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加开塞露治疗产后尿潴留14例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greess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穴位注射 尿潴留 护理
  
  产后尿潴留为产科常见并发症,以难产者常见。产妇因产后腹压骤降,腹壁松弛;难产、滞产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压迫膀胱肌层及尿道,造成膀胱肌层黏膜、尿道黏膜水肿,加上会阴切口疼痛,引起排尿困难,导致尿潴留。以往都以导尿解决患者排尿困难,但需多次操作,且易对患者造成损伤,我们自2003年以来对我科住院患者产后引起的尿潴留28例进行对照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选择同期分娩的28例产妇,年龄24~30岁,孕周期38~41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3例。其中行胎吸者6例,会阴侧切10例,巨大儿8例,剖宫产术后2例,经阴顺产2例。根据治疗的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穴位注射加开塞露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两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选择标准:①产后患者,②尿潴留时间6~8小时,③有明显尿意感,下腹部饱胀而不能自行排尿。检查:腹部膨隆,膀胱充盈,有压痛。所有患者经按摩小腹部,听流水声,下腹部热敷等物理诱导排尿治疗无效。
  治疗方法。观察组:根据中国针灸学会制定的耳学标准化方案,设耳轮脚切迹至对耳轮下脚下缘的耳轮的耳甲缘弧线上,中1/3交界处为A点,其外中1/3交界处为B点,对耳轮下脚后1/3与AB线之间为肾区,肾与艇角之间为膀胱区。在此区用毫针柄或棉棒细心地按摩查找压痛点,选择穴位后用针柄用力按压敏感点,使其留有压迹。常规消毒穴位部皮肤,待干后用1ml 注射器抽取新斯的明注射液适量,对准穴位以5°~15°角快速刺入膀胱穴的皮下与软骨之间,抽无回血后,缓慢推注药液0.1ml,使之形成一皮丘,并出现胀痛红热现象。或者将病人置于仰卧位,双腿屈曲,暴露膝部,护士站于病人左侧,右手持注射器左手拇指找准左侧足三里穴,常规消毒皮肤,左手绷紧皮肤,右手稳、准、快进针1.5~2寸,用提插法行针。当病人感觉局部酸、麻、胀、痛时,右手推注药液0.5mg,拔针后按压2~3秒。嘱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继而取开塞露40ml顺直肠方向注入直肠内,控制15~20分钟待有大便急迫感后再排尿。对照组:按常规肌注法,臀大肌注射新斯的明1mg。
  
  结 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经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讨 论
  
  尿潴留患者十分痛苦,烦躁不安,临床上常采用传统物理方法诱导排尿,无效时实施导尿术。尿道插管引起的感染在医源性感染中有很大比例,尿路感染占医院内感染的40%左右,其中75%~80%病人尿路感染由导尿术引起。本法的采用降低了导尿几率,从而降低感染率。
  新斯的明对膀胱平滑肌的兴奋作用较强,在耳轮下角膀胱区注射新斯的明0.1ml,促使膀胱平滑肌收缩,抑制尿道括约肌,使尿道口松弛,小便自通;从表1可见,该方法操作方便,见效快,易为产妇接受,不仅解除了产妇的痛苦,而且减少了泌尿系统感染。
  开塞露的化学成分是甘油55%,山梨醇45~55%,硫酸镁10%,pH6.25。其使用原理是直接刺激直肠黏膜加快肠蠕动,通过神经反射引起排便,对于剖宫产术后的产妇来说,有利于肠功能恢复,能及早进食,乳量充足时间提前,促进母乳喂养及母婴健康,同时,也引起膀胱逼尿肌强有力的收缩,括约肌松弛而引起排尿。
  产后尿潴留常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给产妇增加痛苦,也是造成泌尿系感染的重要因素。此方法不仅解除了病人的痛苦,也有利于恶露排出、子宫恢复。
其他文献
资料与方法    17例患者年龄5~31岁,平均16.8岁,阴囊内睾丸扭转15例(左侧11例,右侧4例),隐睾扭转2例。发病到来我院就诊时间4小时~28天,8例在外院多次就诊后转入我院,其中被误诊为附睾睾丸炎6例,腹股沟嵌顿疝2例。患者多在睡眠中发病(多为凌晨),本组6例(6/17),3例有剧烈活动史。全部病例均诉患侧睾丸疼痛,7例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检:15例有患侧睾丸肿大触痛,2例腹股沟有
期刊
2003年1月~2005年4月,我们选择复方丹参滴丸作为防治药物,并与倍它乐克进行对比治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124例患者,均为每半年发作3次及以上,症状明显,经询问病史、体检和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排出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随机分为两组,复方丹参滴丸组62例,男10例,女52例,年龄在20~52岁,平均34.23岁,病程1~12年,平均3~4年;
期刊
摘 要 自2003年5月~2005年10月来我院儿科门诊的矮小儿童320例,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分类,垂体性侏儒3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2例,遗传性疾病32例(染色体病13例、骨骼发育异常8例、其他11例),特发性矮小儿童241例。    资科与方法    对象:自2003年5月~2005年10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矮小儿童中,对身高在同龄、同性别正常的儿童第3百分位以下资料完整
期刊
我院呼吸科门诊自2001年1月~2005年1月共收治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165例,现就其病因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65例中男91例,女74例;城镇儿童92例,农村儿童73例;~2岁85例,~5岁48例,~12岁32例,早产儿60例,过期产儿6例;母乳喂养24例,人工喂养61例,混和喂养小儿80例。  诊断标准:根据全国第一届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1987年成都)制
期刊
患儿男2岁,献县人,因不明原因发热十余天来诊。来前曾在该村卫生所诊断为“普通感冒”给予“退热药”肌注治疗,用药后热退,但反复发作,病情未见好转,故来我处求诊。  查体:T:38.5℃,心率快,呼吸促,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精神欠佳。心、肺、腹(-)。血、尿、便常规未见异常。家长述患儿去年亦曾出现类似症状,多次治疗仍反复发热,直至秋凉后才好转。  根据2岁男孩无原因反复发热十余天,心、肺、腹检查及血、
期刊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自2002年6月~2004年4月,笔者治疗RA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学会(ARA)RA分类标准。排除病例:年龄65岁者,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合并其他免疫性疾病者,合并有骨结核及骨肿瘤者,青光眼患者,孕妇,正服用激素难以停用
期刊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中毒 胆碱酯酶复能剂 乙酰胆碱拮抗剂    2003年以来,我院收治了36例重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36例病人均为口服中毒,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7岁,平均38岁;服药到入院时间为0.5~5小时,平均1.5小时;36例重症AOPP患者,入院时均有典型的胆碱能危象情况,结合胆碱酯酶活力予以
期刊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良性病变,病理上见子宫肌肥厚,肌壁间有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伴有子宫平滑肌纤维增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痛经、经血量多与子宫增大。子宫腺肌病在妇科较为常见,发病亦有上升趋势,但术前诊断率较高。现将我院2000~2005年10月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48例进行简要分析。    资料与方法    年龄分布:48例子宫腺肌病年龄分布见表1。    4
期刊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187例患者中,男103例,女84例;年龄10~20岁2例,21~30岁98例,31~40岁63例,41~50岁21例,51岁以上3例。发病部位:躯干89例,躯干及四肢近端59例,四肢37例,头面部2例。就诊时病程3~45天。曾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治疗57例,用药时间7~10天;使用抗组织胺类药物联合免疫调节剂治疗19例,用药时间10~20天。   病例选择:187例
期刊
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是内科门诊医师接诊的多发病、常见病,多由病毒、细菌混合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吐痰、胸闷、气喘等,肺部听诊可闻及干、湿啰音,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多紊乱、病程迁延较长,既往常用菌必治加清开灵治疗,病程较长,疗效不满意,现加用阿奇霉素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我院门诊2005年1月-2006年1月共接诊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