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e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到当代,其地位、规模、内涵等等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时代特征。研究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对于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社会、政治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特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它已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本文从总体角度探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征,这对于我们掌握当代科学技术并促进其发展以及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代科学技术呈现的众多特征中,最主要的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加速化
  
  自然科学自文艺复兴时期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以后,一直是呈加速度向前发展的。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这一特征更为突出。
  (一)科技成果迅速增长
  科技成果的急遽增加,是科学技术呈现加速度发展的重要体现。有关方面作过一个统计,人类的科学技术知识,19世纪每50年增加一倍,20世纪中叶每10年增加一倍。当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近30多年来,人类所取得的科技新发现、新发明、新成果,比过去2000年的总和还要多。以此推算人类在2020年所拥有的知识当中,有90%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
  人们用指数函数来描绘当前人类知识增长的趋势,也就是媒体经常提到的“知识爆炸”现象。伴随“知识爆炸”现象出现,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也呈指数函数增长。现在每年全世界用于科研的经费已经达到5000亿美元以上,人数已经达到5000万人,预计今后一百年,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数,将占世界总人口的20%,创造性的科学工作将会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活动。
  (二)应用周期不断缩短
  当代科学技术的加速度发展特点还体现在科学技术物化周期愈来愈短。科学技术物化周期是指科学技术从发现、发明到应用的时间。18世纪末以前,科学技术的应用周期一般在70年以上,如蒸汽机为84年,汽船为100年,照像技术为112年,而电的发明到应用则时隔282年。进入19世纪,科学技术的应用周期一般为40~50年,如电话为56年,电动机为55年,电磁通讯为26年,汽车为23年。20世纪前期,一般为10多年,如飞机为14年,电视为12年,雷达为15年,原子弹为6年。二次大战之后,则一般只要1~3年,如晶体管为5年,太阳能电池为2年,集成电路为3年,激光仅用1年。现在,科技成果一旦取得,几乎同时就开始物化。如基因组技术、超导技术、纳米技术等本属于基础研究的成果,在中间成果阶段就申请了专利,有些甚至迅速转化为产品走进生活。这一特征,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如果不加速科技成果的物化,那么当成果被耽搁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毫无经济价值的废物了。所以,如何尽快加速科技成果的物化,是当代各国提高竞争能力的重要课题之一。这也充分说明,当前科学与技术的界限日益模糊,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经济竞争已前移到原始创新阶段。据统计,当代技术革命的重大成果约有90%源于基础研究及其他原始性创新。原始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国家间科技竞争成败的分水岭,成为决定国际产业分工地位的一个基础条件。
  (三)知识更新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还表现在科学技术知识的更新不断加速。有人统计,18世纪时,知识更新周期为80~90年,19世纪到20世纪初缩短到30~40年,20世纪50年代为15年,70年代为6~9年,80年代又缩短到3~5年,甚至更短。大学生的知识,过去在校时可获得80%,离校时再学习20%便可胜任工作;而今,80%~90%的知识靠工作后接受再教育而获得。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毕业生,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过4~5年便有50%陈旧、老化,再过5~6年将完全陈旧过时。受过高等教育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工作后,少则3~5年,多则10年左右,其知识就变得陈旧过时。美国医生每隔3年重新学习一次。因此,“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代人的共同理念。
  研究当代科学技术加速度发展特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即一个国家要想保持领先地位,其科技发展速度不能低于15年增长一倍,而一个科技落后的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使自己的发展速度超过甚至大大超过世界科技平均发展速度。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综合化
  
  所谓科学技术的综合化,是指门类繁多的各门学科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完整的科学体系,这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学科研究的深入和分化,是几百年来科学发展的主流方向。在新的世纪,学科本身的进一步分化和继续向微观深入,仍然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在当代,特别是近年来,另一个新方向已经成为主流,而且已呈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这就是向着宏观、交叉,向着复杂的综合集成或整体化趋势发展。
  (一)学科内趋于统一
  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科学理论趋向条理化、统一化的过程。当今,统一性已经成为人们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指导思想,各门科学理论在内容不断丰富、分化的发展中寻求理论的综合与统一。
  物理学的发展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特点。牛顿力学把天体运动和地上物体运动的规律统一起来,能量守恒定律又把自然界的各种运动统一起来,麦克斯韦电磁理论进一步把光、电、磁等现象从理论上加以统一。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和运动之间本质上的联系与统一,量子力学揭示了物质的粒子性与波动性的统一。目前,在基本粒子学方面,人们已认识到:各种物体和场的相互作用可归结为四种基本力,即引力、弱力、电磁力和强力的相互作用。现在科学家们正在尝试把四种力统一起来建立“统一场论”,以此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都统一于“场”。
  (二)学科间趋于渗透
  各门学科之间由于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形成了跨专业、跨学科界限的综合现象。这种综合趋势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是边缘学科的出现。所谓边缘学科就是在原有的基础科学的相邻领域或相距甚远的领域中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相互渗透产生出来的一些学科。如物理化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化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化学等。边缘学科的出现,逐渐填补了各门科学之间的空隙,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出现,使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之间深邃的鸿沟开始消失。
  二是综合学科的出现。所谓综合学科,是以特定的自然界中的客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手段对之进行研究的学科。如空间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科学等。例如生态科学便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基础科学知识,对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和机理进行研究,从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三是横断学科的出现。所谓横断学科,是横着贯穿一切学科的科学。它从世界的某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研究其运动发展规律,因此,它的概念、原理和方法适应于一切科学,如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
  按时间先后,可将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分别称之为第一代交叉学科、第二代交叉学科和第三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和横断学科的相继出现,消除了学科之间的严格分界,加强了综合的趋势。近代自然科学在文艺复兴时期诞生时只有数、理、化、天、地、生、农、医、力学、土建、采矿、冶金、机械、纺织等几十门。通过传统学科分支衍生,当今科学技术的学科已达6000多门。
  正是这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出现,一改过去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局部,剥离、分解的方法,而是从横向上将当代科学技术的各门学科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科学向着时空的极端方向、向着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复杂综合系统规律进军。如在生物学研究方面,以前的主流是从种群到个体,到细胞,到分子……,呈一种“还原”趋向,现在则在问:一组原子何以构成有生命活性的生物大分子?分子如何形成功能分化的细胞?几十亿万个神经细胞在一起如何构成大脑,产生感觉,形成认知和思维?……这是一个由微观到宏观,由静态到动态,由局部到整体,由简单到复杂,由确定到不确定,由线性到非线性的新的科学思维模式和认知走向。
  (三)技术间趋于融合
  技术发展有突破和融合两种形式。20世纪50年代以前技术革新的特点是以突破居多,新技术代替原有技术,如晶体管代替电子管,喷气式飞机代替螺旋浆飞机,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等等。在科学技术发展到登峰造极的情况下,要想发明一个替代性技术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只有综合已有的各家或各种技术之长为我所用,才能开发出新产品、保持技术领先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20世纪50年代后,技术革新的特点以融合居多,特别是70年代以来,依靠全新的科学发现而产生的技术突破越来越少,代之而起的是从社会市场需要出发的“需求”综合型技术。机电一体化、光电一体化、软硬件技术相结合等等都是当代技术发展最快最有前途的领域。当代技术的融合化趋势,导致了技术不断向大型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技术发展路线也从偏重硬件发展转向注重整体发展的路线。即利用已有技术根据最新需求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技术。美国的阿波罗登月技术就是充分综合利用已有技术实现的,并不是过去人们认为的“发明创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之所以能一跃成为经济技术大国,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进行技术综合,在引进中寻求综合,在综合中寻求创新。日本电子工业技术有“世界专利橱窗”之称,可见技术综合之广。世界一流的日本松下电视机技术就是在综合各国400多项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日本的钢铁工业技术体系,就是靠综合世界先进的六大技术完成的。因此,综合已有各项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已成为当代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和趋势,而且这一特点和趋势在今后的技术发展中仍将处于突出位置。
  当前科学技术相互渗透、交叉和综合,集中体现在科学技术正在向着最复杂的方向发展,建立在多学科基础上的复杂系统研究已经列入科学研究的重大议题,如对社会系统、经济学系统、大脑和生命系统、生态系统、网络系统的研究,将对经济社会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化
  
  当代科学技术日益社会化的显著标志是科研组织的形式改变和科研规模的不断扩大。从历史上来看,科学研究的组织形式和规模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世纪中叶前——自由研究
  19世纪中叶前,科学研究的形式是以科学家个人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这种个体劳动方式的科学实验手段很有限,其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科学家的好奇心,当然对人类的知识增长也有重要作用。
  (二)19世纪中叶后——集体研究
  19世纪中叶后,由于知识量的迅速增加,科学家需要合作。另外,由于生产实践向科学技术提出愈来愈多和愈来愈复杂的课题,单靠科学家个体劳动方式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1871年,英国剑桥大学校长卡文迪什(H·Cavendish)个人捐款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集体规模的物理实验室“卡文迪什实验室”。在它之后五年即1876年,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F.A.Edison)个人投资建立了“爱迪生研究所”。1887年,美国另一个著名的发明家贝尔(A.G.Bell)又成立了“贝尔电话研究所”。在这三个集体研究组织之后,许多类似的集体研究组织也相继建立。
  (三)20世纪30年代后——国家规模
  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面临的课题越来越复杂,所需的设备和经费日益庞大。1937年,希特勒为了对付盟国,在德国的贝尼明恩建立了V—2火箭试验基地,共组织了2000多个不同专业的科学家,经费高达3亿马克。1942年,美国为了抢在法西斯德国之前,实施了“曼哈顿计划”,共组织了15万科研人员,用去22亿美元,于1945年制成了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这种国家规模的科研组织形式逐渐普遍。其中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历时11年半的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1961.5—1972.12)最为庞大。为完成这一计划动员了2万多家公司和工厂,1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共有42万人参加,费用高达240亿美元,终于使千古神话变成了现实。
  (四)20世纪50年代后——国际规模
  20世纪50年代后,科研组织的规模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国家规模发展到国际规模。原因有:其一是信息技术和交通手段的进步使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十分方便,大幅度降低了研究与开发的成本,使得全球的研究开发资源有了可以充分流动和利用的巨大空间,逐步形成一个“全球研究村”;其二是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需要国际合作的课题。例如,由多国政府支持的大科学研究计划,如人类基因组计划、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影响研究计划、国际空间站计划、国际核聚变计划、国际生物圈研究计划等相继出台,且有继续扩大之势。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化、国际化,表明科学技术已是国家目标的重要部分,需要国家力量的推动和组织,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在研究与开发的国际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首先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有可能加剧科技人才的流失。同时,跨国公司的产品还将更具有针对性和本土化的特征,有可能对民族产业产生更大的冲击。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研究和开发的国际化有可能成为一个机遇,也就是通过技术扩散和人才的流动,加速提高自身的科技实力。
  当然,无论科学技术的社会化程度多高,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和对科学前沿的不懈求索精神,将永远是科技进步不可替代的创新动力,而且将在社会化过程中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四、科技社会影响的深刻化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在研究第一次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规律时就已指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这一科学论断,在过去的发展进程中,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科学技术的时代印记。当今,科学技术社会影响的深刻性尤为突出。
  (一)全面性
  在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社会对科学和技术有着强有力的吸纳能力和转化能力。而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更有巨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一项新的科学发现,或者一项新的技术发明,一旦产生便很快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影响着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彼此相互作用加快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同时也推进了社会发展的进程。
  以对经济的影响为例。在20世纪以前,科学技术一直在经济发展中处于从属地位,基本的模式就是生产的实际需要刺激技术的发展。而今,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它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世纪初为5%~20%,20世纪50年代为50%,20世纪末已上升到80%~90%。现在,我国手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000元,传统工业人均年产值大约2万元,而高新技术产业的人均年产值超过20万元甚至上百万元。
  以对国防的影响为例。高新技术已经成为国家军事安全的支撑力量,是决胜的关键。高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未来的战争更多的是依靠以质取胜,未来的战争将成为在核威慑、信息威慑,甚至生物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战争。
  以对人类生产、工作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为例。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大大提高了政府和商业工作的效率。信息网络已经改变了工作的传统观念。有人预计在这个世纪将会有40%的人在家里上班。人们可以通过信息网络,不出门就可以进行购物、保健、图书阅览、教育、娱乐等活动。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教育系统,大约可以减少40%的学习时间,30%的费用,而多获得30%的知识。联机式网络保健服务,病人可以在家选择外地医生看病,从而大幅度提高医疗质量和人们的保健水平。
  (二)即时性
  科技对经济的作用,在时间上有一个滞后性,即存在一个从科技成果走向市场产品的间隔。技术要经过物化才能起作用,因此是较为隐蔽、长线的,这也是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往往不易为人重视的原因。它是一种软要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政治上以及在社会心理上,科学技术活动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即时,与实现其经济意义所需的时间的滞后形成对照。重大的技术突破、科学发现或大型研究与开发活动,能立即在政界、经济界和社会公众生产中产生巨大反响。如20世纪80年代的星球大战计划和超导研究突破,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甚至亲自出席超导研究讨论会,并就其政治、经济意义发表演讲,其行为立即引起各界瞩目,并引起了各国的跟进。
  (三)不可逆性
  科技的作用一经发生,即是不可逆的。新技术问世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和竞争,而经济发展和竞争又呼唤着新技术的问世。如果没有高新技术的不断问世,社会发展就会停滞。形象地说,社会已经患上并且不断加重着“技术饥饿症”。
  科学技术是一种促使受益者不断加深对它的依赖的文明产物。体现在人类的消费变化上,人类的消费正在日益远离“原始资源”,消费的内容正在远离“基本需求”,即第一层次的需求。我们消费的产品,凝结着几百年来创造发明的众多技术。举个简单的例子,穿一条麻袋和穿一身高级西服,在完成保暖的基本功能方面不会有太大差异,但即使去除商业利润,其价值仍可相差几百倍,体现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就是凝结在西服中从原料生产到制成品的技术链。还有在文化消费上,技术手段介入各种各样的艺术表演中,使现代舞台艺术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令人眼花缭乱的光和音响的组合。因此从总体上我们可以说,人类消费中所增加的主要是技术,以及把技术、人类行为和资源组合成一个有机体系的信息。
  (四)多样性
  科技以多种方式作用于经济、社会、政治。以国际政治为例,科技介入的方式有:作为一个政治概念,如科技成为当代国力的一个象征。1961年4月12日,当前苏联加加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太空轨道飞行的航天员时,苏联一夜之间似乎就成了世界头号强国;紧接着,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确立了美国在航天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已迈入世界三大航天强国的行列。此外,科学技术还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如星球大战计划、第一颗人造卫星事件和原子弹爆炸;作为一种商品,如高技术和一般技术的跨国转移,并由此引起诸如高技术保护主义、技术壁垒;作为解决某些国际争端的一种手段,诸如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等问题的解决),诸如进出口商品的质量控制(激素及污染的标准等)等。
  总之,当代世界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一方面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的竞争将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而且将比20世纪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竞争将促使各国在制度、政策、体制等方面相互借鉴、相互促进,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股推动科学技术更加快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杨德才.科学技术各学科间相互交叉趋势及机理研究[J].科研管理,2002.5.
  [2]徐冠华.当代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策[J].中国软科学,2002.5.
  [3]王夏.当代高技术发展的交叉融合趋势[J]调研报告,2003.6.
  [4]桂维民.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J].http://www.cnien.com.cn/,2003.7.
  [5]王恩哥.当代世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J].人民日报,2003.6.
  [6]陈九龙.论当代技术创新的特点和趋势[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4.
其他文献
揭牌现场  7月14日,由中共绵竹市委组织部主办,绵竹农商银行和人保财险绵竹支公司等3家保险公司协办的“绵竹市‘红色信贷’‘红色保险’启动会”在绵新·创业梦工厂举行。  会上,绵竹农商银行推出了8款“人才贷”和6款“产业贷”红色信贷产品,同时向高新区授信30亿元,向德阿产业园授信20亿元,向非公企业代表和精英人才代表进行授信。绵竹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长英和人行绵竹市支行、绵竹银保监组及绵竹农商银行
期刊
摘要:我国经济增长的瓶颈制约来自于“有效制度的缺位”,而正式与非正式制度的良性互动则是“有效的制度”的应有之义。本文试图从两者间的关系简要说明当前有效制度重构的重要性。  关键词:制度;有效的制度;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    一、引言    从“顾郎之争”到证券市场的“王小石事件”,这其间曾泛起的层层涟漪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而我国企业没有做强做大?股市为何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为何
期刊
摘 要:目前,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已成为教师掌握的基本手段和技能,本文就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方式。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在倡导多媒体课件教学,甚至把课件制作水平作为考核教师的一项重要内容,制作教学课件已成为教师日常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由于课件制作尚属于新生事
期刊
摘要:at/with+…speed在英语的应用较多, 本文从结构方面给予了其多层次的分析.  关键词:at/with+…speed;结构;速度;迅速    在英语教学中笔者发现at/with+…speed在英语的应用较多,对于它的结构试着给予几方面的分析,希望对其应用会有所帮助。    一、speed的释义及其常用搭配    《牛津现代高级英语词典》(ALD)(p.828)指出speed用作名词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校双语教学的逐步推进,各高校均可开设不同的全英语授课的课程,可直接接受的高层次留学生,为留学生缩短了在校学习时间、节省了教育费用。但开设汉语补课可以使非语言类留学生掌握必要的日常生活用语,满足生活中用汉语交际的需要。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介绍了非语言类博士留学生汉补课的课程设置。  关键词:博士留学生;汉语;补修课;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事
期刊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我们通过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它不仅是教学手段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它对教育教学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个性发展,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外语教学;信息技术    外语作为一种语言,因其具有声音、形象(文字)等多媒体的特性,因此很适合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这正好给当今外语(尤其是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契机。实践证
期刊
在西藏建筑文化中,古建筑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吸收了汉地和其他民族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的优点,又保持了本民族的传统特色,是我国建筑文化宝库中一枝绚丽的鲜花,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作是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和大昭寺,为方便起见,对西藏古建筑文化进行分述。   宗山、宫殿和寺庙宗山建筑是西藏解放前的宗(相当于县)政府所在地,宗意为“碉堡”、“山寨”、“要塞”。西藏古代的宗是大小酋长的驻地,到14世纪,西藏
期刊
2005年2月9日,第一个回不了家的春节。虽然很早之前就开始给自己打预防针,但当它真的来临,在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的那一刻,克制了很久的眼泪还是留了下来。原本以为自己已经成长到可以快乐地远远地把祝福通过电话线传递给那一头的爸爸妈妈,但戏剧般,那一刻眼泪总是很不听话。其实真的不是难过,当然也不是喜悦的眼泪,满复杂的感情,就那么简单地用眼泪来表达了。来到日本4个多月,早就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说是习惯,
期刊
摘要:张晓风是二十世纪台湾散文界不可多得的一位作家,一位很能感受、体味并捕捉生活中点滴灵动的散文大家。其文章秀雅爽洁而细腻,但玲珑剃透中除了充满诗情画意,也蕴涵着发人深思的睿智,也即它们于“秀”中也常含“慧”。其温婉秀雅的背后一样充满了思索。  关键词:张晓风;散文;秀;惠    早在1963年余光中便发表了倡导“散文革命”的纲领性文献《剪掉散文的辫子》。其中援“现代诗”之例提出“现代散文”的概念
期刊
正如国内一位著名作家曾经描述的那样,时间就是从我们指尖无声无息地消逝而去,而剩下给世人的则是永无止境的伤感与顿悟。在饱含泪水和欢乐的同时,留学的生涯已经走过了半年之余,精确地说应该是五个月零六天,包括自己回国的两个星期。  终于开始了从容不迫的乘火车或公车的正常生活,可以带着MP3享受华语流行音乐的美妙,而不再担心害怕坐过车站或坐错了方向,虽然到一些从未听说的地方还是比较地谨慎,但对于我来说已经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