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溴-2-(4-甲基哌啶-1-基)嘧啶的晶体结构及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来源 :人工晶体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j_z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嘧啶类衍生物在医药、化工和功能材料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在药物研发,特别是抗癌药物研发领域中,5-溴-2-(4-甲基哌啶-1-基)嘧啶是一种含嘧啶环的重要中间体.本文通过一步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合成了5-溴-2-(4-甲基哌啶-1-基)嘧啶,经溶液结晶法获得其单晶体,并进行了晶体学分析(晶系:正交晶系,空间群:P212121,晶胞:a=10.18142(6)nm,b=17.6200(8)nm,c=10.17902(5)nm,Z=4,ρc=1.478 g·cm-3,R=0.0566,wR=0.1688).标题化合物的最优结构和前线轨道能量在B3LYP/6-311G(d,p)模式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得到,经DFT优化的结果与实验确定的数据相近.此外,为进一步揭示标题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DFT进一步研究了分子的静电式和前线分子轨道.
其他文献
螺芴类空穴传输材料因优异的光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为了探究其电荷传输机制,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三种螺芴类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电子结构、重组能和电子耦合.结合Marcus电荷转移理论,精确计算了所有小分子的载流子迁移率,并与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X60和HT2分子的空穴迁移率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处于同一数量级,说明利用该理论模型精确计算分子的空穴迁移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此外,ST2的空穴迁移率为1.82×10-4 cm2·V-1·s-1,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说明对螺核杂原子的修饰可进一步提升空穴传
本文以1-甲基-4′-对苯甲基-2,2′,6′,2″-三联吡啶六氟磷酸盐(L)为配体合成了一例新的铜配合物[CuL2](PF6)3·H2O(配合物1).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技术、热重分析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结构的表征和化学价的分析.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7315(10)nm、b=1.90201(13)nm、c=2.10955(17)nm、β=101.269(2)°、V=5.0099(7)nm3.XPS分析结果表明,配合
通常采用以氢氧化物作为造孔剂,过渡金属硝酸盐或氯化物作为石墨化催化剂的传统两步法策略制备多孔石墨化碳材料.然而制备过程中多涉及有毒和腐蚀性试剂,且多步骤的过程耗时较长.本文以双氰胺为原料通过热缩聚反应得到g-C3 N4,采用高铁酸钾为催化剂一步法实现g-C3 N4的同步碳化-石墨化,并研究其光催化性能.与传统的两步法相比,该方法耗时少、效率高、无污染.与初始的g-C3 N4材料相比,石墨化g-C3 N4衍生碳质材料不仅显著改善了可见光的吸收,而且大大增强了光催化活性.研究了不同石墨化温度对g-C3 N4衍
以吡啶-2,6-二甲酸(H2pda)和乙酸铅为原料,用室温固相法合成配位聚合物[Pb(μ-pda)]n(1),用元素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单晶衍射、红外光谱对聚合物1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其热稳定性和荧光性能.单晶结构显示,1属于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0.98084(11)nm,b=0.55473(7)nm,c=1.43362(16)nm,β=105.093(3)°.1的分子结构由2个Pb2+和2个pda2-构成,含2个[Pb(μ-pda)]单元,每个Pb2+与来自pda2-的
太阳能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由于其绿色无污染、可再生,有利于解决全球变暖问题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研究.由于半导体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取决于其表面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而这些结构又强烈地依赖于晶体层面,因此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受到反应过程中暴露的晶面的显著影响.近年来,晶面调控工程已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半导体理化性质微调方法.三氧化钨(WO3)半导体催化剂由于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常用作光电催化系统中的光阳极.本文针对目前国内外使用有机物(有机小分子及有机大分子)作为结构诱导剂对WO3晶面调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
近年来基于二维半导体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如MoS2的光电晶体管被广泛研究.虽然基于单层MoS2的光电探测器表现出较高的响应度,但是其较低的载流子迁移率也限制了响应时间,约在秒量级.二维半导体的相互堆垛可以形成具有低缺陷态且空间均匀的范德华异质结构,是提高二维光电探测器性能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通过机械剥离转移法构筑MoS2/WSe2垂直pn异质结,其较强的空间电荷区能有效地分离光生载流子,所以在自驱动状态下仍具有较好的光电探测能力,光响应度和探测率分别达到2.12×103 A/W和2.33×1011 Jon
以土豆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合成了发光碳量子点(CQDs),向体系中加入碳酸锰,合成了锰掺杂的CQDs(Mn-CQDs).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红外光谱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QDs和Mn-CQDs为球状,平均粒径3~5 nm;Mn掺杂增强了CQDs的荧光强度及稳定性;CQDs和Mn-CQDs最大激发波长分别为435 nm、395 nm,对应的发射波长分别为525 nm、465 nm.将CQDs、Mn-CQDs用于金属离子检测,它们都对Ag+具有很好的
以Ni3[Ge2O5](OH)4为载体,氟钛酸铵为原料,采用水热辅助液相沉积法制备了纳米TiO2/Ni3[Ge2O5](OH)4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分析(R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分辨透射电镜(H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相组成、结构特性及微观形貌做了检测分析,并且探究了不同二氧化钛负载量对纳米TiO2/Ni3[Ge2 O5](OH)4复合材料光降解亚甲基蓝能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实验实现了纳米TiO2与Ni3[Ge2
二维材料(2D)MXenes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导电率、可溶液加工等特性,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中总结了基于HF和氟化盐的刻蚀、基于碱的刻蚀、电化学刻蚀、路易斯酸熔融盐刻蚀等几种Ti3 C2 Tx MXene的制备方法,综述了真空辅助过滤、阳离子自组装、逐层组装工艺、印刷工艺、组装MXene气凝胶和水凝胶等Ti3 C2 Tx MXene基电极材料的组装策略及其在超级电容器的应用.研究表明,不同制备方法和电极组装策略将会影响电极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对Ti3 C2 Tx MXene的制
随着纯电动汽车的飞速发展,锂离子电池(LIBs)的消耗量日渐增大.磷酸铁锂电池(LFPBs)因安全性能优越、使用寿命长、原材料价格低廉、环境友好且技术成熟等优势,在市场上存量较大.因此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报废量也逐年增加,对于其回收方法的研究迫在眉睫.基于此,文章总结了当前锂电池的梯次利用现状,包括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测定的多种方法,不同余能适用的场合以及投资回报分析.并对磷酸铁锂电池中金属的回收工艺进行了对比,包括破碎、风选、涡电流、冷激等物理方法,浸出、沉淀、活化等化学方法以及生物浸出方法.介绍了修复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