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越养生越不健康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y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前,曾经被众星捧月的张悟本养生神话破灭后,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人们追逐科学的养生是否偏离了方向,理解养生的含义是否混淆是非,制定养生的方案是否以偏概全,认识养生的功效是否夸大事实。请跟随记者一起去病房里听听那些养生故事,看看您是否也有此经历。
  
  养生要有度
  林先生自3年前体检查出患了2型糖尿病,经常胡吃海喝的他开始注意保养身体了,尤其是在饮食上有了节制,不再像以前整天的浊酒鱼肉;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配合降糖治疗,他还学起了食疗养生。
  当记者问及林先生平时的养生之道时,他苦笑一声说:“现在也正困惑着呢……”原来,他有两个朋友,最近在体检时分别被查出患有肾结石和胆囊炎,而他本人最近也时犯胃病。最令人奇怪的是,在一帮朋友当中,就数他们仨个最讲究养生了,然而这次他们的健康却纷纷亮起了红灯。那些平时胡吃海喝的其他朋友,反倒相安无事。林先生觉得很困惑,难道这养生还养出病来了?
  2008年5月,在刚确诊为糖尿病时,林先生非常紧张。医生劝他不要有心理负担,只要平时注意控制饮食,另外适当地运动,就不会有太大问题。可林先生并不懂如何科学地控制饮食,因怕血糖升高就什么也不敢吃。回想初患病时自己的饮食经历,他不禁感慨:“几乎天天吃蔬菜,不吃主食,算下来一年只吃10斤白面。怕血糖升高,连水果也不敢吃,经常是拿起水果咬了一口又放下。”
  顿顿以菜充饥的林先生,一年下来,体重居然减了60斤。可林先生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医生的要求,所以每天饭后加长了散步时间,以此增加热量消耗。2011年中旬的同学聚会上,许久不见的老同学都惊讶林先生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没有了往日的神采奕奕。
  
  养生需辨证
  日子难挨地过下去,到了2011年10月,林先生身体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先是体质大不如从前,接着又发生了多次的低血糖。这些问题让林先生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以前防治糖尿病的方式不对吗?林先生觉得应该转变思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林先生去书店看到了有关糖尿病的书籍,书中的科学讲解让他茅塞顿开,他似乎一下子找到了解决自己病症的答案。于是买了几本书回家,并按照书本的知识,仔细钻研起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来。陪林先生一起来看病的亲友告诉记者:“那段日子里,他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好像真能研究出什么道道来。”
  当记者问林先生是否找到“科学” 的治疗方法时,他尴尬地笑笑说:“毕竟不是学医出身,书上的知识根本看不懂多少,不过有本通俗易懂的食疗养生书倒是提起了我的兴趣。记得书中介绍了各种食疗养生方案,不仅配比了花样繁多的菜谱,还点明了各种菜谱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林先生仔细翻看后,觉得书上的内容说得在理,于是他就做起了自己的养生食疗师,并制订了一系列的计划:首先要弥补自己体质的不足,再结合糖尿病的症状配合治疗。可没想到,补了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林先生肠胃极不舒服。无奈又来到了医院。
  原来林先生看书上说吃羊肉可驱散寒冷、温暖心胃,还可以补气益血,为了配合冬季的时令节气,林先生就连着很长一段时间吃羊肉、喝肉汤,结果吃得自己口干舌燥、嘴唇开裂、鼻头红肿,甚至烦躁失眠、肠胃不适。要说林先生吃得也不多,每日严格限制在2两左右,可为什么就会吃得肠胃不适呢?
  医生告诉记者,中医讲究辨证观念,任何食物都要遵从适度的原则,每种食物都有其自身属性。同样,人体也分为寒热两种体质。在饮食上,两种不同体质的人,吃的食物也应有所不同。林先生属于热性体质,而羊肉是热性的食物,本身热性体质的人,一旦吃多了羊肉,必定出现上火、肠胃不适等症状。
  
  吃出来的病不能再吃回去
  听完林先生的故事,病房里一阵热闹,吴女士说自己也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最近听了一些有关膳食的养生讲座,对养生也有了自己的一番见解:“俗话说:‘病从口入’。反过来想,通过饮食调理,疾病是不是还能再吃回去?”
  听到这儿,病房里不少患者也点头表示认同。但是通过膳食是否可以治疗疾病,它们之间有何相关性,大家可能并不了解。
  秦英副主任医师告诉大家,合理的膳食的确是配合治疗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但是,仅仅靠饮食调理往往还不能控制高血糖、高血压和纠正血脂异常。即使一部分轻型的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可以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但饮食和运动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和难以持久的,随着病程的延长,这些患者同样需要服用药物治疗。任何疾病的治疗都是个体化的治疗,必需结合个体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而药物治疗是治疗方案的关键因素。
  但是,合理膳食只是降低慢性疾病危险因素中的一个,而不是唯一的因素。年龄、性别、遗传、高血压、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不健康膳食、缺乏体力活动、吸烟、精神压力过大、过量饮酒等也会增加发生慢性病的风险。我们都知道,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常是协同作用的,即两个因素同时存在时,其致病作用远远高于两个因素单独存在时的作用之和。因此,治疗慢性疾病应该针对所有的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干预,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作用更理想、服用更方便,一直是广大“糖友”对降糖药物的要求,同时也是各大制药企业的长远追求。  对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随着病程的推移,只用一种降糖药是无法控制好血糖的,往往需要多种不同降糖机制的药物联用。但服用多种药物,无疑给患者增加了极大的负担,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记忆力本来就差,再加上很多人除了需要服降糖药外,还有降压药、调脂药等等,如此一来,忘服药、服错药就成了常见的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治疗
期刊
张怡患糖尿病6年多,一直控制得不错。这段时间,天气变化比较大,忽冷忽热,血糖也跟着不平稳起来。这天晨起,张怡突然发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了,孩子们立即将她送到附近的医院。眼科医生给她做了检查,诊断为眼中风引起的左眼视力突然丧失,幸亏救治及时才挽回了一些视力。医生告诉她:眼中风的发病与全身血管性疾病有密切关系,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寒冷的季节和过度波动的情绪是最大的
期刊
鸡汁雪菜百叶卷  文、图/北京 杨奕  原料  猪肉馅100克,百叶(或叫千张或叫豆皮)两大张,雪菜100克,鸡蛋1枚,葱姜适量,香菜梗适量,盐、料酒、白胡椒粉、鸡精各适量。  做法  1.在肉馅中加入一枚鸡蛋,少许葱姜末,加入盐、料酒、白胡椒粉和鸡精,充分搅拌上劲;  2.将百叶切成约十三四厘米见方的小片;  3.在百叶中放入适量肉馅,以包春卷的方法先卷起离自己最近的一个角,然后再将两侧的角往
期刊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建议当口服降糖药物不能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时,患者应尽早使用基础胰岛素。”2011年11月23日,在开展基础胰岛素治疗的观察登记性研究(ORBIT研究)发布会上,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纪立农教授建议道。  目前,胰岛素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的使用有很多局限,包括胰岛素治疗起始时间晚、剂量调整不充分,以及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次数不足等。同时,中国也缺乏有关胰岛
期刊
病 例  徐工今年40岁出头,平时工作经常加班熬夜。半个月前因感冒在药店买了感冒药,可一盒药吃完不见好转,时而伴有低烧,而且觉得浑身无力,腿抬不起来,更奇怪的是口渴明显,水喝得比以往多出好几倍。但徐工并没在意,以为感冒发烧应该多喝水,身体太累休息一两天就好了,可熬了几天病情并没好转反而日益加重。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他终于扛不住了,急诊入院。  入院后查体:体重62公斤,随机血糖15.8mmol/L
期刊
2005年我曾见过这样一个病例:有一位72岁的病友,患糖尿病11年、高血压8年。两年前开始出现双腿、双足无力和麻木,但他一点儿也不重视。后来双腿、双足的无力和麻木逐渐加重,继而出现双腿、双足的剧烈疼痛,感知能力下降,不能下地,生活不能自理;半年前又逐渐发展到了双腿、双足肌肉萎缩瘫痪,不能行走。生活的质量受到了极大影响。  这实际上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它的主要表现是四肢手足麻
期刊
在腕部触摸脉搏次数,便可预测心脏健康状况的简便方法,正在国内外大众保健活动中开展。在休息状态下,心率与寿命呈负相关,即心率越快,寿命越短,乌龟心率6次,寿命177年,家鼠心率500次,寿命2年。可见,心率减缓的人比心率增快的人长寿。而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加快则是健康不佳的危险信号。    如何自测心率  一般人休息时的心率,每分钟为60~80次,身体状况特别好的人为40~50次,运动员可低至35~4
期刊
荏苒10年,与《糖尿病之友》相伴的最深感受是充实、快乐、祛病,并能学到管理和战胜糖尿病的知识和措施,收获的是与糖尿病和平相处,得到的是健康与长寿。  我与《糖尿病之友》相识可以说既是巧合,也是缘分。我刚诊断糖尿病时,晕头转向不知所措。一天,我百般无聊,便想去“老人家”测测血糖,顺便和老伙伴们找找开心。就这么巧,一进门就看徐大夫拿着一本《糖尿病之友》,我要过来说看一眼,心想,治疗糖尿病有杂志有书,只
期刊
身边总是有亲朋或患者问:什么中药治疗糖尿病最好啊?食疗中加哪些药物最好啊?大家都希望自己得到最好的药物治疗或拥有最好的保健方法,但同时这也是个我很难回答的问题。我们看看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喜欢穿戴漂亮的衣服与饰品是很正常的,但前提是先要了解自己的特点。如果看到别人穿好看,我也买来穿,很可能会画蛇添足,甚至东施效颦。     石斛适合“三高”人群  石斛可以养胃生津,滋阴清热。适用于口渴、咽干、眼
期刊
儿童    怕疼  “妈妈,我怕疼,能不能不打针?我以后一定做个听话的乖孩子。”年仅4岁的辛鑫在病房里哀求着。自从上个月辛鑫被查出患有1型糖尿病,医生告诉辛鑫的妈妈要做好思想准备,辛鑫这辈子可能都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这样的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辛鑫的妈妈不停地责怪自己没照顾好辛鑫,紧张和忧虑一直压抑着内心的痛楚。看着辛鑫终日受苦,每次打针都是连哄带骗才能做完一次看似简单的注射,可这样哄骗终究不能长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