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b165915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验式教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亲历性、主体性特点。如何让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看到、接触到、感觉到地理呢?文章提出化抽象为具体、诗歌等形象比拟、实物展示、地理实验模拟、动手模拟操作、活动参与、动手绘图、实时记录与观察、角色扮演等教学策略,提高地理课堂教学体验性。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可体验性,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体验教学 地理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一、体验式地理课堂教学是什么
  所谓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设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1]。体验式地理教学是指通过创设情境或实践,学生通过感官能够体验地理教学中阐述的原理、发生过程、特征或者其中的前后逻辑关系、空间关系等,从体验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意义,产生情感。
  “体验既是一种活动,又是活动的结果。作为活动,即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作为活动的结果,即主体从其亲历中获得的相应的认识和情感”[1],因此体验式教学有亲历性特点[2],也有主体性的特点。体验式地理教学可以是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直接进入自然环境、社会体验地理,从而获取地理知识,也可以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条件,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体验地理,从而获取地理知识,发展地理能力,领悟情感。课堂毕竟不同于社会生活,不可能事事都亲眼所见,亲身经历,那么该如创设条件,让学生体验到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呢?地理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理环境及人地关系,也就是说,涉及的空间范围非常广阔,很多时候学生包括教师根本不可能直接接触到很多地理现象或者仅仅是接触到很小的一部分,这也为我们创设体验条件造成了实际困难。课堂地理课堂教学体验只能通过教师创设条件再现或模拟地理原理或地理过程实现。学生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声音模拟、想象、模型制作等刺激感觉器官,在体验地理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的认识和兴趣,发展能力,生成意义。
  二、构建体验式地理课堂教学的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是地理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的主要任务是理解地理概念、体会地理过程、领悟地理情感,这些需要在体验中生成。那么如何使地理课堂教学更具有体验性呢?
  (一)对概念的体验。概念的学习是基础,只有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才能够往上面建筑知识大厦。由于学科的特点,地理中涉及的很多概念跟我们接触的实际生活比较远,而且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何清楚地阐述,较好地激起学生兴趣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传达信息。很多时候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很难理解,进而很难在脑中留下清晰且深刻的印象。体验式地理课堂语言描述应该具体化、形象化,应该让学生通过感官能够切身体验到。我们可以通过比喻、诗歌等比拟、实物展示等方式,使地理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利于学生建立清晰概念。
  1.化抽象为具体。很多地理数据对于学生而言没有直观概念,且比较枯燥、抽象。比如我们很难感受一张方桌所受大气压力的大小,而我们可以想象一辆大卡车的重量,实际上二者的重量相近,所以我们可以说一张方桌所受大气压力大约为一辆大卡车的重量[3]。又如月地距离约38万千米,这时假设我们乘坐一辆速度为100千米/小时的火车从地球出发到月球,大概需要半年的时间。通过比喻将数据具体化、生活化,这就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距离具体化。再如恒星相距遥远,牛郎织女之间距离16光年,学生很难具体想象,如果作如下改变就非常容易体会到。“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每年7月7日鹊桥相会一次,可以设想,若两个恒星之间通过电话,这边一声‘喂’,传到那边得16年,再喂一声,这边听到声音,已是32年弹指一挥了”[4]。所以比喻往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让很抽象的地理实事变得可以感知。
  2.诗歌等形象比拟。我们经常引用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垂直带分异规律,这句诗展现了一副海拔从低到高自然带发生更替的图画,引用“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到江南看杏花”描述纬度地带分异规律也是相同的道理。通过诗歌的引用和比拟,很好地勾勒出图像,帮助学生体会和想象地理现象。
  3.实物展示。高中地理中很多概念表述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也可能经常亲历过,课堂上语言的表述显得苍白而无趣,往往很难激发学生兴趣,有时借助实物,会收到很好的效果。陆地自然带这一部分内容一般是在秋天的时候讲解,笔者在讲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一手展示从校园中采摘的几片一年常青的阔叶,并描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在讲解温带落叶阔叶林特点前,随手将金黄的银杏叶往上一扔让其自然飘落来模拟落叶现象,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和带来朗朗的笑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平时我们乘外出的机会,可以收集具有各个区域特点的特色植物或具有地方特征的物品作为收藏,以备上课之需。
  (二)对过程的体验。高中地理中涉及很多地理过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过程,热力环流形成过程,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三圈环流形成过程,水循环形成过程,洋流的运动过程,城市化过程,等等。这些过程中有的缓慢进行,需要很长时间,如地质循环、全球气候变化等;有的过程分布在全球范围内,如水循环、洋流、三圈环流等。这些过程我们都很难直接观察到、体验到。有的过程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正在发生,而需要我们走出课堂或者平时注意连续留心观察,才能体验到,如天气系统的变化过程、城市化过程等。针对不同的地理过程,我们该如何呈现才能让学生容易体验到呢?
  1.地理实验模拟。针对那些很难直接观察到、体验到的地理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模拟实验,模拟再现地理现象和地理过程。学生在观察或参与活动中感知地理过程,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地球自转对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产生的影响这个知识点是比较难解释的,而且中学地理的学习不需要很深入探讨其产生的原因。笔者曾采用实验模拟其现象,收到的效果还不错。分别把一杯水慢慢地倾倒在以逆时针旋转的雨伞上和倒在静止的雨伞上,让学生比较留在雨伞上的水流痕迹。实验可以清晰地展现自转对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的影响。除了实物模拟实验,有时还可以采用思维模拟法[3],通过板画模拟地理过程,增强视觉直观性。   2.动手模拟操作。我们在讲解褶皱的形成过程时,一般采用板画图解法。学生的参与性不够,往往容易忘记。我们不妨让学生用书本模拟岩层,从两侧施加水平压力,说出书本的不同变形情况,提问学生如果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受水平挤压,会发生什么情况。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了褶皱的形成过程和原因。
  3.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亲身体验到才能留下深刻印象。很多地理概念或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活动提供亲身体验的机会。地方时和区时这两个概念很难理解和区分,因为我们感受不深,直接的口头描述往往使得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头雾水。我们在讲解地方时概念之时,可以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比如一排表示一个经度(如东经120度),一般情况一个班有8排,这样就有8个经度,问一排为地方时12点时其他各排的地方时分别是多少。地方时为12时,太阳直射该地,其他各排还需要几分钟,太阳才会直射?学生通过参与计算,体验地方时的特点。进而提问“如果全球各地采用各自的地方时,方便吗?”,转入区时的学习。
  4.动手绘图。地理技能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绘图。《房龙地理》中甚至把绘图说成学好地理的唯一方法[5],这种说法太偏激,但是从中也可以看出地理绘图的重要性。在地理课堂上,我们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图。有时我们会发现地理老师把板图画得惟妙惟肖,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却听得呼呼大睡。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自己画图,或者跟着老师画图就是一个主动体验的过程,绘画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体验的过程。如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水循环,都可以通过学生动手绘图实现目标。
  5.实时记录、观察。针对发生在身边的地理过程,如各种天气系统变化过程,我们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留心记录和观察。地理Ⅰ的天气系统部分内容一般是在秋天的时候上,而这个时候也是冷锋经常发生的时段,我们可以和学生共同观察天气,实时纪录,甚至共同预报天气,以求印证。通过此类活动,可以把学生的眼光引向身边的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地理,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符合新课程改革提倡的理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三)对情感的体验。地理课堂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过程,也是情感交流、思想交流的过程。地理课堂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学生领略自然地理美景、形成全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场所。只有真正让学生体验到情感,才能落实好人文教育。体验的生成遵循着“感受产生情感—情感促进理解与联想—在理解与联想中产生领悟并生成意义—领悟和意义深化情感反应”这样一个过程。所谓触景生情,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创设好这个“景”。在课堂里,这个景即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生成情感。笔者在教湿地的保护这节内容时,让学生提出解决洞庭湖问题的措施,学生仅提出退田还湖这样笼统的措施,而根本没有深入思考。这时,笔者让学生假设你是洞庭湖这个地方的农民,你会怎么办?学生很快提出很多如调整地理产业结构、发展渔业之类的措施。通过扮演角色,模拟体验,让学生体验到了由他们提出来的措施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所以只有让学生融入情境,才能体验到背后深含的影响和意义,加深对洞庭湖问题的理解,而不是表面的现象或者口头上的推田还湖。学生在讨论、思索解决措施的过程中,就是体验情感的过程,就是人文教育的过程。
  三、结语
  地理课堂是学生地理学习的主要场所,如何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教学的质量。以上从课堂语言、地理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部分阐述了增加地理课堂可体验性的一些方法,实际上这三个部分是有机的统一体。学生可以通过采用动手操作、声音模拟、想象、模型制作等方法,体验地理原理、过程、特征、逻辑关系、空间关系等,从体验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生成意义,产生情感。
  参考文献:
  [1]肖海平,付波华.体验式教学:素质教育的理想选择[J].教育理论研究,2004,1.
  [2]马丽娜,南纪稳.探究体验式教学[J].教学与课程研究,2007,6.
  [3][美]帕迪利亚,主编.徐建春,郑升,译.科学探索者.天气与气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1:26.
  [4]夏志芳.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9:298,418.
  [5][美]亨得里克.威廉.房龙,著.纪何,滕华,译.房龙地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4.
其他文献
摘 要: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强调学生自主实践的课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过程,是该课程的显著特征和根本要求,但是没有教师对学生规范、有效的指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易于陷入茫然与无序状态。因此,教师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有利于强化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本文从课程实施的角度,总结教师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有效指导策略。  关键词: 实践活动课程 有效指导 指导策略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注重突
摘 要: 新版《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定,是高校英语专业未来建设、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托和风向标。本文将结合新国标和“外研社”英语演讲大赛的命题,阐述在此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演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关键词: 新《国标》 外研社英语演讲大赛 英语演讲 课程改革  1.新《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介绍  1.1新《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的背景  仲伟合(201
摘 要: 历史学科既是社会科学更是人文学科,其教学尤为重要。本文以“英国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为例,展示教学流程与设计思路,对“启示式教学”进行阐述。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教学案例 启发式教学  历史学科既是社会科学更是人文学科,其记述与研究的虽然是过去的事情,但没有人怀疑它的现实功能、人文教化功能,这就是史家所谓的“知往鉴今”。“历史教育教学的人文属性主要是指历史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传递的不仅仅是
摘 要: 本文以“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从《时代》封面上说起”公开课为例,认识到“一例到底”教学法在高三复习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整合知识、激活复习内容,拓展思维空间、发展思维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从而打造高效课堂,提高高三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 一例到底 高三复习 “西方人眼中的抗日战争”  一、背景  高三复习课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而乏味的,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不是老师“满堂
摘 要: 巴金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以爱恨交加的情感阐述了封建大家族腐朽落后的思想——“长宜子孙”。文章结合文中内容,对“长宜子孙”进一步剖析,提出应摒弃这种固守的落后思想,正确看待“长宜子孙”的问题。  关键词: 长宜子孙 巴金 反封建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思想与文化传统的国家。在那些鲜明的等级制度下,“三纲五常”成为约束人民反抗的主要伦理准则。特别是对女性群体地位的打压,男尊女卑的封
摘 要: 201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始启用新版教材,由此出现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围绕教学体系、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创新与改革的新问题。通过新版教材实施以来南华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的课程论文、实践方案、在线交流、慕课平台等相关数据的分析,挖掘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中的需求与规律,可以不断提高教学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 思想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面临中日矛盾迅速成为主要矛盾的严峻现实,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真理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具体的抗日革命实践,制定出一系列抗日方针和策略。政治上,促成和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提出了抗日的军事战略、战术;经济上,注重发展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这些方针和策略为我们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抗日方针和策略  
摘 要: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第一册文选中将“阙”和“缺”释为通假字关系,在《同源字典》中又将“阙”和“缺”看做同源字,这与其“通假字不是同源字”的论断相矛盾。本文旨在理清通假字、假借字和同源字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同源字和通假字是不同层面的概念,并非完全对立,实际上是可以交叉并存的。通过形音义几个方面的考察,得出“阙”和“缺”为通假字,亦为同源字。  关键词: 通假字 同源字 对立交叉 阙
摘 要: 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存在于英语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英语写作方面。本文通过对遵义市第十六中学学生英语作文的定向分析,列举出母语负迁移在学生作文中的具体表现形式,以期找到克服或减小母语负迁移影响的策略。  关键词: 母语负迁移 汉语 英语写作  一、引言  初中是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期间的英语习得将极大地影响学习者今后的英语水平。笔者所在大学生源主要来自贵州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是应对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需要,是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协同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其他部门,统筹校内外各种资源,使各子系统协同共振,形成育人合力。武汉工商学院的实践探索表明,要把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发挥党委书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加强跨领域协同育人服务平台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协同育人 构建  《中共中央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