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體育局主辦的全新項目“2019體能挑戰暨運動健身體驗日“,於10月27日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館圓滿舉行,吸引超過400人次參賽,場面熱鬧、賽事氣氛緊張。 活動於早上9時30舉行,現場設有多個健身體驗項目、健身體驗班及運動醫學諮詢區,並先後進行了多項體能挑戰賽,包括平板支撐、掌上壓、波比跳及折返跑等。 本次活動結合了體能挑戰、健身體驗及運動醫學等元素,主辦單位期望市民透過參與體育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體育局主辦的全新項目“2019體能挑戰暨運動健身體驗日“,於10月27日在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運動場室內館圓滿舉行,吸引超過400人次參賽,場面熱鬧、賽事氣氛緊張。
活動於早上9時30舉行,現場設有多個健身體驗項目、健身體驗班及運動醫學諮詢區,並先後進行了多項體能挑戰賽,包括平板支撐、掌上壓、波比跳及折返跑等。
本次活動結合了體能挑戰、健身體驗及運動醫學等元素,主辦單位期望市民透過參與體育運動,踏出建立運動習慣的第一步,推動市民恆常地參與體育鍛煉,提升身體素質。
其他文献
澳門特區從2009年至今,經歷了崔世安特首施政的十年。這十年時間裏,崔世安特首帶領澳門社會各界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嚴格按照憲法和澳門基本法辦事,延續了第一、二屆政府開創的良好勢頭,實現了經濟快速發展、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展現了具有澳門特色的“一國兩制”成功實踐。這些成績是和公務員團隊積極配合政府的施政密不可分的。 回顧崔世安特首管治下的10年,特區政府
澳門近十年來,第三、四界特區政府在中央政府和行政長官崔世安領導下,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基本方針,帶領澳門社會實現民生改善、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各方面表現出色,取得了極高的人類發展指數和巨大的經濟總量,總體上政績令人滿意。但是,在前進的道路上,政府工作始終是“進步與不足”、“成績與問題”互相交織。行政長官崔世安治下,公共行政管理仍暴露出政府執行不力、決策力不高,較多存在政策
政策諮詢、落地,有溝沒“通” 澳門第三、四屆政府在行政長官崔世安的帶領下,依法施政,推動經濟平穩發展,持續改善民生工作。回顧這十年,澳門社會整體呈現出一個比較顯著的特徵就是“平穩”,施政理念從過去第一、二屆政府的經濟急速發展轉型為強化社會民生的平穩發展期。隨著首十年的經濟急速提升,進入第二個十年,澳門社會的矛盾呈現出新的特點,崔世安特首帶領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穩健施政,維持社會穩定,著力促進民生
2011年,在國家領導人的見證下,廣東省人民政府與澳門特別行政區共同簽署了《粵澳合作框架協議》,正式拉開了粵澳兩地政府緊密合作的嶄新序幕。在這樣的背景下,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下稱:產業園)作為該協議下的首個落地項目,承載了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和促進粵澳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使命,為包括澳門在內的企業、專業人士、青年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歷年來,產業園依託國家大力支持和區位優勢,一直以
城市建設離不開土地資源,以新城A區規劃來講,有否出現土地資源過度傾斜的問題,會否壓縮了其他行業的發展空間?對澳門城市可持續發展及提升居民生活質素有何影響?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澳門土地資源有限,更加要得到善用,政府將在A區建二萬八千個公屋單位及四千個私人房屋單位,單以數量看這個比例頗大。一是,同一區密集興建這麼龐大的公屋群,社會較關注十多萬人口居住所需配套設施如何;二是僅規劃四千個私
廣建公屋是否是解決現有房屋和社會問題的出路?新城A區規劃建成容納十萬居民的新公屋社區,是否有助促進社會和諧的施政目標?是否贊成政府加速廣建公屋,以滿足到社會上各階層對公屋的需求?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澳門回歸20年以來,政府推出了二萬五千多個公屋單位,包括經屋一萬五千多個、社屋九千四百多個,切實解決了二、三萬個家庭的住屋問題。一些社會意見認為,特區政府財政充裕,亦有土地資源,應學習新
一直以來,澳門基金會致力於推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澳門與內地的文化藝術交流,積極邀請內地藝術家來澳門進行文化交流。在這樣的背景下,促成了嶺南名家洪植煌於7月16日蒞臨澳門開展辦個人畫展。 當日傍晚,“與百姓同悅——嶺南名家洪植煌國畫作品展”開幕式假澳門陸軍俱樂部展覽廳揭幕,中聯辦宣文部文體處副處長辛建波、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公共外交和新聞部副主任朱婷、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區榮智、澳門潮屬社
借鑑他地的公共房屋建設經驗,您認為有哪些值得澳門可借鑑的?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 我支持特區政府“社屋為主、經屋為輔”的公共房屋政策。一方面,利用現有土地資源多建社屋,讓一部分符合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居有其所,當社屋住戶收入增加或有條件購買自置物業,就要退場讓出單位給有需要的人群入住;另一方面,經屋作為公共資源,定位是協助一部分冇能力在私人房屋市場置業的居民解決住房問題,政府可以有規劃地
20年城規導向: “經濟”到“民生” 回顧過去十年的澳門城市規劃發展態勢,首先要正視的一點在於,特區政府本身是有延續性的,無論誰做特首,無論哪屆政府,政策上都或多或少有延續性,而任何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其立足點都在於如何發展好澳門,包括城市規劃發展的政策亦如是。 回歸初期,澳門經濟雖然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但底子仍比較薄,財政收入還處於比較低的水準,亦因此,当时的特區政府将重點聚焦於發展
近年一些團體政客要求政府增建公屋的訴求不斷,各種包括青年宿舍、澳人澳地、新婚社屋等提議此起彼落,然而,有說法指公屋居民成為被照顧者(弱勢)的標籤,如何看待這種社會現象? 澳門地產業總商會葉建華理事長:澳門回歸以來,經濟發展飛速,樓價飛漲是必然的結果,與此同時,一些社會力量通過向政府施壓,要求政府廣建公屋,為市民爭取所謂的公屋福利,這亦是造成一部分市民尤其年輕人依賴政府解決房屋問題這一社會現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