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速之客”造访课堂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telie_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啊——”一声尖叫让我立刻停下了讲课。这样的尖叫声在做生物实验的时候时常会听到,比如观察金鱼的血液循环的时候,金鱼的一个翻身,总能让某些女生发出尖叫,所以我并不吃惊。咦?不对呀,等一等,现在是在教室里上课呀。
  循声望去,只见一个女生脸色苍白,周围的同学都用询问的眼神看着她。 “金老师,刚才一个东西从我脚上爬过,我低头一看,是……是一只小老鼠。”她嗫嘘着说。“老鼠?”我一听就懵了,心跳也跟着加快了。小时候妈妈总这样恐吓我:“睡觉前不洗脸的话,你睡着后老鼠会把你的耳朵咬掉哦。”还有一次,看到一个人的嘴唇有个缺口,周围的人都说是睡觉时被老鼠咬了……还没有等我愣过神来,“啊——到这里了”,“妈呀——”尖叫声此起彼伏,许多女生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站到了椅子上;“哪里?哪里?”“这里!这里!”许多男生都下了座位捉老鼠,于是尖叫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哪见过这等场面!求学19载,教书1年来我还从来没有在教室里见到过老鼠呀。我的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怎么办?镇静!镇静!不能乱!学生们看着我呢!
  不行,这样乱下去怎么行?首先得把女生镇住,“女生们,不要尖叫了,不就是一只小老鼠吗?都给我坐下!”我假装镇静地站在讲台上“声色俱厉”地喊道。果然有了一定的作用,有些女生虽然仍站在椅子上,但是停止了尖叫。不过男生仍在执着地捉老鼠。怎么处理这只老鼠呢?打开门让它自己出去吧?我走到门口将门打开了又合上了,不好,这样它会跑到别的教室里去吧?还等不及我决定它的去留,就听到这样的声音:“捉到了!”“打死它!”“踩死它!”见到塑料袋中的小灰鼠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不能在教室里杀了它,太残忍了!“祝××,你把老鼠送到小花园去,其他同学继续上课!”我拿出老师的威严下达命令。我开始上课,提高了声音,学生们很快又进入了学习状态。
  上面是2005年10月中旬发生在初二六班生物课上的事件。课上他们是迫于我作为老师的威严而按我的要求做的,这并不代表他们真的赞同我的处理方法。如果以后课堂上再出现这样的“不速之客”,我怎样处理更好一些呢?为此,我课后采访了学生。
  
   应该怎样对待尖叫的女生?
  
  男生的回答几乎都是:“金老师,你那样做是对的,她们太大惊小怪了,应该先让她们安静下来,要是让她们一直尖叫,只会增加恐怖气氛,更加混乱。”女生有两种观点:“金老师,我当时害怕极了,所以跳到了椅子上。虽然我按您的要求坐下来了,但是我还是害怕老鼠会跑到我的身上来,所以我觉得老师不应该命令我坐下,至少应该等老鼠被逮住了,再让我们这些害怕老鼠的女生坐下。”另一部分女生是这样的观点:“金老师,我觉得您做得挺对的。同学们不管男生或女生都不应该太惊慌,因为一惊慌其他同学也都会跟着惊慌起来,并且会吓坏小老鼠。我看您就挺镇静的,我们应该向您学习。”
  总结一下,对待尖叫的女生们,我做得好的方面是严肃地要求她们安静下来,但是不应该强行命令她们坐下来,毕竟那时候小老鼠还没有被捉住,如果真的跑到哪个女生脚上去了,可能会给她们造成心理阴影!
  
   应该怎样对待捉老鼠的男生们?
  
  一个男生这样说:“金老师,你应该和我们一起捉老鼠,老鼠是有害的,你上次讲传染病的时候,告诉我们老鼠是好多传染病的传染源,所以应该和我们一起捉住它。”一个男生这样建议:“金老师,你应该带着女生跑到教室外面,让不怕老鼠的男生留下捉老鼠。”一个女生分析得很有道理:“金老师,我觉得还是应该将老鼠驱赶出去就可以了,您允许男生捉老鼠,万一在这一过程中,老鼠咬了谁一口,后果真不敢设想啊!”
  在整个事件中,我对男生是“无为”政策:既没有鼓励和帮助他们捉老鼠,也没有阻止他们捉老鼠。毕竟我自己是怕老鼠的,所以,这节课能够继续上下去,我应该感谢这些捉老鼠的男生们。但在课上,我一句表扬这些“捉鼠英雄”的话也没有说,想来有点遗憾。当然也非常庆幸没有人因追捉老鼠而受伤。但是如果以后出现这样的问题,我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问题,不要直接用手去抓老鼠,应该采取些保护措施,比如用塑料袋等工具去捉老鼠等。
  
   如果许久没有捉住老鼠,怎么办?
  
  对这个问题也有两类答案。一种观点是:“有小老鼠在,肯定没有办法安心上课,所以我觉得不管多久,都应该将老鼠弄出教室后再继续上课。况且,如果不把它捉住,今天剩下的课也没有办法安心上的。”另一种观点是:“如果它躲起来了,就应该让大家安静下来,等下课后再抓老鼠。”
  幸亏课上小老鼠很快就被捉住了,否则剩下的时间学生肯定没有办法安心上课。我想,假如真的许久没有捉住,我估计会让学生继续抓老鼠吧。
  
   应该如何处置“不速之客”——小老鼠?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男生甲说:“金老师,你应该让同学把小老鼠送到实验室去,这样以后我们就可以观察了。你要是组织我们成立一个老鼠研究小组,以后每天去实验室观察就更好了。”男生乙说:“把小老鼠关起来做实验,我觉得不对,世界动物保护协会一直在倡导不要用动物做实验呀!”男生丙说:“老鼠是对人类有害的,它传播疾病,又损害植物和偷吃粮食,所以应该当场把它踩死!以免它继续危害人类!”
  女生也有两种观点:“老鼠好恶心,应该杀了它,金老师,你将它放到小花园,说不定哪天它又跑到教室里来了,当然不一定是我们初二(6)班,去了别的班的教室,那样就又会有很多女生受到惊吓,不是吗?”“所谓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应该踩死它,你有情它无义啊!所以虽然不忍心,但还是要下决心啊!”另一类回答则是放了小老鼠。“小老鼠好可爱啊,当场踩死它太残忍了!金老师,您不是常常教育我们要珍爱生命吗?小老鼠也是有生命的,不能让男生们踩死它!”
  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啊,我为学生们的精彩观点喝彩,他们对待事情已经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并且有理有据,这说明学生学会了思考。尤其是那位说要研究老鼠的同学,真的蛮有创意。而那句“尖叫声会吓坏小老鼠的”更是让我忍俊不禁。
  
  结束语:
  到底应该怎么做呢?很多做法可能都是有利有弊的,你更在乎什么?也就是说你的价值取向直接决定了你怎么做。比如,在这个事件中,我认为踩死小老鼠是很残忍的。价值取向是不会随意改变的,所以虽然认为观察老鼠很有意义,我还是更愿意将它放生。“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法非法也。”通过访谈和反思,我认为反思的价值并不在于找到处理这一突发事件的“完美”答案,而是通过反思这件事情,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处理其他的突发事件。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过,还有许多尴尬的事情发生过,还有许多左右为难的事情发生过:比如,有个可爱的女生放了一个响亮的臭屁,比如有个学生突然流鼻血了,比如一进教室,刚准备上课却发现有个女生在哭,比如拿着男女生殖系统的模型或出示了男女裸体图片,正准备讲解男女差异,却发现全班哗然……应该怎样处理这些突发事件呢?我想这将是我以后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工作着……反思着……幸福着……■
  □编辑 江泓
其他文献
《中麓画品》是明代李开先的绘画批评著述.在这一著述中,李开先以求真务实的态度,采用“拟象”批评方法,生动又富有趣味地构建了绘画作品的审美机制.从《中麓画品》可以看出,
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疼痛产生的机制以及缓解它的方法。尽管对感觉机制有了较好的认识,仍有许多地方令人困惑,科学家还在继续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公元前6000年可以止痛
期刊
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研究了烧结助剂MnCO3对0.80Sm(Mg1/2Ti1/2) O3-0.20Ca0.8 Sr0.2 TiO3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性能和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助剂MnCO3的引入未改变陶瓷
早恋是老师和家长们很头疼的一个问题,甚至达到谈早恋色变的程度。那么,如果青春遭遇早恋该怎么办呢?在这里,我结合卓卓的案例,浅谈一点看法。  首先,青少年进入青春期以后,身体逐渐成熟,慢慢有了接近异性的意愿。这个时候有的孩子会用更多地关注学习和其他文体活动等形式转移这种青春的萌动。而另外一些孩子则会在心里喜欢上某个人,这个人可能是同学、朋友,或者老师、明星,只要这些做法是适度的,就是正常现象。在孩子
闫莹莹,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计算机组专职教师,全国十佳科技教师、西城区“科技创新能手”、西城区“科技先进工作者”。  “昨天的选择不后悔,今天的步伐要坚定,明天的佳绩更辉煌。”做一名执著前行的校外科技教师。     步入科学的殿堂    11年前,当我还是一个短发齐肩、稚气未脱的高一学生时,就有幸进入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周又红老师的环保组,开始参与科学实验活动。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完成了《北京南
女孩儿卓卓自述rn 我为什么会早恋rn在我还不想恋爱,也不懂什么是爱情时,学校的主观武断把我推进了早恋的行列.rn那是高二的第二个学期初,我作为学生会的干部,他作为校篮球队
评估三种新开发的微颗粒饲料(Diet 1,Diet 2和Diet 3)、一种混合饲料(Diet 4:Diet 3和冰冻桡足类混合投喂)和冰冻桡足类(Diet 5)对25-60日龄大黄鱼稚鱼的饲喂效果.Diet 1组大
凌国科rn广西钦州市人,1995年考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版画专业,1999年毕业留校任教。2007—200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2009年攻读广西艺术学院高校
本文首先阐明利用底部糙率促进海湾形成剩余环流的基本思路,并对所设计的十一个使水流发生偏转的加糙模型的水动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确定了优选加糙模型的准则,并在此基础上
针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滚滚浪潮,“媒体融合”已逐渐成为中国媒体发展的“主旋律”和“关键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