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群文阅读 提升核心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cm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借助阅读教学,能够不断提高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抓取信息能力、理解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阅读量越大,阅读面越广,学生审美水平越高,语言综合能力越强。文章立足于核心素养,以初中语文为例,刍议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群文阅读
  一、 引言
  群文阅读乃一种“多文本”阅读模式,旨在“以篇带读”,提高学生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徐徐达到发展学生语言综合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群文阅读具有主体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特征,与单篇阅读、主题阅读有明显差异。因此,群文阅读教学虽重要,但也有难度,探索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也就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
  二、 群文阅读与核心素养的关系解读
  所谓群文,主要指多篇文章,通指三篇以上有关联的文本组合。群文阅读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连续呈现三篇以上有关联文本的阅读方式,少则可有三四篇,多则可达七八篇,数量不一,重点结合学生阅读能力来定。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模式,需要教师结合某一个议题,选择一组“互文性”文本,给予学生自主阅读时间,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走进文本、探究文本,深度解读文本,最终达成阅读共识。
  一方面,开展群文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群文阅读與单篇文章阅读最显著的差别在于“量”。众所周知——“量变引起质变”。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首先需要“量”,大量阅读才能引起质的改变,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在阅读他人文本中学习写作方法和技巧,汲取文本内涵,从而达到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开展群文阅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由群文阅读的方式所决定的。群文阅读主要采用对比分析和讨论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讨论和理解一组文章,这一过程有利于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促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碰撞,接受他人不同意见,学会借助不同层次的文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去分析和整合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开展群文阅读也有利于健全学生的审美观念。群文阅读的对象是多篇文本,这些文本既有共性,也有区别。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我们可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其共性和差异,学会赏析文本,从而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这都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所以,从群文阅读价值来看,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是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是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三、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一)以教材为本,落实单元整合
  群文阅读设计多篇文本,这些文本之间一定是具有关联的,只有具有互关性的文本才能进行有序组合,主题是否一致就是衡量多篇文本是否具有关联的重要标准。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时,教师首先应该设定阅读主题,依据主题精选文本,对文本进行重新组合,将文本串联成一组具有同主题的阅读素材,形成“群文”。
  从当前部编教材编排结构来看,每一单元文本都具有明确的主题,所以单元内容本就可以成为一组“群文”,这降低了教师建立“群文”的难度,也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家国情怀”,整个单元设计的文章包括光未然的《黄河颂》、陆定一的《老山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还有《木兰诗》。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建立起对文本的理解,自主概括文本的主题,明确文本表达思想情感。
  当然,主题也并非要完全按照教材编排设计,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提炼具有相同主题的文本。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可让学生自主归纳诗词的主题,并且将已经学习过,或者自己了解到的,具有相同主题的诗词归纳到一起,还可以加个具有统一主题的诗词绘制思维导图。如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有借月抒怀;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与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都是边塞诗题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与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都有“花”的意象,都有“以小见大”的技法等。如此一来,既帮助学生实现了巩固复习,也实现了拓展延伸,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阅读素材。
  (二)由课内到课外,加强拓展延伸
  群文阅读最直接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阅读量,但阅读单单依靠课堂几十分钟显然是不够的,课内外结合才是良策。所以,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阅读范围。在课堂阅读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拓展延伸,开阔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探究文章内容,借此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教学《“飞天”凌空》这一新闻稿时,教师可提前从网上搜集体育运动相关新闻,可引入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视频,以视频拓展课内知识,增设课外内容,同时,多媒体展示新闻稿《“红色闪电”横空出世——刘翔百米跨栏夺冠记》。最后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两则新闻稿,归纳总结新闻特写的独特之处以及特写方法,深化学生阅读理解。除此之外,也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搜集国内著名跳水运动员相关新闻和视频,比如田亮、郭晶晶、吴敏霞等,要求学生搜集相关新闻报道后整理出一篇新闻特写,仿照教材新闻写作方法,尝试以新闻稿的形式写作。再如教授《邓稼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国士无双——钟南山》、顾迈南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体会特定背景下,典型事件中所彰显的人物品格的技法。这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建构和总结能力。
  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一作者多文比较,深化学生阅读理解
  为什么要将多篇文本组合为同主题“群文”呢?除了快速增加学生阅读量之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多篇文本写作方式、表达方法的异同,掌握分析文本的阅读方法。因此,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系统阅读,通过大量阅读练习,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效率。   例如,教学鲁迅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将一段时间所需鲁迅的所有文章整合到一起,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社戏》《故乡》都是鲁迅先生所作,他的写作方式有自己独特之处,刻画人物更是“入木三分”,反映社会背景和世态炎凉更是“一针见血”。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比分析鲁迅先生在描写藤野先生和阿长时运用的描述,归纳总结鲁迅先生描写人物性格特点和形象的通用方法,通过对比阅读,理解鲁迅先生借人物性格描写来反映当时社会背景和人性的写作方法,感受直击人心的震感。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总结文章的核心观点,抓出同一作者的惯用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从而在分析这一作者其他类型文章时也能游刃有余。
  (二)多角度解读文本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深度阅读文本,解读文本内容和内涵是阅读的必经过程,也是有效阅读的体现,更是促使学生边读边思考,在阅读中汲取知识和“养分”的过程。指导学生深度阅读,多角度解读文本更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都非常注重文本解读教学。但同时也发现,文本解读容易形成思维误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初读一篇文章后,常常会以自身经验来解读文本,这将不可避免的产生解读偏差和片面。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当跳脱思维束缚和经验阅读,通过单元整合,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文本。
  例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组文章,的确表达了作者游目骋怀之情。但人们都知道,古人做诗词,往往不单是为了叙事或者写景,更多在于借景抒情、借物喻人。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组文章时,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这一组文章的作者的不同写作方法,同时也应当拓展作者生活时代背景,所处社会背景,结合社会背景来分析作者写作背后的真实意图,品读作者通过写作所要传递的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念。例如,《岳阳楼记》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范仲淹和苏轼,虽生活在一个朝代,但经历不同,借助写景抒发的情感也有所不同,写作风格更是大不相同,范仲淹多是忧国忧民,刚直不阿。而苏轼自由豁达,其作品也多是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清新豪健的。引导学生从作者到作品本身,多角度思考,辩证分析,方能真正悟出作品背后传递的情感和生活态度,而学生在解读这些文本的同时,思维也将更发散、更灵活,思考问题也会更深刻。
  (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提高阅读能力
  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教学方式,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交流讨论,分享鉴赏心得,发表自己对文本的不同理解和看法,促使学生更全面、客观地看待问题,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水平。
  例如,教学《敬业与乐业》这篇课文时,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首先请学生思考:笔者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作者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是怎样的?其次要求学生结合文中关于有业、敬业、乐业的论述思考:①“有业之必要”的三个主要论据是什么?②作者是怎样论述有业、敬业、乐业的必要性的?③文章在论证论点时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说明。经过初读、细读,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探究后总结出事实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最后,教师可引入《怀疑与学问》等议论文,再一次引导学生小组探究、对比分析不同议论文采用的论证方法。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程改革深入背景下,群文阅读已经悄然成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然趋势。广大语文教师应当重视群文阅读对学生发展的积极意义,抓准群文阅读教学重心,创新群文阅读教学方法,依托群文阅读,提升學生语文核心素养,不断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邓细林.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6):87-88.
  [2]李元本.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浅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36(10):132-133.
  作者简介:
  颜亚庭,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外国语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南京外国语学校以外语为特色,同时理科竞赛特长显著,信息学学科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国际金牌总数6枚,拔尖人才成为科技栋梁;近四年每年都有学生保送清华北大,为未来科技发展输送优质人才。文章总结了信息学培养人才的独特课程模式、学习平台,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课程建设;信息学  南京外国语学校(简称南外)提倡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要旨,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对促进初中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现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仍然与新课改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初中学生对于古诗词的鉴赏以及语文素养能力的提升。为此,文章在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一些教学措施,用以提高学生古诗词的人文素养,进一步促进初中学生语
摘 要:生物学课程能够积极创设核心素养培育的氛围。而实验是生物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素材。基于实验,学生能加深对结构与功能观的认识,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形成关心尊重他人的优良品质等。文章以“解剖和观察鸡全翅”为例,以全面发展的“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为切入点,浅要阐述了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验教学实践。  关键词:全面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实验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教
7月14日,《民主与科学》杂志出刊百期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统战部、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各民主党派宣传部、报刊社的负责同志,科技界、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的有关人士出席了座谈会。座谈会认真总结了《民主与科学》出版百期以来的成就和经验,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畅谈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实质和新的时代内涵,探讨继续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历史使命,为《民主与科学》杂志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全国人大常委
摘 要: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体系当中,阅读教学的内容占比几乎达到了整体教学内容的三分之二,甚至可以说得阅读者得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从其内容的比例就已经表达得非常明显了。然而部分学生在做阅读题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没有顾及文章中的细节而导致丢分,学生习惯于对一篇文章进行略读,然后抓住文章重点,然而在很多细节描写的地方却蕴藏着作者的巧心,需要细细研读才能发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本阅读;语文素养  一、
摘 要:文章对初中生写作现状进行思考,探寻解决学生写作困境的途径,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思考如何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营养,从阅读走向写作,以读促写,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学生写作现状;名著阅读;写作提升;以读促写的途径  当今初中学生惧怕写作,不会写作渐渐成为语文学习的困境。学生习惯借网络之力,东拉西扯,毫无创造,写作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素材,无从下手;学生兴趣缺失,应付了事
摘 要:伴随着素质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行业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而这不仅是教学发展的趋势所在,同时也是学生发展的需求所在。就初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关键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以下文章将针对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展开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
摘 要:小学统编教材中的现代诗以儿童诗为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生长规律,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文章从小学语文中现代诗的教学要求入手,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分析现代诗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统编教材;现代诗;教学策略  一、 前言  在小学统编教材中,现代诗占比约为六分之一,其容量相当于两册书,体现了现代诗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也对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提出
摘 要: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今天,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不仅需让学生的专业素养可以适应社会发展,同时也需学生具备较高的心理素质、道德素养。素质教育深入开展的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师需将更多的目光着眼于小学生心理素养的培育上。农村小学教育中,由于家校联动的匮乏、教师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等原因,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需加强对此类学生的关注,结合适当的手段
摘 要:数学是用于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研究中的基本的研究对象是“数”和“形”,表现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既统一又对立,故称之为“数形结合”,而在数学中的应用产生特别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使用“数形结合”让数学问题简单化,提高学生理解能力,高速分析题目中的各种关系和条件,帮助学生延伸思考。文章则以“线段图”为例,梳理教学体系,思考探究“数形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系统结构化的应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