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VMAT与IMRT剂量比较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min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VMAT和IMRT靶区与OAR剂量行Meta分析。

方法

文献检索纳入相关研究,分析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参数。

结果

11项研究的154病例纳入Meta分析。PTV-全乳和PTV-瘤床的Dmean、均匀性指数均相近(P>0.05),VMAT计划中PTV-全乳、PTV-瘤床适形性指数值较IMRT计划高(P=0.000、0.002)。当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心脏Dmean、V5、V20、V30,左肺Dmean、V5、V20,右肺、右侧乳腺Dmean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心脏Dmean、V5、V20 IMRT计划优于VMAT (P=0.037、0.005、0.030),V30 VMAT计划优于IMRT (P=0.001)。左肺Dmean、V5、V20及右肺Dmea IMRT优于VMAT (P=0.013、0.000、0.000及0.001)。右侧乳腺Dmean也相近(P>0.05)。

结论

VMAT和IMRT靶区剂量分布无明显差异。对于危及器官,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VMAT和IMRT受量无明显差异;靶区平均体积>634 cm3时,IMRT在心脏、肺的保护上有一定优势。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同期与分期手术治疗颈动脉与冠状动脉并存重度狭窄的手术疗效。方法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27例颈动脉与冠状动脉并存重度狭窄患者手术资料,其中同期15例,分期1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特征、治疗细节、围手术期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结果27例患者,均在全麻下完成颈动脉内膜切除和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共进行27例次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82条冠状动脉重建
目的探讨小儿法洛四联症(TOF)修复手术中减少肺动脉瓣反流的治疗策略和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211例TOF患儿行肺动脉瓣保护(PVS)的心内修复手术,年龄2~36个月,其中术后右心室和左心室压(PRV/PLV)比值≥0.8者114例。114例中前54例全部在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采用右心室漏斗部保护方法(RVIS),切开肺动脉瓣环或右心室0.5~1.0 cm;后60例中8例采用以
期刊
目的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预防全中枢照射所致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rhIL-11预防治疗组50例)和B组(对照组50例)。A组患者放疗过程中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或血小板计数较放疗前基线水平下降>50%即开始按50 μg·kg-1·d-1剂量给予rhIL-11皮下注射,1次/d,直至血小板数≥200×109
目的观察自主研发的单管式子宫颈癌后装施源器与标准Fletcher三管施源器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2017年就诊的子宫颈癌初诊患者,随机分为外照射+单管式后装组(专利单管组)和外照射+ Fletcher三管式后装组。外照射采用6 MV X线四野盒式或前后对穿野照射,30 Gy后改野挡铅行后装治疗,1次/周,剂量为A点7 Gy,共5~6次(A点生物等效剂量:80~90 Gy)。外照射
质子是氢原子失去电子后的带正电荷的粒子(H+)。经加速器加速后质子的物理剂量分布较光子有明显的优势。近年来,质子放疗技术虽然已在临床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应用,但是鉴于质子放疗技术实验设施少和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匮乏等原因,目前对质子放疗技术的认识特别是其放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与光子放疗的生物学特征的区别等方面尚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综述。
目的研究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对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LAESCC)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治疗的疗效及生存结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浙江省人民医院放疗科行根治性同步放化疗治疗的LAESCC患者105例,营养状况的筛查使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2002量表,率间比较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检验,Cox回归模型预后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四维锥形束CT (4D-CBCT)的成像质量与呼吸运动特征参数间的关系。方法将Catphan500图像质量检测模体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Mapcheck XY运动平台之上,通过控制平台模拟静止以及19种呼吸运动状态,在各种运动状态下使用Synergy加速器对图像质量检测模块进行4D-CBCT扫描。通过分析重建图像的10个分时相下图像的几何精确性、空间分辨率、低对比可识别度、CT值均匀性以及运动
术前新辅助治疗是近年来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较单纯手术治疗能明显改善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生存,其中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达成共识,并纳入指南推荐。对于局部进展期食管癌,尤其是对于食管腺癌,新辅助化疗和新辅助放化疗都较单纯手术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存。两者相比,放疗的参与能否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此外,学者一般认为手
目的探讨射波刀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1例恶性肿瘤术后出现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中33例伴腹痛或腰背部疼痛,7例伴一侧肾积水、输尿管扩张,8例伴单侧或双侧下肢肿胀。采用射波刀立体定向精确放疗,DT33~45 Gy分3~6次,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肿瘤客观反应率和放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4周,疼痛、下肢肿胀症状完全缓解,肾积水完全消失;每隔2~3个月行增强CT或M
目的回顾分析局限于盆腔的肌壁浸润性膀胱癌放疗疗效及影响因素、膀胱功能保存情况及不良反应。方法自1999-2016年在我院接受放疗的肌壁浸润性膀胱癌患者45例(移行细胞癌41例)。全膀胱±盆腔淋巴引流区±局部补量放疗,膀胱中位剂量45 Gy,肿瘤局部中位剂量56 Gy,24例接受了同步化疗,14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29例放疗前接受过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果中位随访28个月(4~101月),3年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