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容大法,从佛像绘画开始

来源 :海外星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nol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1


  唐人许嵩在《建康实录》中记载:“寺门遍画凹凸花,代称张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遗法,朱及青绿所成,远望眼晕如凹凸,就视即平,世咸异之,乃名凹凸寺云。”
  所谓天竺遗法,就是凹凸法的别称,是来自印度的壁画敷彩技法。利用画面的明暗、深浅对比,使壁画图案产生“势若脱壁”的立体效果。
  中国早期人物画讲究色彩渲染平整均匀、墨线勾画工整流畅,《女史箴图》便是其中典范。
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天竺遗法”的传入无疑对这种传统绘画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造成了“世咸异之”的轰动。
  清代画家丁皋在《写真秘诀》中记载道:
  “分位突染,五岳高峦,见凸空白,见凹加黑。”
  在传统肖像画中,面部突出部被称为“岳”,鼻、额、左右颧、颚便是“五岳”。在这5处凸起空出白色,在其他凹陷处施加深色,“盖平处虽低,而迎阳亦白也。凸处虽高,必有染衬,方见高也。”
  有了明暗对比才有立体感,这便是凹凸法的原理。

02

阿旃陀石窟(公元前2世纪~公元7世纪),即《大唐西域记·摩诃剌佗国》里的阿折罗伽蓝及石窟,是印度最大的石窟群遗址

  古印度的绘画遗存极少,如今只能从阿旃陀(Ajanta)石窟残存的壁画中寻觅印度传统绘画天竺遗法的踪迹。
  在阿旃陀后期壁画(约公元450年~650年)中,凹凸法的各种具体方式(如叶筋法、斑点法、晕染法、深浅法、高光法等)均有实例可寻,其中晕染法与高光法配合使用得最为频繁。
阿旃陀第1窟壁画

  阿旃陀第16窟中的壁画就是运用凹凸晕染法和高光法的范例。
  即便斑驳严重,我们也能看出:画中菩萨半裸上身,肌肤以红棕色从轮廓线边缘向内晕染,逐渐淡化为明亮的浅棕色和肉色。
阿旃陀第16窟壁画
阿旃陀第十六窟壁画

  颧骨、眉骨、鼻梁、嘴唇、下巴及肌肉隆起的部位,则以白色高光加亮;甚至菩萨身披的珠宝璎珞,也用高光强调了出来。
  当然,凹凸法不仅用于人物绘画,也用于动物、花卉、山石等。
  本杰明·羅兰在《东西方艺术比较入门》里提到:“阿旃陀花卉细节的画法跟用于墙壁的大幅人物作品的画法一样。”都是运用花叶颜色的深浅渐变,使人产生浮雕的错觉。古代印度的文献中也经常提及这种绘画技巧。
  由此来看,“凹凸花”也并非中国画师的原创,而是自印度艺术改良而来。

03


  在中国的史书里,有明文记载的“凹凸画派”画家并不多,但都与佛教艺术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南朝梁代的画家张僧繇,唐初,来自西域的画家尉迟乙僧亦擅画凹凸花。他还曾为长安光宅寺普贤堂绘制壁画:“四壁画像及脱皮白骨,匠意极险,又变形三魔女,身若出壁,逼之标标然。”
  只可惜张僧繇、尉迟乙僧等人绘画的真迹已不复可见,而今只能从丝路之上的克孜尔石窟和莫高窟中略窥“天竺遗法”之一斑。
克孜尔石窟(公元3世纪-公元9世纪),位于新疆拜城县,是中国开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为西域古国龟兹国的文化遗存
克孜尔第186壁画残片 现藏于德国亚洲艺术博物馆

  克孜尔石窟壁画的人物像较之阿旃陀更加硬、直、挺拔,人物四肢几乎是由直线勾勒完成的,关节处则是规整的弧线,显示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偏好。
克孜尔第17窟壁画

  同时,相比于阿旃陀石窟自然的晕染,克孜尔壁画强调线与色的结合,更加模式化。   高光一般是胸部两块、腹部四块、肩头一块、大小臂大小腿各一块,其中胸腹部分往往还有明确的线条予以区分。
  画师们也并不是很在意色彩深浅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以致有些画的晕染部分和非晕染部分分界明显,颇有种“新手修容,晕染不开”的感觉。肌肉凸起的效果如藕节,与阿旃陀壁画追求的自然起伏的效果有很大不同。
莫高窟第254窟壁画

  当然,审美没有高下之分。
  克孜尔石窟壁画中既有印度艺术成分,也不乏阿富汗特色、波斯影响和汉画因素。这些多元的艺术风格与龟兹的风土人情相结合,形成了龟兹独有的艺术风格。
  五六世纪的莫高窟也有凹凸法的身影。在北魏时期修建的第254窟壁画中,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菩萨眼睛、鼻梁上的高光和眼窝处的阴影。
  只可惜,由于颜料的氧化,我们今天看到的菩萨由黑色和灰褐色组成,不如阿旃陀壁画那样富有肉感。

04

清·惲寿平《桃花图(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当然,凹凸法对汉地人物画的影响终究有限,在唐之后,凹凸法几乎绝迹。正如宗白华所说:“南北朝时印度传来西方晕染凹凸阴影之法,虽一时有人模仿,然终为中国画风所排斥放弃,不合中国心理。”
  但不可否认的是,凹凸法的传入使得中国画家对体积、空间和立体感有了更新的认识,并最终创造出了有别于传统画法的没骨画法,广泛应用于花鸟画、山水画之中。
  张僧繇所作的“凹凸花”,也被认作是“‘没骨花’之初祖也”。
  由异域传入,为中国画家接受又抛弃的凹凸法,而今却在女性的面容上大放异彩,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们对美的表达。
  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奇妙的传承。(综合整理报道) (编辑/小文)
其他文献
一个家族,在近现代激荡澎湃的历史浪潮中,究竟可以涌现多少人才,可以在多少领域创造奇迹,可以绵延传承多少年呢?在宗法关系、家族文化日渐淡薄的今天,这个问题不是太好回答。但是读一下新近出版的《张静江、张石铭家族》一书,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启示。  张静江家族是晚清及近代江南一带有名的大家族。他的祖父张颂贤和舅公庞云鏳(庞莱臣的父亲),是一百多年前靠经营辑里丝和盐业发家的千万富翁。这样的千万富翁在他们的家
雷曼兄弟死了,半年前,它一直保持着骄人的盈利纪录。  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在过往的每次经济危机中都曾起死回生。如今,雷曼兄弟总部的匾牌前人流依旧,不过,他们只是为了在雷曼兄弟的遗迹前留影纪念。  华尔街的又一个寒冬才刚刚降临。一个又一个噩耗接踵而来:美国最大的保险集团AIG残喘一息、美林贱卖美国银行以求自保、最大储贷银行华互终结了119年生命、最大的两家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转变为银行控股公
阿姆斯特丹工作室Woonpioniers在荷兰海尔德兰省巴赫姆小镇的林间空地上建造了一栋预装木屋。  这栋木屋是为一对夫妇设计的,他们想要一个对环境影响小、符合可持续生活理念的家。  木屋名为Indigo,是Woonpioniers开发的模块化住宅,采用了胶合木结构建造, 尽量减少了浪费、运输和施工时间,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种模块化住宅能在任何地方快速组装,并且设计可调节,可以根據定制要求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 学家达隆·阿齐默鲁  当前,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甚至在某些领域内,机器人的自动化程度已丝毫不亚于人类。但是,人类在享受机器人与自动化带来的工作和生活的便利时,殊不知,自己正在被机器人取代。去年,亚马逊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曾公开表示,机器人将在10年内能取代全世界所有的仓库岗位。如今,机器人和自动化真正取代了我们多少工作?  早在去年 10 月份,一项长达 17 年(19
《笨花》是当代著名作家铁凝自《大浴女》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也是她潜心六年献给读者的又一部大书。该书已与人民文学出版社签约,人民文学出版社已确定其为本社2006年发轫之初的重点之作,于2006年1月出版发行,首印20万册。铁凝在该书的创作过程中,数易其稿,并倾其多年的文学与生活积累,一改以往作品中关注女性命运、专注个人情感世界的基调,而是截取了清末民国初至上世纪40年代中期近50年的那个历史断面,
尼采是一个“不合时宜的”思想者,不仅在生前备受冷落,而且在身后备受误解。100多年来,关于尼采的研究文献汗牛充栋,但人们在尼采哲学的几乎所有重要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分歧,这种现象在西方思想史上亦属罕见。尼采自己深知,他的当代人不会理解他,因为他的时代还没有到来,因为他是为未来的读者写作的。但事态的发展似乎比尼采本人的预料更为悲观,因为他曾经预言:他的著作和思想要100年后才能为人们所理解。100多年过
左侧为孙建国;右侧为屠坤坤  近日,两位来自江苏的九零后科研人员:孙建国和屠坤坤,把木材玩出了“新花样”。  当走在木地板上时,木地板可以发电、并能点亮LED灯泡和小型电子设备一一这是他们的最新合作成果。  该方法产生的电量,还能让计算器显示屏可以显示数字。  相关论文以《具有可调摩擦极性的功能化木材用于高效摩擦纳米发电机》为题发表在Matter上,屠坤坤和孙建国担任共同一作。行走在木地板上,成功
與 Supreme 推出慈善 Box Logo T-Shirt 为 HELP USA 筹得超过 100 万美元,携手 Billie Eilish、UNIQLO 推出全新 UT 系列等一系列动作,村上隆又一次活跃于潮流领域。  这位时尚圈内最活跃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企业家,管理着近 300 名员工的艺术机构,旗下拥有多家画廊, Kaikai Kiki 更经营着包括自己及 Virgil Abloh 在内
本刊讯 据龙源期刊网2005年度期刊网络传播数据分析排行发布会公布:由新闻出版总署信息中心主办的《全国新书目》杂志,荣获本年度中文期刊网络阅读亚欧美排行前100名杂志,位居综合排行第33名,其中亚洲排行第40位,欧美排行第55位。  在期刊界并非声名显赫的专业期刊《全国新书目》,为什么能在海内外网络阅读中颇受青睐,点击率较高,并获得如此殊荣呢?这是参加此次发布会的期刊界人士普遍提出的疑问,也是让龙
华盛顿大学的工程师们设计了一种小巧、高效的机器人视觉系统,该系统总重量只有 250毫克,相当于一张卡片重量的 1/10。研究人员将其固定在活甲虫的身上,并能够以每秒1帧~5帧的速度向智能手机实时传输视频。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科学·机器人学》上。  在电影《蚁人》中,主人公通过缩小身体尺寸,可以随意穿梭于各种岩石缝隙。更为震撼的是,通过昆虫第一视角看到的景象,和我们的认知大为不同。现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