倡导环保旅游理念 永葆旅游产业生机活力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8972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我国旅游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根据其存在的特点,提出旅游产业环境保护对策,倡导环保旅游理念,永葆旅游产业生机活力。
  关键词:倡导环保旅游理念;永葆旅游产业生机活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为我国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相当程度的自然生态支持,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有些地方甚至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因此我们在看到旅游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开发中对资源造成破坏、对环境构成威胁等负面影响,积极寻求保护性开发措施,坚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促进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只有走有效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发展道路,旅游业才有生命力。
  一、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旅游理念
  胡锦涛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文中指出:“要彻底改变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不能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不能用局部发展损害全面利益,要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增强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旅游业离开了优美的环境便无法发展,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利用应该相辅相成。所以,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时,要立足长远,克服短期行为,在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健康发展。
  二、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景点进行考察时,都是把有没有保护措施,有没有公众参与保护的意识放在首位。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加强环保旅游理念的宣传与教育,加强科普工作的宣传与教育,加强对游客在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旅游,其内涵博大精深,上包括天文,下包括地理;前浓缩历史,后展现未来。既是我们丰富的教科书,又是培养我们情操和体魄的广阔天地。由于旅游者文化层次不同,欣赏品位各异。要使每一旅游者,在每一次旅游中都有健康的收获,当然包括身心两个方面,作为旅游的管理者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的高度,用科学发展观去引领各界人士认识旅游的内涵,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启发大家,自觉地把旅游和保护密切相连,提高旅游者、旅游管理者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社会氛围。
  三、做好科学规划,进行合理有序开发
  旅游开发必须与环境保护相一致。尽管很多旅游地的开发是打着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旗号,但在运营中实际上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环,所以,开发时必须进行详细的环境评价。在环境评价的指导思想上,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规划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环保与开发相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景点开发中,一定要坚持整体规划在先,开发经费不足,可以分阶段开发。景点开发的建筑材料要尽可能使用环保产品,注意各种资源的节约,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加强监督管理,积极推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一个生态系统处在自然状态下,有较强的自我恢复能力,一旦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人的影响便削弱了这种能力,要进行旅游开发与环境资源保护并重,离不开政府主导,所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管理,特别是那些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景区,更要加强监督。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措施,并要付诸实际行动中,体现在每个具体项目和运行环节上。管理者自身要坚持带头遵守,同时,要不断建立健全游客在旅游中应遵守的规范,使其有章可循。促其旅游行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有利于环境优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发展和文化保护。
  五、加强法制、法规和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保护人文和风景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增强法制意识。虽然我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公路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旅游开发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要严格贯彻执行。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出台旅游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地方法规。完善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高效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建立支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组织保证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以政府为主导,协调各个方面的利益,形成共同参与,相互合作的组织保障体系和良好伙伴关系。
  六、推出生态旅游产品,提倡绿色环保游
  在旅游开发中,要贯彻生态意识,积极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环保旅游和各种新型旅游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如餐饮结合本地特产,以地域产品特别是当地的绿色食品为主。住宿设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有地方特色。景区内尽可能限制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而以较原始的交通工具为主,如步行、马车、自行车及利用自然能(风力、水力等)交通工具,既体现生态旅游活动的自然特色,又可以避免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购物方面提倡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的土特产品。在对土特产品的开发上,首先也要树立环境保护观念,不能把应保护的资源作为特产而出售。对违反者,要坚决打击和取缔,更不能搞地方保护主义。同时,对旅游产品的开发也要有计划性,不能竭泽而渔。
  总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一项关系子孙万代的系统工程,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倡导环保旅游理念,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才能使有限的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旅游产业才能永葆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崔鳳军.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旅游学刊,1998
  [2]明庆忠,李宏,徐天任.试论生态旅游环境保护[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1
  [3]张二勋.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15
  [4]田道勇.浅谈旅游可持续发展[J].人文地理,1996,11
  [5]谷上礼,刘汉洪.环境保护与旅游业的发展[J].旅游通讯,1994
  【作者单位:辉县市环境保护局法制科】
其他文献
摘 要:吊脚楼是土家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象征,其与众不同的象征符号,使得传统土家的民族文化能够以别样的方式展现出来。当人们看到吊脚楼的时候,就会联想到土家族,或者跟土家族相关的一些文化事项,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历史文化的沉淀,吊脚楼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标识,一个民族的象征物。  关键词:土家族;吊脚楼;文化内涵;象征意义  象征是用一些具体的事物来表现一种或者一些较为特殊的意义,并且将某物附加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参与自然、人文审美需求的增加,旅游景观设计在挖掘、整合景区的文化资源方面,应该有更高要求。其中文学资源,是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资源的整合对于提升区域旅游景观的文化审美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资源整合;旅游景观;文学  一、文化历史资源整合之文学资源  旅游景观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是支撑景点的核心竞争力。文字是让受众理解地域文化、扩展景观点的游览内容最直接的方式
期刊
摘 要: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景观设计行业也得到了发展。景观设计在飞速前进的同时却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图纸精美化、形式丰富化、空间复杂化等等。总体来说就是对自然的不尊重,不爱护,没有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景观设计师应日渐清醒,共同努力,创造出真正“以人为本”的艺术佳品。  关键词: 城市景观设计;问题;以人为本;寻找自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景观设计在
期刊
摘 要:南京博物院在博物馆商品的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外一些优秀的博物馆相比在商品种类、创意性等方面还是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有创意的系列化博物馆商品。优秀的博物馆商品并不是难以创造的,完全可以根据藏品的内涵、纹饰、造型等特点通过系统的博物馆商品的设计方法,快速有效地开发出丰富的衍生商品。只有分析客户的需求、结合系统的设计方法,才能更好地建立博物馆的品牌,促进博物馆经济的良性发展。  
期刊
作者简介:  石少平,广西北海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作品简介:  《东盟国际商贸城营销中心》  尺寸:700mm×1000mm  本方案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立项课题“体现地域特色的会展设计研究——以南宁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例”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LX2014631
期刊
作者简介:  李 凡,男,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长江职业学院建工学院,讲师  李 婧,女,毕业于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康淑琴,女,毕业于武汉大学城市与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就职于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期刊
摘 要:人们都有私密性的心理需求,因此,营造私密性空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校园环境设计中,营造私密性较好的空间,能够为同学们户外学习和休闲活动提供好的去处,进而提升校园空间利用率。  关键词:西南交大犀浦校区;空间私密性;环境心理学  “私密”一词在《辞海》中的定义为:属于个人而比较隐秘的。这是作为个人而言的解释。那么在大学校园景观中,相对于室内环境和建筑空间环境,学校该怎样满足学生对于私
期刊
摘 要:艺术创作强调个体性,但公共艺术所要求的公众分享,与艺术本身的个体性相矛盾。公共空间艺术的个体创造与群体欣赏之间的关系,令艺术的真实性遭到质疑。随着现代公共空间的艺术化,在这个传统和现代交叠的时代,艺术的功能与价值以及评价的标准将重新定义变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真实性;公共空间;艺术;公共性;私密性  《淮南子·齐俗训》 中说,“往来古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其中“宇”字被用来指代一切
期刊
摘 要:公共艺术,作为一门包括建筑、景观、壁画、雕刻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具有非常鲜明的公共性,它较传统的艺术形式显得更为复杂。公共艺术的审美发展必须摒弃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艺术塑造模式,在展示其美感的同时,也要注重实际功能,不能流于形式。公共艺术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形式,要求我们从内心深处去领会它的审美价值。抛弃浅表化审美体验,给公众提供有深刻内涵、独有启发性的审美创作。让公共艺术作品与公众
期刊
摘 要:每一种颜色背后都有不同的性格体现,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梦想的空间,家长必须根据孩子的年龄来为他们打造具有个性的儿童房。只有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的孩子进行不同的儿童房室内色彩设计,才能更好的塑造孩子的性格,家长们要更多考虑儿童房色彩设计所起到的作用,带给儿童心理的不同效果,帮助儿童更加健康的成长。使儿童都拥有自己喜爱的空间。使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儿童快快乐乐地度过童年时代。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