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向洋观世界,云开雾散终有时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00G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立足学情,明确课程立意
  提起欧洲的中世纪,在学生头脑中,首先呈现出来的便是“黑暗的中世纪”这几个字。这一论断就像一付千斤重担压在这段历史之上,以至于学生普遍认为“黑暗”便是中世纪的最大特点。事实上,“黑暗的中世纪”的观点最早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们提出来的。“他们把希腊罗马时期称为‘古典’时代,而将他们生活的时代称为‘现代’,处在古代和他们生活年代之间的时期就是所谓的‘中间时代’。由于他们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己任,因此,他们又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他们认为他们的使命就是对所谓‘黑暗时代’的否定和对于古典文明的复兴。”[1]这一观点经由文艺复兴的发酵和人文主义者的传播,影响极其广泛,以至于后来的人们普遍将这一结论奉为圭臬。这种看法不仅长期影响着史学研究,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认知,成为难以改变的定势思维。至于中世纪缘何黑暗?这一千多年里欧洲究竟发生了什么?欧洲人是如何走过这一千多年,率先迈入资本主义的却少有人关心、鲜有人追问。
  随着史学研究的不断发展,把中世纪看作黑暗时代的观点,不断受到史学家们的质疑和纠正。越来越多的史学家认识到,中世纪西欧社会呈现出来的并不只有一种色调,在历史的长河里,它是不断变化的。“欧洲文明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缓慢、复杂又有迹可循的过程。中世纪早期(约500——1000年),是西欧文明逐渐成型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确立的时期。这段时间欧洲社会动荡不安、变化不断。中世纪中期(约1000-1300年),是改革、复兴、扩张时期。这一时期欧洲人口增长,财富汇聚,城市发展,教育振兴,疆域扩张。此时的欧洲充满了机遇与发展,‘……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中世纪晚期(约1300——1500年),既出现了可怕的灾难,又发生着社会形态的变化。这一时期,欧洲社会发展明显加快了步伐,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结构性变迁,西方文明已经走到了近代文明的大门口。”[2]中世纪西欧文明的积累为近代文明的腾飞准备了条件,没有中世纪的积累,就不可能有欧洲近代文明的勃发。中世纪西欧文明是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桥梁,其作用不容忽视和低估。然而,这些认识更多的是束之高阁,困于书斋,绝少进入中学历史教材。
  所幸的是,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增加了中世纪的章节和内容。如何运用好教材对一线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素养立意的时代,历史课堂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涵养学生素养提供更多养分;为立德树人目标的达成添砖加瓦;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好课程。“好的历史教育给予学生一种‘看历史的思路’,一种适应未来社会的智慧。”[3]照本宣科,填鸭灌输已无法适应这一要求。面对学生误解很深的中世纪,既要澄清学生头脑中的认知误区,还原中世纪历史的真实面目;更应该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欧洲文明的悠久历史,厘清中世纪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体悟欧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进而培养学生以平等的心态对待世界上不同文明,尊重他国文明,形成开放、包容、多元、尊重、理解的优秀品质,达成养育素养、立德树人的目标。
  但中世纪跨越千年,内容繁杂,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里,纠正学生头脑中的固化認识已属不易,有效落地素养更是难以企及。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呢?寻找一个小的切入口,引导学生见微知著,管中窥豹或许是不错的方法。沿着这样的思路,我梳理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中世纪零星而模糊的印象。比如城堡、城市、大学、教会、教皇、农奴、庄园等。在这些微小的史事中,选择哪一个较好呢?通过反复比较,我最终确定以庄园制为切入口。因为庄园这个事物学生相对熟悉,并且在中世纪农耕文明的时代,农业是经济的主体,庄园制是中世纪社会的基础。庄园孕育了欧洲走向近代文明的曙光,发育了“民权”、“法制”、“私有财产保护”等理念。基于上述考虑,我将本课的核心目标确定为:“通过呈现中世纪欧洲庄园制度下经济、司法、社会关系等方面史实,探究中世纪欧洲庄园制下的黑暗与光明,使学生认识到文明的演进是一代又一代人辛劳和智慧不断累积的结果,不是突变、而是渐变,不是断裂、而是传承。人类社会的色彩斑斓正是基于文明的多样性。”整堂课以庄园制度为突破口,以点带面,为学生了解中世纪打开一扇窗。
  二、营造冲突,突破固化思维
  定势思维一旦形成,要想改变非常困难。面对学生陌生的中世纪,我精选史料,呈现历史复杂的面相;精心营造冲突,激活学生思维;进而引导学生突破固有认知,形成对中世纪的新认识、新思考。
  (一)在经济剥削中发现权益保障
  中世纪农民生活在一种设计得很聪明的制度之下,无论怎样都会以不同方式受到剥削。他们受到剥削的种类异常繁多,我选择17种剥削形式,将其罗列出来,但着重引导学生研读其中典型的一种。
  材料1:在许多情况下,农奴每年都必须向领主购买其指定的葡萄酒,倘若他未按时购买,那么领主将在他的屋顶上倾倒4加仑的葡萄酒,如果葡萄酒向下流,佃户就必须为它埋单,如果酒往上流,他才不必付款。
  ——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信仰的时代》[4]
  通过材料,学生感受到,在中世纪庄园制下,农民、农奴在经济上受到的剥削非常严重。这种感觉强化了学生头脑中固有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我又精选史料,呈现历史不为人熟知的另一面,揭开中世纪欧洲文明的恢弘画卷。
  中世纪的欧洲,国王、领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并且受到诸如《森林法》等法律的严格保护,不允许对林地侵占和分割,违法侵占甚至可能被送上绞刑架。但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从11世纪开始,欧洲兴起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拓荒者被财产和自由所吸引,走向荒芜的田野,人迹罕至的森林、沼泽,进行垦殖。在英格兰,国王占有的大片林地和荒原受到村民的不断蚕食;在德意志,农民开垦了原属大主教占有的大片荒芜丘陵;在法兰西,国王占有的林地、沼泽不断地被农民垦殖。垦殖者和领主矛盾尖锐,闹上法庭,许多垦殖者受到审判,被处罚金,被判重刑。为此,12世纪,法兰西国王路易七世针对新的垦区“洛里斯”颁布了《洛里斯宪章》。宪章的内容很多,我精选其中两条:   材料2:(5)不论任何时候,洛里斯居民的财产都不允许受到侵害,除非该居民对我们或我们的宾客犯下罪行。
  (17)每个洛里斯居民都享有在市场上出售自己产品的权利,都享有收到货款后自由离开市场不受骚扰的权利,除非他触犯了法律。
  ——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5]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洛里斯垦区农民享有的权益。
  《洛里斯宪章》确立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自由等权利。学生在研读材料的过程中获得了新知,冲击了已有认识,但又产生了新的疑惑:洛里斯垦区只是一个个案,农奴在与他们经常打交道的领主那里,权益能得有效保护吗?为解决这一疑惑,我选取如下材料:
  材料3:佃农自带犁具履行两天帮工,在这两天中,一天吃肉,另一天吃鱼,还有足够的啤酒。犁队中凡使用自己耕牛的人,可在领主家中用餐。所有承担割麦的人其午餐有汤、小麦面包、牛肉和奶酪;晚餐包括面包、奶酪和啤酒。次日他们将有汤、小麦面包、奶酪和啤酒。午餐时面包不限量,早、晚餐面包每人限用一条。
  ——奇切斯特庄园的《租税清册》[6]
  问题:根据材料,指出领主与农奴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关系?
  《租税清册》反映出农奴与领主之间形成了比较清晰的权利與义务关系;具备了比较明确的的契约观念。这种契约观即约束农奴,也约束领主。农民个人依靠庄园法庭、习惯法和惯例进行抗争,使其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护,个人财产得以不断积累,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了适宜的土壤。
  (二)在政治压迫下探寻法制曙光
  中世纪的欧洲,领主是社会的主要管理者,庄园法庭是领主实施管理的主要机构。因为有庄园法庭存在,所以中世纪农奴与领主的斗争更多的时候不只诉诸暴力,更诉诸于法律,双方的博弈往往在庄园法庭上进行。《中外历史纲要》对庄园法庭有一段简单的描述:“领主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若望文生义,不求甚解,不去深究历史的原貌,就会认为庄园法庭是维护庄园主利益,鱼肉农奴的工具。然而,历史的真相要复杂得多。
  材料4:1300年,埃尔顿庄园的法庭案卷载有19个茅舍农涉讼的记录。他们被指控没有将牧草装上马车,被领主告上法庭。但这些茅舍农坚称:他们没有装草的义务,除非他们出于自愿,主动这样做。为此法庭查阅了有关佃农劳役的惯例,然后确认:这些茅舍农必须在草地上或领主庭院里将牧草垛起,但没有义务将牧草装上马车。
  ——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7]
  问题:根据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是如何协调领主、农奴各自权益的?
  在庄园法庭里,领主与农奴以法律为基础,在尊重惯例的基础上解决两大阶级之间的矛盾。庄园法庭固然维护领主利益,但农奴可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抵抗过渡剥削。“一旦领主违反惯例规定, 同样会受到庄园法庭的处罚。一些庄园法庭甚至做出完全不利于领主的裁判。”[8]农民及农奴凭借习惯法在法庭上与领主据理力争,这种行为不是孤立存在的经济问题,而是社会规则的一部分。这种抵抗权以及与此相关的自然权利、主体权利在社会上越来越得到认可,为欧洲向近代法制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
  (三)在阶级对立里追问人性关怀
  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那是否意味着农民和领主之间始终处于剑拔弩张、尖锐对立的状态呢?
  材料5:领主将劳动费用降低为一小笔钱,并将其它陈年旧账一笔勾销,领主不欺掠农奴——他通常会关照后者——在其贫病无依,或年老体弱之时。节日期间,他会向穷人敞开大门,并以食物款待所有的来客。……
  ——《世界文明史·信仰时代》[9]
  其实,任何正常的社会都有被社会认可的规则与秩序,这些规则与秩序可能包含着剥削、压迫,但只要受剥削的一方还能忍受,剥削还能维持,这个社会就存在下来,这是社会张力之所在。中世纪的欧洲,农民确实受到领主的残酷剥削,但领主与农民之间也存在着互相体谅、理解、尊重,闪耀着可贵的人性光辉。这种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社会关系进一步冲击了学生的固化思维,使学生体会到要在特定的环境下以理解同情之心态客观评判历史。从当时的状况看,庄园制也是适合时代、地域和人性需求的制度。
  通过上述环节,学生体会到,中世纪欧洲的庄园制下有剥削压迫,也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保护;有阶级对抗、暴力斗争,也有法律基础上的博弈与抵抗;有残暴与贪婪,也有充满温情的人性关怀。这有限的权利之光、朦胧的法制之光、可贵的人性之光,避免了零和游戏的陷阱,有利于普通民众财富的增长和民权的发育,有利于近代文明物质基础和法治关系的积累,推动了欧洲人征服蛮荒,创造新文明,润泽自身,泽被世界。
  三、放眼世界,培养大国公民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日益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央,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但近年来,国际关系风云变幻,诡谲莫测,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给国际关系和各国发展带来深刻影响。当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进入到历史性变革的新阶段,处理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学生的知识与素养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发展。历史教育需要把握时代脉动、回应时代呼唤、跟上时代脚步、润泽学生成长。如何推动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建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呢?从国内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教育能培养怎样的人。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亦离不开世界。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立足本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包容理解的宽广胸怀,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大国公民,这是新时代历史教育应有之义。
  正如威尔·杜兰特所言,中世纪的欧洲“先是野蛮的牺牲品,其后变为野蛮的征服者,而后又成为新文明的创造者”[10]。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体会到,中世纪的欧洲固然有其黑暗的一面,但更有丰富得多的面相。欧洲文明同样悠久灿烂,欧洲人民一样勤劳智慧,蔑视甚至无视这一伟大的文明和这样一个创造文明的时代,是不明智的。课堂上习得的新知会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当今世界,民族主义卷土重来、保守主义甚嚣尘上、外交霸凌时有发生……在这股逆流面前,新时代的中国国民需要以怎样的心态面向世界,以怎样的姿态对待他国,以怎样的行动担负起大国责任?我想,历史已经给出了最好的注解。今天,我们在课堂上要培养青年学子形成开放的心态,积极融入世界;具有谦逊的姿态,尊重理解他国文明,善于从不同的文明中汲取营养、寻求智慧;富有责任担当,积极“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11]。如此,才能为人类提供精神支撑,才能携手解决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注释】
  [1]沈坚:《文明的历程》,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2](美)朱迪斯·M·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页。
  [3]靳晓燕、梁曦文:《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教育》,《光明日报》2017年7月26日。
  [4][9][10](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信仰的时代》,成都:天地出版社,2017年,第540、545、1060页。
  [5]侯建新:《圈地运动的先声:中世纪西欧大垦荒》,《史学集刊》2018年第5期。
  [6]转引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189页。
  [7]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北京:三联书店,2014年,第209页。
  [8]张新军:《抗争语境下的中世纪英格兰庄园法庭》,《固原师专学报》2006年第7期。
  [11]习近平:《文明因交流而多彩
其他文献
作为长沙的老城区和核心城区,天心区近年加快发展夜经济。  仿佛一夜之间,文化古城长沙大放光彩,有了网红城市等诸多称谓。  这两年,偶尔以随笔形式写了几个地方,有长沙朋友问:“何不写写长沙?”朋友可能只是随口一说,却让我陷入深思,开始重新审视,甚至特意重走那些曾经熟悉的大街小巷。  突然发现,长沙不仅风景如画、文化厚重,而且文化融入百姓日常,城市自带光芒,的确具有网红气质。  城市因水而美,因水而更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图/人民网记者翁奇羽  5月22日上午9时,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的一次,但在有限篇幅内,充分突出了就业、民生、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  “当前,疫情尚未结束,发展任务异常艰巨。要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
马克思与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后,或被误解为单一的经济决定论,或以简单化的公式到处滥用,晚年恩格斯以通常所称的“历史合力论”进行过驳斥。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恩格斯强调:“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1]
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是中学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一。将乡土史文化资料融入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既能够让历史贴近现实社会生活,有效改变课程结构单一的现状,还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众多鲜活的教学素材。我校是创办于1888年的一所百年老校,建校130年来,金中人在中国近代历次民主革命运动和反对外来侵略的革命战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编撰了校本教材《金陵中学师生
廉江市人民医院的护士照顾隔离中的孩子。 图/钟自斌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县域基层如何做好联防联控?  广东省廉江市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大政治任务,汇聚“防控先锋队、打造医护新铁军、筑牢安全防护墙、构织民生保障网”4股强大阻击力量,强化党群联动,凝聚群众、教育群众、宣传群众,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廉江成立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置防控综合
《民生周刊》记者于海军  住处附近有家书店,每逢周末免费阅读区常坐满人。偶尔腾出个空位,我就拿着书坐上去,翻看间歇也会留意旁边人读什么书。  找人聊聊读书,讲讲阅读故事,总不是啥难事。我环视周围,两个90后女孩,一个捧着《克拉拉与太阳》,另一个拿着手机一通拍。  “喜欢石黑一雄的小说?”我主动上前搭话,说明采访意向。她们微笑着说,只是来拍几张照片,打个卡,蹭蹭热度。我有些失望,索性追问一句“平时都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一是利用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组织学生参观,增强直观的历史感受。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1]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利用博物馆和乡土资源,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需要。为了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以南京长江路历史文化体验课程的开发,使学生身临其境、接触历
7月24日,东京奥运会射击项目,作为争冠热门,王璐瑶因资格赛发挥失常,无缘决赛。赛后,她发了一条微博并配上自拍:“各位抱歉,很遗憾,我承认我怂了,三年后再见吧。”  就是这样一条充满歉意并带有自嘲意味的微博,竟让她遭遇了“网暴”。  一些激进的网民跑到她的微博下吐槽、冷嘲热讽,甚至是谩骂。迫于压力,这位23岁的小将只得将微博删除。  因失利而遭遇苛责的远不止王璐瑶一人。回顾奥运比赛,这样的情形几乎
距“西方人文精神”这一考点在高考历史江苏卷中以大分值的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已过去了七个年头。七年之后,江苏卷重现“人文”,推敲“科学(理性)”,這其中渗透着怎样的素养意旨?揭示了怎样的学科品质?又启发我们如何更进“思想史”的课堂教学?笔者在剖析了2017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23题的基础上,回观2010年高考历史江苏卷第24题,反思一二。  一、唯物史观是“常识”的底色  唯物史观作为涵育历史学科特征
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核心素养发展正在成为引领和指导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成为当下的重大研究课题。为此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和凸显“人”的核心地位,使“人”能跃然于课堂教学中。  一、高中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和凸显“人”的核心地位  1. 高中历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