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擊 專項整治 「有償刪帖」 黑色產業鏈揭秘

来源 :台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_8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說發帖是一種權利,則刪帖也是一種權利。看似籍籍無名的「小編」與管理員,在網路上便成為了手握監督權的重要人士。隨著一些網路公關公司的成長壯大,「有錢就能擺平」的思維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了實際中。之前被人詬病責罵的「網路水軍」,在刪帖動輒數干、多者上萬的案件中,也成了小巫見大巫。在互聯網的全面繁榮的當下,無論是有償刪帖還是敲詐勒索,都早已不是新聞。隨著自媒體與手機客戶端的迅猛發展,以有償刪帖為形式的行賄受賄與非法經營案已呈高發之勢。
  「有償刪帖」為何如此瘋狂
  刪一條帖子能掙上千元,一天可獲利數萬元,月收入輕鬆過十萬元……2015年5月,湖北省薪春縣公安局破獲了一起特大有償刪帖案,涉案的一家網路公關公司通過「層層轉包」的方式將刪帖的任務交給「刪帖中介」,再分包給「管理員」幫助刪帖。「管理員」要麼是網站的管理人員、網路論壇的版主,要麼是掌握電腦技術的黑客。刪帖之後,刪帖中介與「管理員」一般按照二八分成。
  就是在這樣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鏈上,不僅有大學生、教師、醫生、網路編輯,還有公務員甚至警員,而主要客戶則包括政府官員、知名企業和明星等。其中,一名26歲從事刪帖業務的犯罪嫌疑人4年淨賺780餘萬元。犯罪嫌疑人自曝全大陸每年刪帖產業的收益竟然數以億計,從業人員數以萬計。
  一個覆蓋地域廣、參與人數多、涉案金額大,這起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大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大陸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行為的氾濫成災——打擊治理刻不容緩。
  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裏,一系列涉嫌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大案要案被查處,其中包括: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涉敲詐勒索案,涉案金額達600餘萬元;鳳凰網編輯邱某有償刪帖案,在一年內因替人刪帖受賄11.8萬元;中國國情監察網冒充中央紀委敲詐勒索案,涉案詐騙錢財219萬元;深圳寶安警方破獲有償刪帖案,通過註冊網站有償刪帖,短期內實施犯罪活動20多次,進行非法牟利等。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互聯網雖是虛擬世界,但微博、社區、論壇、貼吧等的崛起,為好事或壞事的傳播提供了史無前例的便捷條件。面對負面報導、實名舉報應該怎麼辦?現實情況是,花錢消災以解「燃眉之急」,似乎已成為「危機公關」的一個重要內容。無論是官員,還是明星,都成為了「有償刪帖」的助推器,無疑也讓這個「見不得人」的職業變得如此「瘋狂」。
  專項整治成果顯碩
  國家網信辦的專項整治工作協調組辦公室對「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成果進行了通報。數據顯示,在整個專項行動過程中,各級網信部門對大陸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轉交的1100餘條有效舉報線索及時進行整理和處置。半年內,專項整治共關閉「中國新聞熱線網」、「中國資訊資訊港」、「21頭條新聞網」、「黃河資訊網」、「中企新聞網」等違法連規網站近300家,關閉違法連規社交網路帳號超115萬個,清理刪除相關違法和不良資訊900餘萬條,約談「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110法律諮詢網」等136家網站。清理關停近50個中央新聞網站的地方頻道和專業頻道。部署百度、360等重點商業網站清理遮罩搜索關鍵字、聯想詞9737個,清理相關網頁鏈接300餘萬條。
  據協調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專項整治的結束,國家網信辦正在對專項整治進行全面梳理,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對整治不力、效果不佳的進行「回爐返工」並嚴肅問責。專項行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打擊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依舊「還在路上」。
  懲治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還需法治發力
  刪帖生意「水很深」,但隨著更多個案頻頻曝出,公眾還是不免感歎,此類案件牽連之廣、涉案金額之巨。由客戶、中介、「管理員」等所構成的完整產業鏈,一步步蠶食了網路空間原本的開放精神與公平秩序。當一個個帖子,變成了被明碼標價的刪除對象,無疑意味著公民的監督權、知情權,遭受到野蠻而粗暴的侵犯。某種意義上說,見不得光的刪帖產業,已經淪為戕害公義、遮掩惡行的灰色地帶。
  一個刪帖盛行的社會,必然充斥著卑劣不堪的陰暗交易,必然充斥著不可告人的敗德秘密。要知道,所謂「刪帖生意」最深遠的危害,顯然在於扼殺了「眾人平等發聲」的機會,扼殺了促進社會持續向好的健康力量。針對違法刪帖,大陸相關部門曾經出台專門「解釋」,規定其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此一表述,無疑從法律源頭,否定了「刪帖生意」的正當性。可現實中,暗箱操作的違法刪帖卻仍然屢禁不絕,甚至可謂供需兩旺。
  網路無邊界,法治有底線。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成為網路「惡毒之花」,在於豐厚的非法利益回報。網路的虛擬性、隱蔽性、取證難等特點,給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等違法犯罪披上隱形衣,無形中也助長了違法犯罪分子逃脫懲罰的僥倖心理。
  這些猖獗的違法犯罪行為,不但嚴重擾亂網路秩序,而且侵犯他人財產權益,從本質上說都觸犯了法律底線,必須依法懲治。
其他文献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偶像是一種榜樣的力量,給予前進的方向指引,激勵著突破重重困境。那麼,我們願意為見「偶像」一面花費多少錢呢?偶像身價又值幾何?  為什麼突然想起談到偶像?因為9月中旬筆者也為了見自己的「偶像」一面,在5個月前就花高價買了鑽石席(最高等級)門票。十多年前剛入社會工作時,通過光碟和書,看了亞洲成功學大師——陳安之老師的《成功學》,那時成功學伴隨著我度過了許多個
期刊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無人能預測自己何時離開人世,因此生前抱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的心態過日子是必須的;但依筆者的經驗認為,對於死後的遺產安排卻應積極儘早規劃,否則遺產分配的問題將成為後代子孫紛爭的源頭,因此筆者希望以「海峽兩案繼承案例分析」系列專題,提醒大陸台商提早進行「遺產規劃」,避免遺產成為負資產遺害後代子孫,讓自己在世的一生,留下的是善果。  —、廈門法院判決理由重點  (一)
期刊
有家老牌的童裝公司要收攤了,老闆說二代不想接,也說現在的服裝業不能做了,這個理由很堂皇嗎?這麼有歷史的的品牌是否應該考慮「換個方式再出發」,而不要讓它消失在地球上?  做之前 好好想清楚  孩子說要改行賣吃的,所以這個品牌不能再用,哪有這回事?可以把公司這個老品牌改為「××事業體」,然後申請變更「營業項目」,這樣就可以浴火重生了。  老品牌代表歷史價值,除非這個品牌惡名昭彰,不然就應該長存,營業項
期刊
「學習認知與成長」並掌握大環境的變化趨向,加強環境資訊的掌握與轉換利用能力,進而提升自我的環境適應力以及自我把握機會之能力。而當企業有了清楚的定位後,還必須進一步依靠差異化來落實,透過設計一組有意義的商品與服務差異,才能達成與競爭者有所區別的特色與風格,塑造企業目前與未來的競爭優勢。  21e時代行銷趨勢的演變明白告知企業界,目前處在一個更具複雜性的動態改變,在不確定性尖銳競爭環境之下,企業對大環
期刊
如何啟動願景塑造、建構經營團隊運作呢?願景是一個夢、一幅晝、方向、範園、希望、領導者、共識、具體性目標和成果共享的綜合體,願景的實現須經由「共識+決心+執行力」來達成。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麥克里南提出職能(Competency)一詞,認為態度、認知與個人特質等會影響工作的成效。目前學者對「職能」提出了更明確的定義:「職能是一種以能力為基礎的管理模式,主要目的在於,找出並確認哪些是導致工作上卓
期刊
在以「進口食品」來俘獲消費者青睞的行銷過程中,無處不在的網路和四通八達的現代物流合力架設起了一條跨越地域的「裝配線」。  於是,從外包裝到食料,涉嫌多地多環節製造的假冒「進口商品」將沿著這條「裝配線」抵達它的下游:那些正在輕點鼠標下單的消費者。  「資深買家」的失敗網購  上海市民陳媛(化名)每年通過網路購物的交易賬戶額達10多萬元(人民幣,下同),她自詡為「資深買家」。  「從泰國的榴蓮糖、澳門
期刊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開始,台灣商人拎著手提箱,走遍世界打拚創業。幾十年下來,很多老一輩台灣人在大陸商界叱吒風雲的同時,也開始面臨接班的問題。  台商二代中,大多是「70後」、「80後」,是有著高學歷、高素質的台灣新青年,被喻為「新世代台闖」。只是,面對與父輩創業時完全不同的政治與經濟環境,這些台青們是否已經有足夠的覺悟和能力來接棒一代呢?  深圳萬商泰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萬商泰)董事長黃厚生給出了肯定的
期刊
在危機或者衰退階段,資源(資金、人才)將逐步從壞的企業流向好的企業,從夕陽行業轉向朝陽行業,從而為下一次經濟發展積蓄能力。  而在這一階段,作為企業的管理者應該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迅速做好新的轉型戰略、進行架構調整,來充實自己的實力或者減掉自己機構臃腫的「肥肉」,充實自己的實力。  知名經濟學家周其仁曾說過:「經濟活動好比人的心電圖,一起一落的,那就是好,因為這就是正常的心電圖。」經濟有著自己的生
期刊
2015年號稱大陸互聯網「合併之年」,開年至今有多起合併大劇輝煌上演,如滴滴快的、美團大眾、攜程去哪兒、58趕集之合併堪稱4大神劇,眾多看客皆喟之韓劇般的情節:多年的相鬥相殺,最終變成了美媳婦俏冤家。但商場哪有愛情,在筆者眼裏,這些合併難逃資本早已做局的實質。這個局簡單說就是:大靠山投資—瘋狂燒錢—搶占市場—合併整合市場份額—因合併市值重估乃至虛增—資本市場套利。  瘋狂燒錢的背後圖謀  4大合併
期刊
[熱點評析]  商務部修改外商投資相關法規  2015年10月28日,商務部公佈2015第2號令《關於修改部分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決定》,並自公佈之日施行。  實際上,說商務部本次2號令的出台並非創新而只是消除積鬱並不為過。 《公司法》近幾年接二連三地修訂,大刀闊斧地取消了諸如最低註冊資金、出資期限、出資比例等限制性規定;但作為外商投資企業的主管部門,商務部在針對外商投資企業是否也應跟隨公司法的步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