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某特大桥现浇箱梁采用挂篮施工技术,采用菱形挂篮,主要由主桁架系统、悬吊及锚固系统(包括轨道锚固和后锚浇筑锚固)、模板系统、底平臺系统和走行系统以及平台操作等附加系统组成。由于组成部分较多,难免会引入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导致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对挂篮拼装及预压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进行合理的优化及调整,对于减小施工误差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特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拼装预压
中图分类号:TP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8-0175-01
1 引言
本工程为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变高度斜腹板单箱三室断面,其中第1-26号梁段采用拼装式挂篮悬臂进行对称浇筑。本挂篮采用菱形挂篮,挂篮结构如图1-1所示。
2 挂篮拼装
2.1轨道安装
测量放出挂篮行走轨道轴线,安装轨道垫梁(轨道垫梁下用水泥砂浆找平)、精确设置每组轨道间距,并操平垫实。轨道安装要顺直,轨道顶面要保持水平,两组轨道的高差不得大于5mm。利用箱梁竖向精轧螺纹钢把轨道压紧,轨道顶面锚固利用轨道压梁、螺母和垫板,采用合格的连接器把竖向精轧螺纹钢接长到能锚固到轨道的长度。
2.2主桁架安装
挂篮主桁架由5根杆件和4个箱体组成,现场散拼完成,精确调整位置。主桁架安装前先在轨道上安装反扣轮组和前支座,使其分别座落在轨道合适的位置处,同时设置临时后支座。以轨道为基数放出主桁安装轴线及平面位置,调整挂篮前支座位置。为保证单片三角桁架的稳定,首先安装反压装置,并在一片主桁上用2只2t葫芦左右拉住收紧,使其稳定并调整主桁架的左右垂直度,各片主桁在纵向一定要平齐,各片主桁架在纵向上前后误差不大于1cm。后锚及时压紧,保证纵向稳定,横向的2t葫芦收紧,保证纵横向稳定。
2.3横向平联桁架安装
在A2杆件的两侧先安装14×9cm的不等边定位角钢,定位角钢长度为16cm,用螺栓与主桁片上的A2杆联结,螺栓要拧紧。定位角钢安装完成后吊装横向平联桁架,先临时固定一片J1节点箱顶面支撑桁架,再吊装另一片,临时采用2只手拉葫芦在A2杆件两侧固定,再用横向支撑架或纵向连接杆把两片桁架联成整体,横向联结桁架的上下水平杆与固定在A2杆焊接。桁架在没连接成整体前要有牢固的临时支撑,保证桁架体系的整体稳定。
2.4底篮安装
利用塔吊吊装后下横梁,用钢丝绳和手拉葫芦临时固定,穿入吊杆后把下横梁固定在箱梁上,吊装前上横梁安装到位、穿入吊杆固定在前上横梁上,吊起前下横梁,用手拉葫芦临时固定,吊杆下端与前下横梁吊具连接,逐根安装纵梁,安装底模板。
2.5操作平台安装
挂篮的操作平台分为主桁通道、前上横梁操作平台、后下横梁操作平台和底篮侧面通道。操作平台杆件均为标准式杆件,重量较轻,安装方便,拼装连接采用螺栓。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凭条底框架和栏杆,然后在框架上铺钢格板,再安装侧面栏杆扶手。
3 挂篮预压
挂篮拼装完成后,需要对挂篮进行预压。其主要作用是检查挂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并消除挂篮主桁各构件之间非弹性变形,同时观测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后续的悬臂箱梁挂篮施工模板调整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3.1预压参数
每个T构共有26个悬浇段,其中3#梁段在所有挂篮悬浇段中,混凝土方量最大为155.8m3,梁段浇筑长度为4m。因此整套挂篮以3#块为标准进行设计和验算,挂篮荷载预压也以3#梁段为标准进行。3#梁段混凝土方量155.8m3,钢筋重量26t,考虑内模总量5t,块段重量为155.8m3×2.4t/m3+26t+5t=405t,预压重量为节段重量的1.2倍,因此预压总重量为486t。
3.2预压技术
加载重量按照最大节段重量的1.2倍。在加载前独立进行二次挂篮初始状态测点高程测量读数,在后续加减载每工况结束后半小时进行高程测量读数。加载按照30%、50%、80%、100%、120%预压荷载进行分级均匀对称加载,卸载按100%、80%、50%、30%、0%预压荷载进行卸载。每级加载卸载至少持续半小时,最大荷载持续48小时,然后进行分级卸载。
预制块尺寸2.0m×1.0m×0.5m,沙袋尺寸按1.2m×1.1m×1m计。预压荷载布置如图3-1所示。
4 结论
本文阐述了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过程中挂篮拼装及预压过程的关键技术,能够对相当规模的挂篮拼装及预压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
[关键字]特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拼装预压
中图分类号:TP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8-0175-01
1 引言
本工程为主桥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采用变高度斜腹板单箱三室断面,其中第1-26号梁段采用拼装式挂篮悬臂进行对称浇筑。本挂篮采用菱形挂篮,挂篮结构如图1-1所示。
2 挂篮拼装
2.1轨道安装
测量放出挂篮行走轨道轴线,安装轨道垫梁(轨道垫梁下用水泥砂浆找平)、精确设置每组轨道间距,并操平垫实。轨道安装要顺直,轨道顶面要保持水平,两组轨道的高差不得大于5mm。利用箱梁竖向精轧螺纹钢把轨道压紧,轨道顶面锚固利用轨道压梁、螺母和垫板,采用合格的连接器把竖向精轧螺纹钢接长到能锚固到轨道的长度。
2.2主桁架安装
挂篮主桁架由5根杆件和4个箱体组成,现场散拼完成,精确调整位置。主桁架安装前先在轨道上安装反扣轮组和前支座,使其分别座落在轨道合适的位置处,同时设置临时后支座。以轨道为基数放出主桁安装轴线及平面位置,调整挂篮前支座位置。为保证单片三角桁架的稳定,首先安装反压装置,并在一片主桁上用2只2t葫芦左右拉住收紧,使其稳定并调整主桁架的左右垂直度,各片主桁在纵向一定要平齐,各片主桁架在纵向上前后误差不大于1cm。后锚及时压紧,保证纵向稳定,横向的2t葫芦收紧,保证纵横向稳定。
2.3横向平联桁架安装
在A2杆件的两侧先安装14×9cm的不等边定位角钢,定位角钢长度为16cm,用螺栓与主桁片上的A2杆联结,螺栓要拧紧。定位角钢安装完成后吊装横向平联桁架,先临时固定一片J1节点箱顶面支撑桁架,再吊装另一片,临时采用2只手拉葫芦在A2杆件两侧固定,再用横向支撑架或纵向连接杆把两片桁架联成整体,横向联结桁架的上下水平杆与固定在A2杆焊接。桁架在没连接成整体前要有牢固的临时支撑,保证桁架体系的整体稳定。
2.4底篮安装
利用塔吊吊装后下横梁,用钢丝绳和手拉葫芦临时固定,穿入吊杆后把下横梁固定在箱梁上,吊装前上横梁安装到位、穿入吊杆固定在前上横梁上,吊起前下横梁,用手拉葫芦临时固定,吊杆下端与前下横梁吊具连接,逐根安装纵梁,安装底模板。
2.5操作平台安装
挂篮的操作平台分为主桁通道、前上横梁操作平台、后下横梁操作平台和底篮侧面通道。操作平台杆件均为标准式杆件,重量较轻,安装方便,拼装连接采用螺栓。安装顺序为:先安装凭条底框架和栏杆,然后在框架上铺钢格板,再安装侧面栏杆扶手。
3 挂篮预压
挂篮拼装完成后,需要对挂篮进行预压。其主要作用是检查挂篮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并消除挂篮主桁各构件之间非弹性变形,同时观测挂篮的弹性变形值,为后续的悬臂箱梁挂篮施工模板调整提供可靠数据依据。
3.1预压参数
每个T构共有26个悬浇段,其中3#梁段在所有挂篮悬浇段中,混凝土方量最大为155.8m3,梁段浇筑长度为4m。因此整套挂篮以3#块为标准进行设计和验算,挂篮荷载预压也以3#梁段为标准进行。3#梁段混凝土方量155.8m3,钢筋重量26t,考虑内模总量5t,块段重量为155.8m3×2.4t/m3+26t+5t=405t,预压重量为节段重量的1.2倍,因此预压总重量为486t。
3.2预压技术
加载重量按照最大节段重量的1.2倍。在加载前独立进行二次挂篮初始状态测点高程测量读数,在后续加减载每工况结束后半小时进行高程测量读数。加载按照30%、50%、80%、100%、120%预压荷载进行分级均匀对称加载,卸载按100%、80%、50%、30%、0%预压荷载进行卸载。每级加载卸载至少持续半小时,最大荷载持续48小时,然后进行分级卸载。
预制块尺寸2.0m×1.0m×0.5m,沙袋尺寸按1.2m×1.1m×1m计。预压荷载布置如图3-1所示。
4 结论
本文阐述了大桥现浇箱梁挂篮施工过程中挂篮拼装及预压过程的关键技术,能够对相当规模的挂篮拼装及预压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