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ch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从本质上说是一门实验性学科,新课程改革后的生物教材中,实验的权重也在不断加大,这为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发展创新思维方面提供了素材。与此同时,如何提高与培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一线生物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下文通过对学生在生物实验过程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操作能力的培养入手与同行探讨之。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兴趣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未来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存素质。无论是从培养新时期建设人才需要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和发展的角度来看,都需要生物学教师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兴趣和好奇心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能力最基础的条件,一个人如果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和好奇心,不太可能有创新和很大的成就。人对事业或事物有兴趣,一旦达到迷恋的程度,则更利于创新,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亦如此。在实验教学中要通过老师的“导”,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对生物课和生物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源泉。
  (一) 结合人物生平提高学生学习兴致
  在实验教学的引入上结合一些经典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发展史和著名生物學家奋斗的历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像光合作用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经典的实验,孟德尔植物杂交的实验以及他的生平,克里克和沃森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过程都是很好的实例。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同学们大部分会热情高涨。
  (二) 结合生物发展史与新成果激发学生好奇心
  结合当今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如在做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前可以介绍当代基因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发展以及取得的一些前沿成果;还原糖鉴定实验中可以加入糖尿的测定和糖尿病治疗上的一些前沿理论,激发学生兴趣和好奇心。
  (三) 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兴趣
  现代思维科学证明:思维活动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创新学习应从学会质疑开始。我鼓励学生在实验课前预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如本实验为何要采用这样的方法?能否采用其他方法?实验材料是否可以替代等等。还鼓励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设计相关实验进行探索、尝试、验证在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不要急着给结论,甚至是一些没有结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不断地去钻研、去探究。
  二、 注重实验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教材上的实验无论从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药品的配置使用,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等都有较为合理完善的安排,是众多专家智慧的结晶。但我们要告诉学生,这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这恰好为我们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不断创新,不要把生物实验课上成实验验证课,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
  (一) 实验材料多样化,力求创新
  同一个实验,各实验小组可以准备不同的实验材料。比如叶绿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教材上所选的实验材料是菠菜,我们可以准备菠菜、甜菜叶、萝卜叶等。甚至鼓励学生自己准备一些实验材料选用。再如:在做“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时,除了教材上提供的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可以尝试用花瓣、白菜叶、紫甘蓝叶等。可见,在选取不同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多种实验材料,得出多种实验结果和结论。
  在启发动员学生选取多种实验材料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用多种材料反复的实验中,熟练了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在面对不同实验材料出现的实验结果时,学生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与归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离他们并不遥远,自己也会做科学。对课本实验材料的再次探索,可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观,培养创新精神。我们还可以从对课本实验的实验结果等方面让学生进行再次实验的尝试,培养学生做科学的能力。实验器具和药品的创新使用亦如此。
  (二) 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的创新
  我们传统的做法是学生依照教材上的实验方法和步骤,一步步的操作,最终得出结论,毫无创造性而言。对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讲解改为让同学们自己另外设计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通过学生拓展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较高层次。例如,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要求同学们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实验材料和用品,自己选择适合的实验材料和用品。同学们会按老师提出的要求利用课余时间,大量查阅资料,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材料设计出多种多样的实验方法。
  三、 鼓励学生多问多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有创新,得先有问题,问题是人类思维的起点,积极思考、大胆质疑是创新品质的重要方面。有人说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于问题的发现、后成于问题的解决,说的也是这个意思。说到要多问多疑,大家肯定马上会想到大物理学家牛顿,是的,如果不是当初他对苹果落地好奇,多了问一个“问什么”,就没有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多问多疑说明学生有问题,说明学生发现了问题,有了疑问就有了主动探究知识的欲望,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要因为学生的问题打断了课堂的教学而抹杀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课堂应当成为开放的课堂,教师不要满堂灌,要精心设计开放性或发散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要把课堂真正教给学生,不要轻易随便否定学生不同的观点,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敢于标新立异,敢为人先,这才能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效果。
  四、 小结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更新教学知识和教学理念,彻底抛弃“应试教育”的教育观念,积极主动参加新课程培训和新课程改革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大胆使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要不断探索、持之以恒,逐步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到创新能力的挖掘和提高的演变和过渡。
  作者简介:
  范飞东,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广西钦州市浦北县浦北中学。
其他文献
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农药被广泛应用,对生物机体机能有较为严重的毒害作用。建立快速、灵敏、有效的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成为当前研究者热衷关注的课题。重点对近年来国内
陈佐才作为明末清初滇西一带声名较著的遗民诗人,其交游活动甚广。考察陈佐才的诗歌及他人著述,可知其交游对象主要有知名僧人、明末遗民及隐逸文人,他们之间的交游是明末清
我国有为数众多的博物馆是由古旧建筑改辟而成,这乃是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做法。其原因,一方面国际上普遍认为改辟博物馆是合理利用古旧建筑的最佳方式之一;另一方面又是博
只有让小学生会自己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思考的问题才会使知识被学生真正的吸收,通过这个学生主动研究的学习过程学到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因而,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应是单
职高学生正值青春期,面对网络,部分学生产生依赖心理,甚至产生网瘾,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本文主要从青少年上网的心理、生理动机角度出发,分析其成因,找到疏导办法。
高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数学知识点的展示能力,为学生展现出形象、具体的数学模型。信息技术的高效应用可以使得空间结构的教学得到有效的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增强作业设计的趣味性、生活化、多样性、梯度设计、体现思维训练等方面,来改变作业设计的不足,从而增强作业的实效性,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增强实效性  小学数学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继续和有益延伸,它和其他数学教学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合理实效的数学作业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堂知识与技能的
本文介绍了解小绿叶蝉的生活习性、为害症状,剖析该虫大发生成因,从农业生产角度,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法。
目的总结嗅沟脑膜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嗅沟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显微外科肿瘤切除术,其中采用额部冠状皮瓣及双额骨瓣开颅入路8例,翼点入路12例。结果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