的球形仓模型的施工
摘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21世纪赋予教师的重任,是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为了适应时代的新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创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才是现代语文教师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创新能力 培养 语文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