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智能电网

来源 :国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key178667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能源产业将照亮经济发展复苏之路,而智能电网将照亮新能源产业。众望之下,中国式的智能电网能否实现这一美好的愿景,抑或她有着自己的忧愁
  
  在针对新能源企业和行业的扶持政策被多方关注、新能源项目纷纷上马的关头,与新能源利用直接相关的智能电网建设,悄悄提上了日程。
  “智能电网的概念这几年一直在炒,”中科院科学时报社首席经济学家武建东告诉记者,“这一领域的商业竞赛早就在进行中了。包括电力自动化设备生产商国电南瑞、国电南自,智能元件生产企业平高电气、思源电气以及智能电表生产商长城开发等企业,2008年底以来公司的股价上涨在50%至150%之间。”
  4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了一项新提议,计划划拨约40亿美元的刺激资金用于开发新的电力传输技术,以推动新的人工智能电网的开发,提高美国电力基础设施的效率。年中,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特高压技术国际研讨会”,发布《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一文,宣布在2020年要建成坚强的智能电网。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第一次正式使用和发布“智能电网”这一提法。相较美国的智能电网,国家电网公司用了“坚强”这一形容词,从而透露了我国的智能电网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信息。鉴于智能电网可预期的投资规模,有专家甚至将其称为第二个“4万亿”,而对特高压的争论也由此再度升温。
  
  什么是智能电网
  
  “简单说,就是有插座的地方就有能源,有插座的地方就有信息互动。消费者既可以是电力客户,也可能成为风能、太阳能、氢电池、生物沼气等小型电力供应商。如同手机话费计量一般,携带芯片的充电装置将在公共插座上实现买电或售电的交易行为,携带芯片的家电和其他电力用户设施将实现遥控管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电力系统研究所何光宇副教授向记者描述了智能电网建成后的生活图景。
  在美国的波尔得、奥斯汀、得克萨斯等城市,这个梦想已经逐步实现——那里的人们正在享受智能电网带来的环保新风尚。
  有媒体将智能电网称为电网的2.0时代。通俗地讲,智能电网就是在家中接入智能电表,通过电子控件与电网相联,及时感知波峰波谷电价,自行调整用电策略。它可以减少电网高峰负荷、提高电网可靠性、方便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
  “2008年我国社会用电总量近3.5万亿千瓦时。若实现电网信息化,将可直接减少配电输电用电等环节的能源损耗,每年因而节省5%至10%左右的电力资源,接近2000亿元人民币。”武建东对于我国建设智能电网非常乐观,“体制上,依托于现有电网,我国电网变革比美国的大规模变革更有优势;基础上,我国电子行业的基础建设和装备制造能力要比美国先进得多或实力相当,具备实现智能电网的物质基础。”
  南方电网公司通信中心副总工程师赵曼勇对电网智能化的实际价值深有体会。她介绍称,由于较早进行了电网的局部智能化改造,2008年初那次雪灾中,他们的电网系统及时查出了贵州某化工厂的供电线路所在,组织人员24小时抢修,避免了重大化工气体泄露的危险,“如果没有智能化帮忙,一天内靠人工完成几乎不可想象”。
  新能源企业也对电网智能化改造表示了莫大兴趣。中国节能总经理王小康告诉记者,智能电网的建设势在必行。与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更为强大的兼容性,为分散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的可能。他说:“迄今为止,中国节能的风电全部都能够并网。但是从整个行业长远发展来看,一旦智能电网建成,国家通过政策鼓励家庭和企业安装小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并支持消费者购买或出售‘绿色电力’,这对新能源行业将是很大的利好。”
  据了解,截至2008年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已达36.48万千米,中、低压配电网几百万公里。而目前这个庞大的输配电系统单向运转,成为世界上最浪费的网络资源。
  
  对于中国式的质疑
  
  同是智能电网,美国的与中国的却有着不小的差别。而“中国式”也引起了不少质疑,关键在于安全性和成本。
  “的确,由于国情、发展阶段及资源分布的不同,中国的智能电网和美国的智能电网在内涵及发展的方向、重点等诸多方面有区别。中国的智能电网将主要以特高压电网为主干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舒印彪告诉记者。
  据介绍,在应用环节上,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而中国的智能电网主要包括发电、线路、变电、配电、用户、调度等环节,是将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融为一体的完整体系。
  也有专家评价说,中国的智能电网战略是中国式的智能电网,因为其核心仍然是依托国家体制营建特高压电网基础上的电网现代化,电力中枢系统仍然没有摆脱大煤电、大水电,以实现电网骨架更大体系的统一目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电力方面的教授指出,从现在国家电网透漏出来的信息看,所谓中国式智能电网的主要方向是特高压,“之前业界对特高压争议很大,包括经济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现在冠名为智能电网,其实还是要发展特高压。不过是一个曲线变局。这样的智能电网我是不支持的。”该教授告诉记者,特高压对于环境的危害现在还是个未知。其中最大的危害就是破坏地球磁场,甚者可能会影响鸟类南北迁徙时对磁场的判断,从而破坏生态平衡。“很明显,强力发展特高压的国家电网有垄断之嫌。”
  


  而另一位电网专家也告诉记者,从世界范围看,特高压输电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就被提出和研究,包括苏联和一些西方国家,像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先后开展了试验研究。但由于没有大量输送能源的需求,另外在安全、环境、经济性等方面的问题,除原苏联仅建成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不是特高压电网)并且在降压运行、日本建成但没有运行外,大都作为储备技术。批评者据此说,特高压技术在国外是“弃而不用”的。
  在成本方面,中国式智能电网也受到了是否可行的质疑。
  国家电监会政策研究室主任俞燕山表示,从国外先例看,智能电网技术上的可行性没有问题,需要统筹考虑的主要是经济合理性、政策管理协调性等等。
  2005年俞燕山曾考察过美国智能电网相关情况。他介绍说,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换一块智能电表单成本费用就要143美元。当时美国的情况是政府和企业都不负担这笔费用,而是分若干次从用户电费支出中扣除。
  谁来投资也是个大问题。“单看电表数,当时美国人的判断是需要装人口总数的一半以上。按每个电表143美元,我国一半人口约6亿人计算,将是5000多亿元人民币的投资。这不是个小数目,并且还不包括其他基础设施投资。”
  作为电力监管部门代表,俞表示他们最关心的是两点:一是这张电网是否安全可靠,是要加强还是削弱;二是建设成本及最终输电效率如何,“因为输电的环节,最终都会传导分摊到用户身上,需要慎重”。
  与此同时,对于美国的经验,俞燕山表示则需要进一步微观考察。
  美国有200多个小电网,电网容量比较小,比如加州才4000多万千瓦容量。“因此,他们对分布式的、可再生能源吸纳能力强,电网的抗冲击性也比较好。”俞燕山表示:“而我国只有南北两大电网,单国家电网就达几个亿的容量。如此大的容量,吸纳可再生能源,并非一定要靠智能电网。”
  一位业内人士并不乐观,他表示,十年前就有我国电信网、计算机互联网、有线电视网三网合一的失败,此次要推动智能电网,难度不亚于前。
  
  多大的蛋糕
  
  “智能电网的确是对电网未来发展方向的精辟总结。智能电网技术革新打开了电信、电网、电视网等整合的通道,为全球电力、电信产业、通信产业、电视媒体等改革提供了独特机遇。”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说。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数据,在发展规划的三个阶段中总投资预计超过4万亿元:第一阶段(2009~2010年)预计投资5500亿元,其中特高压电网投资830亿元;第二阶段(2011~2015年)预计投资2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3000亿元;第三阶段(2016~2020年)预计投资1.7万亿元,其中特高压投资2500亿元。
  有专业人士粗略推算发现,电网建造过程中,特高压总投资将达6330亿元;相关数据显示,电网建造过程中,智能化方面的投资将达每年660亿~680亿元,以2009年至2020年的规划时限为基准,智能化方面的投资最少将达7260亿元。
  武建东在其发布的 《中国智能互动电网发展战略报告》中预计,如果2009年就启动电网的改造,智能电网的建设有望每年拉动GDP一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是蚕食圈地?还是中国特色的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这是完成脱困任务、实现利润超过万亿元、并不断内外扩张的中国国有企业需要回答的问题。  由于“华盛顿共识”的滥觞,拉美、东欧、前苏联地区纷纷实行经济自由化和大规模私有化,国有企业在全球似乎成为市场经济的弃儿。质疑声中,中国的国有企业却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转身。  与国有企业的发展扩张相比,民营企业的步伐似乎有些凌乱。2006年开始的沿海民营企业大规模内迁,从
期刊
国机集团的内部重组始终在进行着,到今天也是一个进行时。我们最近收了不少企业,包括几家中央企业。  国机集团重组企业围绕几个原则:第一,紧紧围绕国机集团产业链当中密切相关的行业。第二,通过外部重组补充产业链当中薄弱或者空白的行业,结合集团原有的资源去寻找和我们原有资源上下链能够紧密结合的企业。第三我们要量力而行,一定要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使得被重组的企业比原来发展得更好、更快。如果重组后企业发展还不
期刊
近年来,中央建筑施工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全面落实各层级的安全质量管理责任,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质量管理,落实源头治本措施,努力推进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标准化建设,企业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中央建筑施工企业整体经营业绩连创历史新高,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升,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为
期刊
中国中材集团从2001年年初就通过反复论证和研究,贯彻了一条战略创新的道路。  第一是产业创新。当时集团有很多产业,主业不清晰,工商登记差不多有几十项业务,哪一个是主业弄不清楚,我们很快进行了理顺,就保证三大主业,其他非主业剥离出去,非主业企业剥离出去。正是因为这样把拳头握紧,集中力量,所以实现了快速发展。  第二是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就是把一些主业相近的企业进行资产战略性重组,重组成一个全新的企业
期刊
进入到2008年,民营经济在一些行业领域出现了新一轮的退潮。东星航空的破产退出,钢铁行业盈利民营企业被巨亏国企兼并,房地产领域频现央企地王身影,国企主导山西煤炭整合,于是“国进民退”的指责纷纷见诸报端    十六大以来确立了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个结合的方针,把两者统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中,照理说民营经济应该有很大
期刊
在中央企业与媒体、公众之间,已经不知不觉产生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    最近央企设立新闻发言人的报道引来众多尖锐的评论,许多人一定感觉始料不及。  这个报道的来源是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中央企业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所谓宣传思想工作,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理论学习、新闻宣传、企业文化建设、政治思想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等。新闻宣传是其中之一。  记者在听这个讲话时,关于新闻宣传部分,总体的印象是提醒
期刊
大家都意识到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个重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世界各国的商品、资源、金融、服务等都逐步融入到一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里面。特别是生产要素已经开始在世界范围流动。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中国扮演的是世界工厂或者说是全球制造基地这样一个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这意味着中国生产的大量的产品,也携带着中国的资源、人员、技术和服务输入到世界各地,服务于全球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加入世贸组
期刊
真正现代的经济是混合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市场经济和社会经济。一国经济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三部分有无适度的互补与支持    以传统承袭而言,中国的民营企业不缺乏历史年代的沿革,但改革开放前几乎全盘化的计划经济让民营经济的比重一度降低到0.1%。持续20多年的断代,造成中国现代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过程中,呈现一种断奶式的营养不良。  财政部科研所国有资产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对《国企》表示,中国的大多
期刊
一进一退,退有退的原因,进有进的道理。时移世易,关键看时机到来时能否抓住机遇    臃肿的雨云在北京城上空追逐,整个城市从城郊而至市区,渐次下起了暴雨。  刚从北戴河驱车数百里回到北京住处的刘云水半仰躺在沙发上,脸色有些倦怠,又有些百无聊赖。  “以前让我们进,现在让我们卖,开门是他们,关门也是他们。”做建材钢管生意的刘云水2003年与朋友合伙买下一座15万吨的煤矿,几年下来,办证、拿证、关停整顿
期刊
“新国企”这个词现在用得比较多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对以前国企的看法不太好,所以现在觉得不错了就用了一个新国企。  我觉得首先还是国企,国企首先的一个特点还是国有控股,是国有资产,同时也是首先要执行国家的政策和国家投资的任务,这就是责任。过去社会老有人说这个、说那个,实际上国家的企业干什么呢?就是听国家的。这一、两年好一点了,尤其最近国企进步比较大了之后。  现在说起“新”应该就是改革开放以后的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