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园林美学元素在微景观创作中的精神功能

来源 :现代园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4m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景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景观新形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应借鉴传统园林美学中以自然为美的思想。分析了传统园林中山、水、植物等美学元素的布置方式及设计特点,在现代微景观作品中体现传统园林美学的思想。通过实例分析表明,在传统园林美学思想指导下设计的微景观作品具有良好的艺术性、观赏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其他文献
《三大改造》一课理论性较强,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本课教学实践中,通过研究学情,做好课前准备;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学法点拨,培养思维品质;贴近生活,提升学科素养等手段或方式,打造有梯度、有活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生动课堂。这些方式或形象直观、或生动贴切,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对实现"增效减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训练在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青少年双相情感障碍伴有睡眠障碍的患者80例纳入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用药指导、休息指导、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和健康宣教。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1
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高质量发展,沿线国家的贸易活动不断深化。在此背景下,诸多国产化妆品企业选择“走出去”,合格的品牌译名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研究探讨国货品牌英译策略,旨在改善国货品牌名称英译现状,推动国货走出国门,增强全球影响力。
汉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分期上起着重要的分水岭作用,而汉画像石则是汉代最为突出的文化遗产。汉画像石的意象语言作为中国传统美术表现形式,饱含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是彰显生动的传统文化与气势磅礴的汉文化的图像缩影。其丰富的题材内容与意象的表现方式具体且生动的表达了汉代人的思想文化与生活愿景,所传递的汉文化信息也更加具有欣赏性。它不仅是汉代以前美术艺术的发展巅峰,更是启示中国之后美术形式数百年,具有承前启后
[目的]观察葛根饮品对Ⅱ型糖尿病人膳食干预效果。[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5例,应用葛根饮品,对照组35例,口服安慰剂,共实施干预6个月。[结果]两组干预效果比较,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干预组、对照组自觉症状减轻现象分别为62.9%,1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00,P﹤0.01)。干预组、对照组减药或停药现象分别为57.1%,5
受“社会责任投资”等理念的影响,投资者日益重视企业ESG信息的披露情况。可持续发展报告作为ESG信息的重要载体,其质量也受到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注。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相关的措施持续推进,能源密集型企业的非财务类碳信息或将成为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焦点内容。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华能国际与ENEL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深度挖掘,并从整体性和清晰性的角度评价报告质量,认为“内外协同”是提高我国电力公司可
乡村景观评价作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和技术基础,有效推动着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以青岛崂山区黄山村为研究对象,采用VRM系统进行乡村景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黄山村景观质量等级为A级,具有较高的开发潜质。根据评价结果及定量分析,从旅游规划与开发角度将其定位为集“生态康养,山海体验,特色民宿、文化运维、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滨海山地型美丽乡村,并从空间规划角度提出“一带、一路、四区、多点”的总体布局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美丽乡村自上而下的战略性安排。乡村景观涵盖了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发展是未来乡村改造的关键。以甘肃省景泰县张家台子村为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要求,对村落风貌、规划布局、细部节点等进行设计。提出绿色生态理念下的乡村景观的设计策略,以此达到提升村落风貌、改善村民生活品质、传承村落生产生活方式的目的。同时,满足村民的精神需求,带动张家台子村
【目的】miR-146a作为抑炎因子,仍然不清楚其是否参与宿主与微生物间的互作,进而影响肠道稳态,因此本文旨在研究miR-146a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肠道miR-146a特异性敲除小鼠(CKO鼠)及对照小鼠(Flox鼠)为对象,利用16SrRNA高通量测序法检测2组空肠段的微生物菌群分布。【结果】测序共获得用于物种分类的OTU数 1,134条,包括 37门、80纲、161目、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