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实践活动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传统的分科课程体制中,由于教师主观或客观原因的影响,学校条件的限制等因素的存在,科学实践活动普遍不受重视。多年来,在我国传统的物理、化学、生物课程体制中,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评价方式单一等原因,导致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科学实践活动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多年来,广大教师对科学实践活动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的,本来属于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实践活动,常常被课外活动取而代之,或与现行课程中的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混淆。在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下,科学实践活动在科学课程中占有的比例明显增加,地位十分重要,科学实践活动对于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理念 科学 实践活动
1.课题的提出和引入
初一学生通过课堂上探究性学习——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仅限于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的了解,而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还有那些,对学生来说仍是一未知领域。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设立课外实践活动——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还有那些?让学生通过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总结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得出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还有水分、氧气、营养物质、时间、用食盐腌制等,使学生从中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课堂的分组实验继续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共同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时,可做如下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是否有关系;建立猜想: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有关系;设计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组,把两片等大的面包片分别放在A、B培养皿内,将A培养皿放入冰箱、B培养皿放在常温下,每24小时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五天后,分析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常温下的面包容易产生微生物,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高低有关系。应用实际:保存食物的方法可以用冷藏法,如果我們还想了解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还有什么?这个实验由学生课外分六人一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第1、2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水分的关系;第3、4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第5、6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第7、8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是否用食盐腌制有关系。各小组根据记录的情况分析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猜想。
各小组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作为提示:1)你对所研究课题的结果有什么猜想?2)你准备选取哪些器材?组成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实验依据是什么?3)你将测量哪些数据?控制哪些量?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4)你会面对哪些技术上的问题并如何处理?哪些问题可能无法解决?
每一小组经过讨论有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方案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学生分组由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案、实验装置图以及自己制定的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
学生的方案可归结为四类:
1、2小组:实验器材有:小刀、培养皿2只,同种等大的干鱼、鲜鱼各一条,镊子。
原理及步骤如下:
1)取同种新鲜的鱼、干鱼各一条作为样品,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2)将 A、B培养皿一起放在家中的桌子上;
3)每24小时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4)五天后,取出2份样品。
教师提示:3、4小组A塑料袋的密封性要好,A塑料袋中的空气尽量抽干净。
5、6小组实验器材有:小刀、塑料袋2条、等质量的鲜肉1块、鲜鱼1条、塑料手套一双。
原理及步骤如下:
1)取等质量的鲜肉1块、新鲜鱼1条作为样品,分别放入A、B塑料袋中,
2)将 A、B 塑料袋一起放在家中的桌子上;
3)每24小时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提示:七、八小组注意A鱼腌制时间长一些。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与评价这一方案原理的科学性、图表的合理性以及操作的可行性。学生针对此方案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l)各小组所取的样品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选择,也可以多取几种样品进行多次实验,比较那些样品现象最明显,操作最方便;2)注意及时进行观察、及时记录,不要错过观察时间,否则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怎样修正判别?3)记录的微生物多少是定性的,不能确定数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针对问题,学生提出的建议有:为了实验现象明显,1)一、二小组的两条鱼新鲜时的质量一样的话,晒干的那条质量就变小了,可以取晒干后的质量与新鲜鱼质量相同;2)三、四小组的抽气机的选择较难,用针筒抽气要反复多次重复抽;3)七、八小组腌制鱼时,可以将食盐均匀擦在鱼的整个表面,不要放在盐水中浸泡,这样会影响对照组的水分含量不同;
2.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策略
当前,要把科学实践活动切实开展起来,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科学实践活动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努力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与实际困难。比如,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时间安排的问题,学生安全的问题,经费与物质条件保障的问题,以及家长的支持与认同的问题。
学生经过交流方案,相互启发,思维广为扩散,激发了实验探究热情,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准备。
3.实验与论文撰写
学生各小组确定了最佳方案后,分配任务,有的小组还给成员分配任务,开始筹备实验器材,为保证学生实验有序地顺利完成,教师辅助安排如下:
1)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提供所需器材;
2)实验所用的生物材料由学生代表和教师一起购买,集体备制;
3)为学生开设1节实验课,学生分组并按自己的设计方案集体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操作要求:学生要协作完成。
教师在实验中应指导学生如何避免错误,启发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完成实验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对论文的要求有:①写出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的猜想。②所设计实验的原理及步骤。③实验数据记录表及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等。
4.成果交流与评价
用1节课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评价。各组派1名代表上台演讲实验论文(图表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说明实验原理、过程及结论。学生的结论主要有:
1、2小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水分有关,食物上水分越多,微生物越容易生长;3、4小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氧气有关,食物周围的氧气越多,微生物越容易生长;5、6小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营养物质有关,营养物质不同,微生物的滋生程度不同;7、8小组:用食盐腌制的食物不容易滋生微生物。各小组的共同结论是:时间越长,微生物越容易生长,食物越容易变质腐烂。
每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论文后,还回答了其他同学对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测量误差、技术处理等问题的提问,并且在交流中评价了各组实验的优缺点,畅谈了研究体会。最后教师可作进一步的引导及总结。这次活动的结论应用于实际,食物的保存方法可以有:冷藏法、干藏法、真空包装法、腌制法等。
这次实践活动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调查、资料收集及交流汇报等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崇高目标。显然,不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难以有效开展的,本轮课程改革的良好愿望与高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科学实践活动必将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不仅为课堂教学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生活打开了门、架起了桥,也为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3]余自强.科学课程论.
关键词:新课程 课程理念 科学 实践活动
1.课题的提出和引入
初一学生通过课堂上探究性学习——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仅限于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的了解,而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还有那些,对学生来说仍是一未知领域。教师可以此为出发点,设立课外实践活动——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还有那些?让学生通过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总结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得出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的条件还有水分、氧气、营养物质、时间、用食盐腌制等,使学生从中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并将课堂的分组实验继续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共同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的关系时,可做如下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是否有关系;建立猜想: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有关系;设计实验:用控制变量法设置对照组,把两片等大的面包片分别放在A、B培养皿内,将A培养皿放入冰箱、B培养皿放在常温下,每24小时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五天后,分析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常温下的面包容易产生微生物,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温度高低有关系。应用实际:保存食物的方法可以用冷藏法,如果我們还想了解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还有什么?这个实验由学生课外分六人一小组进行探究学习。
学生:第1、2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水分的关系;第3、4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氧气的关系;第5、6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第7、8小组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是否用食盐腌制有关系。各小组根据记录的情况分析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请同学们分组讨论,确定研究方案,然后设计一个实验来证实猜想。
各小组学生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进行研究时,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作为提示:1)你对所研究课题的结果有什么猜想?2)你准备选取哪些器材?组成一个什么样的装置?实验依据是什么?3)你将测量哪些数据?控制哪些量?设计一个记录数据的表格。4)你会面对哪些技术上的问题并如何处理?哪些问题可能无法解决?
每一小组经过讨论有了自己的初步研究方案后。利用实物投影仪,学生分组由代表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方案、实验装置图以及自己制定的实验测量数据记录表。
学生的方案可归结为四类:
1、2小组:实验器材有:小刀、培养皿2只,同种等大的干鱼、鲜鱼各一条,镊子。
原理及步骤如下:
1)取同种新鲜的鱼、干鱼各一条作为样品,分别放入A、B培养皿中,
2)将 A、B培养皿一起放在家中的桌子上;
3)每24小时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4)五天后,取出2份样品。
教师提示:3、4小组A塑料袋的密封性要好,A塑料袋中的空气尽量抽干净。
5、6小组实验器材有:小刀、塑料袋2条、等质量的鲜肉1块、鲜鱼1条、塑料手套一双。
原理及步骤如下:
1)取等质量的鲜肉1块、新鲜鱼1条作为样品,分别放入A、B塑料袋中,
2)将 A、B 塑料袋一起放在家中的桌子上;
3)每24小时观察一次,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
教师提示:七、八小组注意A鱼腌制时间长一些。
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与评价这一方案原理的科学性、图表的合理性以及操作的可行性。学生针对此方案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l)各小组所取的样品不是唯一的,还有很多选择,也可以多取几种样品进行多次实验,比较那些样品现象最明显,操作最方便;2)注意及时进行观察、及时记录,不要错过观察时间,否则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怎样修正判别?3)记录的微生物多少是定性的,不能确定数量。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针对问题,学生提出的建议有:为了实验现象明显,1)一、二小组的两条鱼新鲜时的质量一样的话,晒干的那条质量就变小了,可以取晒干后的质量与新鲜鱼质量相同;2)三、四小组的抽气机的选择较难,用针筒抽气要反复多次重复抽;3)七、八小组腌制鱼时,可以将食盐均匀擦在鱼的整个表面,不要放在盐水中浸泡,这样会影响对照组的水分含量不同;
2.科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实施策略
当前,要把科学实践活动切实开展起来,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科学实践活动在科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要努力解决相关的技术问题与实际困难。比如,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问题,时间安排的问题,学生安全的问题,经费与物质条件保障的问题,以及家长的支持与认同的问题。
学生经过交流方案,相互启发,思维广为扩散,激发了实验探究热情,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做了较为全面细致的准备。
3.实验与论文撰写
学生各小组确定了最佳方案后,分配任务,有的小组还给成员分配任务,开始筹备实验器材,为保证学生实验有序地顺利完成,教师辅助安排如下:
1)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提供所需器材;
2)实验所用的生物材料由学生代表和教师一起购买,集体备制;
3)为学生开设1节实验课,学生分组并按自己的设计方案集体完成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4)操作要求:学生要协作完成。
教师在实验中应指导学生如何避免错误,启发学生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完成实验后,教师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与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对论文的要求有:①写出食物上微生物的生长条件的猜想。②所设计实验的原理及步骤。③实验数据记录表及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等。
4.成果交流与评价
用1节课进行研究成果的交流与评价。各组派1名代表上台演讲实验论文(图表可以通过实物投影仪演示),说明实验原理、过程及结论。学生的结论主要有:
1、2小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水分有关,食物上水分越多,微生物越容易生长;3、4小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氧气有关,食物周围的氧气越多,微生物越容易生长;5、6小组:食物上滋生微生物与营养物质有关,营养物质不同,微生物的滋生程度不同;7、8小组:用食盐腌制的食物不容易滋生微生物。各小组的共同结论是:时间越长,微生物越容易生长,食物越容易变质腐烂。
每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论文后,还回答了其他同学对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测量误差、技术处理等问题的提问,并且在交流中评价了各组实验的优缺点,畅谈了研究体会。最后教师可作进一步的引导及总结。这次活动的结论应用于实际,食物的保存方法可以有:冷藏法、干藏法、真空包装法、腌制法等。
这次实践活动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和实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将科学探究作为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突破口,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实验、调查、资料收集及交流汇报等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本次课程改革追求的崇高目标。显然,不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难以有效开展的,本轮课程改革的良好愿望与高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随着新课程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随着新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科学实践活动必将朝着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开展实践活动不仅为课堂教学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生活打开了门、架起了桥,也为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的教育的终极目标提供了保证。
参考文献:
[1]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
[3]余自强.科学课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