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山水画中松树题材绘画研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per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魏晋起,松树便入画,而至元代,众多文人画家笔下都涌现出了松树的身影,使松树题材绘画进入了一个高峰期,而其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元代特殊的时代背景,文人以画为寄、借松抒怀,研究元代山水画中松树题材的类型及其特点,探索其丰富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元代;松树题材画
  松树题材绘画在中国山水画中占了及其重要的地位,发展到后来成为一个独立的绘画题材。据文献记载,距今最久远的出现描绘松树形象的作品,是1960年4月在南京西善桥南朝墓葬群中出土的《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之后历代都有为数不多的表现松题材的画作,如隋代展子虔所绘的《游春图》,唐代于邵绘有《松竹图》,李思训《江帆楼阁图图》,及其子昭道绘制的《明皇幸蜀图》,唐人所绘《宫苑图》,韩滉的《文苑图》,五代荆浩的《匡庐图》,宋代米芾的《海岳庵图》、郭熙的《早春图》、赵孟坚的《岁寒三友》、赵伯骕《万松金阙图》等。
  直至元代,松树题材绘画成为中国古代松树题材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高潮,在元代画家史料中有详细记载的元代画家有六十九人,其中画过松树题材绘画的画家有二十四人,占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五多,由此可见松树题材绘画受元代文人的青睐,并且在绘制过程中有创新有变革,本文将以松树题材为例,探讨这一绘画题材在元代得以流行的原因及其类型特征、文化意蕴。
  松树作为中国山水画的一种表现对象,自隋朝时最早出现,之后历代都有画家进行创作,但数量不多,并没有流行开来,直至宋代宋人对松树的画法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才大大推动了我国松树题材绘画的发展。
  一、松树题材绘画在元代兴盛的原因
  (一)政治环境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正式掌管政权的封建王朝,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元代的各个民族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次是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南方汉人,沦为了当时社会最下等民族的南方汉人生活苦不堪言,各种限制和禁忌使他们的身心备受摧残。在元代初年,科举制度被废除,知识分子入仕途困难,加上官场腐败,战乱连年,天灾人祸,都加剧了元代文人内心的不满与苦闷。在南方汉人入仕无门的状况下,为了填补内心精神空虚,便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艺术和文化领域,致使其蓬勃发展,其中绘画、书法、戏曲等方面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而寄情于画便成了当时的一种风气。
  (二)宗教三教并兴
  元代在宗教信仰上采取的是比较宽松自由的政策,推崇顺其自然、清心寡欲、宁静淡泊的思想境界的道家在元代出现了繁荣的局面,而这种思想境界以及理念在当时统治残暴、民族歧视严重的元代,成了文人画家逃避世俗的一种方式与寄托,于是他们纷纷远离世俗,回归自然,寄情山水,隐逸之风开始盛行。他们抛开世俗的烦恼,全身心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中,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使艺术思想与道家思想合二为一。
  (三)借松抒懷
  元代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当时画家的创作特点——寄情于山水,托物言志。而松树对于中国元代画家绘画的意义及文化的含义,都是其他植物所不能企及的,松树作为传统文学意象的内涵中,寄寓传统道德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元代画家不谋而合,自然松树成了元代画家借以抒发内心情怀的重要载体。在当时浓厚的“松柏文化”时代背景环境中,文人画家对松柏最深刻的体悟是:松柏精神。所以借松抒怀,也正是饱受民族矛盾压抑下的元代文人画家喜爱松树题材绘画的根本原因。在元代,松树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而这种精神又激励着元代文人前进的脚步,元代文人画家在创造松树题材绘画的过程中也不断以松柏精神激励自己,借松柏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松柏”既成了当时的一种重要的绘画题材,亦是一种文化符号的象征。
  二、元代山水画中松树题材的类型及特点
  与之前不同的是,松树题材绘画在元代受到了极大的青睐,许多元代画家都热衷于松树题材绘画的创作。纵观元代历史上的文人画家的松树题材绘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描绘松树或以松石为主要题材的作品
  如朱德润最著名的作品《浑沦图》(见图一),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株苍老遒劲的古松挺立于斜披之上,其酷似龙爪的枝干上盘绕着若干藤蔓,藤蔓的须丝飘散于空中,有飘逸升腾之感,整个造型犹如虬龙,用笔劲挺而洒脱、苍老又不失润泽,图中的松树形象是作者借松树来比喻君子。在烽烟四起动荡不安的元代,君子之风在野而不在朝,就像生长于深山万壑之中的古松一般,虽扎根在乱石之中,却志存高远。而松树的处世之态是:既不欺世,也不堕世,不卑不亢,平易常见,却又和而不同。这也是元代画家画松的原因所在,以松树形象来论人品,寄托自己的情感情怀,是处于乱世的文人最基本的立身救世的理想品格的写照。
  (二)松树与山水相搭配的作品
  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见图二),这幅传世之作既是黄公望山水画作品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元代山水画的经典之作,映射了那个时代山水画的个性特征和艺术风格。画中描绘的是初秋富春江一带的风景,峰峦、斜坡、云树,起伏竞秀,疏密有致,除了对富春江山水的描绘,画中更多的笔墨是放在了对树木的描摹之上,各种树木鳞次栉比,变化多端。在画法上,黄公望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远处的高山、树木穿插交错,用墨浓淡有致、下粗上细、似点非点;近处的山峰上小树则用浓墨随意点画,稀疏几枝松树点落在坡脚之上,用笔清劲;小松针则长短变化有序,疏密有致;点苔、小屋用笔精炼;而碎石和矾头尤为特别,土石相间、矾头累累,很见绘画用笔之功力。《富春山居图》体现了黄公望对赵孟颊“须知书画本来同”的艺术思想的完美诠释,讲究以书入画,着重书法的用笔神韵,整幅画神清骨健,全入画境。作者借画抒情,以松比志,开拓了元代山水画神明变化、因心造境、写意抒情的新天地,无论是在绘画艺术特色上,还是其心里情感的抒发、寄托上,这幅画足以见出了作者的苦心孤诣,对后世山水画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三)松树与山水、人物相搭配的作品   如钱选的《幽居图》(见图三),《幽居图》是钱选松树题材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整幅画给人气韵幽静的感觉。画中的山石坡岸、树木丛林以简洁清润的墨线勾勒,另外山石坡岸用了青绿色着色,一改赵伯驹精密严谨的工丽风格,画风清淡简洁、潇洒疏落。画中山石方直有棱,皆以刚劲而尖细的笔墨勾勒出。凹处的画法也很特别,以极淡极细的线条平行排布,被青绿色罩染之后几乎隐约不可见。坡脚染储色,山石着以青绿色。山上散布着浑圆的小苔点是全画中墨色最浓的地方。远山以淡青色直接晕染而成。画面的右边则是三五秀石零落在坡边岸角,青松虬曲其上,茅屋掩映于松石之间,湖中一叶扁舟缓缓行驶。对岸碧峰起伏,高树间露出古刹一角,古松下隐约可见茅屋柴门。钱选对于树木的画法有其独到之处,通常他会省略对繁复枝桠的描绘只画树的主杆,而他笔下松针画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直接以笔点画而成,用各种符号来组成松针的形状,生动可爱;另外一种是双钩填色,叶与叶间排列得如图案一样,具装饰性。
  (四)松树与人物相搭配的作品
  如王绎与倪瓒合作的《杨竹西小像》(见下页图四),这幅画中人物由王绎画,倪瓒补画松石平坡,卷首倪瓒题云:“杨竹西高士小像,严陵王绎写,句吴倪瓒补作松石。癸卯二月。”根据画中题跋释文,可知这幅作品已历明、清两代著名收藏家项元汴、伍元蕙、宋荦等递藏,是一件流传有序的元画精品。图中人即为杨竹西,南宋遗民,他不屑于入世,隐居江南,与倪瓒、王绎等人交往密切。画中他头戴乌帽,身穿长袍,须髯下垂,面相清癯、磊落而有神,两眼前视,略带微笑,形象慈祥。王绎用细笔勾描人物面部五官及须眉,比例协调,略烘淡墨,使形、神跃于纸上。衣纹以中锋运笔,寥寥数笔,就把身体的体积感和衣服的质感表现出来了。而在他身旁则是石堆和一株枯松,由倪瓒所画,笔墨枯淡、松秀,与人物相得益彰,表现了杨竹西在宋亡后,不肯趋炎附势的气节和情操,更体现了元代文人雅士“抗简孤洁,辟处穷居”的境遇。
  三、松树在绘画中丰富的文化意蕴
  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古国里,浏览古籍,我们可以发现文人雅士对松树的情有独钟,他们歌以赞松,诗以咏松,文以记松,画以绘松,鸿篇妙文枚不胜举,丹青杰作传世甚多。究其原因是松树不仅在绘画中是一种美的符号和象征,同时它还蕴含着伦理、宗教方面的深刻含义。在绘画中不同的背景配上松树,可能就表示着不同的内容和意义。归纳起来,无外乎以下四种:
  (一)长寿或得道成仙的象征
  松龄长久,经冬不凋,所以被视为仙物,用以祝寿、喻长生。而松的“祈长生、益寿考”之意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当时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庄老精神使魏晋士人价值观念发生全新的变化。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以老庄思想为基础,神仙与不死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以“松”这种原初的象征寓意被道家所接受,后来成为道家长生不老的重要原型,在道家的神话中,松往往是不死的象征,道士服食松叶、松根,以期能飞升成仙、长生不死。在中国古诗中,涉及到松树的诗句枚不胜举,而在这些诗句中,松树往往又是长寿的象征:“常青松迎客,万寿黄山巅。鹤童仙叟至,蒼枝揽月怀。”亦有我们耳熟能详的贺寿佳联“福如尔海长流水,受比南山不老松”,而在传统绘画领域,松常与鹤为伍用以表达长寿,如《松鹤延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此类题材往往设计成孤松一株直指云天,而仙鹤仰首长啸,或款款飞来,松静鹤动,松刚鹤柔。寓指长寿百岁,相伴永远,吉祥安康。
  (二)真情的象征
  松树的坚韧、顽强,往往也象征着忠贞的友情和爱情,南朝乐府民歌《冬歌》中有唱到:“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果树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宋代文豪苏轼一生亦爱松,从“少年颇知种松,手植数万株,皆中梁柱矣”,到当他的结发妻子王弗病逝之后,苏轼在其坟茔周围亲手种植松苗万株,写下了催人泪下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而今著名的黄山迎客松,松枝舒展,彬彬有礼,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恭迎四方宾客,已成为国人向世界敞开心扉,友朋遍天下的标志了。
  (三)坚贞不屈气节的坚守
  松树具有“蟠根错节气犹龙,受尽风霜不改容。”的精神,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坚贞的生活态度是为人们所欣赏的,孔子在《论语》中最早指出了松树的这种品格和特性,他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用这句对松树的品格、特性的赞美之词,来启示他的门人弟子,这句话深含了与人的品德修养相联系的潜台词。而在《庄子》这部书中记载孔子周游列国,到陈蔡两个国家的时候,遇到了缺粮断炊的困厄,他对弟子说道:“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后茂也”。孔子的这段话,首次将松树的品格特性与人的艰难困苦的遭遇和品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而中国人对这种“气节”品质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不屈不挠、隐忍的特性最先联想到的植物也是青松,青松的这种文化意蕴,在元代更是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发挥到极致。
  (四)淡泊清高志向的追求
  其中林景熙《云梅舍记》中有记载,“即其居累土为山,种梅百本,与乔松、修篁为岁寒友”;元杂剧《渔樵闲话》云:“那松柏翠竹皆比岁寒君子,到深秋之后,百花皆谢,惟有松、竹、梅花,岁寒三友。” 至宋代,文人雅士将松、竹、梅并称为岁寒三友。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特别钟情于松、竹、梅这三种植物也是有一定的原因的。一、这些植物的生长习性被人们所喜爱,人们便赋予了它们淡泊清高志向的追求的文化意蕴;二、中国古人喜欢托物言志,无论是绘画艺术还是诗歌,这种淡泊清高志向的追求的风格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中国元代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文人对于这种风格的追求更是如此,便寄情于松,借松抒怀,促使松树题材绘画在元代兴盛起来。
  参考文献:
  [1]陈文新.历代草木诗选[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2]张彦远.历代名画家论画山水松石[M].中华书局,1985.
  [3]陈高华.元代画家史料汇编[M].杭州出版社,2004.
  [4]何志明,潘运告.中国书画论丛书[M].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1997.
  [5]陶铸.松树的风格[M].人民出版社,1987.
其他文献
在少儿散文创作中,作家应有明确的读者意识,理解读者对象的复杂性,明确“幼儿”、“儿童”、“少年”三个层次读者的身心的差异性,以他们的审美接受能力和作家的主体创作能力
肝内胆汁淤积症见于各种急慢性肝病,主要表现为黄疸和瘙痒,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腺苷蛋氨酸(S-adenosyl-L-meth
期刊
摘要: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世界上较有影响的音乐教育体系和音乐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媒介传入了中国,由此便推动了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巨大进步。达尔克洛兹、柯达伊和奥尔夫等音乐教育体系在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较为广泛,当代的中国十分有必要了解、吸收这些音乐教育体系中的精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从而推动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最终建立一套具有
本文首先对历代学者关于《警察与赞美诗》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综述,其次对作者作品和理论进行了概述.第三部分从功能文体学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概念功能——及物性系统的角度对
目的:探究ICU危重症患者的护理风险及其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ICU病房常
摘要:新形式下的高师声乐课堂教学仍然是多有音乐专业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也是广大声乐教师值得探讨的问题,一节成功的声乐课,应该是互动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多样的、集教师主动与学生互动的,注重音乐审美情趣培养的包容的教学过程  关键词:声乐;教学;课程;互动  在当今高师音乐专业所有课中,无论面临怎样的改革,对于学生来讲,声乐教学一直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前几年高
目的:研究肝癌病人接受肝切除术后使用ω-3脂肪乳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术后等氮、等热量PN支持。研究组病人使用中长链脂肪
摘 要:奥斯卡·王尔德是十九世纪英国唯美主义的杰出代表,对二十一世纪欧洲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影响深远。《道连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着重表现了王尔德的艺术与生活的观念,艺术和美是永恒至上的唯美主义观。这部作品构思奇妙、语言优美、象征意味浓厚,表现了作家对于唯美主义的不懈追求。  关键词:王尔德;唯美主义;《道连·格雷的画像》唯美主义  一、唯美主义的渊源和发展  一般认为艺术上的形
在这个静寂的山村里,一个人呆在宿舍里,总是感到憋气和压抑.看着窗外满眼的绿,耳边不时响起隐隐约约的汽车马达声,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在百无聊赖中把人的思绪拉得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