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目前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进行培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学生的品格,能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在初中历史教学是学生接触历史该学科的基础阶段,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促使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历史教学除了单纯的知识教授外,更侧重于以史为鉴、传承经典,在学生辩证分析历史的过程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教师应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构建初中历史高效教学课堂。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每个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都有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但同样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也不能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符合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教师应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为学生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思想和方法仍旧比较传统,在教学观念上,学校和教师并未意识到历史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未能意识到初中历史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课堂中教师仍旧占据主动地位,教师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仍旧以传统的教学,讲解传授知识点为主,而未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和学习,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同时,目前的历史课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单一,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较为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也无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这样就更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主动地开展探究与思考学习,并对历史产生自己的理解与解释,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应对学生展开灌输式的课程教育,而是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在阅读完之后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纠正和补充说明。接下来,教师可抛出相应的问题,如:戊戌变法的起因,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戊戌变法的影响,你是怎么看待戊戌变法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进行辩证性的思考,培养学生辩证史实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1]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针对严谨枯燥的历史教学内容,要想学生正确和深刻地认知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知识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沉浸式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国是如何从一个领土完整、经济和政治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的过程。然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认识水平仍十分局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这些内容还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历史,教师可以编写简单的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分别代表中国和英国,然后教师讲解引导两个小组扮演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鸦片的影响下,中国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内容等。让学生亲身经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该史实的理解并且能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以史为鉴,谨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还可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团结一致的使命感。
(三)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收获知识,开阔视野,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效的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空间具有可拓展性。[2]例如:在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国歌、国徽、国旗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国上下喜悦、激动的心情。还可以播放当时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统一得不易,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均是有伟大的先辈为我们创造而来的,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为学习的精神,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还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要想成功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多样化的探索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创新性。引导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識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和思考,在快速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梅霞. 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
[2]潘理强.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考试周刊.2020(76).
关键词: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五个方面,它们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每个素养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都有不同的特点,发挥着不同但同样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度,也不能加深学生对初中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不符合核心素养所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教师应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为学生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一、目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初中历史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思想和方法仍旧比较传统,在教学观念上,学校和教师并未意识到历史学科本身的重要性,未能意识到初中历史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和重要性。在课堂中教师仍旧占据主动地位,教师为了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仍旧以传统的教学,讲解传授知识点为主,而未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思考和学习,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达不到高效课堂的要求。同时,目前的历史课堂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教学内容单一,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较为枯燥无味,缺乏趣味性。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也无法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这样就更难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了。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一)注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主动地学习,让学生对历史知识能够主动地开展探究与思考学习,并对历史产生自己的理解与解释,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例如在学习“戊戌变法”这一知识点时,教师不应对学生展开灌输式的课程教育,而是应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并在阅读完之后总结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教师再根据学生的总结进行纠正和补充说明。接下来,教师可抛出相应的问题,如:戊戌变法的起因,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戊戌变法的影响,你是怎么看待戊戌变法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对历史知识进行探究。教师在此过程中可指导学生进行辩证性的思考,培养学生辩证史实的能力,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1]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理解能力
针对严谨枯燥的历史教学内容,要想学生正确和深刻地认知历史,教师可以根据历史知识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体验到什么是沉浸式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的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和高效课堂的构建。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时,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中国是如何从一个领土完整、经济和政治独立的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国家,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的过程。然而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认识水平仍十分局限,能很好地理解消化这些内容还尚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认知历史,教师可以编写简单的剧本,组织学生进行演练,可以将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学生分别代表中国和英国,然后教师讲解引导两个小组扮演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在鸦片的影响下,中国发生了怎么样的改变,中英签订的《南京条约》内容等。让学生亲身经历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基本史实,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该史实的理解并且能加深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以史为鉴,谨记“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还可以培养学生振兴中华,团结一致的使命感。
(三)丰富教学内容
为了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收获知识,开阔视野,更加全面客观地认知历史,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效的培养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丰富教学内容,让教学空间具有可拓展性。[2]例如:在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国歌、国徽、国旗的创作背景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含义,同时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开国大典的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开国大典的盛况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举国上下喜悦、激动的心情。还可以播放当时香港澳门回归的视频,让学生了解到祖国的统一得不易,现在我们美好的生活均是有伟大的先辈为我们创造而来的,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培养学生为中华崛起为学习的精神,不仅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还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 结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要想成功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多样化的探索需求,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趣的情境,丰富教学内容,强化教学创新性。引导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識自主进行探究学习和思考,在快速有效地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梅霞. 历史课堂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策略探究——以初中历史(部编版)教学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9).
[2]潘理强. 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 考试周刊.202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