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合作学习目前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本文阐述了合作学习理论及优点,并提出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及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异质小组
1.前言
传统的教学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包括提倡发现学习、集体解决问题,以及重视讨论等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育渐渐开始关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这样一种强调教学中人际合作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工作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合作学习中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另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分别由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个体轮换扮演。
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点:①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不同于固定的师生关系,这既可促进学习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也可增强学习者的动机;②合作学习中,扮演操作者角色的个体通过向对方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将自己的思维及监控和调节过程呈现出来,这既便于操作者更明确、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监控,也使得对方更清楚地观察到他的思维和监控过程,从而对其进行评价和从中学习有效的部分;③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这种相互作用很单纯,属于相互合作,而非彼此竞争,因此,检查者更有可能给操作者以更多的个别注意、更频繁的个别接触和更直接的个别反馈;④合作学习经济、有效,便于采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还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及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挥。
3.合作学习的优点
注重教学活动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边互动。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这种互动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它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它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这样,每个小组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实现个人目标,无形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与那些光听老师讲课的学生相比,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对概念做出综合和整理,从而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及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4.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精讲—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反馈。
教师精讲。它是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要点,指明重点、难点,为小组活动环节提供载体。在教师精讲后,布置一定的小组活动任务,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练习拼写、词汇和课文理解、进行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练习绕口令、唱歌、玩游戏等。
合理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均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并兼顾到性别角色、能力倾向、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使成员之间存在互补性。而组间同质为保证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小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规模在四人左右为宜。小组活动时,要给每个组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异质型学习小组中,学生个性、能力各不相同,这有助于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组内角色。
相互讨论或合作表演。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或讨论、争辩、表述及倾听他人意见,或进行对话类、表演类练习。这时,组员之间可以充分交换意见,优秀生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生,而薄弱生在同学的帮助中更易于接受知识。这个环节集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合作技能也得到了加强。
教师点拨与调控。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表演时,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随时点拨,尽量保证讨论不离题或表演正常进行。教师善于调控是小组合作的保证,通常我们通过参与学生活动、询问、巡视和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控,并且通过综合评定每个人的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成绩,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达到调控学习过程的目的。
教学效果评价。以个体成绩总和为基础对小组进行评价与奖励,创造一种人际间的奖励机制。小组奖励必须确保所有小组成员都学会,同时基于小组成员在原有成绩基础上提高的程度而授予的。这样小组成员便会相互释疑解难,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学生反馈。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更好地调整师生关系和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学生反馈十分必要。教师可在
一堂课后或一周后找学生了解上课情况,然后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合理分组,激励小组成员积极投入,自始至终参与教学过程。要调动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开阔起来,敢于发表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早期阶段,小组成员可能会缺乏合作意识,出现小组成员“各干各的”现象;部分中差生可能逃避责任,出现“责任扩散”现象;在小组讨论中,优秀生可能垄断小组意见,出现“小权威”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促进小组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每个成员都对完成全组学习任务负有责任,从而在学习时中相互鼓励、相互协作。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基础。小组合作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有了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合作时才能人人有话可说,从而避免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其他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
6.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它比较适合在小班进行。目前我国班级学生人数众多,集体教学有一定的长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集体教学应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同时,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如知识点密集的内容,就更需要教师的精讲。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学习方式,但是作为需要掌握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却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深入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我们在每一节课上都看得见热情与交流、合作与理解、创造与成功,这些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S.Sharan: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Summer1980,Vol.50.
[2]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0,11.
[3]伍新春.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5]张庆林主编.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颜时阳系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在职研究生)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教学模式 异质小组
1.前言
传统的教学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包括提倡发现学习、集体解决问题,以及重视讨论等新的教学理念,课堂教育渐渐开始关注学生间的相互作用。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就是这样一种强调教学中人际合作和互动的学习方式。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共同工作以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成效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合作学习中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另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分别由合作学习小组中的个体轮换扮演。
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点:①合作学习的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的互促关系,不同于固定的师生关系,这既可促进学习者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也可增强学习者的动机;②合作学习中,扮演操作者角色的个体通过向对方说明自己的理解或推理过程,将自己的思维及监控和调节过程呈现出来,这既便于操作者更明确、有效地组织自己的思维和认知监控,也使得对方更清楚地观察到他的思维和监控过程,从而对其进行评价和从中学习有效的部分;③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彼此间的人际交往,这种相互作用很单纯,属于相互合作,而非彼此竞争,因此,检查者更有可能给操作者以更多的个别注意、更频繁的个别接触和更直接的个别反馈;④合作学习经济、有效,便于采用。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合作学习还有助于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习成绩及促进他们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发挥。
3.合作学习的优点
注重教学活动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边互动。它不仅包含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还涉及教师与学生小组的双向交往、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等多种交流形式,尤其是生生互动占据了课堂教学的重要地位。这种互动方式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健康个性的养成。它提供了成员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加课堂上学生之间合作、互助的频度和强度,有力地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它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依据来决定奖励与认可。这样,每个小组成为一种“利益共同体”,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实现个人目标,无形中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讨论时比听课时更集中注意力、更活跃、更深思熟虑,与那些光听老师讲课的学生相比,他们会花更多的时间对概念做出综合和整理,从而促进了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及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4.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通常为:教师精讲—小组合作活动—教学效果评价—学生反馈。
教师精讲。它是小组合作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明确学习要点,指明重点、难点,为小组活动环节提供载体。在教师精讲后,布置一定的小组活动任务,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练习拼写、词汇和课文理解、进行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练习绕口令、唱歌、玩游戏等。
合理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均含成绩好、中、差的学生,并兼顾到性别角色、能力倾向、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使成员之间存在互补性。而组间同质为保证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小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规模在四人左右为宜。小组活动时,要给每个组员分配不同的角色。异质型学习小组中,学生个性、能力各不相同,这有助于给不同的学生分配不同的组内角色。
相互讨论或合作表演。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或讨论、争辩、表述及倾听他人意见,或进行对话类、表演类练习。这时,组员之间可以充分交换意见,优秀生可以帮助基础薄弱生,而薄弱生在同学的帮助中更易于接受知识。这个环节集中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合作技能也得到了加强。
教师点拨与调控。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表演时,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随时点拨,尽量保证讨论不离题或表演正常进行。教师善于调控是小组合作的保证,通常我们通过参与学生活动、询问、巡视和测试等方式进行调控,并且通过综合评定每个人的成绩来评价小组的成绩,用这样的评价方式达到调控学习过程的目的。
教学效果评价。以个体成绩总和为基础对小组进行评价与奖励,创造一种人际间的奖励机制。小组奖励必须确保所有小组成员都学会,同时基于小组成员在原有成绩基础上提高的程度而授予的。这样小组成员便会相互释疑解难,相互帮助、相互鼓励。
学生反馈。为了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更好地调整师生关系和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学生反馈十分必要。教师可在
一堂课后或一周后找学生了解上课情况,然后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简单地把学生置于讨论小组中并不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合理分组,激励小组成员积极投入,自始至终参与教学过程。要调动组内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思维开阔起来,敢于发表不同观点,从不同角度进行讨论。合作学习早期阶段,小组成员可能会缺乏合作意识,出现小组成员“各干各的”现象;部分中差生可能逃避责任,出现“责任扩散”现象;在小组讨论中,优秀生可能垄断小组意见,出现“小权威”现象。因此,教师要注意促进小组成员间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每个成员都对完成全组学习任务负有责任,从而在学习时中相互鼓励、相互协作。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基础。小组合作应该建立在学生个人独立思考、体验、感悟的基础上。有了学生个体的独立学习,合作时才能人人有话可说,从而避免个别学生的思维代替其他学生的思维,真正实现民主平等的合作交流。
6.结语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它比较适合在小班进行。目前我国班级学生人数众多,集体教学有一定的长处。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集体教学应有机结合,不可偏废。同时,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宜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学,如知识点密集的内容,就更需要教师的精讲。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学习方式,但是作为需要掌握的一种现代教育思想,它却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更深入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真正达到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我们在每一节课上都看得见热情与交流、合作与理解、创造与成功,这些还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实践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S.Sharan:Cooperative Learning in Small Groups,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Summer1980,Vol.50.
[2]高向斌.合作学习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J].教学与管理,2000,11.
[3]伍新春.合作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张斌.论合作学习及其对学生行为和态度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9.
[5]张庆林主编.元认知发展与主体教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颜时阳系湖南师大外国语学院在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