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视角下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来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k5273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鉴赏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文章通过对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模块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依据艺术批评的写作方法、角度和标准为音乐鉴赏提供正确的途径和思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音乐鉴赏方法,不断提高音乐鉴赏水平和实践水平,最终实现情感认同和文化理解。
  【关键词】艺术批评;音乐鉴赏;美学
  【作者简介】路鸣,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随着《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发布,核心素养进入广大教师的视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一些专家学者指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接受性欣赏”状态,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很难摆脱固定的思维方式。在音乐课中,如何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有效实现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艺术学理论的角度上看,鉴赏与批评是密不可分的艺术活动,因此研究者试图从艺术批评角度探索音乐鉴赏课的新思路。
  一、艺术批评与音乐鉴赏的关系
  艺术批评作为一个专门的艺术术语,源于西方。“批评”一词在英语中是“criticism”,在法语中是“critiquer”,二者源于希腊语“kritikos”,都含有判断、裁判、论定的意思。艺术批评是指在一定美学原则和艺术理论的指导下,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思潮、艺术流派及艺术批评本身进行的科学分析和评价[1]。艺术批评作为艺术理论、艺术实践与艺术鉴赏之间的桥梁,是提高大众音乐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艺术批评并没有真正进入大众视野,很多人认为艺术批评是艺术家的事情,与大众的“音乐生活”无关。
  事实上,艺术批评的主体可以是艺术家、评论家,也可以是普通大众,如人们听到音乐时会表达喜欢或不喜欢。大众的鉴赏活动是艺术批评的前提,艺术批评又可以帮助大众理解、鉴赏艺术作品。大众以审美为目的进行艺术欣赏,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作品进行主观审美判断,实现音乐鉴赏活动;若进一步做出深度分析与价值判断,则实现艺术批评。艺术批评离不开鉴赏活动,是大众进行艺术体验的升华。
  二、鉴赏模块教学中艺术批评的意义
   (一)转变传统音乐鉴赏教学观念
  艺术批评可以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更为广阔的视角,探索音乐教育的新理论。运用艺术批评能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的内涵与成果,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背后的人文价值与意义,同时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和学生展示的平台,使学生逐步了解音乐元素,提炼出标志性的音乐语汇,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这为高中音乐教师提供了可行的实践角度。
  (二)建立以审美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
  一个人的审美能力是在实际生活过程中不断历练而成的。学生从孩童时期便开始接触音乐,且随着个人成长经历会从艺术作品中获得不同的享受和启迪。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艺术批评进行审美判断,使学生逐步了解并接受更难以理解的音乐作品,欣赏以前并不喜欢的艺术作品,并用全新的目光重新认识以前喜欢的音乐,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
  三、音乐鉴赏课堂中的艺术批评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运用艺术批评强调通过科学的方式认识音乐作品,做出个人判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通过音乐鉴赏课,学生学会如何正确地听、思考、认识音乐作品,进而能够对现当代的音乐作品做出合理的判断。
  (一)音乐鉴赏中的艺术批评理论
  艺术批评为音乐鉴赏课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艺术批评在形式上具有描述、分析、解释和判断四个基本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存在依赖关系,后一个要素总是依赖于前一个要素,但在实际的批评活动中,这些要素可以相互穿插进行。第一要素是描述,指教师尽可能给出作品中的各种细节,其对象既可以是艺术特性,也可以是审美特性。在课堂上,教师经常让学生感受所听作品的情绪、辨析音乐形式,这些都是运用艺术批评中的描述要素。第二要素是分析,就音乐来说,是指会分析音乐要素,例如节奏速度。学生能够将音乐要素与自己所感受到的情绪进行联系,产生对于音乐形式美的认识。第三要素是解释,艺术批评的目的不只是提供关于作品的感觉经验的描述,更重要的是提供关于作品意义的解释。例如探讨音乐作品的社会意义实际是探讨音乐的社会功能。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能够将严肃、沉重、繁琐的社会理性转化为鲜活感人、悦耳的艺术感性形式。当作品表达社会教化、情感疏导、审美教育等社会价值时,教师就可以有机地将其融汇到音乐实践行为中,使学生在音乐美的愉悦中获得人格的升华和情操的陶冶[2]。第四要素是判断或评价。艺术批评不仅要进行关于音乐文本的描述,阐释作品的意义,更重要的是要进行作品的价值评判。
  那么,如何看待音乐作品的价值?艺术批评的标准提供了从美学与历史两方面的角度去把握作品。美学标准是要评判作品所要达到的审美高度和价值,例如艺术价值、情感表达的完善程度、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运用的娴熟程度等。历史标准即分析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作品对于政治社会稳定所产生的意义,作品对于人格的改造是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等。
  同时,艺术批评也为教师提供了多元方法探索音乐作品的价值。有艺术家个人、艺术群体、艺术时代、艺术地域民族风格层面,有文化思想、意识形态、艺术观念、伦理道德层面,有公共空间社会学层面,有跨文化中西方视野等层面。教师可以从不同层面科学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探究。由此可见,艺术批评为音乐鉴赏课提供了较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理论指导。
  (二)运用艺术批评的课堂教学
   在实际的音乐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学过程或环节已经运用了艺术批评的相关内容。
  1注重学生听觉感受
  在音乐鉴赏课中,“听”是感知作品的主要方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社会环境、艺术素养、个人经历导致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不同。从艺术接受的观点看,听者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主动的创造者,作品的价值最终由听者完成。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人听觉感受的表达,引导学生独立地将听后感受进行主观表达,例如音樂基本情绪、情感氛围、调式色彩、美学效果(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和喜剧美),引发了什么样的联想等。   2进行具体的音乐本体分析
  教师要进一步对其内容进行理性把握,如音乐中主要的表现手段、发展手法,选择最能影响听觉效果或最为典型的元素进行理性分析,探讨作品的风格体裁特征。例如巴洛克音乐,其复调和声中多声部的连贯、力度的阶梯式变化、每一部分对速度的严格要求,使巴洛克音乐成为有序的典范。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对音乐典型元素的掌握,逐渐了解整首作品乃至一个时代的风格特点。
  3进行音乐作品的意义阐释
  艺术批评的标准为我们提供了从美学与历史两个角度把握作品的意义。在课堂中,基于美学标准,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音乐音响的审美特征,认识作品所具有的审美特征和所达到的审美价值。例如从古典主义时期的贝多芬《热情交响曲》到新维也纳乐派的勋伯格《五首管弦乐曲》,这期间改进了乐器的精准度、扩大了乐器的音强范围、挖掘了乐器新颖的音色,音乐的表现力逐渐增强。在《五首管弦乐曲》中长号刺耳的声音,加弱音器的圆号,使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变化和对比。由此,教师引导学生从音乐的音响要素与组织形式探讨音乐的审美。
  基于历史的标准,教师首先应注重与学生探讨作品创作时特定的社会人伦教化背景、民族地理环境、文化背景以及政治经济等要素对作品的影响。其次,探讨艺术家的个性、经历和思想对作品的影响。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是俄罗斯的苦难引发了音乐家伤感的情感所创作出来的。人民的苦难是一种社会现象,而作品是社会现象引发音乐家对社会的一种感受。
  4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
  艺术批评以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反应和探求作品内在含义为目标,重在培养学生的客观观察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当学生开始意识到音乐作品中的精神魅力,并受到启发与激励,他们便会积极主动地以新的方式理解、创作作品。这是一个持续的、相互作用的过程,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相信、依赖自己的直觉和能力,同时又要求教师具有音乐的敏感性、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例如在讲授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一课时,就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的表现精神,教师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主动接受艺术作品,敢于发表个人对作品的意见,同时对他人不同的观点坦诚发表不同的看法,由此营造一个自由的课堂讨论环境。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思想发生微妙的化学反应,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理解作品的价值,最终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写小论文、排演小型音乐会、为动画配音乐和小组合作演讲等形式,形成并总结学生自己的主观认识,实现对作品价值的深度挖掘。
  四、结语
  对于作为欣赏者的学生而言,教师引导其进行艺术批评的过程实际就是音乐鉴赏的实践过程。教师运用艺术批评的原理可以更好地对作曲家、表演家的意图进行补充和发挥,架起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桥梁,将学生真正带入审美情境之中,体验艺术,增强内心感受,正确认识作品,进而做出恰当判断,实现文化理解,最终让学生成为鉴赏实践的主体。
  参考文献:
   [1]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明言.音乐价值的由来及其本質[J].音乐艺术,2012(3):17-24.
其他文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当让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其实,长久
由文献[1]知,正定矩阵三角分解后,下三角阵中各元素在阵中的位置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为此可将矩阵中用二维形式表示的诸元素利用位置函数表示为一维形式,文献[1]中所有利用下三角阵各元
随着我国新课程标准的改革, 在音乐教学领域,也出现了积极的、不同程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创新,并在广泛的实际教学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合作教学就是这些年来被广大教师所应用于
图形的认识作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为例,根据实践式教学的特点,在具体的图形认识
继文献 [1]后就建立区域坐标系问题 ,阐明了基本概念、原则和特点 ,并对工程测量与坐标系的关系以及长度变形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提供了一个地区区域的划分、组建和长度变形示
貉细小病毒性肠炎又称传染性肠炎,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2007年9~10月份,该病在我市呈小范围流行,经综合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
长期以来,学校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重视不够,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有名无实、教育过程以知识代替思想等不良现状,导致部分中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责任意识淡薄,自律能力
牙周炎是发生于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感染性疾病,随着牙周医学的发展,牙周炎与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阿尔茨海默病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疾病
【摘 要】为强化小学生的思维训练,提升数学思维品质,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训练分析力;设置实践活动,培养推理力;加强合作交流,发展论证力;引导自主探究,提升综合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思维训练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史宁中教授参照核心素养概念,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提出:数学核心素养是具有数学基本特征、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思维品质和
编者按:长期以来,高考作文模式化、套路化现象愈演愈烈,成为作文教学的“老大难”。为此,彭俊姣老师与其团队开展了变“套作”为“真写作”作文课程的实践,构建了“展现个性”“写得深刻”“写出哲理”“呈现文采”“体现创意”五个维度作文教学的整体规划。该实践旨在改变作文教学高耗低效的无序状态,既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路径,也为学生带来了优秀的行文示范;既让写作教学有章可循,又让学生有效规避“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