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创业不等于放弃熟悉的东西而到一个陌生领域去打拼
我对未来有什么看法?对未来的看法取决于现在的看法,而现在的看法也存在争议。有人对企业现在面临的市场状况用“浩劫”来形容。但我没这么悲观。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现在的形势。
中国经济不会出大问题
美国金融危机也许是一场浩劫,对大批金融高端服务就业者来说也许是一场浩劫。那它对中国的影响究竟怎样?其实,中国现在的经济波动主要是我们自己在调整,从过去的经济过热,转向比较正常的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从去年的12%降到10%。这是近些年政策调整的方向和目标,因为中国经不起长期增长速度在12%以上,否则会产生大量的过剩产能,进而导致经济过热。美国是因为过去产生了泡沫,所以现在才出现了危机。
但经济增长从12%降到10%,是几千亿的产值,企业会有感觉,产业也会有感觉,这是正常的。否则,还像过去几年那样扩张,中国经济回不到相对正常的水平。现在大家有一种什么心态?我们习惯了过去五年的高增长,现在让我们增长稍微低一点就受不了。如果这种感觉叫浩劫的话,那你就得想想,过去的高增长是不正常的,做什么都赚钱,回报率都很高。比如房地产的情况,排着队给你塞钱你还不要。这种经济是不正常的,是过热。
过热的危害是什么?产生大量的过剩生产能力和大量的危机,就像美国的房地产危机、金融危机一样,大家破产、倒闭。谁先倒闭?是中小企业,因为大企业经受风险的能力要强些。
我们早点儿调整,进行软着陆,回到了正常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倒是同意生意转型。未来的大趋势是,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经济在正常状态下平稳发展,虽然有波动,但是小波动的状态。
宏观调控下的经济趋势究竟怎么样?我比较乐观,不认为浩劫来了。我倒觉得中国经济经过这场软着陆的调整,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因为我们之前进行了比较及时的若干调整,会继续保持9%左右的增长速度,在这样的水平上可以继续发展。我希望它不要再回到那种过热的状态,否则又得调整,又得有企业倒闭。中国经济不会出大问题,企业家们应该有信心。
经济结构要转型
未来十年我们往前看是转型。但我对转型的看法跟其他人的观点有所不同。企业要转型,但最主要的是经营管理方式、效率追求方式、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应对市场变化能力的转型。对此,企业家们都会有自己的感受。从国家层面来讲,经济转型需要思考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最有经济力的经济结构取决于资源的优胜禀赋结构。怎么发展?怎么改变你的能力、改变你的资源禀赋?结构变了,你的资源才会有变化。当你的生产要素没有变化时,你最有竞争力的产业跟你现在的资源能够相吻合。
怎么改变?从这里边得出结论,整个经济结构要转型。一是要有资本积累。有资本积累,才能改变过去,过去是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二是教育。只有教育发展了,你的人才资源的禀赋才能发展,才能改变,才能去干你现在干不了的事情。如果70%的人都是小学毕业的教育水平,你说你的结构要变成像美国、欧洲那样,变成高端的服务产业,那你没有能力去做。
一些企业把转型认为是转产。以前做得好好的皮鞋、袜子,当积累起来的一些经验、知识、核心竞争力成为你有竞争力的生产要素时,你却把有竞争力的生产要素创新掉,听别人忽悠,包括听媒体一个劲地批判低端产业,进行转产。其实,世界上只要有人穿皮鞋、袜子,我们那些产业就是有市场的产业。你要是说服我转产,那你得说:现在我们盖楼房不需要钢筋水泥,电脑打出来就能住人,那我同意。我们在市场上好不容易有资源禀赋,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好不容易积累起来,你现在却要放弃掉,要转产。当然,遇到一些困难,比如成本提高了,像油价,但资源价格不光是你提高了,全世界的油价都是一百几十块钱,成本都提高了,包括竞争对手的成本也提高了。所以,那不是你转产的理由,不是你放弃原来产业的理由。
当然,要面对新的形势、新的市场规模和新的资产结构,我们要转型,但对转型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中国经济整体上所处的状态、对我们企业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要有清醒的认识。在中国,高端服务业对多数企业及其生产要素来讲,现在还没有到那个水平。我们要提高效率、发展资本,把一些资源利用起来,发展高新科技的产业条件也越来越好,但生产要素中不仅仅是这些东西,还有知识、经验、管理等需要积累。
转型不等于转产,二次创业不等于你要去干一个别的,干一个你完全不熟悉的领域,而放弃你过去熟悉的东西,到一个陌生的领域去打拼。我觉得那样很可惜。当然,如果你这个行业本来就处在产业末端,没有什么竞争力,那就得另说。我的意思是,要把问题想清楚,把所有的因素考虑清楚。
创新不等于在任何一个产业、任何一个领域中都有创新的问题。创新不仅仅是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市场创新、营销方式创新等。当你的技术发展快到前沿时,哪怕在一两个小的构件上做个创新,也能使你的成本下降,让你占领一块特殊的市场,发展起别人替代不了你的核心竞争力。
* 本文是樊纲在“2008年中国CEO年会”上的演讲,由黎冲森整理。樊纲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