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荷形“意象”
我在组画《荷意》的造型观点上,很是排斥科学语言,我认为艺术有科学的成分,但更多的艺术并非科学,力求艺术性地表现画面,传统的造型方法多是“以线为主,以线界形”,为致力于求“不似之似”为真似。我对荷意形象的要求是为了意象而建立的。相似不是相同,并不是视觉上的酷似,“不似”其实是对另一个传神形象的“似”。“似”荷形意味着画荷塘只要能画出物象的特征,而不是把我们从物象中看到的所有的关于荷塘池面的信息全部再现出来,我可以在荷的画面形象主观上添加诸多另外的视觉乃至知觉层面的信息,从而表达超出荷塘内的我心灵上的内容。组画形象与所描绘的荷塘物象间的“似”,指的是我与荷之间的同构关系,是荷塘的某种因素,与我的某一个神经发生了联系,使我的心灵形成意象。正如“成竹在胸说”,清代郑板桥《题画》中说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如果把现实物质的真实当作《荷意》组画的唯一标准, 我心之象的意蕴就难以存在,文化和理想就无法从中得到展现。例如:夏荷在婀娜多姿的荷苞和蓬蓬勃勃的阔叶之下总会有几根挺拔的长茎强劲的支撑她,远处模糊,进出清晰,这种虚虚实实、刚柔相济的画面,描写的是大千世界、一种人生境界。“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柏拉图也认为,以摹仿为能事的绘画,远不如哲学,甚至不如诗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荷意》组画意象的精神,正是基于表现出画家内心真实的感受,才对客观现实的表象有所删减和取舍,所以创作出来的形象更接近于艺术的真实。《荷意》意象的形成不仅仅是创作者本人的事,受众群体也参与其中,因而与观众的接受能力关系极大。山水画的欣赏往往是从几米远处去看其势,理解酣畅的笔墨,领悟淋漓、洒脱的境界。这需要欣赏者有种文化情结和心理感悟。用心去审美。对于表达人的真实感受为目的的绘画来说, 《荷意》的造象是比原本物象更重要的形象来源。离形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虽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这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动感。《荷意》意象高于写实之处,还在于它把对生活表象的描述引伸到对生活深层的探求之处,这种离象取神结果是多元的,通过对一幅作品的联想,由此物联想到彼物,联想到人生。“为物代言”要求我以荷的真实的语言反映我的思想。这里的真实则将荷与我不做严格地区分,即荷给予我的真实感情,我以心去体会荷之力,达到心力的同构,为荷说话,敞开心扉,表达我与荷之情感。主体意象生成于我的荷的意象思维的运行之中,该意象的生成,不论是单一的还是意象群或意象体系都有三个特征:一是《荷意》在我的意识之中已经虚化的承载于荷的形态,就是我在进行荷意思维时,不可不考虑到荷的形态因素。二是意象具有明显的审美指向性,《荷意》已染上了我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并按我的意向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我兴则荷悦,我悲则荷怆。主体的意象造型更能表现大自然的雄、秀、静、动等阴阳、刚柔之神韵。因此,不是平庸者就能夠创造的,也不是受众一时就能全部接受的事情。观看和欣赏作品的过程是包含思维互动的,同样,在创作《荷意》的过程能中,经过不断反复地观看、思考、绘制,所以,绘画不仅是视觉感受和情感的产物,也是思维的产物,甚至是思维本身。因此,《荷意》绘画的过程以及欣赏《荷意》的过程都是通过视觉,产生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只有在《荷意》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新认识和情感,才能享有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观众只有在欣赏《荷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和情感的启示,才能得到最大的享受。《荷意》创作过程中我的审美经验十分朦胧,反而有助于形成一种气氛,使作品的意象充满一种“韵味”、一种诗意。这种自由使审美想象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二、升华的心灵“意象”
《荷意》意象造型看上去“形”并不完美、也不完整,又不是细节的忠实再现。但艺术张力却是深厚的,求的是情感真切,表达个人感受的真实,表象承载着心灵空间真实。让我心动的《荷意》是不够的,通过我的《荷意》让欣赏者一样心动,生命在某种意义上需要生长和发展,《荷意》意象有时也是不同记忆的综合成为想象。无论如何,《荷意》意象必然是积累的,包含着过去的视觉经验。而“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原则,给艺术家提供了可以随“意”雕琢的空间。可以“得意忘形”。荷与我关系,是自然力与我心灵的力的同构。自然提供我以荷之现实存在形象,刺激我的意想。通过我与荷内力的最终统一,我对荷花的认识和再认识,以我情感赋予荷之形象达到两者的心灵之力的和谐。
作者简介: 王汉双,(1961-)库伦旗,男,蒙古族,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意象风景油画,现在通辽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职称副教授。
我在组画《荷意》的造型观点上,很是排斥科学语言,我认为艺术有科学的成分,但更多的艺术并非科学,力求艺术性地表现画面,传统的造型方法多是“以线为主,以线界形”,为致力于求“不似之似”为真似。我对荷意形象的要求是为了意象而建立的。相似不是相同,并不是视觉上的酷似,“不似”其实是对另一个传神形象的“似”。“似”荷形意味着画荷塘只要能画出物象的特征,而不是把我们从物象中看到的所有的关于荷塘池面的信息全部再现出来,我可以在荷的画面形象主观上添加诸多另外的视觉乃至知觉层面的信息,从而表达超出荷塘内的我心灵上的内容。组画形象与所描绘的荷塘物象间的“似”,指的是我与荷之间的同构关系,是荷塘的某种因素,与我的某一个神经发生了联系,使我的心灵形成意象。正如“成竹在胸说”,清代郑板桥《题画》中说到:“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如果把现实物质的真实当作《荷意》组画的唯一标准, 我心之象的意蕴就难以存在,文化和理想就无法从中得到展现。例如:夏荷在婀娜多姿的荷苞和蓬蓬勃勃的阔叶之下总会有几根挺拔的长茎强劲的支撑她,远处模糊,进出清晰,这种虚虚实实、刚柔相济的画面,描写的是大千世界、一种人生境界。“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柏拉图也认为,以摹仿为能事的绘画,远不如哲学,甚至不如诗更接近事物的本质。《荷意》组画意象的精神,正是基于表现出画家内心真实的感受,才对客观现实的表象有所删减和取舍,所以创作出来的形象更接近于艺术的真实。《荷意》意象的形成不仅仅是创作者本人的事,受众群体也参与其中,因而与观众的接受能力关系极大。山水画的欣赏往往是从几米远处去看其势,理解酣畅的笔墨,领悟淋漓、洒脱的境界。这需要欣赏者有种文化情结和心理感悟。用心去审美。对于表达人的真实感受为目的的绘画来说, 《荷意》的造象是比原本物象更重要的形象来源。离形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虽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这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动感。《荷意》意象高于写实之处,还在于它把对生活表象的描述引伸到对生活深层的探求之处,这种离象取神结果是多元的,通过对一幅作品的联想,由此物联想到彼物,联想到人生。“为物代言”要求我以荷的真实的语言反映我的思想。这里的真实则将荷与我不做严格地区分,即荷给予我的真实感情,我以心去体会荷之力,达到心力的同构,为荷说话,敞开心扉,表达我与荷之情感。主体意象生成于我的荷的意象思维的运行之中,该意象的生成,不论是单一的还是意象群或意象体系都有三个特征:一是《荷意》在我的意识之中已经虚化的承载于荷的形态,就是我在进行荷意思维时,不可不考虑到荷的形态因素。二是意象具有明显的审美指向性,《荷意》已染上了我的审美意趣和审美理想,并按我的意向朝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我兴则荷悦,我悲则荷怆。主体的意象造型更能表现大自然的雄、秀、静、动等阴阳、刚柔之神韵。因此,不是平庸者就能夠创造的,也不是受众一时就能全部接受的事情。观看和欣赏作品的过程是包含思维互动的,同样,在创作《荷意》的过程能中,经过不断反复地观看、思考、绘制,所以,绘画不仅是视觉感受和情感的产物,也是思维的产物,甚至是思维本身。因此,《荷意》绘画的过程以及欣赏《荷意》的过程都是通过视觉,产生情感和思想的过程。只有在《荷意》绘画的过程中获得新认识和情感,才能享有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观众只有在欣赏《荷意》的过程中得到思想和情感的启示,才能得到最大的享受。《荷意》创作过程中我的审美经验十分朦胧,反而有助于形成一种气氛,使作品的意象充满一种“韵味”、一种诗意。这种自由使审美想象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二、升华的心灵“意象”
《荷意》意象造型看上去“形”并不完美、也不完整,又不是细节的忠实再现。但艺术张力却是深厚的,求的是情感真切,表达个人感受的真实,表象承载着心灵空间真实。让我心动的《荷意》是不够的,通过我的《荷意》让欣赏者一样心动,生命在某种意义上需要生长和发展,《荷意》意象有时也是不同记忆的综合成为想象。无论如何,《荷意》意象必然是积累的,包含着过去的视觉经验。而“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原则,给艺术家提供了可以随“意”雕琢的空间。可以“得意忘形”。荷与我关系,是自然力与我心灵的力的同构。自然提供我以荷之现实存在形象,刺激我的意想。通过我与荷内力的最终统一,我对荷花的认识和再认识,以我情感赋予荷之形象达到两者的心灵之力的和谐。
作者简介: 王汉双,(1961-)库伦旗,男,蒙古族,毕业于东北师大美术学院,美术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研究方向:意象风景油画,现在通辽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职称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