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以下儿童肝移植术后注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多因素分析

来源 :国际外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6688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5岁以下儿童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应答的效果及多针次接种必要性的评估。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同一肝移植组进行肝移植手术,术后遵医嘱注射乙肝疫苗完成4针次以上的5岁以下1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75例,女性95例,年龄4个月至5岁,患儿每针次接种疫苗后随来院肝移植门诊复诊时抽血检测乙肝五项,观察HBsAb应答效果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计数资料数据用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结果

5岁以下患儿肝移植术后完成第1个疗程乙肝疫苗注射后免疫应答成功121例(HBsAb≥100 IU/L),应答失败49例(HBsAb<100 IU/L),接种第2个疗程后应答成功29例,最终只有20例患儿接种8针次即2个疗程后HBsAb<10 IU/L。影响乙肝疫苗接种免疫效果的相关因素与性别、原发病、供肝方式、术后接种疫苗时间无关,与年龄、居住地、术前HBsAb滴度高低有关(抗-HBs以100 IU/L为标准)。平均年龄2岁以上患儿明显比1岁以下患儿术后接种第1个疗程后免疫应答率高,术前儿童接种过乙肝疫苗且抗-HBs滴度>100 IU/L患儿其术后接种第1疗程后免疫应答率更高(84.72%),术前抗-HBs滴度<100 IU/L患儿术后接种乙肝疫苗第1疗程后免疫应答稍低(60.71%)。

结论

大部分肝移植患儿可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主动免疫获得保护性抗体来预防乙肝病毒再感染,坚持多针次接种能有效地诱导机体产生乙肝抗体,提高免疫应答水平,具有保护效果,且经济有效,肝移植术后接种乙肝疫苗存在必要性,是目前肝移植术后推广应用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7(IL-27)和临床病理因素对肝癌微波消融后发生局部肿瘤进展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东方医院普外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102例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样品,其中男性80例,女性22例,年龄(58.7±11.4)岁,年龄范围24~83岁。观察患者年龄、性别、是否合并肝炎、肿瘤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边界、肿瘤类型、肿瘤血流灌注程度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原发性肝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该病的发病率正在增加。由于病因复杂,缺乏有效的筛查策略,早期隐匿的临床症状和治疗选择方式的限制使得对于实施ICC的诊断、治疗变得棘手。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理念的改变,对于ICC早期发现、治疗策略进行了更加积极的探索。本文就当前ICC诊断方法和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了解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8月—2019年8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收治的39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52.34±2.64)岁,年龄范围39~64岁。采取单纯随机抽样中的随机数字表法,抽取同期42例硬化失代偿期未并发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设为对照组,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发病诱因尚不明确,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检查是其常用诊断方法,术后病理是诊断金标准。ICC总体治疗效果并不让人满意,手术切除是唯一根治性治疗方法,但是,切除率低、复发率高是该疾病的治疗难点。本文就ICC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的58例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34~71岁,中位年龄54岁。观察指标:(1)手术治疗情况: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率、术中肝门阻断时间、中转率、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道恢复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其恶性程度高、远期预后差。根治性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ICC的唯一有效手段。而近年来,随着对ICC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认识的不断深入,其临床分期、手术指征、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等外科治疗策略也在发生着转变。本文结合近年来临床最新研究进展,针对ICC的外科手术治疗的现状进行综述。
胆管癌具有较高的恶性程度和较低的手术切除率,加之术后辅助化疗和靶向治疗药物并不成熟,导致胆管癌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长期预后较差。随着目前的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术前评估和外科技术的发展,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已取得了一些发展进步;胆管癌早期缺乏特异性表现,因此患者被诊断时已失去R0切除机会,早期诊断可提高患者R0切除及术后长期生存率,可通过对比增强超声、增强磁共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等提高诊断准确性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极差,手术治疗联合包括化疗、放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肝局部毁损治疗、介入治疗、抗病毒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能够形成互补作用,防止其术后复发。本文就ICC手术联合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予以综述,为ICC的综合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少见的原发性肝癌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ICC恶性程度高且缺乏标准、有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预后往往较差。不同医师对该病的诊治策略不尽相同,手术指征的把握存在分歧。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对ICC的分期方法、诊断步骤、术式选择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进展作一综述,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避免在临床工作中发生误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切除术后预后相关影响因素及建立有效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60例I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89例,女性71例;年龄(57.41±10.35)岁,年龄范围29~81岁。观察指标:(1)患者随访的结果,术后生存情况;(2)影响患者术后预后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3)列线图模型的建