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建构

来源 :克拉玛依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wboy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化交流力是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推动力量。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中塔两国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为塔吉克斯坦国家发展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深度对接提供了重要孔道。文章认为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的建构基于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本价值契合点,通过文化交流力撬动中塔经济、农业、能源、科技等领域合作,为中塔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筑牢了稳固根基。
  关键词: 文化交流力;孔子学院;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125;H19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9.04.07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刘成.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建构[J].克拉玛依学刊,2019(4)42-47.
  文化是国家间交往的桥梁和纽带。国家间交往的亲密程度得益于文化交流力的建构和凝聚。文化交流力是文化内生动力与文化外在魅力相融合的结果,是对彼此文化认可、认同与尊重的体现,同时也是文化交往交流的必然选择。中华文化交流力建构的一个重要孔道和载体就是我国分布在海外的孔子学院。从文化交往实践来看,截至2018年12月31日,154个国家(地区)建立548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作为中外合作建立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通过孔子学院10多年的发展,培养了一批海内外知华、懂华、友华、爱华的青年群体,在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以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以下简称“塔民大孔院”)为例,致力于探究建构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的路径选择。
  一、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概况
  塔吉克斯坦目前有两所孔子学院:一所是塔民大孔院,另一所是塔吉克斯坦冶金学院孔子学院。基于塔民大孔院成立时间较长,各项体制机制建设相对完善,本文主要以塔民大孔院为例进行相关探讨。
  塔民大孔院是由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主办、中国新疆师范大学承办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位于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2008年8月27日,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峰会期间,中塔两国政府签署合作开办孔子学院的协议;2009年2月26日,中方孔子学院院长到岗,标志塔民大孔院正式开始运行。截至2018年底,塔民大孔院教师及志愿者共计52人(其中中方教师44人,塔方教师8人)。学院下设1个孔子课堂、20个教学点,其中大学教学点12个(其中7个教学点开设汉语专业);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点4个;其他教学点4个。塔民大孔院自开办以来,累计培训学生近两万人。基于此,塔民大孔院在2011年第六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及2012年第七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上,连续两年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荣誉称号。
  目前,塔民大孔院日益成为塔国民众感知中国历史文化、了解中国当代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重要窗口,为深化中塔传统友谊、促进两国人文合作、夯实友好民意基础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建构内涵
  文化交流力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际、交往能力,是跨文化传播力、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1]81文化交流力的建构需要平台,作为在海外设立的以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公益机构,孔子学院已为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提供了交流、互鉴、合作的新平台。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的建构,正是基于这一平台,凝聚中塔文化交流能量,助力中塔命运共同体的打造。
  一是培育文化交流能力。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交流产生文化共鸣,实现文化共通、共融、共振。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中塔两国文化交往的友好使者,要积极为彼此文化交流助力。
  二是增进汉语学习能力。语言是感情交流的工具。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汉语教学机构,要注重学生汉语语言学历能力培养,让汉语学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三是提升彼此互信能力。平等协商、互利共赢是互信能力提升的基石。情感上的互信与交融来自于相互尊重以及对彼此利益的关切,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中塔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须在推动中塔互信能力提升上助力。
  四是强化共促发展能力。中塔命运共同体的打造是基于中塔两国共同发展能力提升的基础之上,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春风顺势而行,要充分发挥孔子学院的引领作用,提升协同发展能力。
  三、塔吉克斯坦孔子學院文化交流力建构的实践
  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赋予了每一所孔子学院独特的气质和禀赋。2014年9月,《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海外汉语教师撰写的文章——《孔子学院,为世界捧出“中国读本”》,作者指出“孔子学院不再是单一的语言文化推广机构,而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文明使者,成为‘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平台”[2]101-105。通过这个平台和读本,世界开启了对中国新的阅读和关注,中国也因为全球孔子学院的兴起开启了一种新的言说和讲述。塔民大孔院承担着孔子学院文化传播的使命,为中塔文化交流合作发挥了重要功能。
  (一)促进中塔文化交往
  文化是一条河,是各国各民族如涓涓细流汇成的一条大河,世界各国人民在不断交流碰撞中有了更多理解和共处。[3]中塔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也是基于文化交流这一根基,通过文化交流,实现彼此互信,进而实现合作共赢。塔民大孔院作为中塔文化交流的窗口,扮演了文化交流管道的重要角色,凝聚了强大的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
  为了促进中塔文化交流,塔民大孔院每年举办大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打造出一批品牌文化交流项目,受众近万人,深受塔国民众的欢迎。如塔民大孔院开展的中华文化知识竞赛、中华饮食文化大赛、中华才艺大赛,中国春节、中秋节等节日的庆祝活动,“筷子”文化节、乒乓球大赛、中国传统文化讲座、中塔一家亲活动,以及在塔吉克斯坦国家图书馆开设的中国厅设立中国文化中心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往活动也受到塔国媒体以及中国媒体的关注,如塔国家电视台、SINAMO电视台、AVESTA网站、中国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新华社、人民网等对塔民大孔院文化活动多次进行报道,增进了塔国人民对孔子学院的了解、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以及对中国的了解。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往,增强了中塔民众彼此互信,为中华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   (二)致力于汉语言学习
  语言源于生活,语言的学习自然也应当融入生活。孔子学院作为海外汉语教育的重要平台,一直致力于汉语言的教学,同时十分注重把汉语学习融入学生日常生活。塔民大孔院的汉语授课覆盖范围包含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以及中资机构中的汉语培训等。以2018年为例,塔民大孔院全年开设297个班次,学员5 495人次;其中大学教研室共开设汉语专业136个班级2 390人次。汉语专业各教学点統一使用《发展汉语》《新概念汉语》系列汉语教材;中小学教研室(含孔子课堂)开设17个兴趣班,主要选用《HSK标准教程1》《YCT标准教程》,学生达到359人。为了满足塔民大孔院学生的需求,孔院每年举办HSK考试、HSKK考试、YCT 考试,参与考试人数逐年提升,截至2018年底,参与考生达到2 310人次。通过孔子学院一系列汉语教学活动,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汉语水平。
  为了让汉语学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塔民大孔院通过举办各种“手牵手、快乐行”夏令营、“快乐八月”夏令营、“汉语诗歌朗诵比赛”“汉语团队大赛”“唱红歌、学汉语比赛”“奥林匹克汉语知识竞赛”“大学生汉语词汇大赛”“智力快车·汉语知识体验课”“汉语听写大赛”“中文歌曲大赛”“汉语选修课程”“中小学生汉语水平考试”“汉语教师暑期培训”“汉语教学研讨会”“中学生汉语演讲比赛”“汉语墙报设计大赛”“汉语情景剧”“金话筒杯汉语主持人大赛”“趣味汉语团体赛”“城市语言脱口秀”等全方位、多元化的汉语教学模式,让孔子学院学生对汉语产生亲近感,对汉语学习产生兴趣。通过塔民大孔院的努力,孔子学院学生从创建初期200余人,发展到如今4 000余人,1 700多人通过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方式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培养了一批知华、友华、爱华的塔吉克斯坦年轻人。
  (三)积极融入当地生活
  塔民大孔院作为联系中塔两国民心相通的连心桥,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肩负促进文化交流的使命,在塔国生根发芽。
  为了积极融入当地生活,塔民大孔院真正走进了塔国民众的生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在文艺演出方面,塔民大孔院非常注重与塔国当地文化团体的合作,与塔国家芭蕾舞剧院合唱团、杜尚别艺术中学、“NAVRUZ”艺术团、民间艺人等广泛合作,在塔国重要节日一同演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二是在情感交融方面,塔民大孔院充分体现了对塔国人民的友爱与尊重。孔子学院要求教师学习塔语,在塔国重要节日上唱塔国歌曲,举办中塔乐器大赛,增添了节日氛围,拉近了彼此文化上的亲近感。每年塔民大孔院前往当地福利院慰问,拉近与当地民众距离。塔民大孔院专门设置“塔袍日”,作为塔吉克斯坦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孔子学院教师穿上塔袍无疑增进了彼此的文化亲近感。通过彼此情感交融,增进塔国人民对孔子学院的理解,真正实现了情感互信。三是在融入校园生活方面,培训中方教师在衣着、行为等方面遵守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各项管理规定,积极与外方孔子学院院长沟通,本着协商的角度处理孔子学院事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积极参与塔国举办的各项联谊活动等,拉近了与塔国民众的距离,增进了塔民大孔院融入当地生活的能力。
  (四)注重中塔协同合作
  协同合作是塔民大孔院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源泉和动力。塔民大孔院致力于发展中塔两国教育的交流与合作,在组织当地汉语教师师资培训、推动塔教育官员访华、开展学生夏令营活动、招录各类奖学金学生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以2018年为例,塔民大孔院与塔外交部、塔国家图书馆、塔教育部兴趣课程培训中心以及各教学点联合举办80余场教学、文化活动,这些成果的积累使得塔民大孔院成为塔国知名的教育文化单位。
  塔民大孔院在促进中塔协同合作方面采取了多种举措,一是塔民大孔院积极参与中塔关系建设,协助中方团组完成在教育与人文领域的交流互动,推动交换生项目的发展。在学院的积极沟通与推动下,由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援建塔民大“中塔友好智慧校园”项目已于2018年9月顺利验收,学院全程参与、见证该项目的实施,得到中塔双方的高度赞誉。二是塔民大孔院积极加强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与 “学生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人才数据库,举办校园招聘会,截至目前已经向20多家驻塔中资企业推荐汉语优秀学员150人次,达成录取意向30人次。2018年4月2日,塔民大孔院与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设立中国塔吉克斯坦外综服务基地,与首批获准赴华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5名塔吉克斯坦学生签署定向委培协议。塔民大孔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助力培养跨境电商人才,把职业培训列入教学工作计划内容,将为校企合作开创新领域,为塔吉克斯坦青年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此外,学院还积极促进校际合作与交流,在推动学生互派,加强双边学术科研合作与交流等领域进行了有益尝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建构中的障碍
  (一)中塔文化、教育体制差异导致沟通不畅
  中华文化崇尚和合文化,为了构建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共商共建共享的交流理念,致力于共同世界的建设。[4]30-33文化体制差异导致中塔两国在文化交流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中塔两国在文化传统、学校管理模式以及大学课堂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如塔吉克斯坦学生在课堂上比较随意,即使迟到的学生也会与班级学生一一握手后才回到座位学习,这与中国学校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要求不同,在一定程度上给孔院教师原先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冲击,对如何适应当地教学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塔方教育体制也与中方不同,塔方大学校长经常更换,因此一旦更换校长,学校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人事关系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这也会导致孔子学院与校方需要重新接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孔子学院的决策思路与进程。
  (二)孔子学院自身体制机制建设亟待完善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塔命运共同体建构提上日程。但囿于孔子学院自身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更换频次。目前,孔子学院教师组成以志愿者和公派教师为主,志愿者任期通常为一个学年,公派教师一般为两个学年,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一般任期2-4个学年。孔子学院的生根发芽需要持续的过程,中方院长与教师的更换频次过高不利于与所在大学、教育主管部门的沟通交流。二是中方教师师资、教材不足现象较为普遍。随着中塔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塔国中文人才的缺口较大,目前孔子学院尚不能完全满足该国汉语学习的需要。塔吉克斯坦国内从幼儿园到大学,对于汉语教师需求每年增加,同时还存在汉语教材不足,以及针对不同国家本土教材更是缺乏,囿于师资、教材等因素,一些地方还无法开设汉语学习课程。三是教学内容上有待创新。目前,孔子学院主要以中国传统文化的教授为主,更多是剪纸、绘画、脸谱以及中国美食等的学习,而对于中国“新四大发明”,如高铁、电子支付、共享单车、网购,以及中国在科技领域,如火箭、FSAT望远镜、空间站建设、蛟龙号、C919大飞机建设等展现中国现代化进程,展示中国现代精神风貌,以及中国新发展理念的成就介绍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孔子学院海外传播效果。   五、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建构的方向与途径
  (一)注重“在场”方式发力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认为:“实体”是尚未展开、尚未认识的“在场”,“主体”是展开了的、认识了的“在场”。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人们也开始以现代性的反思审视网络时代带来的种种消极影响,其中,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主体缺席造成的疏离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2]101-105而文化“在场”则决定了孔子学院在開展文化活动时的场域选择具有了丰富的可能性,从而实现任何“脱域”活动都难以达到的传播效果。零散、碎片化的文化传播和虚拟、虚无化的体验难以形成整体的主体形象和传播导向,文化的价值内涵因而流失;主体缺场所造成的情感疏离更是对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国家价值目标、社会价值目标、群体交往价值目标等的消解。[5]173-175
  在孔子学院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在场”是核心的指导理念和实践行为,是消解现代性社会里技术理性缺陷和多元文化隔阂的重要形式。孔子学院多渠道、多方式参与所在大学发展进程,参与当地文化交流活动,为塔国学生就业等提供积极帮助都是以一种在场的方式,增进彼此情感的交流与沟通。纵观塔民大孔院的发展,在持续营造在场的方式、方法上要继续创新,要在打造“孔子学院日”“汉语桥”品牌的基础上,抓住一切机会营造文化交流的机会,主动参与,主动对接,坚守自信他信、合作双赢、平等对话等信条,以良好的形象展示在塔国民众面前,从而为实现中塔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在场的强大助力。
  (二)做好“一带一路”倡议借力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中塔两国各方面交流开启了新篇章。塔吉克斯坦明确表示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追求的是沿线国家互信、互利和共赢。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一带一路”上中塔文化交流的耀眼明珠,一定要抢抓机遇,运用“一带一路”强大凝聚力,助力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提升,从而为促进“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发挥孔子学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建设一定是基于中塔双方共同努力,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中塔经济、人文、农业、科技等领域取得飞速发展,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孔子学院要传播好、展示好中国新时代的精神风貌。一是要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各种人文交流机会为孔子学院学生提供平台,如积极办好“汉语桥”、积极为“一带一路”峰会、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等提供见习机会,提升孔子学院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工作能力。二是借助“一带一路”倡议与塔国发展战略对接机遇,积极培养塔国本土汉语教师,本土教师队伍的壮大是孔子学院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方面可以弥补中方师资力量的不足,同时也更有利于开展中华文化的传播,培养一批知华、爱华人士,为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增添力量。[6]64-70
  (三)彰显主体间性助力
  中塔文化交流是基于平等、尊重的基础之上的交流,虽然语境有高语境与低语境之分,但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指出的:“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希望各国互尊互信、和睦相处,广泛开展跨国界、跨时空、跨文明的交往活动,共同维护比金子还珍贵的和平时光”,“文明交流互鉴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不应该是单一的、单向的”。对于文化而言,“只有文化差异,没有差的文化”。作为高语境国家,孔子学院在海外中华文化传播实践中,要体现双主体原则,尊重塔国文化与文明,通过平等交流为中塔文化深入交流提供坚实基础。
  一是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中塔文化沟通交流的实体,要坚持注重外方孔子学院的地位,在孔子学院的重大决策、重要活动以及日常管理上,一定要注重双方的沟通,甚至可以把外方院长推向前台,增强外方院长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作为塔国高校的一部分,要时刻注重大学利益,积极为学校发展助力添彩,这样孔子学院才能被外方所接受和支持,彰显平等与尊重。三是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过程中不能一味争夺或夺取什么话语权,话语权是在给予彼此尊重基础上得以体现的,话语权一定是基于包容性和非竞争性的主体间性原则的结果,这同时也是文化交流力的柔韧性表达。[7]115-117
  (四)追求情感融通聚力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追求情感融通的最高目标。孔子学院作为中塔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在所在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仅仅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媒介,同时还应是情感融通的重要平台。情感融通不仅体现在孔子学院校园内,还应该走出校园,走进塔吉克斯坦当地社会,真正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中塔友好的使者。
  一是充分依托国内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从家庭、社会、学校全方位育人的视角,如开展家访活动,与家长充分沟通,让学生、家长了解孔子学院,使孔子学院走进学生家庭。二是要积极参与当地重大节庆活动,参与当地文艺会演活动,拉近孔子学院与塔国民众的距离。孔子学院要利用所长,真正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积极参与当地文化建设。三是注重与当地民众情感的交流,关注慈善事业、社会福利等,真正展示中华文化礼义仁和的精髓。通过心与心的互动与交流,消除文化差异产生的陌生感,提升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力,为中塔两国发展注入活力。
  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日出日落之间、东西方之间,孔子学院每天都在讲述着生动而丰富的中国故事,讲述着中华民族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成长,讲述着她厚德载物、仁爱宽厚的秉性和天道酬勤、自强不息的信条,叙述着她的兼容并蓄、睦邻友善,也述说着中国家庭、里弄间的市井生活,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困扰与新貌。[2]101-105塔吉克斯坦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的建构为中华文化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提供了共识根基;同时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助力,以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的提升为契机,注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互信,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大构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选择。孔子学院文化交流力的建构一定是基于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前提和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同时也要讲好中外文化交流故事,为共建和谐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
  参考文献:
  [1]李建军.中国与中亚的文化交流力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1).
  [2]邓新,刘伟乾.“在场”理论视角下的孔子学院文化传播方式及其价值意蕴[J].民族教育研究,2017(03).
  [3]张丰雷.中国与塔吉克斯坦的民间文化交流现状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
  [4]张心.孔子学院跨文化误读的理性思考[J].齐鲁学刊,2017(01).
  [5]马晓乐,宁继鸣.孔子学院的文化功能与社会价值[J].山东社会科学,2015(08).
  [6]牛长松.孔子学院与中国对非语言文化外交[J].西亚非洲,2014(01).
  [7]郭卫东,刘敏,张全生.孔子学院家访活动探究——以吉尔吉斯斯坦奥什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运用马丁·布伯的“对话”理论,从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出发,剖析传统管理工作中“我-它”关系带来的困境,探讨如何实现“我-你”和谐的高效学生管理工作。“我-你”对话关系,是实现彼此平等、信赖、和谐、高效的管理模式的保障。营造“我-你”对话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学生管理模式,要求作为管理者的辅导员自身至少要具备三个素质:平等尊重,學会倾听;宽容接纳;积极介入。  关键词: 马丁·布伯;对话理
期刊
摘 要: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对象,利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并分析制度距离等主要因素对出口效率的影响,对促进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提高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及平衡贸易逆差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2006-2019年农产品出口平均效率为0.373,处于较低水平;国别差异性明显,中国对俄罗斯、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出口效率较高,对土
期刊
摘 要: 文章基于宏观、微观角度的深层分析发现,我国供需错配的乡村人才管理机制、不均衡的城乡公共服务供给以及辐射力度有限的乡风文明导致农村返乡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引不进”“留不住”“干不好”。作者认为通过坚持党对乡村人才的引导、加大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力度、多维度重塑文明乡风等举措可以有效补齐乡村人才供给短板,真正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从而助推乡村振兴相关进程。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理论修养是共产党员提升能力、提升党性修养的首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是领导干部素质的核心和灵魂,不断加强理论修养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原则、是党克敌制胜的根本法宝、是每位党员的必备素质和基本功。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先进的政党首先指的是理论上的先进,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以先进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胜利,才能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中保持清醒并带领人民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成
期刊
摘 要: 夫妻之间具有共同订立遗嘱之物质基础,包括个人财产和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同遗嘱在实际操作中的复杂性和遗嘱真实性难以判断,所以共同遗嘱在形式上应当限定在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两种形式下。夫妻共同遗嘱在生效和失效、变更和撤销问题上由于涉及具体的遗嘱类型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共同遗嘱;私法意思自治;共同财产  中图分类号:D92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
期刊
摘 要:在国家开放大学从单一的学历教育逐渐向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行发展的转型时期,新疆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在非学历教育中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形成了非学历教育的独特模式。文章从六个维度探讨了新疆阿勒泰广播电视大学在非学历教育方面的创新做法。  关键词:非学历教育;开放大学;地域特色培训  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1
期刊
摘 要: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发布平台,引领着学术研究的方向,推动了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优秀的期刊也需要经营,需要在理念、思路、策略上保持核心竞争力。边远地区学术期刊面临学术资源不足的现实,更要推陈出新,才能跻身于优秀期刊方阵。“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现象”的产生,在于其秉持了问题探究办刊的思路,走了一条专题策划、组稿约稿之路;同时对办刊全过程严格把关,确保期刊质量上乘,才使得其走到期刊界的前列。
期刊
摘 要: 文章通过借鉴ASCI模型,并结合天津市实际情况,对武清区四个“还迁”小区80位失地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有序Logistic分析了失地农民的满意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失地农民的满意度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均值为3.35,满意度存在提升空间;个人家庭禀赋对满意度评价存在正向或负向影响;个人期望度和抱怨经历对满意度评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而政策了解度、补偿合理度与缴费承受度存在着显
期刊
摘 要: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具象路径,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辩证统一于生态文明中。生态富集区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有其自身特点、优势,也面临着诸多困境。文章认为生态富集区须以生态文明为指导,依据生态资源富集优势,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注重协调和均衡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走出适合自身实际的绿色发展之路。  关键词: 生态富集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X24;F124.
期刊
摘 要: 精准扶贫是当前我国一项重要的扶贫策略,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新疆南疆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贫困发生率较高,这直接关系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文章通过对南疆A乡精准扶贫相关问题的调研,发现该乡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有扶贫措施精准度不够、贫困户自身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创新扶贫制度、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